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曹灿叔叔”:用“小喇叭”传递真善美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伴随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的持续热播,人们对朗诵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也在相关文件或工作要点中,对诵读艺术进校园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朗诵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而且在传承经典文化、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等方面发挥著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朗诵水平,让朗诵有品有味?当下学校的朗诵教学中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萨着这些问题,我们专程走访了我国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曹灿先生,听他讲述关于朗诵的真知灼见。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嘀——嗒。”对于出生于上世纪60~80年代的人来说。“小喇叭”节目几乎是他们共同的童年记忆。当年“小喇叭”节目的播出。让无数孩子每天都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孙敬修爷爷”“曹灿叔叔”“康瑛阿姨”成为当时孩子们心中最闪亮的名字。时光流转。这些当年的“讲故事的人”现在在做什么?在这个“朗诵”被骤然点热的初夏时节。我们来到“曹灿叔叔”身边。开启了一场关于青少年教育、关于朗诵的对话。
  寓教于乐:“小喇叭”的开拓者
  当穿着一件猩红衬衫的老人坐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突然意识到,岁月匆匆,曾经陪伴近三代人成长的“曹灿叔叔”。而今已是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但说起关于教育与朗诵的话题却依然精神矍铄。
  上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办新中国的第一档少儿节目,时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话剧演员的曹灿加入了节目组。1956年9月4日,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小喇叭”节目正式开播。从那以后。全中国的小朋友都能从收音机或街头的高音喇叭里听到“曹灿叔叔讲故事”的声音。曹灿也从此与青少年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想起当时在“小喇叭”节目组工作的状况,曹灿老师说:“我们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从艺术角度讲就是琢磨怎样才能讲得好,让孩子们能够接受:从意义上来讲,就是在进行青少年教育。所以在故事选材上要非常健康。”
  曹灿老师介绍说。当时“小喇叭”节目中播出的故事,除了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民间故事外,很多都是由节目组工作人员亲自创编的。为了写出好故事。他们经常深入学校和幼儿园体验生活,了解小朋友们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然后根据生活实际编写故事,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爱护公物教育等。曹灿老师自己也创编过《贪心的王老大》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作品。
  “曹灿叔叔讲故事”在听众中“火”起来后,曹灿老师收到了大量的小朋友来信,那时收到的来信都一麻袋一麻袋的。孩子们在信中讲述自己听完故事后的变化。“曹灿叔叔,过去我老不听家长的话,听了您讲的故事后,我变得听话了。”“以前我不爱劳动,现在听了您讲的《独苗苗》后,我开始自己洗袜子、洗手绢了。”……
  为了获得更好的播出效果。曹灿老师在节目录制上也是精益求精。在录制第一个故事时。几分钟的内容他录了将近一个小时。为了让小朋友们爱听,曹灿老师还把院子里的小朋友召集到身边。通过先给他们试讲寻找“对象感”。得知小朋友们不爱听念故事,他就完全脱稿,用自己的语言给他们讲。在这样慢慢的尝试改进中,他的故事讲得越来越有味道。也越来越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小喇叭”走过60年的光阴。趴在收音机前听故事的小朋友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当年喊“曹灿叔叔”的听众早就成为了父亲。有的已经当了爷爷。有一年曹灿老师去河北电视台做节目,一位老先生拉着他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说,“曹灿叔叔。我可算见到您真人了。我是从小听您故事长大的,最大的收获是到现在不做坏事。”润物无声:朗诵教育的耕耘者
  “小喇叭”节目如今每天还在播出。年事渐高的“曹灿叔叔”已经不再出现在节目中。他以新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教育情缘。
  1999年,曹灿老师在古稀之年创办了曹灿艺术学校。学校在创办之初非常艰辛,因为无固定地址。只能借用一所小学的教室在周末开办诗歌朗诵班。办学过程中,又因为各种原因一波三折。但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如今的曹灿艺术学校已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红莲大厦扎下了根。
  曹灿艺术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一是朗诵艺术培训,目的是培养孩子能说话、敢说话、会说话的意识和能力。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在家里是“无法无天的小皇帝”,到了外面却羞涩得不敢说话。让孩子接受朗诵艺术培训,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登台表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同时由于朗诵需要朗诵者先把作品背下来,印在脑子里,日积月累,脑子里的词汇越来越多,这样将来说话或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有句子可写。因此,孩子们经常朗诵。不但会变得敢说,而且会说。
  多年来。曹灿老师的朗诵风格一直深受人们欢迎。在他看来,朗诵最重要的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学习朗诵,首先要理解朗诵的本质,即真实的表达,而不只是单纯追求技巧和形式。其次,朗诵要让人听起来很自然,要通过润物无声的艺术化处理,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听众,让他们接受。这和教育是一样的道理。此外。要想提高朗诵水平。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如可以在朗诵后多征求别人的意见,也可以通过欣赏他人的优秀作品。将自己的朗诵与之对比,以达到改进提升的目的。
  谈到目前中小学校朗诵教学的情况,曹灿老师有些担忧:“从孩子们反映的普遍情况来看,要么是在背书,要么是拿腔拿调,要么一朗诵就大喊大叫。在选材上。学生也总是选择一些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作品,如学大人朗诵《乡愁》《再别康桥》等,其实自身对作品的内涵并不理解。”对此,曹灿老师建议,学校开展朗诵教学,应该从孩子的自身水平和特点出发,保留孩子的童趣和童真。让孩子好好说话、自然地说话。
  此外,曹灿老师还提到,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很多语文老师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朗诵,所以对教师的朗诵培训任重道远。为此。曹灿艺术学校经常组织专家到中小学校免费给教师开设朗诵课。把朗诵艺术真正带进校园。传薪递火:经典文化的传承者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喜爱朗诵并从中受益。2015年。以曹灿老师名字冠名的公益性赛事“曹灿杯”全国首届青少年朗诵大赛(以下简称“曹灿杯”)成功举办。
  “曹灿杯”的理念是“传承经典。陶冶心灵。拥抱母语,弘扬新声,颂古歌今,净化心灵”。对此,曹灿老师进行了详细阐释:“传承经典,就是要把我国一些优秀的古典文艺作品,如小说、诗歌等传承下去:弘扬新声,就是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传播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朗诵给这些作品插上翅膀,让它们飞向全国:拥抱母语。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中国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有形象、有味道的:颂古歌今,因为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到现在,肯定有许多英雄人物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要歌颂我们自己的英雄人物,要让他们能够立得住:陶冶和净化心灵,即我们在朗诵经典作品时,自身会受到心灵上的震撼,同时也能让听众的心灵得到净化。所以我在朗诵表演时。不在意观众掌声的多少,而在意观众的点头。观众一点头,我就知道他听到心里边去了。”
