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与启发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包容、拓展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提问 包容 拓展 创造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教育思想仍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以提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提问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强弱的重要外在表现。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创造的源泉,是激起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
1.巧设问题,激发思考。
“会读”,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只会简单地以对错、是非、好坏评判文章内容与人物,而对为什么“对”,“错”在哪里;“是”什么,“非”何故;“好”在何处,“坏”的理由等深层意思理解不透,表述不清。对此,教师若能以课文为样板,寻找好切入点,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沿着正确的路径思考,则既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又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剪枝的学问》一课时,我根据文中“我”心理的发展变化,设计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脸疑惑?“我”将信将疑,“信”什么?“疑”什么?剪枝的学问是什么?通过一番讨论,学生达成了共识: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可以通过他“咔嚓咔嚓”熟练的剪枝动作和他那自信的神态和话语看出。由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快有学生针对王大伯剪枝提出问题:枝条被剪了那么多,桃子不就减少了吗?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红云片片”的桃园预示着丰收。可见,教师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领会了这段文字的好处,更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样板,使他们懂得如何在“平淡处”发现并寻找问题,选取提问的切入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问题。
2.引导提问,激发灵感。
孔子说过,不耻下问。可实际上,一些学生不仅不会问同学,向老师请教的也很少。学生缺乏提问的习惯,缺少提问的氛围。对此,教师不妨千方百计,创造环境,“逼”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前预习时,可发动学生一人一问,征集问题,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集体讨论……针对一些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目,然后交换进行练习……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又要积极引导,选出那些言简意赅,有深度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进行重点评点并加以褒奖。这样,在不断的实践思考中,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便会有可喜的变化,由“不愿问”发展到“愿意问”又发展到“会问”“善提问”,灵感的火花在“问”的过程中时时迸发碰撞,创造便由此开始。
3.“授之以渔”,引导探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架桥铺路,引导他们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阅读诗歌《望庐山瀑布》与《绝句》时,发动学生讨论比较。通过朗读讨论,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从写作朝代上看都是唐代的,都是描写景物的。从诗歌形式上看,都是七言律诗。这两首诗歌,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仔细找找哪些词是相对的?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同?
通过这样的阅读比较与讨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阅读与讨论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发现与探求答案的乐趣,并由此增强了自信。
二、以包容制造创造的温床
在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思维方面,高年级学生往往不如低年级学生大胆活跃。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以宽容的心态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每个教师都要像爱迪生的母亲、法拉第的老板那样懂得包容与理解。
1.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奇思怪想”。
处于特定年龄与心理阶段的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冒出许多想法与问题。对于“奇思怪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勇气给予肯定,在鼓励他们的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再当堂解答,发动讨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与状况,从而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流行文化。
无论教师、家长们如何困惑,如何反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为强大的。教师应放下架子,看一看其中没有可以挖掘的闪光点,再精心设计,相机诱导。以韩剧为例,令无数学生为之疯狂,甚至在作文、周记中也津津乐道。此时如果对它展开口诛笔伐,就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对立情绪。为此,我在研究了该剧的情节后,发动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谈韩剧的故事模式。并围绕《秋天的童话》、《检察官公主》、《蓝色生死恋》等几部作品展开讨论:这一故事模式为何会一再被搬用?它有何优点,又有何缺陷?这几部作品内涵有何不同?学生兴致盎然,竞相发言,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于是我又乘势布置他们写读后感、观后感、影评、书评……
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态度由痴迷转为理性,视野由狭隘转为开阔。更重要的是,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他们与老师走近了,心扉敞开了,思维活跃了,这正是创造性开花结果的温床。
三、以拓展拓宽创造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拥有广博的基础,才能获得创造的自由。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是沟通延伸的过程,是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是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1.立足教材,延伸课外。
学好语文,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若能立足教材,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课外阅读,则可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点及面,全面领会作家风格。串点成线,聆听不同见解,体会不同风貌。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
杂学旁收,积累丰厚材料。平时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杂学旁收:名人逸事、历史典故、格言警句、新闻热点、科技信息,乃至笑话,寓言、漫画、歌词、广告语……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可开课题研究小组、文学讲座、作品讨论会、故事会等,使有限的教材得到极大的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灵活主动地探求知识。
2.让课堂走近生活,将生活引进课堂。
在学生眼中,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令人激动。课堂往往显得那么悠闲平淡,似乎是两个世界。其实,这“两个世界”是完全可以打通的。
把生活引进课堂。生活中的许多信息,其实都可以化作课堂上鲜活的材料。教师上到词语结构句子成分,可抛开课本中那些陈旧的例子,直接从生活中撷取鲜活的词句;学修辞,学到“借代”,就干脆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便立刻活跃了,“眼镜”、“小桃花”、“紫蝴蝶”……他们纷纷尝试用这种新鲜手法称呼自己熟悉的同学,几乎忘了身在课堂……
由课堂走近生活。学了口语交际,我便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我发动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走上大街小巷,“捕捉”错别字;社会上组织的一些有益的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都鼓励学生参加……
