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第四次向公众无偿发布;南开大学商学院与恒安标准人寿再度联手,为业界及消费者献上寿险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寿险指数4年来的守望,正逐渐赢得行业同仁和公众的认可;指数研发的硕果,不仅持续反映国人寿险认知的特点与趋势,也开始为寿险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提供有益的数据与观点。
本年度寿险指数调研,是一场关于国人险商的发现之旅。在大规模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都市典型族群进行更深入的定性访谈,聚焦于更为细分的消费者人群及个人,力求为行业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这一创新,使中国人的“险商”现状得以被深入挖掘,也令寿险指数朝着“对行业有益,对消费者有益”的行业理想更进一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评价,“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工作一直在探索和推进中,目前还需要行业上下共同努力,不断地推进行业指标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反映行业发展的需要。恒安标准人寿在这方面可谓先行一步。”
打造寿险行业“晴雨表”
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研究,调查了来自北京、天津、青岛三地的2310名消费者(有效问卷数量)。将调查城市由原来的12个城市精简至3个城市,但每个城市的调查样本由原来的500个增加到700个。这“一增一减”体现了调查思路的质变——由单纯追求样本覆盖转变为追求样本质量和数据的深度挖掘。
本年度寿险指数总指数为72.87,较2009年的71.77提升1.1,较2007年的66.85提升了6.02。4年来,中国人的寿险认知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
本年度寿险指数中“专业建议价值认知指数”、“安全财务规划指数”、“寿险行业价值认知指数”、“购买意向指数”分别为79.55、73.54、74.19和67.46,均高于2009年的75.04、71.80、71.54和64.51,消费者在上述指数中显示出的趋势特征,与一年来中国寿险业务的发展现实相吻合。截至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4万亿元,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增长10.9%。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得到积极发挥,全年赔付3125.5亿元。
受访者对于“专业建议价值”和“寿险行业价值”认知水平的逐年提高,表明寿险行业整体形象的显著提升,意味着中国寿险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经过4年积累,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已具备观测行业发展趋势的功能,同时也为寿险消费者研究积累了初步的数据。恒安标准人寿已经开始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寿险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无偿发布的指数数据将供整个行业分享使用。
这一价值将在今后数年内被继续挖掘,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将被打造成反映中国寿险消费者动态的“行业晴雨表”。
首次引入典型人群定性访谈描摹国人险商
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指数首次针对典型人群进行更深入的定性访谈,以深化、延展本年度寿险指数总报告(即定量调研部分)的内容与内涵。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恒安标准人寿通过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焦点小组访谈(FocusGroup Interview)等调研方式,进一步挖掘中国消费者关于人寿保险的态度、情感、动机等认知信息。
与“寿险指数”这一彰显群体特征的量化结果互为补充,定性访谈尝试对受访者细分群体乃至个体的险商状况展开直观的观察与测评。在深访及焦点小组访谈中,众多受访者以其真实的经历与感受,为本年度险商调查贡献了珍贵的个体案例,也为寿险指数定量调研部分的解析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依据。
在与典型消费者的直接交流中,理性的定量数据特征被还原为普通人真实的“险商故事”,并由此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定性访谈的受访人群,包括夹心白领、金领、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全职太太、低调中产、个体户和农民工8大族群,力求覆盖中国都市人口中具有典型寿险需求的消费者。他们的险商特征各不相同,或在相似的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生活现实。例如,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白领,在疲于奔命中丧失了进行风险规划的行动力,而同样行动力欠缺的低调中产,则是在相对安适的环境中磨灭了对风险的感知力。
愈加深入地剖析消费者寿险认知形成背后的动机与情感,既把握国人整体的寿险认知趋势,也洞悉典型个体的险商状况——两者兼顾,是寿险指数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对寿险指数调研提出了相应的需求。
寿险指数团队将今年的调研定义为“有关爱与财富的行动”,并将定性访谈定位为“中国人险商调查”。其调研结果,将被转化为恒安标准人寿服务客户的重要工具,也将成为引导消费者反思险商现状的启发性内容。
“行业理想”倾注“平民情怀”
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区别于其他寿险指标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寿险。自诞生伊始,寿险指数就立足于反映百姓大众的寿险认知,将“服务消费者”作为寿险指数的终极使命。这得益于恒安标准对于寿险行业的精到理解,也是顺应中国保险市场自身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指数的研究逐年深入,其价值也将逐渐显现。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兼个险渠道代总经理袁通君指出,对于寿险指数,“我们真正看到价值,不是一年,而是5年以后。我们唯有坚持,才能分享指数给公司、给行业带来的价值。”
连续4年的坚持,对于长远未来的展望,说明了恒安标准寿险指数深耕于“行业理想”的信念。而每年的调研创新和不断接近消费者的尝试,则彰显了指数立足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平民情怀”。不断强化的“险商”概念,不断完善的险商测评系统,是恒安标准人寿向个人消费者传播寿险价值、提供寿险认知服务的具体体现。
