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因此,本文从思维品质的概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课
【作者简介】黄家民,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2018年度名师专项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PTMS18033)的阶段性成果。
一、思维品质的概念
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思维品质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进入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视野。什么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实质是人类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是智力与能力最基本的成分。可以说,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每个学科都要主动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
二、培养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与建议
1.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文本“碎片化”,借“阅读”之名教授词汇和语法;或者模式化、形式化地进行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处理,侧重于逐句翻译课文,课堂讲解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抄写,思维完全没有打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标的理念根本不相适应,教师应该要转变思想,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获取知识、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鉴于此,高中英语阅读课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安静的阅读时间,尽管他们可能看不懂文章,但他们一定要先看文章,找出问题出在哪。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英语》模块1 Unit 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时,很多学生愁眉苦脸,觉得高中的课文好难,好多生词,看不懂。笔者在课堂中先提醒所有学生都关注课文的标题,然后让看懂的学生来解释标题,从而找出英语发展的时间线,以此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讲解得再多,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语言内容都教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问题出现之后、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之时,适时地予以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就是在培养思维。
2.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思维。阅读课上最为常见的教学活动是问与答。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活动,设计不同认知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从低阶向高阶发展,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教版《英语》教材十几年不变,很多老师觉得上不出新意来,他们将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千篇一律,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公式化流程——略读、快读和细读进行,重复着用了一届又一屆的老问题。实际上这些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只要反复研读文本,就能挖掘出不同的问题,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提问,应控制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的数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或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文本的语境进行逻辑思考、分析推断或者想象。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它需要学生与文本深入互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参考性问题为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思考和交际提供了机会,能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人教版《英语》模块2Unit 5 Music这一单元的阅读文本是关于the Monkees,课堂导入时如果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Do you know about the Monkees?
问题二,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the Monkees?
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在教这篇课文之前很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乐队,更谈不上了解!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课堂很可能会冷场,因为它只是一个展示性的问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老师先介绍说The Monkees was an American band in the 1960s, 然后再抛出第二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就会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答案。
又如,人教版《英语》模块3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的阅读文本把世界各地的一些节日分成四类来进行介绍,下面是关于文章理解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What is Halloween?
问题二,What do children do on Halloween?
问题三,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Chinese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第一个问题只停留在“知其意”的层面;第二个问题上升到“会使用”的层面;第三个问题,从“知其意、会使用”进一步上升到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思维训练也从低阶走向高阶!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能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有逻辑地做出主张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绝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一种对他人智慧及见识的探索。英语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自主建构知识,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能分析和综合各方观点并作出评判,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因此,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不应是教师把自己咀嚼过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阐释。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不同的经历和认知的差异,读者从同一篇文章中读出的内容和感悟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也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例如,在介绍完“阅读圈”之后,笔者曾尝试让学生分组、分工,完成短篇小说The Open Window的阅读,并请一个小组作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们的表现虽不完美,但可圈可点,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能!
刚接触、不了解时,教师总把提升思维品质看成抽象、难以落实的;经过学习和尝试之后发现,理念对了,提升思维品质其实并不遥远!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宗旨的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不是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对的或是错的,而是把“对、错”交给学生,并协助他们独立做出判断,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思维训练,达成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的阅读教学目标,逐步提升自我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117.
[2]鲁子问.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英语教师, 2016(5):7.
[3]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钟畅蓉,朱文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2):5-10.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课
【作者简介】黄家民,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2018年度名师专项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PTMS18033)的阶段性成果。
一、思维品质的概念
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思维品质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进入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视野。什么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实质是人类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是智力与能力最基本的成分。可以说,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每个学科都要主动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
二、培养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与建议
1.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文本“碎片化”,借“阅读”之名教授词汇和语法;或者模式化、形式化地进行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处理,侧重于逐句翻译课文,课堂讲解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抄写,思维完全没有打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标的理念根本不相适应,教师应该要转变思想,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获取知识、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鉴于此,高中英语阅读课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安静的阅读时间,尽管他们可能看不懂文章,但他们一定要先看文章,找出问题出在哪。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英语》模块1 Unit 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时,很多学生愁眉苦脸,觉得高中的课文好难,好多生词,看不懂。笔者在课堂中先提醒所有学生都关注课文的标题,然后让看懂的学生来解释标题,从而找出英语发展的时间线,以此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讲解得再多,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语言内容都教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问题出现之后、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之时,适时地予以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就是在培养思维。
2.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思维。阅读课上最为常见的教学活动是问与答。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活动,设计不同认知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从低阶向高阶发展,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教版《英语》教材十几年不变,很多老师觉得上不出新意来,他们将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千篇一律,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公式化流程——略读、快读和细读进行,重复着用了一届又一屆的老问题。实际上这些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只要反复研读文本,就能挖掘出不同的问题,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提问,应控制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的数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或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文本的语境进行逻辑思考、分析推断或者想象。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它需要学生与文本深入互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参考性问题为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思考和交际提供了机会,能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人教版《英语》模块2Unit 5 Music这一单元的阅读文本是关于the Monkees,课堂导入时如果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Do you know about the Monkees?
问题二,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the Monkees?
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在教这篇课文之前很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乐队,更谈不上了解!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课堂很可能会冷场,因为它只是一个展示性的问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老师先介绍说The Monkees was an American band in the 1960s, 然后再抛出第二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就会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答案。
又如,人教版《英语》模块3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的阅读文本把世界各地的一些节日分成四类来进行介绍,下面是关于文章理解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What is Halloween?
问题二,What do children do on Halloween?
问题三,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Chinese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第一个问题只停留在“知其意”的层面;第二个问题上升到“会使用”的层面;第三个问题,从“知其意、会使用”进一步上升到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思维训练也从低阶走向高阶!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能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有逻辑地做出主张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绝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一种对他人智慧及见识的探索。英语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自主建构知识,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能分析和综合各方观点并作出评判,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因此,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不应是教师把自己咀嚼过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阐释。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不同的经历和认知的差异,读者从同一篇文章中读出的内容和感悟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也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例如,在介绍完“阅读圈”之后,笔者曾尝试让学生分组、分工,完成短篇小说The Open Window的阅读,并请一个小组作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们的表现虽不完美,但可圈可点,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能!
刚接触、不了解时,教师总把提升思维品质看成抽象、难以落实的;经过学习和尝试之后发现,理念对了,提升思维品质其实并不遥远!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宗旨的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不是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对的或是错的,而是把“对、错”交给学生,并协助他们独立做出判断,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思维训练,达成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的阅读教学目标,逐步提升自我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117.
[2]鲁子问.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英语教师, 2016(5):7.
[3]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钟畅蓉,朱文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