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探索中我们依然有很多迷茫:如初中生经典选择的标准、阅读的范畴的界定,如何做到更科学合理?如何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更多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依旧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抽样调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所共识。相比10多年前,阅读大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式书籍海量出炉,阅读渠道花样迭出,碎片化、快餐式、作秀式的阅读非常普遍,民众的阅读水平并未明显提升,反而容易陷入“信息紊乱”“知识打架”的迷茫。
以我校2015届416名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90.78%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应该多读书,68.5%的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78.3%的学生和家长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书进行阅读;62.1%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56.2%的学生没有读书动笔的习惯;48.2%的学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阅读品位不高,阅读方式随意,阅读效能低下,是目前初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二、归因分析说明
首先,语文课程缺乏经典阅读的明确目标。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指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而教材编制往往把“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对庞杂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使用,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课文’”。从书中列举的各国课程来看,“定篇”就是所谓“经典”,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要求(甚至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内涵。我国现行教材没有明确的“定篇”与“例文”“样本”“用件”的区分,也很难给学生(甚至老师)明确的指示:什么是经典?该如何亲近经典?如,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中华文化经典——唐诗宋词,只是散落于一些单元的“诵读欣赏”,并无具体教学要求和统一的达成标准。学生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缺乏必要的、深入的认知,更遑论以此涵养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
其次,教学的功利性使初中生经典阅读空间受到挤压,这里的“空间”包括阅读的内容与阅读时间。为了有效应对考试,教材或大纲规定或推荐的名著阅读遭受不公的处置:考试范围内的名著被一些老师根据考试形式进行过滤、重整或压缩,变成了毫无营养的速成饼干;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就被直接忽略。古诗词的命运更糟糕,中学生对大纲规定的五十多首之外的诗词知之甚少。调查中接近三分之一学生经典阅读材料的唯一来源是书本。教育者、学习者、家长心里的功利主义倾向直接影响了经典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致使阅读经典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被投入大量习题的训练中,从而忽视了对经典的阅读。
第三,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调查显示,家长对书籍的购买大多是“慷慨”,为孩子买了许多书,但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大多数家长不甚了解。老师也对阅读提出了诸多要求,但大多“凝神”于考试篇目。至于更广泛的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奉行“師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放牧态度。在学生那里,更多的表现为“兴趣阅读”“逼迫阅读”,阅读范围的无序状、效果检验的随意化、阅读氛围的缺失性使学生的阅读品位难以提升。很多学生的阅读感受令人费解:读了很多书,但没觉得有什么好。
三、指导策略探究
本人与课题组经过研讨,形成如下共识:(1)做好阅读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加强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唤醒”平台制度。(2)完善适合初中学生的经典阅读范畴选择。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的阅读兴趣、精力、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其阅读范畴显然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斟酌、筛选的,有条件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编选进入校本教材来实施,大而化之的确定一些阅读方向显然是很难让经典阅读的构想落到实处的。(3)应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对每个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阅读差异,但也应该能找出阅读共性,形成普适性指导原则与策略。同时,这些策略应该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可修正和可传承的。
(一)习惯先行策略
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效进行经典阅读的先行性基础工作。
第一,持续大量阅读。梁启超曾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说到:“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而读书习惯的养成实在有赖于多读书。每天规定学生阅读的书目、章节、时间,并用读书笔记和演讲的方法进行检查,便于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
第二,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这样就既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又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可以读到更多的书。古典名著,古诗文等,宜精读,每日指定某时刻去读,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再读别部,对原汁原味的经典形成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手眼并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做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专注,心无旁骛的进入经典阅读的世界,沉浸其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想抄录的随读随抄,想批注的立即点评。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一些善于做读书笔记的学生,读完一本书,便有了一部独创性的批注和评论。脂砚斋评注石头记,金圣叹评点水浒,也不过此道。
(二)点面纵贯策略
从一个节选片段出发,关照整本。如以《智取生辰纲》一篇为教学原点,以“智”字为切入口,读透“生辰纲”一节中众好汉的智慧,并由此篇中吴用和其他众好汉的“智”以及杨志的“智与滞”,迁延辐射整本《水浒传》。
从一篇文章出发,关照一个作者。八上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只有短短84字,有几位老师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读苏轼的黄州词、前后《赤壁赋》,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读84字背后的沉重苦难与自我磨砺,而后84字中的超然豁达、感慨幽微便有了鲜活的形象,一代圣哲的精神淬炼也化为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年轻的心灵。 从一个主题出发,关照一类文本。如九年级文言文阅读,我们归类为“劝谏篇”“现实篇”“山水篇”进行横向比较,并延伸至课外经典著作选读。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三篇为基础阅读文本,比较臣子劝谏君王的几种不同方式,获得对人物形象、表现艺术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前提下,推荐学生选读《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文化经典中的名篇,拉近了初中学生与古代经典之间的距离。