2010年,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对保险业提出了“更加注重增强服务能力,更加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要求”的发展要求。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践行这样的理念,为真正提升服务保险人的能力而储备养分,积蓄力量。
本年度寿险指数调研,是一场关于国人险商的发现之旅。在大规模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都市典型族群进行更深入的定性访谈,聚焦于更为细分的消费者人群及个人,力求为行业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这一创新,使中国人的“险商”现状得以被深入挖掘,也令寿险指数朝着“对行业有益,对消费者有益”的行业理想更进一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评价,“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工作一直在探索和推进中,目前还需要行业上下共同努力,不断地推进行业指标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反映行业发展的需要。恒安标准人寿在这方面可谓先行一步。”
打造寿险行业“晴雨表”
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指数研究,调查了来自北京、天津、青岛三地的2310名消费者(有效问卷数量)。将调查城市由原来的12个城市精简至3个城市,但每个城市的调查样本由原来的500个增加到700个。这“一增一减”体现了调查思路的质变——由单纯追求样本覆盖转变为追求样本质量和数据的深度挖掘。
本年度寿险指数总指数为72.87,较2009年的71.77提升1.1,较2007年的66.85提升了6.02。4年来,中国人的寿险认知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
本年度寿险指数中“专业建议价值认知指数”、“安全财务规划指数”、“寿险行业价值认知指数”、“购买意向指数”分别为79.55、73.54、74.19和67.46,均高于2009年的75.04、71.80、71.54和64.51,消费者在上述指数中显示出的趋势特征,与一年来中国寿险业务的发展现实相吻合。截至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4万亿元,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增长10.9%。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得到积极发挥,全年赔付3125.5亿元。
受访者对于“专业建议价值”和“寿险行业价值”认知水平的逐年提高,表明寿险行业整体形象的显著提升,意味着中国寿险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经过4年积累,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已具备观测行业发展趋势的功能,同时也为寿险消费者研究积累了初步的数据。恒安标准人寿已经开始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寿险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无偿发布的指数数据将供整个行业分享使用。
这一价值将在今后数年内被继续挖掘,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将被打造成反映中国寿险消费者动态的“行业晴雨表”。
首次引入典型人群定性访谈描摹国人险商
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指数首次针对典型人群进行更深入的定性访谈,以深化、延展本年度寿险指数总报告(即定量调研部分)的内容与内涵。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恒安标准人寿通过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焦点小组访谈(FocusGroup Interview)等调研方式,进一步挖掘中国消费者关于人寿保险的态度、情感、动机等认知信息。
与“寿险指数”这一彰显群体特征的量化结果互为补充,定性访谈尝试对受访者细分群体乃至个体的险商状况展开直观的观察与测评。在深访及焦点小组访谈中,众多受访者以其真实的经历与感受,为本年度险商调查贡献了珍贵的个体案例,也为寿险指数定量调研部分的解析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依据。
在与典型消费者的直接交流中,理性的定量数据特征被还原为普通人真实的“险商故事”,并由此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定性访谈的受访人群,包括夹心白领、金领、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全职太太、低调中产、个体户和农民工8大族群,力求覆盖中国都市人口中具有典型寿险需求的消费者。他们的险商特征各不相同,或在相似的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生活现实。例如,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白领,在疲于奔命中丧失了进行风险规划的行动力,而同样行动力欠缺的低调中产,则是在相对安适的环境中磨灭了对风险的感知力。
愈加深入地剖析消费者寿险认知形成背后的动机与情感,既把握国人整体的寿险认知趋势,也洞悉典型个体的险商状况——两者兼顾,是寿险指数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对寿险指数调研提出了相应的需求。
寿险指数团队将今年的调研定义为“有关爱与财富的行动”,并将定性访谈定位为“中国人险商调查”。其调研结果,将被转化为恒安标准人寿服务客户的重要工具,也将成为引导消费者反思险商现状的启发性内容。
“行业理想”倾注“平民情怀”
恒安标准寿险指数区别于其他寿险指标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寿险。自诞生伊始,寿险指数就立足于反映百姓大众的寿险认知,将“服务消费者”作为寿险指数的终极使命。这得益于恒安标准对于寿险行业的精到理解,也是顺应中国保险市场自身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指数的研究逐年深入,其价值也将逐渐显现。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兼个险渠道代总经理袁通君指出,对于寿险指数,“我们真正看到价值,不是一年,而是5年以后。我们唯有坚持,才能分享指数给公司、给行业带来的价值。”
连续4年的坚持,对于长远未来的展望,说明了恒安标准寿险指数深耕于“行业理想”的信念。而每年的调研创新和不断接近消费者的尝试,则彰显了指数立足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平民情怀”。不断强化的“险商”概念,不断完善的险商测评系统,是恒安标准人寿向个人消费者传播寿险价值、提供寿险认知服务的具体体现。
2010年,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对保险业提出了“更加注重增强服务能力,更加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要求”的发展要求。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践行这样的理念,为真正提升服务保险人的能力而储备养分,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