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想出智慧”,“我思故我在”,思考和探究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促使语文教学追求卓越和优秀,追求高品位。
但是,语文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都清楚,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着很大的反差。要贯彻语文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一、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传统的课堂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要反思问题的质量。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意识?首先,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设疑,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的程序步骤;提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逐渐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问题应该成其为问题,是一个问题,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能在别人看来不成问题之处提出新的问题来,这正是创造的开始。
进一步地说,如果把提问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那么教学中的问题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而学习的假问题。问题的内容应该是语文的,即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问题。既是人文性,那么在设计的内容上应该很宽泛,举凡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都在探讨之列。既然有工具性,那就要提供语文知识的支撑,有“工具”可用,或有助于掌握于终生学习有用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宽泛,有学科层面的基本知识,有能力层面的知识,还有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过程或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没有这些知识显性或隐性的支持,思考探究会偏离科学轨道,事倍功半。作为语文课,许多知识的动态性更明显。不少领域的知识还得师生一起建构,建构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以新课程的观念来认识语文教学,这里头有大量的文章要做。还有提问的角度、难度,提问的方式都要有周到的思考。总之,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首要问题,而且衡量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对提问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够提出有一定分量的问题。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拒绝教学的功利倾向
功利性倾向是基础教育的痼疾。最近,有一个学生学习价值观调查显示,54.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为了升学或“谋求理想的职业和社会地位”,15.4%的学生认为是“期望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有所成就”,学生功利性学习观占主导。只要略作反思,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与我们从事的基础教育密切相关。
语文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过程即目标,过程即成果,而不能把追求问题的答案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更不能作为唯一目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行为主要表现在流行的学习价值观上:对考试有直接作用的称之为“有用”,否则被斥之为无用。可是真正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一些与“有用”无关的东西。众所周知的道理,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作用”,在研究之初是很难看出来的,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见出其改造世界功效的并不少见。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受教育者受到伤害。
三、语文课堂注重开放,鼓励学生探究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教学必须“开放式”,不可“一言堂”、封闭式。如果让学生按照课本、教师或“先哲”、“权威”的说法、想法,去说、去想,是绝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的。而教给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则容易限制思路,不利于激发探究。
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要允许不同见解,允许暂时保留和“想不通”。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是难免的,首要的是敢想。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究,鼓励讨论和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探究、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尝到了探究的“甜头”,使他们乐于探究,这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总之,语文新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既要有正确认识,又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既要长期坚持,又要有意为之,潜移默化。只要入进门来,“得道”也就不难了。
池文清,广东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但是,语文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都清楚,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着很大的反差。要贯彻语文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一、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传统的课堂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要反思问题的质量。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意识?首先,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设疑,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的程序步骤;提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逐渐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问题应该成其为问题,是一个问题,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能在别人看来不成问题之处提出新的问题来,这正是创造的开始。
进一步地说,如果把提问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那么教学中的问题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而学习的假问题。问题的内容应该是语文的,即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问题。既是人文性,那么在设计的内容上应该很宽泛,举凡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都在探讨之列。既然有工具性,那就要提供语文知识的支撑,有“工具”可用,或有助于掌握于终生学习有用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宽泛,有学科层面的基本知识,有能力层面的知识,还有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过程或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没有这些知识显性或隐性的支持,思考探究会偏离科学轨道,事倍功半。作为语文课,许多知识的动态性更明显。不少领域的知识还得师生一起建构,建构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以新课程的观念来认识语文教学,这里头有大量的文章要做。还有提问的角度、难度,提问的方式都要有周到的思考。总之,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首要问题,而且衡量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对提问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够提出有一定分量的问题。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拒绝教学的功利倾向
功利性倾向是基础教育的痼疾。最近,有一个学生学习价值观调查显示,54.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为了升学或“谋求理想的职业和社会地位”,15.4%的学生认为是“期望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有所成就”,学生功利性学习观占主导。只要略作反思,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与我们从事的基础教育密切相关。
语文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过程即目标,过程即成果,而不能把追求问题的答案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更不能作为唯一目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行为主要表现在流行的学习价值观上:对考试有直接作用的称之为“有用”,否则被斥之为无用。可是真正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一些与“有用”无关的东西。众所周知的道理,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作用”,在研究之初是很难看出来的,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见出其改造世界功效的并不少见。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受教育者受到伤害。
三、语文课堂注重开放,鼓励学生探究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教学必须“开放式”,不可“一言堂”、封闭式。如果让学生按照课本、教师或“先哲”、“权威”的说法、想法,去说、去想,是绝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的。而教给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则容易限制思路,不利于激发探究。
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要允许不同见解,允许暂时保留和“想不通”。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是难免的,首要的是敢想。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究,鼓励讨论和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探究、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尝到了探究的“甜头”,使他们乐于探究,这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总之,语文新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既要有正确认识,又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既要长期坚持,又要有意为之,潜移默化。只要入进门来,“得道”也就不难了。
池文清,广东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