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LC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LC术后发生黄疸2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术后黄疸病例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2例,胆道损伤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胆漏2例,毛细胆管炎1例,肝门区炎性压迫胆总管2例。26例术后黄疸病例的处理,包括:开腹手术共1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2例、胆道损伤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均行EST,胆漏2例保守治愈,毛细胆管炎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愈,肝门区炎性包块2例行消炎治疗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LC术后黄疸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及胆道损伤,根据不同原因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效果满意。
【关键词】 LC手术;术后黄疸;原因;处理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是常见的并发症。庄彪、徐根才[1]认为:只要努力,LC术后各种并发症是可以防范的。若出现并发症,只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我院自2003年至2010年行LC术5200例,术后早期发生黄疸病例26例,现将黄疸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LC术后黄疸26例,占LC病人0.5%,男性14例,女性12例,男:女=1.1:1,而行LC手术男:女=0.4:1。术前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积液18例,萎缩性胆囊炎8例。
2 术后黄疸的发生原因
26例病人术后(1~14天),出现黄疸伴右上腹疼痛24例,发热20例,血清总胆红素25~180μmol/L之间,26例均经彩超、MRCP或ERCP检查,明确黄疸原因:胆管残留结石12例、胆道损伤6例、胆总管损伤3例、肝总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毛细胆管炎1例,肝门区炎性包块压迫胆总管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胆漏2例,无胆管横断或夹闭病例。
3 术后黄疸的处理
胆管残留结石12例中,开腹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例,ERCP及EST取石4例;胆道损伤伴胆漏开腹单纯修补1例,修补后再用不同型号T管支撑5例;胆囊床副肝管漏2例,腹腔引流及保守治疗10~14天治愈。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行EST治愈。肝门区炎性包块压迫胆管致黄疸2例,抗感染治疗14天、20天治愈。毛细胆管炎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18天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
4 讨论
黄疸是LC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除常见的胆管残留结石及胆道损伤外,还有一些非损伤性原因,首先应正确分析黄疸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慎重处理,既要避免盲目的探查,也要避免过多的延误,丧失最佳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分析:
4.1 胆总管残留结石
LC手术是在监视屏下应用腔镜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术中只能看到肝外胆管,而不能像开腹手术可以用手直接探查胆管,一旦术前采集病史、查体不仔细,彩超未发现胆囊结石时,术后残留结石是在所难免的。效霞贵等[2]认为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率为0.3~0.75%,本组病例为0.23%。另外,LC解剖胆囊管时,对胆囊管挤压可能将胆囊管内的结石挤入胆总管,所以LC术后易发生残留结石。本组残留结石致阻塞性黄疸占术后黄疸的比例为46%。所以LC术前要考虑有无胆管结石可能,文献报道国内10~30%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管结石,术前必须要明确胆管情况。术后出现胆管结石性阻塞性黄疸应根据结石大小,多少做出合理治疗,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引流通畅是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根本。如结石较大、多发,开腹探查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很好;如残留结石较小,又具备ERCP的条件时,可行EST并取出结石,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手术痛苦,本组12例残留结石的病例,8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EST,均痊愈出院。
4.2 胆道损伤
本组胆道损伤6例,均发生在急性胆囊炎和萎缩性胆囊炎病例中,急性胆囊炎时,Calot三角区炎性水肿、粘连严重、解剖不清,手术时渗血明显,使视野不清。胆囊萎缩时,因胆囊纤维化挛缩,解剖关系变形,同时胆囊三角区组织僵硬,韧性增大,与胆管界限不清,术中过度牵拉易撕裂胆管。胆道损伤时必然出现胆漏,漏出胆汁积聚于胆囊床刺激胆管壁炎性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而至黄疸。本组6例胆道损伤病例,经彩超及腹穿确诊后均行开腹手术,1例有胆管裂伤单纯修补,5例肝总管损伤并有缺损,修补后置T型管引流全部治愈。
4.3 胆漏
本组有2例胆漏并黄疸病例,手术时均未放置引流管,分别在术后3、4天时发生,伴明显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化验血象增高,彩超发现胆囊窝少量积液,B超定位细针穿刺抽出胆汁,ERCP证实肝外胆道无损伤,考虑胆囊床毛细胆管漏或副胆管瘘,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10~14天,腹痛、消炎、黄疸消褪,治愈出院。如果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腹痛、黄疸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开腹引流为佳。另外,对于胆囊急性期或萎缩的病人术中放置引流管为宜。
4.4 其它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是LC术后原因不明的腹痛、黄疸的少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胆囊切除后,原有的肝胰壶腹括约肌与胆囊间的协同作用被破坏,使Oddi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3],本组3例均行EST取得了治愈效果。肝门区炎性包块形成与LC术后创面渗血或少量胆漏包裹压迫胆管所致的阻黄[4],因胆道不完全梗阻所以为轻度黄疸,经抗感染等治愈;毛细胆管炎1例,考虑与术后免疫紊乱有关,应用糖皮质激素保肝治疗治愈,黄疸同时伴肝功能明显受损,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黄疸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从本组病例来看,胆道残留结石,胆道损伤是常见原因,共69%,术前全面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胆管结石;术中遵循原则,动作轻柔,避免胆囊管结石挤入胆总管,防止胆道损伤;必要时放置引流是预防术后黄疸的关键。一旦发生术后黄疸及时行彩超、ERCP、MRCT检查,明确黄疸原因,解除胆道梗阻,修补胆道损伤,保持通畅的胆汁引流,是治愈本病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庄彪,徐根才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13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5):363-365.
[2]效霞贵,王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7.7(1):77.
