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目标表述中提到:“……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基础薄弱等.特别是很多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步入高一后经常出现数学成绩下滑现象,这些都会加速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习变得更为被动.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关注、了解每一名学生,尽快寻找其学习症结,及时对症下药.教学中,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数学学习常与枯燥、繁琐等消极词语“同台展现”,使学生普遍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新课程的目标,要改变课程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内容繁、难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拙见,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实际,展现数学美
在教学中,从数学知识出发,联系生活和社会生产、科技发展,揭示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仅是解题或为了升学,还有很多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
2.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试图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激发探索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此环节中,还要注重设计安排有意义的问题,既要难度适宜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出现答案浅显或只回答“是”“否”“对”“错”的问题.
3.营造氛围,赏识学生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及时鼓励、赏识学生,注重课堂交流与反馈.学生的心理稚嫩且单纯,有时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话语可能会成为他们热爱学习或抵触学习的“根源”,“先亲其师后信其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容忽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行为过程,教师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会达到“百战不殆”.
二、关注目标需求,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参差不齐给教学制造了一些麻烦,产生了很多矛盾.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进行某些较基础的问题讲解的时候,个别学得快、学得好的同学会呈现一种“不屑”的状态,对教学“不理不睬”,他认为自己对此部分内容已经完全理解、掌握了,就没有兴趣了.但事实又是怎样?他真的完全驾驭了吗?并非如此.也许存在着某些细节需要他关注,那恰是思维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东西,他轻视了.此时,教师则须正确引导,使学生正视不足,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基础与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则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目标与计划,用清晰、明确的任务做驱动,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使其既能保留学习兴趣,又能拥有学习热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这题怎么做?”学习数学需要习题的巩固,因为这是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面对学生的提问应当怎样处理呢?直接讲解,就题论题?也许这是某些教师常用的方法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多回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不会做?知识掌握不好?方法运用不当?运算遇到障碍?……试着换位让学生当老师,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它不成熟,有漏洞.再试图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只有当他的主体性体现在经历知识发现、方法技能建构的过程中时,他才会对这个探索过程“印象深刻”.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质疑教材,质疑方法.质疑是探索的前提,思辨地接受才会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的习惯从行为中来,行为则源自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仔细品来,这是并不矛盾的共同体.牢记它,我们可以把教育做得更好.
三、加强总结反思,注重培养自信
总结反思是每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每天的小节学习,到章节知识梳理,再到模块知识回顾,从练习到习题再到测验、考试,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加强总结与反思,在分析类比中提升能力.总结反思是学生最易忽视的地方:听完课不看书,仅完成作业,遇到不会之处翻书寻找草草了事;出错的问题记录正确答案后便抛掷一边,不再思考或再次遇到时仅查找正确答案……这些都是学生存在的“通病”,教师要及时“治疗”.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的习惯,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分析、梳理知识框架,给出个人理解,帮助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往的教学倾注了太多的“给予”,学生习惯了“拿来主义”,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避免包办,变领着学生走为教他们自己走.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这对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遇到的各种障碍,可能会使他的自信心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如果下降就帮助他及时弥补.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皮格马利翁”效益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会产生激发学生向上的内动力,这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借鉴.
四、经历研究过程,鼓励学生创新
对学生而言,创新不是单一地寻找一题多解,而是在学习某些内容时,自己有新发现,获得相对自身而言的新结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他自己突破,因为探究未知的勇气和过程中的体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也决定着他后续学习的能力.新课程增加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学生体验创造的激情,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某些教材内容,改变条件或改变问题,可以激励他们探究新结果,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过程中磨炼意志,可以不断地学会学习、思考,尝试失败与体验成功.
教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与坚持.我们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噎废食.在这个旅程中,不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如既往的坚持,还需要润物无声的细致与关注.当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看成教育教学的目标时,我们就会获得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把理念付诸实践.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基础薄弱等.特别是很多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步入高一后经常出现数学成绩下滑现象,这些都会加速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习变得更为被动.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关注、了解每一名学生,尽快寻找其学习症结,及时对症下药.教学中,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数学学习常与枯燥、繁琐等消极词语“同台展现”,使学生普遍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新课程的目标,要改变课程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内容繁、难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拙见,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实际,展现数学美
在教学中,从数学知识出发,联系生活和社会生产、科技发展,揭示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仅是解题或为了升学,还有很多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
2.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试图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激发探索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此环节中,还要注重设计安排有意义的问题,既要难度适宜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出现答案浅显或只回答“是”“否”“对”“错”的问题.
3.营造氛围,赏识学生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及时鼓励、赏识学生,注重课堂交流与反馈.学生的心理稚嫩且单纯,有时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话语可能会成为他们热爱学习或抵触学习的“根源”,“先亲其师后信其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容忽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行为过程,教师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会达到“百战不殆”.
二、关注目标需求,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参差不齐给教学制造了一些麻烦,产生了很多矛盾.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进行某些较基础的问题讲解的时候,个别学得快、学得好的同学会呈现一种“不屑”的状态,对教学“不理不睬”,他认为自己对此部分内容已经完全理解、掌握了,就没有兴趣了.但事实又是怎样?他真的完全驾驭了吗?并非如此.也许存在着某些细节需要他关注,那恰是思维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东西,他轻视了.此时,教师则须正确引导,使学生正视不足,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基础与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则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目标与计划,用清晰、明确的任务做驱动,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使其既能保留学习兴趣,又能拥有学习热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这题怎么做?”学习数学需要习题的巩固,因为这是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面对学生的提问应当怎样处理呢?直接讲解,就题论题?也许这是某些教师常用的方法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多回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不会做?知识掌握不好?方法运用不当?运算遇到障碍?……试着换位让学生当老师,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它不成熟,有漏洞.再试图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只有当他的主体性体现在经历知识发现、方法技能建构的过程中时,他才会对这个探索过程“印象深刻”.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质疑教材,质疑方法.质疑是探索的前提,思辨地接受才会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的习惯从行为中来,行为则源自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仔细品来,这是并不矛盾的共同体.牢记它,我们可以把教育做得更好.
三、加强总结反思,注重培养自信
总结反思是每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每天的小节学习,到章节知识梳理,再到模块知识回顾,从练习到习题再到测验、考试,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加强总结与反思,在分析类比中提升能力.总结反思是学生最易忽视的地方:听完课不看书,仅完成作业,遇到不会之处翻书寻找草草了事;出错的问题记录正确答案后便抛掷一边,不再思考或再次遇到时仅查找正确答案……这些都是学生存在的“通病”,教师要及时“治疗”.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的习惯,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分析、梳理知识框架,给出个人理解,帮助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往的教学倾注了太多的“给予”,学生习惯了“拿来主义”,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避免包办,变领着学生走为教他们自己走.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这对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遇到的各种障碍,可能会使他的自信心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如果下降就帮助他及时弥补.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皮格马利翁”效益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会产生激发学生向上的内动力,这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借鉴.
四、经历研究过程,鼓励学生创新
对学生而言,创新不是单一地寻找一题多解,而是在学习某些内容时,自己有新发现,获得相对自身而言的新结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他自己突破,因为探究未知的勇气和过程中的体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也决定着他后续学习的能力.新课程增加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学生体验创造的激情,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某些教材内容,改变条件或改变问题,可以激励他们探究新结果,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过程中磨炼意志,可以不断地学会学习、思考,尝试失败与体验成功.
教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与坚持.我们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噎废食.在这个旅程中,不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如既往的坚持,还需要润物无声的细致与关注.当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看成教育教学的目标时,我们就会获得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把理念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