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实验的进行,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观念和文化素养相应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数学改革就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我们在数学大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困扰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针对弊病,国家颁布了课程的基本纲领文件《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基本理念上,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发展性强调每个人在数学上都将有所发展,并且发展是个性化的。在总体目标上,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在内容框架上,在几何方面削弱了对证明技巧的要求,强调学生数学公理已转变,探索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方式。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学习突破课堂45分钟的限度。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活动不应禁锢于课堂教学中,而是应延伸至学校、家庭、地区,甚至于世界,要与他人互动,并享有所有人的认识成果,在互动与共享中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众所周知,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兴趣,实际上,要想学好数学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要使学生的兴趣大到足以克服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才能是成功的。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成为一名学习者。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仅做数学学科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当然,希望学生在数学方面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教师要逐步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不断转变,逐步结构化,最终把这种结构的知识转换为工具。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新课改的条件下,数学教师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的教学方式,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数学教师要改变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独立性等不合理的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数学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切实帮助他们,真情必有回报,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教学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而且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素质教育和数学课改顺利进行下去。新课改条件下,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改革数学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变革理念,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课本中除了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述以外,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数学实践活动性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对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只有把数学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能深切理解数学及其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才能把握数学的实际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数学的历史,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数学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全面提高文化修养。
  作为数学教师应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科技意识,在运用常规教学技术的同时,应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认知环境,启发学生思维,扩大教学信息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的数学环境。而对现代教育,不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将是不合格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则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数学教师要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教研意识,真正做到让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研相长”必将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强化,使教学效果更佳。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余,应抽点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应。
其他文献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使生活更精彩,而生活为数学的不断完善、充实提供素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为生活服务。《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了第4条,必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数学并理解数学,最终应用数学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最基本的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才能使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愉快的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呢?  1提疑引趣,促使学生想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学习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经过有疑到无疑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疑问
期刊
摘要 “0~6岁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施行早教过程中,不可忽视性格教育。作为幼儿教师,要和幼儿家长积极配合,根据幼儿性格特点,进行有目的地引导教育,培养幼儿的优良性格基础。培养他们要开朗活泼、安静专注,要有同情心、关心别人,要勇敢自信、有独立性,要好奇求知、有创新精神。  关键词 性格特点 家庭教育 智力开发 亲子关系 早期教育    人处在一个复杂多变,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要想成为强者获得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新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理念而展开。在《生物课程标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的全新课程理念,按照这样的要求,生物课程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受到了一些启发。  1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
期刊
【摘 要】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质量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如何在体育课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乐学”,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关键。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入手,在思想意识、教材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法实施等方面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兴趣 乐学    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既是十分普通的问题,又是多
期刊
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
期刊
【摘 要】 体育锻炼是否能够促进中学生的身体自我发展这一问题是摆在我们高校体育老师和心理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效能的提高中研究归纳几点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身体效能 身体自我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s on the Self-development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
期刊
【摘 要】 老通宝这一形象有典型意义,反映了勤劳俭朴、倔强的中国农民的传统本色,体现了老一代蚕农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同时反映了老式保守固执、愚昧迷信、盲目排外的狭隘思想。总之,老通宝具有双重性格,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农民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这位勤劳、朴实的农民的人生悲剧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关键词】 茅盾 《春蚕》 老通宝 形象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
期刊
【摘 要】 体育与健康课注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是新课标下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也要重视让学生学会怎样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怎样去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怎样去进行身体恢复和怎样去保证运动等。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健康第一    1问题提出  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