总之,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教师应不断充电,强化身教魅力,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无限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宋铁莉,杨德清.陶行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理论之思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韩艳.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关键词: 提问 包容 拓展 创造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教育思想仍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以提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提问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强弱的重要外在表现。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创造的源泉,是激起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
1.巧设问题,激发思考。
“会读”,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只会简单地以对错、是非、好坏评判文章内容与人物,而对为什么“对”,“错”在哪里;“是”什么,“非”何故;“好”在何处,“坏”的理由等深层意思理解不透,表述不清。对此,教师若能以课文为样板,寻找好切入点,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沿着正确的路径思考,则既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又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剪枝的学问》一课时,我根据文中“我”心理的发展变化,设计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脸疑惑?“我”将信将疑,“信”什么?“疑”什么?剪枝的学问是什么?通过一番讨论,学生达成了共识: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可以通过他“咔嚓咔嚓”熟练的剪枝动作和他那自信的神态和话语看出。由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快有学生针对王大伯剪枝提出问题:枝条被剪了那么多,桃子不就减少了吗?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红云片片”的桃园预示着丰收。可见,教师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领会了这段文字的好处,更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样板,使他们懂得如何在“平淡处”发现并寻找问题,选取提问的切入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问题。
2.引导提问,激发灵感。
孔子说过,不耻下问。可实际上,一些学生不仅不会问同学,向老师请教的也很少。学生缺乏提问的习惯,缺少提问的氛围。对此,教师不妨千方百计,创造环境,“逼”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前预习时,可发动学生一人一问,征集问题,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集体讨论……针对一些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目,然后交换进行练习……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又要积极引导,选出那些言简意赅,有深度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进行重点评点并加以褒奖。这样,在不断的实践思考中,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便会有可喜的变化,由“不愿问”发展到“愿意问”又发展到“会问”“善提问”,灵感的火花在“问”的过程中时时迸发碰撞,创造便由此开始。
3.“授之以渔”,引导探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架桥铺路,引导他们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阅读诗歌《望庐山瀑布》与《绝句》时,发动学生讨论比较。通过朗读讨论,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从写作朝代上看都是唐代的,都是描写景物的。从诗歌形式上看,都是七言律诗。这两首诗歌,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仔细找找哪些词是相对的?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同?
通过这样的阅读比较与讨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阅读与讨论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发现与探求答案的乐趣,并由此增强了自信。
二、以包容制造创造的温床
在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思维方面,高年级学生往往不如低年级学生大胆活跃。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以宽容的心态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每个教师都要像爱迪生的母亲、法拉第的老板那样懂得包容与理解。
1.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奇思怪想”。
处于特定年龄与心理阶段的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冒出许多想法与问题。对于“奇思怪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勇气给予肯定,在鼓励他们的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再当堂解答,发动讨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与状况,从而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流行文化。
无论教师、家长们如何困惑,如何反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为强大的。教师应放下架子,看一看其中没有可以挖掘的闪光点,再精心设计,相机诱导。以韩剧为例,令无数学生为之疯狂,甚至在作文、周记中也津津乐道。此时如果对它展开口诛笔伐,就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对立情绪。为此,我在研究了该剧的情节后,发动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谈韩剧的故事模式。并围绕《秋天的童话》、《检察官公主》、《蓝色生死恋》等几部作品展开讨论:这一故事模式为何会一再被搬用?它有何优点,又有何缺陷?这几部作品内涵有何不同?学生兴致盎然,竞相发言,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于是我又乘势布置他们写读后感、观后感、影评、书评……
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态度由痴迷转为理性,视野由狭隘转为开阔。更重要的是,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他们与老师走近了,心扉敞开了,思维活跃了,这正是创造性开花结果的温床。
三、以拓展拓宽创造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拥有广博的基础,才能获得创造的自由。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是沟通延伸的过程,是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是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1.立足教材,延伸课外。
学好语文,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若能立足教材,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课外阅读,则可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点及面,全面领会作家风格。串点成线,聆听不同见解,体会不同风貌。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
杂学旁收,积累丰厚材料。平时鼓励他们有意识地杂学旁收:名人逸事、历史典故、格言警句、新闻热点、科技信息,乃至笑话,寓言、漫画、歌词、广告语……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可开课题研究小组、文学讲座、作品讨论会、故事会等,使有限的教材得到极大的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灵活主动地探求知识。
2.让课堂走近生活,将生活引进课堂。
在学生眼中,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令人激动。课堂往往显得那么悠闲平淡,似乎是两个世界。其实,这“两个世界”是完全可以打通的。
把生活引进课堂。生活中的许多信息,其实都可以化作课堂上鲜活的材料。教师上到词语结构句子成分,可抛开课本中那些陈旧的例子,直接从生活中撷取鲜活的词句;学修辞,学到“借代”,就干脆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便立刻活跃了,“眼镜”、“小桃花”、“紫蝴蝶”……他们纷纷尝试用这种新鲜手法称呼自己熟悉的同学,几乎忘了身在课堂……
由课堂走近生活。学了口语交际,我便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我发动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走上大街小巷,“捕捉”错别字;社会上组织的一些有益的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都鼓励学生参加……
总之,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教师应不断充电,强化身教魅力,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无限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宋铁莉,杨德清.陶行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理论之思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韩艳.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