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至理名言,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与“乐”是成事的关键。学生作文亦然,其关键在一个“趣”字。兴趣是作文的原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感到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作文成了学生的“老大难”。我曾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多次调查,了解分析学生写作的心理状态。学生纷纷表示“最爱看课外书。”“最怕写作文。”我随后再进一步了解学生怕的原因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既简单,又言之有理的话语。说明这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似乎无所见,无所闻,觉得无话可写。通过这些调查,我认为作文教学不研究儿童的心理状态,不调动其写作兴趣,只一味在教法上转圈子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激发儿童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叶老说:“写东西,全都是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没有写东西这回事。”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文章是有情物,有写的需要和愿望去写就其乐无穷,反之为写而写确是痛苦难当。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激发学生想写、要写的愿望,使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活的需要。需之切则乐于业,作文就成了很有意思,很有乐趣的事情。
1、我首先顺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呈现事物瞬间静止的特征,为学生细致地观察形成鲜明的表象,开拓广阔的领域。激发学生的作文情趣。
一次春游归来,学生处于一种兴奋欢乐的情绪之中,根据这种心理情绪,我将春游时,拍下来的照片通过视频展示台,在作文课上进行指导。一上课我就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唤起学生的激情,然后按游览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当学生看到清澈的湖水,弯月似的小船时,仿佛又回到春游那天欢快的场面。顷刻间,感情的闸门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抒发心中激动的情感。
这样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调动儿童作文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视作文为乐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作文,极大的减轻了精神负担。
2、时时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一旦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什么强烈刺激而产生急切地表达欲望时,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瞬间出现的激情,及时指导学生写作。
有一次作文课上,窗外突然雪花纷飞,同学们竟情不自禁地喊道:“下雪了!”此刻,同学们被大自然突发的情境所激动,我也随之顿悟,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迎接今年的第一场雪,好吗?”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地涌向操场,有的用手、用帽子、用围巾……去接雪。我趁机引导他们抓住特点,从宏观到微观有序地观察,并以“雪”为题写一篇描绘雪、感受雪,领悟大自然的文章。这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课堂气氛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结果这次作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充满情趣。这使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另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而持久的兴趣。”把儿童带到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就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读写结合,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引导学生读书首先要抓好语文课本的学习,选入小学生课本的文章绝大多数是文道兼美的。例:《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写作层次是:A、荡舟漓江;B、水:静、清、绿;C、山:奇、秀、险;D、山水交融。加之句与句之间的并列用词的精美,整篇文章成了“美”的产物。阅读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懂得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规律,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在感情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每学期开学,我都对课文全面分析一遍,找出典型的便于学生模仿的片段。根据写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行分步训练。
例如:《桂林山水》用一句总括性的语言开头;《金色的鱼钩》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少年闰土》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写一个人物活动。我都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这样以课文为依托抓片段训练,进行仿写有例可学,几句话就能告诉学生思路,知道怎样写。经过几次重复就能较好地掌握写作方法,逐渐发展到从仿到创。
三、 放宽题材、灵活命题,强化作文前的指导。
我认为教师的命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示写作的范围,触发情感的喷发,决不是用题目来限制学生、束缚学生。教师应多出一些半自由或自由的题目。
作文题要在“小”字上下功夫,要能够触动学生对往事的激情,要能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小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姓“小”。要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事物,观察生活中的小事,那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实际上渗透着生活的气息。例如我以《树林里的歌声》为题,引导学生回忆郊游的情景,学生就聚焦于一点,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万紫千红,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去捕捉,鼓励他们写身边的人和事。例如,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同学突然呕吐了,他脸色煞白,弯着腰,难受极了。几个同学连忙上前,帮助我把他扶到医务室去,一些同学也主动帮着打扫呕吐物,也有个别学生嫌臭、怕脏,用手巾捂着鼻子,在座位上不动。下课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感受很多。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在作文课上,让同学们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中暑之后》。这次习作,由于学生亲身经历,有切身体会,自然不缺乏写作的内容,很快进入了写作佳境。通过作文,学生受到了一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从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巩固观察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由观察引向联想,联想是深化观察效果的有力措施。联想丰富的文章有深度,一篇普普通通的作文,若联想丰富,无疑于锦上添花,如由“鸟窝”想到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这样由一般的联想过渡到对人生的联想,文章内含就深化了。
四、更新评改观念,改变评议方法。
写作文一般有四个步骤:A、观察;B、想;C、写、D、改。
学生大都忽略了第四步:改。作文写好后就再也不管了,让教师改,改后学生一看了之。教师的一片苦心付之流水,这是学生作文写了许多收效甚微的原因。
“改”是作文的十分重要的一环。事实证明学生有改的潜力。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哪一本书不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改”的能力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来掌握。变过去教师一人改为:示范评议、师生共改、学生互议、自我评改。
