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高一新课程地理必修(I)采用的湘教版,《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这节内容从课本36页到42页,共7页,容量大!根据浙江省关于新课程中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各学校老师的建议,这节内容分两课时上。第一节内容上到41页“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上面,也就是说,“板块构造学说”和“内力作用”部分共5页,用一节课的时间,而“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这部分短短2页左右的内容,也上一节课。因此有老师反映:这部分内容太少,几句话就带过了,根本不用上一节课!但是据统计,在近几年高考中这部分内容都有涉及,而且所占比重较大。然而,到底哪种上法好,争论很大。我本人到另外学校接班上公开课,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听取听课老师的意见后,反思这节课如下:
一、成功之处
(一)突出上册内容的理性思维,直入主题
刚一开始,给学生投影“瑶琳仙境”以及一系列跟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有关的图片,学生很快被图片所吸引。然后给学生提出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造成的不同影响。在看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容易领悟。
(二)重点突出,课堂展现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然后对沙丘的形成进行浅层次的研究,因为这部分内容要深入下去到等高线的画出太难,新课程要求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只简单跟学生分析沙丘的大致形成过程,对课程难度把握比较到位。
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作用中最常见的,学生容易记住三角洲,难记冲积扇,两者容易混淆。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加深学生对两者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节课注重学以致用,通过两个活动体现了在这个方面的创新:提问学生“在桥梁建设时,建桥墩要往下挖,一般情况下,我们先后挖出的是什么?”学生可能在平时生活中看到过,接班的学校附近也有河流,但是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而这个内容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课堂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的撕去标签的“可乐瓶”里面装入沙子、大石头、小石头和水(已经经过多次洗涤),然后用力摇动,迅速将瓶子竖立,放于讲台上,等待水变得清澈再观察。在等待水变清澈过程中给学生布置另外一道活动题,过后再回过头来看实验效果,并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由于实验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容易完成。
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探讨的是关于黄土高原的治理问题:首先给学生投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外表形态的图片,然后问学生“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现在看上去千沟万壑呢?”之后,再让学生为治理黄土高原提出好的建议、方法。这个问题的提出有两点好:第一,这个问题刚好结合了“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两个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符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充当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给学生充分的民主空间。在课件中问题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让学生感觉能说点什么,但一下子又说不完整。比如:试分析冲积扇和三角洲之间有何差别?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觉得差别很明显,似乎很简单,但是要说到点上又比较难。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形成过程。再比如:你对治理黄土高原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个问题学生可能通过电视媒体已经有一点了解,但要他想出新的方法又有难度。这个时候学生的探讨有新意,有挑战。在学生反应默然的时候,用了一个故事:一个到陕北支教的老师,跟当地贫苦孩子一起研究,成功地栽种了大片的小树。学生的兴趣很高,也产生了新的想法。后面的视频,关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的视频,让学生对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有了感性认识。再要学生提出新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方法就显得比较简单了。在整堂课中,学生对问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对问题的探究有深度,课堂气氛活跃。
二、不足之处
(一)课前音乐播放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刚开始的时候显得稍稍有点紧张。
(二)问题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
问题设计稍稍偏难,所以有不少学生难以反应过来。在整个课堂中出现了几次冷场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就可能有稍微偏难了。
(三)学科专业化训练不够,目标意识不强
在整个课堂中虽然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问题的层次也比较深,但是大多是学生口头回答,比较随意,不具有专业性。在课堂中间可以插入适当的练习题,甚至是高考题目,加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折射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口头问题设计和练习题的难度。
(二)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学生答题规范了,学生成绩就会好起来,学生对该学科的信心也会好起来。
三、教学反思
通过回顾以上一节公开课的过程,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底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的开展,以下问题值得考虑:
(一)地理教学方式在传统中有创新,以传统为主
传统地理教学方式是一套经过历代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其中有很多的优秀之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很多老师一味希望能用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根本不切实际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整的板书设计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工具,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不写,认为要写的东西全部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黑板上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
很多老师对现在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质疑的现代教学观不知道如何处理,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老师觉得就是教学的失败。学生能提出问题固然是好,但是学生受到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要能够提出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很有难度,而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有针对性的,老师不应当放弃对学生提问的权利。 3.课后诊断、反思观
诊断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和他人共同诊断,即教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和集体诊断评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而我们的教学设计又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的预先“文本设计”,它与具体的教学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必须进行诊断和反思,通过自我诊断分析和他人诊断评析,找出本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反省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相悖之处,反思自己的功过是非,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并修改、补充、完善和追记在案。同时,课后诊断、反思,还可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共同发展。
(二)地理教学理念在传统中有创新,时刻以“新”理念武装自己
1.从传统的地理教师地位中解脱出来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2.学生从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易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教育和课堂的主人,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学活动的依据和“以学论教”的根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互动,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双边过程”。这种交往互动,就是师生互教互学、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行精神交流和传授知识、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实现自我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3.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时刻植根于脑海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由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给定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所以他们对给定内容都可以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成为一种超越“文本课程”的“体验课程”。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毕竟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就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说,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使用。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动机、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现实,作适应删减,进行重组、变革、渗透、拓展和创新,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学内容”。
以个人电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我们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同时还应预防技术至上主义。
4.全方位、动态发展的评价观