(三)诵读体验策略
苏教版初中教材6本书里,编入课文和诵读欣赏的古代诗词有60多首、文言文有近30篇,相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来说,实在微乎其微。加之苏教版教材小学阶段几乎不涉及文言文,古诗文的学习也仅停留在读读背背,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较差。在记忆力最旺盛,语感最敏锐的年纪错失了和古典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实在可惜。为此,我们精选一定量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补足教材的缺失,把学生的兴趣从纷繁驳杂而又泡沫频起的快餐式阅读引向豐厚文化积淀、怡养性灵情趣的经典诵读上来。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诵读指导,在美读、朗诵中感受古典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建立经典诗文背诵晋级制度,通过“记忆之神成长记录”强化学生诵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古代神话、成语故事到历代名家散文,一篇篇人文与艺术并蒂齐辉的诗文改善着学生的阅读口味,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层次和能力,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学生的心理,美化着学生的精神空间。
(四)读写结合策略
将写作贯穿于整个经典阅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拉近经典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阅读指导仅仅局限于对这些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写作特色的理论分析上,却很少将其优点当作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其实经典皆是精选出来的、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写作技巧上、文章的谋篇布局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典范。所以我们将经典阅读终极目标指向活用,尽量让学生在写作上得到一些收获,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后的思考。比如教《冰心诗三首》时,让学生模仿《纸船》另选一事物,表达母爱这一主题。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写出了一些略具诗味,比较感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看似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纸船》,但却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借由课文这一媒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无形中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五)平台共享策略
由于初中生各学科课程日渐繁复,课堂上能用于大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课外阅读是实现经典阅读最重要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方面将阅读内容任务化,以作业的形式规定每天阅读内容、阅读时间,每逢小长假、寒暑假,老师还会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份“阅读套餐”,通过阅读记录、家长签字、阅读抽查、写读后感、写书评等多种强制手段进行督促;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读书会、文学社、话剧社、微信平台、班级QQ空间、流动书屋以及诗歌朗诵会、阅读笔记晾晒大赛、名著故事会、名著定级考试等丰富生动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推动阅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当然,研究探索中我们依然有很多迷茫:如初中生经典选择的标准、阅读的范畴的界定,如何做到更科学合理?如何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更多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依旧任重而道远。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抽样调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所共识。相比10多年前,阅读大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式书籍海量出炉,阅读渠道花样迭出,碎片化、快餐式、作秀式的阅读非常普遍,民众的阅读水平并未明显提升,反而容易陷入“信息紊乱”“知识打架”的迷茫。
以我校2015届416名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90.78%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应该多读书,68.5%的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78.3%的学生和家长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书进行阅读;62.1%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56.2%的学生没有读书动笔的习惯;48.2%的学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阅读品位不高,阅读方式随意,阅读效能低下,是目前初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二、归因分析说明
首先,语文课程缺乏经典阅读的明确目标。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指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而教材编制往往把“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对庞杂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使用,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课文’”。从书中列举的各国课程来看,“定篇”就是所谓“经典”,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要求(甚至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内涵。我国现行教材没有明确的“定篇”与“例文”“样本”“用件”的区分,也很难给学生(甚至老师)明确的指示:什么是经典?该如何亲近经典?如,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中华文化经典——唐诗宋词,只是散落于一些单元的“诵读欣赏”,并无具体教学要求和统一的达成标准。学生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缺乏必要的、深入的认知,更遑论以此涵养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
其次,教学的功利性使初中生经典阅读空间受到挤压,这里的“空间”包括阅读的内容与阅读时间。为了有效应对考试,教材或大纲规定或推荐的名著阅读遭受不公的处置:考试范围内的名著被一些老师根据考试形式进行过滤、重整或压缩,变成了毫无营养的速成饼干;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就被直接忽略。古诗词的命运更糟糕,中学生对大纲规定的五十多首之外的诗词知之甚少。调查中接近三分之一学生经典阅读材料的唯一来源是书本。教育者、学习者、家长心里的功利主义倾向直接影响了经典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致使阅读经典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被投入大量习题的训练中,从而忽视了对经典的阅读。
第三,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调查显示,家长对书籍的购买大多是“慷慨”,为孩子买了许多书,但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大多数家长不甚了解。老师也对阅读提出了诸多要求,但大多“凝神”于考试篇目。至于更广泛的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奉行“師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放牧态度。在学生那里,更多的表现为“兴趣阅读”“逼迫阅读”,阅读范围的无序状、效果检验的随意化、阅读氛围的缺失性使学生的阅读品位难以提升。很多学生的阅读感受令人费解:读了很多书,但没觉得有什么好。
三、指导策略探究