[3]Luca.s.The removal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under ERCP before LC[J].Am J Gastrocnterol,1996,91(7):1326-1328.
[4]张元,曹邦清等.胆囊切除术后非损伤性黄疸的原因及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62-263.
【关键词】 LC手术;术后黄疸;原因;处理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是常见的并发症。庄彪、徐根才[1]认为:只要努力,LC术后各种并发症是可以防范的。若出现并发症,只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我院自2003年至2010年行LC术5200例,术后早期发生黄疸病例26例,现将黄疸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LC术后黄疸26例,占LC病人0.5%,男性14例,女性12例,男:女=1.1:1,而行LC手术男:女=0.4:1。术前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积液18例,萎缩性胆囊炎8例。
2 术后黄疸的发生原因
26例病人术后(1~14天),出现黄疸伴右上腹疼痛24例,发热20例,血清总胆红素25~180μmol/L之间,26例均经彩超、MRCP或ERCP检查,明确黄疸原因:胆管残留结石12例、胆道损伤6例、胆总管损伤3例、肝总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毛细胆管炎1例,肝门区炎性包块压迫胆总管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胆漏2例,无胆管横断或夹闭病例。
3 术后黄疸的处理
胆管残留结石12例中,开腹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例,ERCP及EST取石4例;胆道损伤伴胆漏开腹单纯修补1例,修补后再用不同型号T管支撑5例;胆囊床副肝管漏2例,腹腔引流及保守治疗10~14天治愈。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行EST治愈。肝门区炎性包块压迫胆管致黄疸2例,抗感染治疗14天、20天治愈。毛细胆管炎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18天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
4 讨论
黄疸是LC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除常见的胆管残留结石及胆道损伤外,还有一些非损伤性原因,首先应正确分析黄疸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慎重处理,既要避免盲目的探查,也要避免过多的延误,丧失最佳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分析:
4.1 胆总管残留结石
LC手术是在监视屏下应用腔镜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术中只能看到肝外胆管,而不能像开腹手术可以用手直接探查胆管,一旦术前采集病史、查体不仔细,彩超未发现胆囊结石时,术后残留结石是在所难免的。效霞贵等[2]认为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率为0.3~0.75%,本组病例为0.23%。另外,LC解剖胆囊管时,对胆囊管挤压可能将胆囊管内的结石挤入胆总管,所以LC术后易发生残留结石。本组残留结石致阻塞性黄疸占术后黄疸的比例为46%。所以LC术前要考虑有无胆管结石可能,文献报道国内10~30%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管结石,术前必须要明确胆管情况。术后出现胆管结石性阻塞性黄疸应根据结石大小,多少做出合理治疗,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引流通畅是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根本。如结石较大、多发,开腹探查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很好;如残留结石较小,又具备ERCP的条件时,可行EST并取出结石,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手术痛苦,本组12例残留结石的病例,8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EST,均痊愈出院。
4.2 胆道损伤
本组胆道损伤6例,均发生在急性胆囊炎和萎缩性胆囊炎病例中,急性胆囊炎时,Calot三角区炎性水肿、粘连严重、解剖不清,手术时渗血明显,使视野不清。胆囊萎缩时,因胆囊纤维化挛缩,解剖关系变形,同时胆囊三角区组织僵硬,韧性增大,与胆管界限不清,术中过度牵拉易撕裂胆管。胆道损伤时必然出现胆漏,漏出胆汁积聚于胆囊床刺激胆管壁炎性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而至黄疸。本组6例胆道损伤病例,经彩超及腹穿确诊后均行开腹手术,1例有胆管裂伤单纯修补,5例肝总管损伤并有缺损,修补后置T型管引流全部治愈。
4.3 胆漏
本组有2例胆漏并黄疸病例,手术时均未放置引流管,分别在术后3、4天时发生,伴明显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化验血象增高,彩超发现胆囊窝少量积液,B超定位细针穿刺抽出胆汁,ERCP证实肝外胆道无损伤,考虑胆囊床毛细胆管漏或副胆管瘘,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10~14天,腹痛、消炎、黄疸消褪,治愈出院。如果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腹痛、黄疸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开腹引流为佳。另外,对于胆囊急性期或萎缩的病人术中放置引流管为宜。
4.4 其它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是LC术后原因不明的腹痛、黄疸的少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胆囊切除后,原有的肝胰壶腹括约肌与胆囊间的协同作用被破坏,使Oddi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3],本组3例均行EST取得了治愈效果。肝门区炎性包块形成与LC术后创面渗血或少量胆漏包裹压迫胆管所致的阻黄[4],因胆道不完全梗阻所以为轻度黄疸,经抗感染等治愈;毛细胆管炎1例,考虑与术后免疫紊乱有关,应用糖皮质激素保肝治疗治愈,黄疸同时伴肝功能明显受损,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黄疸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从本组病例来看,胆道残留结石,胆道损伤是常见原因,共69%,术前全面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胆管结石;术中遵循原则,动作轻柔,避免胆囊管结石挤入胆总管,防止胆道损伤;必要时放置引流是预防术后黄疸的关键。一旦发生术后黄疸及时行彩超、ERCP、MRCT检查,明确黄疸原因,解除胆道梗阻,修补胆道损伤,保持通畅的胆汁引流,是治愈本病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庄彪,徐根才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13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5):363-365.
[2]效霞贵,王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7.7(1):77.
[3]Luca.s.The removal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under ERCP before LC[J].Am J Gastrocnterol,1996,91(7):1326-1328.
[4]张元,曹邦清等.胆囊切除术后非损伤性黄疸的原因及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