由于学生存在着诸方面的个体差异,他们的能力基础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对他们就不能用一个衡量标准去评价,必须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除了把成绩作为评价的指标外,还应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绪发展、习惯形成、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实行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采取口头评价、行为观察、阶段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建立成长记录袋,并把上一次终结性评价作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和依据,进入学生的发展进程中,以便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
一、成功之处
(一)突出上册内容的理性思维,直入主题
刚一开始,给学生投影“瑶琳仙境”以及一系列跟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有关的图片,学生很快被图片所吸引。然后给学生提出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造成的不同影响。在看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容易领悟。
(二)重点突出,课堂展现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然后对沙丘的形成进行浅层次的研究,因为这部分内容要深入下去到等高线的画出太难,新课程要求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只简单跟学生分析沙丘的大致形成过程,对课程难度把握比较到位。
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作用中最常见的,学生容易记住三角洲,难记冲积扇,两者容易混淆。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加深学生对两者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节课注重学以致用,通过两个活动体现了在这个方面的创新:提问学生“在桥梁建设时,建桥墩要往下挖,一般情况下,我们先后挖出的是什么?”学生可能在平时生活中看到过,接班的学校附近也有河流,但是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而这个内容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课堂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的撕去标签的“可乐瓶”里面装入沙子、大石头、小石头和水(已经经过多次洗涤),然后用力摇动,迅速将瓶子竖立,放于讲台上,等待水变得清澈再观察。在等待水变清澈过程中给学生布置另外一道活动题,过后再回过头来看实验效果,并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由于实验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容易完成。
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探讨的是关于黄土高原的治理问题:首先给学生投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外表形态的图片,然后问学生“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现在看上去千沟万壑呢?”之后,再让学生为治理黄土高原提出好的建议、方法。这个问题的提出有两点好:第一,这个问题刚好结合了“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两个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符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充当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给学生充分的民主空间。在课件中问题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让学生感觉能说点什么,但一下子又说不完整。比如:试分析冲积扇和三角洲之间有何差别?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觉得差别很明显,似乎很简单,但是要说到点上又比较难。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形成过程。再比如:你对治理黄土高原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个问题学生可能通过电视媒体已经有一点了解,但要他想出新的方法又有难度。这个时候学生的探讨有新意,有挑战。在学生反应默然的时候,用了一个故事:一个到陕北支教的老师,跟当地贫苦孩子一起研究,成功地栽种了大片的小树。学生的兴趣很高,也产生了新的想法。后面的视频,关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的视频,让学生对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有了感性认识。再要学生提出新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方法就显得比较简单了。在整堂课中,学生对问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对问题的探究有深度,课堂气氛活跃。
二、不足之处
(一)课前音乐播放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刚开始的时候显得稍稍有点紧张。
(二)问题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
问题设计稍稍偏难,所以有不少学生难以反应过来。在整个课堂中出现了几次冷场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就可能有稍微偏难了。
(三)学科专业化训练不够,目标意识不强
在整个课堂中虽然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问题的层次也比较深,但是大多是学生口头回答,比较随意,不具有专业性。在课堂中间可以插入适当的练习题,甚至是高考题目,加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折射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口头问题设计和练习题的难度。
(二)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学生答题规范了,学生成绩就会好起来,学生对该学科的信心也会好起来。
三、教学反思
通过回顾以上一节公开课的过程,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底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的开展,以下问题值得考虑:
(一)地理教学方式在传统中有创新,以传统为主
传统地理教学方式是一套经过历代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其中有很多的优秀之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很多老师一味希望能用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根本不切实际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整的板书设计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工具,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不写,认为要写的东西全部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黑板上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
很多老师对现在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质疑的现代教学观不知道如何处理,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老师觉得就是教学的失败。学生能提出问题固然是好,但是学生受到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要能够提出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很有难度,而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有针对性的,老师不应当放弃对学生提问的权利。 3.课后诊断、反思观
诊断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和他人共同诊断,即教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和集体诊断评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而我们的教学设计又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的预先“文本设计”,它与具体的教学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必须进行诊断和反思,通过自我诊断分析和他人诊断评析,找出本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反省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相悖之处,反思自己的功过是非,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并修改、补充、完善和追记在案。同时,课后诊断、反思,还可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共同发展。
(二)地理教学理念在传统中有创新,时刻以“新”理念武装自己
1.从传统的地理教师地位中解脱出来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2.学生从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易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教育和课堂的主人,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学活动的依据和“以学论教”的根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互动,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双边过程”。这种交往互动,就是师生互教互学、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行精神交流和传授知识、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实现自我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3.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时刻植根于脑海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由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给定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所以他们对给定内容都可以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成为一种超越“文本课程”的“体验课程”。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毕竟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就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说,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使用。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动机、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现实,作适应删减,进行重组、变革、渗透、拓展和创新,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学内容”。
以个人电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我们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同时还应预防技术至上主义。
4.全方位、动态发展的评价观
由于学生存在着诸方面的个体差异,他们的能力基础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对他们就不能用一个衡量标准去评价,必须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除了把成绩作为评价的指标外,还应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绪发展、习惯形成、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实行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采取口头评价、行为观察、阶段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建立成长记录袋,并把上一次终结性评价作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和依据,进入学生的发展进程中,以便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