本人与课题组经过研讨,形成如下共识:(1)做好阅读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加强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唤醒”平台制度。(2)完善适合初中学生的经典阅读范畴选择。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的阅读兴趣、精力、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其阅读范畴显然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斟酌、筛选的,有条件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编选进入校本教材来实施,大而化之的确定一些阅读方向显然是很难让经典阅读的构想落到实处的。(3)应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对每个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阅读差异,但也应该能找出阅读共性,形成普适性指导原则与策略。同时,这些策略应该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可修正和可传承的。
(一)习惯先行策略
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效进行经典阅读的先行性基础工作。
第一,持续大量阅读。梁启超曾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说到:“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而读书习惯的养成实在有赖于多读书。每天规定学生阅读的书目、章节、时间,并用读书笔记和演讲的方法进行检查,便于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
第二,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这样就既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又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可以读到更多的书。古典名著,古诗文等,宜精读,每日指定某时刻去读,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再读别部,对原汁原味的经典形成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手眼并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做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专注,心无旁骛的进入经典阅读的世界,沉浸其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想抄录的随读随抄,想批注的立即点评。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一些善于做读书笔记的学生,读完一本书,便有了一部独创性的批注和评论。脂砚斋评注石头记,金圣叹评点水浒,也不过此道。
(二)点面纵贯策略
从一个节选片段出发,关照整本。如以《智取生辰纲》一篇为教学原点,以“智”字为切入口,读透“生辰纲”一节中众好汉的智慧,并由此篇中吴用和其他众好汉的“智”以及杨志的“智与滞”,迁延辐射整本《水浒传》。
从一篇文章出发,关照一个作者。八上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只有短短84字,有几位老师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读苏轼的黄州词、前后《赤壁赋》,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读84字背后的沉重苦难与自我磨砺,而后84字中的超然豁达、感慨幽微便有了鲜活的形象,一代圣哲的精神淬炼也化为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年轻的心灵。 从一个主题出发,关照一类文本。如九年级文言文阅读,我们归类为“劝谏篇”“现实篇”“山水篇”进行横向比较,并延伸至课外经典著作选读。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三篇为基础阅读文本,比较臣子劝谏君王的几种不同方式,获得对人物形象、表现艺术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前提下,推荐学生选读《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文化经典中的名篇,拉近了初中学生与古代经典之间的距离。
(三)诵读体验策略
苏教版初中教材6本书里,编入课文和诵读欣赏的古代诗词有60多首、文言文有近30篇,相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来说,实在微乎其微。加之苏教版教材小学阶段几乎不涉及文言文,古诗文的学习也仅停留在读读背背,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较差。在记忆力最旺盛,语感最敏锐的年纪错失了和古典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实在可惜。为此,我们精选一定量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补足教材的缺失,把学生的兴趣从纷繁驳杂而又泡沫频起的快餐式阅读引向豐厚文化积淀、怡养性灵情趣的经典诵读上来。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诵读指导,在美读、朗诵中感受古典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建立经典诗文背诵晋级制度,通过“记忆之神成长记录”强化学生诵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古代神话、成语故事到历代名家散文,一篇篇人文与艺术并蒂齐辉的诗文改善着学生的阅读口味,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层次和能力,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学生的心理,美化着学生的精神空间。
(四)读写结合策略
将写作贯穿于整个经典阅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拉近经典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阅读指导仅仅局限于对这些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写作特色的理论分析上,却很少将其优点当作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其实经典皆是精选出来的、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写作技巧上、文章的谋篇布局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典范。所以我们将经典阅读终极目标指向活用,尽量让学生在写作上得到一些收获,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后的思考。比如教《冰心诗三首》时,让学生模仿《纸船》另选一事物,表达母爱这一主题。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写出了一些略具诗味,比较感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看似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纸船》,但却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借由课文这一媒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无形中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五)平台共享策略
由于初中生各学科课程日渐繁复,课堂上能用于大量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课外阅读是实现经典阅读最重要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方面将阅读内容任务化,以作业的形式规定每天阅读内容、阅读时间,每逢小长假、寒暑假,老师还会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份“阅读套餐”,通过阅读记录、家长签字、阅读抽查、写读后感、写书评等多种强制手段进行督促;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读书会、文学社、话剧社、微信平台、班级QQ空间、流动书屋以及诗歌朗诵会、阅读笔记晾晒大赛、名著故事会、名著定级考试等丰富生动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推动阅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当然,研究探索中我们依然有很多迷茫:如初中生经典选择的标准、阅读的范畴的界定,如何做到更科学合理?如何将研究成果更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更多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依旧任重而道远。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