我在评改作文中始终记住自己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绝不能拿作家的标准,或是用优秀作文作参照来要求学生,更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对他们的作文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不然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成功的喜悦,哪会有写作的兴趣?一般而言,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积极的表扬应多于消极的批评,特别要鼓励中等生和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一个词语用得恰当,都要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写作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总之,作文教学作为表达训练,需重视“自我性”,强化内因作用。言从意生,文随情发。这样“意”和“情”内因的自我意向在教师的诱发下得以充分施展,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感到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作文成了学生的“老大难”。我曾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多次调查,了解分析学生写作的心理状态。学生纷纷表示“最爱看课外书。”“最怕写作文。”我随后再进一步了解学生怕的原因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既简单,又言之有理的话语。说明这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似乎无所见,无所闻,觉得无话可写。通过这些调查,我认为作文教学不研究儿童的心理状态,不调动其写作兴趣,只一味在教法上转圈子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激发儿童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叶老说:“写东西,全都是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没有写东西这回事。”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文章是有情物,有写的需要和愿望去写就其乐无穷,反之为写而写确是痛苦难当。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激发学生想写、要写的愿望,使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活的需要。需之切则乐于业,作文就成了很有意思,很有乐趣的事情。
1、我首先顺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呈现事物瞬间静止的特征,为学生细致地观察形成鲜明的表象,开拓广阔的领域。激发学生的作文情趣。
一次春游归来,学生处于一种兴奋欢乐的情绪之中,根据这种心理情绪,我将春游时,拍下来的照片通过视频展示台,在作文课上进行指导。一上课我就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唤起学生的激情,然后按游览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当学生看到清澈的湖水,弯月似的小船时,仿佛又回到春游那天欢快的场面。顷刻间,感情的闸门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抒发心中激动的情感。
这样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调动儿童作文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视作文为乐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作文,极大的减轻了精神负担。
2、时时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一旦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什么强烈刺激而产生急切地表达欲望时,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瞬间出现的激情,及时指导学生写作。
有一次作文课上,窗外突然雪花纷飞,同学们竟情不自禁地喊道:“下雪了!”此刻,同学们被大自然突发的情境所激动,我也随之顿悟,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迎接今年的第一场雪,好吗?”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地涌向操场,有的用手、用帽子、用围巾……去接雪。我趁机引导他们抓住特点,从宏观到微观有序地观察,并以“雪”为题写一篇描绘雪、感受雪,领悟大自然的文章。这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课堂气氛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结果这次作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充满情趣。这使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另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而持久的兴趣。”把儿童带到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就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读写结合,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引导学生读书首先要抓好语文课本的学习,选入小学生课本的文章绝大多数是文道兼美的。例:《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写作层次是:A、荡舟漓江;B、水:静、清、绿;C、山:奇、秀、险;D、山水交融。加之句与句之间的并列用词的精美,整篇文章成了“美”的产物。阅读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懂得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规律,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在感情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每学期开学,我都对课文全面分析一遍,找出典型的便于学生模仿的片段。根据写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行分步训练。
例如:《桂林山水》用一句总括性的语言开头;《金色的鱼钩》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少年闰土》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写一个人物活动。我都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这样以课文为依托抓片段训练,进行仿写有例可学,几句话就能告诉学生思路,知道怎样写。经过几次重复就能较好地掌握写作方法,逐渐发展到从仿到创。
三、 放宽题材、灵活命题,强化作文前的指导。
我认为教师的命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示写作的范围,触发情感的喷发,决不是用题目来限制学生、束缚学生。教师应多出一些半自由或自由的题目。
作文题要在“小”字上下功夫,要能够触动学生对往事的激情,要能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小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姓“小”。要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事物,观察生活中的小事,那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实际上渗透着生活的气息。例如我以《树林里的歌声》为题,引导学生回忆郊游的情景,学生就聚焦于一点,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万紫千红,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去捕捉,鼓励他们写身边的人和事。例如,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同学突然呕吐了,他脸色煞白,弯着腰,难受极了。几个同学连忙上前,帮助我把他扶到医务室去,一些同学也主动帮着打扫呕吐物,也有个别学生嫌臭、怕脏,用手巾捂着鼻子,在座位上不动。下课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感受很多。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在作文课上,让同学们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中暑之后》。这次习作,由于学生亲身经历,有切身体会,自然不缺乏写作的内容,很快进入了写作佳境。通过作文,学生受到了一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从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巩固观察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由观察引向联想,联想是深化观察效果的有力措施。联想丰富的文章有深度,一篇普普通通的作文,若联想丰富,无疑于锦上添花,如由“鸟窝”想到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这样由一般的联想过渡到对人生的联想,文章内含就深化了。
四、更新评改观念,改变评议方法。
写作文一般有四个步骤:A、观察;B、想;C、写、D、改。
学生大都忽略了第四步:改。作文写好后就再也不管了,让教师改,改后学生一看了之。教师的一片苦心付之流水,这是学生作文写了许多收效甚微的原因。
“改”是作文的十分重要的一环。事实证明学生有改的潜力。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哪一本书不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改”的能力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来掌握。变过去教师一人改为:示范评议、师生共改、学生互议、自我评改。
我在评改作文中始终记住自己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绝不能拿作家的标准,或是用优秀作文作参照来要求学生,更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对他们的作文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不然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成功的喜悦,哪会有写作的兴趣?一般而言,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积极的表扬应多于消极的批评,特别要鼓励中等生和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一个词语用得恰当,都要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写作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总之,作文教学作为表达训练,需重视“自我性”,强化内因作用。言从意生,文随情发。这样“意”和“情”内因的自我意向在教师的诱发下得以充分施展,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