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若锋,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体育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名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中国学校体育》"学体部落"学术团队专家、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中学体育名师培养对象导师。
座右铭:闲居静思则通。 人生信条:想大事,从小事做起。
走进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邓若锋的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与邓老师短时间的交谈,可以从其言语及提供的资料中感受到他“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
对待学生,邓若锋坚持“成全学生的生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使命;对待工作室,他坚持“给年轻教师一个平台,解决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的教育实践,工作室每年举办的各种活动,都围绕着“求真务实”的理念来开展。
名师指点与教育情怀,成就自我成长
“我的职业成长路上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名师的指点与开阔的视野、使命感和情怀,缺一不可。”长期致力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在大、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32载的邓若锋总结道。
上世纪80年代,邓若锋在上大学期间,听过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林笑峰的讲座后,立刻被其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就此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温馨的“追师”之路。
“林先生和我是一種亦师亦友的关系,林先生关心我的学术成长,指点我从哲学入手来涉猎研究,他亲自为我购买哲学书籍,引导我走上读书成长之路。在林先生的指点下,通过20年的体育教学探索与实践,我终于创立了“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念体系,这与林先生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邓若锋认为,做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一定要有使命感,“我们做研究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民族发展,现在我们的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体质在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这需要教师有使命感。”在邓若锋看来,体育教学研究是很艰苦的,投身体育教学研究一定要有教育情怀,情怀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搭建平台,让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3年,邓若锋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刚成立,邓若锋就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过程,才能解决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体质下降、人格品质缺失、适应能力弱化等问题。通过各类学习和实践,发现应该用哲学、科学、常识的方式进行去思考,寻找用“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的身体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若锋对工作室的定位,就是要能帮助实践一线的中小学老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作室的成员必须求真务实,心想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之大事,从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据邓若锋介绍,他的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是35岁,“希望通过引导这些年轻老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推广一套新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
如今,邓若锋的工作室已在国内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专家学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可,但谈起自己的体育工作室,邓若锋却很谦虚,“我的工作室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点研究,带领团队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其实,还有很多老师想进工作室,但我的个人精力有限,所以团队规模就控制在60人左右。”邓若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尽心尽力带一批老师出来,再由他们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形成一个网络,惠及更多的教师。
对于如何解决工作室的运作经费,邓若锋透露:运作经费一是自己的课题研究经费;二是学校每年拨款一万元。经费不算特别充裕,但邓若锋希望带着团队能做更多的事。他还提及2018年将带工作室团队去贵州扶贫,把“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与实践”教学成果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运用到。
邓若锋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以“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为学术背景,旨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主要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方式,并以此作为载体,创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方法,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邓若锋一再强调,工作室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旨在成就最理想的体育教学,通过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和谐、全面发展。
座右铭:闲居静思则通。 人生信条:想大事,从小事做起。
走进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邓若锋的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与邓老师短时间的交谈,可以从其言语及提供的资料中感受到他“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
对待学生,邓若锋坚持“成全学生的生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使命;对待工作室,他坚持“给年轻教师一个平台,解决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的教育实践,工作室每年举办的各种活动,都围绕着“求真务实”的理念来开展。
名师指点与教育情怀,成就自我成长
“我的职业成长路上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名师的指点与开阔的视野、使命感和情怀,缺一不可。”长期致力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在大、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32载的邓若锋总结道。
上世纪80年代,邓若锋在上大学期间,听过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林笑峰的讲座后,立刻被其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就此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温馨的“追师”之路。
“林先生和我是一種亦师亦友的关系,林先生关心我的学术成长,指点我从哲学入手来涉猎研究,他亲自为我购买哲学书籍,引导我走上读书成长之路。在林先生的指点下,通过20年的体育教学探索与实践,我终于创立了“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念体系,这与林先生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邓若锋认为,做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一定要有使命感,“我们做研究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民族发展,现在我们的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体质在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这需要教师有使命感。”在邓若锋看来,体育教学研究是很艰苦的,投身体育教学研究一定要有教育情怀,情怀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搭建平台,让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3年,邓若锋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刚成立,邓若锋就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体育过程,才能解决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体质下降、人格品质缺失、适应能力弱化等问题。通过各类学习和实践,发现应该用哲学、科学、常识的方式进行去思考,寻找用“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的身体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若锋对工作室的定位,就是要能帮助实践一线的中小学老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作室的成员必须求真务实,心想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之大事,从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据邓若锋介绍,他的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是35岁,“希望通过引导这些年轻老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推广一套新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
如今,邓若锋的工作室已在国内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专家学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可,但谈起自己的体育工作室,邓若锋却很谦虚,“我的工作室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点研究,带领团队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其实,还有很多老师想进工作室,但我的个人精力有限,所以团队规模就控制在60人左右。”邓若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尽心尽力带一批老师出来,再由他们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形成一个网络,惠及更多的教师。
对于如何解决工作室的运作经费,邓若锋透露:运作经费一是自己的课题研究经费;二是学校每年拨款一万元。经费不算特别充裕,但邓若锋希望带着团队能做更多的事。他还提及2018年将带工作室团队去贵州扶贫,把“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与实践”教学成果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运用到。
邓若锋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以“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为学术背景,旨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主要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方式,并以此作为载体,创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方法,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邓若锋一再强调,工作室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旨在成就最理想的体育教学,通过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