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串味”现象司空见惯,有的热热闹闹,注重形式,看似合作互动,变成品德课、科学课等,小辩论,游离课本之外,语文味缺失。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笔者从回归“语文味”,营造“语文味”、读出“语文味”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使语文课堂回归其本质,能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开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回归 “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味 有效方法
一、净化课堂,回归“语文味”
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或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比如,德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以及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知识的传授。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要有语文的本质,语言赏析,写作手法的探究,朗读的训练,品词品句,换一个词比较其效果。
有一次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堂上老师在让学生朗读后,用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美国人的火星车是如何登上火星,在火星上开展了哪些工作等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以及说明的方法。还有一次,一位老师在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认识上,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了。其实,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富有韵律美,极具画面感。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如: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说明语言入手,如果用直白的语言会怎么样?你也来仿写几句?比较之后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执教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上。借助文本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感知美趣;引导他们去理解,化抽象为具象,并适时归纳这些语言的作用;让学生自由朗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朗读中体会出语文味;试着背诵、抄写积累这些语句;把收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进行交流。那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已尽在其中了。
由此看来,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应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让语文课堂真正回归“语文味”。
二、激发情感,营造语文味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乃至生命。故而其间不乏朦胧素淡的清幽,幽雅的意境,美好的自然风光,气势磅礴的奇观,以及一个个悲壮,可爱,哀怨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也应是多维的思维,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去体验,获得情感、精神、审美上的愉悦。我们以全新理念,以哲学性的思考。正如诗云: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积极有效的调控。明确研究的方向,结合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定的研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想象等,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学会体验、感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必然有新的收获。
如有的学生曾说:“我在读《二泉映月》的时候,盲人阿炳的慘状令我哀怨,我觉得他很惨,当时简直就要哭出来了。”如此情况下,教师再稍加煽情,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
又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还把她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等,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使他们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是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和人物故事同喜同悲,一同呼吸一同律动;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美好的情操和作者深邃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三、潜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出来。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
语文课堂应该还原为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中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语文课堂弥漫浓浓的语文味,琅琅书声,语言推敲,迸发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7.16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味 有效方法
一、净化课堂,回归“语文味”
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或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比如,德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以及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知识的传授。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要有语文的本质,语言赏析,写作手法的探究,朗读的训练,品词品句,换一个词比较其效果。
有一次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堂上老师在让学生朗读后,用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美国人的火星车是如何登上火星,在火星上开展了哪些工作等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以及说明的方法。还有一次,一位老师在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认识上,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了。其实,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富有韵律美,极具画面感。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如: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说明语言入手,如果用直白的语言会怎么样?你也来仿写几句?比较之后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执教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上。借助文本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感知美趣;引导他们去理解,化抽象为具象,并适时归纳这些语言的作用;让学生自由朗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朗读中体会出语文味;试着背诵、抄写积累这些语句;把收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进行交流。那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已尽在其中了。
由此看来,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应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让语文课堂真正回归“语文味”。
二、激发情感,营造语文味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乃至生命。故而其间不乏朦胧素淡的清幽,幽雅的意境,美好的自然风光,气势磅礴的奇观,以及一个个悲壮,可爱,哀怨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也应是多维的思维,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去体验,获得情感、精神、审美上的愉悦。我们以全新理念,以哲学性的思考。正如诗云: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积极有效的调控。明确研究的方向,结合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定的研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想象等,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学会体验、感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必然有新的收获。
如有的学生曾说:“我在读《二泉映月》的时候,盲人阿炳的慘状令我哀怨,我觉得他很惨,当时简直就要哭出来了。”如此情况下,教师再稍加煽情,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
又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还把她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等,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使他们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是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和人物故事同喜同悲,一同呼吸一同律动;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美好的情操和作者深邃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三、潜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出来。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
语文课堂应该还原为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中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语文课堂弥漫浓浓的语文味,琅琅书声,语言推敲,迸发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7.16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