  为了充分发挥“曹灿杯”传承优秀文化与传播朗诵艺术的双重作用,在首届大赛初赛时。曹灿老师就亲临现场。通过带领家长观看参赛选手们的现场朗诵录像,从作品选材、朗诵技巧等角度,免费给选手及其家长们做培训。很多从中受益的家长后来都成了“曹灿杯”的超级粉丝。此外,第二届“曹灿杯”还开启了原创作品赛事。目的是鼓励孩子们不光要通过朗诵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还要借助原创作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而带动语文学习,以及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如今,为了将朗诵艺术更好地传播推广下去。曹灿老师计划将当年自己在广播电台讲过的那些小故事重新录制一遍。在网络平台上播出。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听故事学到浅显的做人做事道理。
  返程途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曹灿老师所说的“返璞归真,道法自然”,这不仅是他对朗诵艺术的理解,也是他对青少年教育的理解。更是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吧。
  (编辑王 淑清)
其他文献
“肉不能吃”!“鸡蛋不能吃”……在高脂血症患者的家里,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高脂血症真的就该对许多食物说NO吗?  几大类食物需要控制  本刊记者: 很多患者生怕“吃坏”血脂,究竟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孙宏涛:有几大类需要控制: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和动物内脏等;少吃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如土豆、山药等或食用后应减少相应主食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花生、核桃、猪油、牛油、奶油等;少
在一些学校,因种种原因,少数教师游离于集体核心之外,成为学校发展中的“边缘人”。学校管理者往往认为,他们不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主力队员”,从而任其在集体的边缘上“自由行走”。笔者认为,校长应努力改变“边缘人”现有的游离状态和行走方式。  究竟哪些教师容易走向边缘或处在边缘上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类:(1)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他们专业思想不够稳定,教学业务不够熟悉,又容易受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如果
2018年2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出版了他的新书《我不只是数学》。从2009年的《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到2018年的《我不只是数学》,这本书不仅体现了华应龙老师对数学教学的再认识与超越,也体现了他近十年来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践行。在这本书中,华应龙老师向读者呈现了11节经典课例,每一节课例分为“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明辨”三部分。这些经典,如同从心灵里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人因此有了一篇永远也不会磨灭的共同的日记——  什邡龙居小学21岁的英语老师向倩被人发现时,身体己被砸成三段,但她的双手依然紧紧地将3名学生搂于胸前,向债的父亲向忠海现任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当他看见独生女儿的遗容时,悲痛欲绝的他反复念叨的却是“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山摇地动的时候,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
本刊讯 2017年9月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儿童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儿童事业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大中小学校、教育企业、国际组织及相關媒体的领导与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新时期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闵维方教授为儿童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儿童专委会”)授牌。闵维方会长指出,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令世界瞩目。5月下旬,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强调:要尽快组织力量对灾区所有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确保复课学生安全。教育部下发了《教育系统关于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其中第八条是:“积极做好灾区学校恢复重建准备工作。”6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灾区重建学校优先”,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址必须满足安全的要求。
林砺儒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筹办过勷勤大学,并任教务长兼该校教育学院院长,曾任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后改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林砺儒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  林砺儒早年目睹中国教育的
摘要对东部某市10所中小学300余名教务工作相关人员(教务人员、学科教师及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教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诊断学校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能力欠缺,二是在指导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队伍建设方面组织管理比较薄弱,三是在教师队伍培训与评价方面针对性、客观性等不足。建议通过建立教务人员聘用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教务人员专业理论和实务培训,完善对教务部门及其人员的
摘要在全国教育管理学科学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与会学者围绕“教育管理研究的规范化与多元化”主题形成诸多共识。教育管理研究正在从实证范式转换到后实证范式,进入研究范式多元化时代。教育管理研究要坚持规范化与多元化共进,一方面在各种研究范式的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的“基本框架”下,探索能够落实这些范式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和策略;另一方面,基于新的研究问题、研究技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实地研究
一、教育科长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在我国区县教育行政体制中,科长们对上联系教委主任,对下联系各校校长,在教育行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区县一级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已从过去的单纯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决策,转变到必须独立面对辖区内的教育问题,教育行政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教育行政干部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水平。但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很少有人关注教育科长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