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由于数学是抽象性知识,缺乏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有利条件,数学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如果选择不恰当,容易造成活动气氛枯燥乏味的现象,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首先要“投其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孩子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孩子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
关键字:数学活动 孩子思维 培养
【正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中介来实现,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过去侧重在数学知识的准备,忽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对孩子的后续学习不利,因此在低年級数学活动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数字运算,而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因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一、置情设疑,激发兴趣,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
孩子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由于数学是抽象性知识,缺乏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有利条件,数学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如果选择不恰当,容易造成活动气氛枯燥乏味的现象,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首先要“投其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孩子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孩子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前让孩子准备一瓶矿泉水,提问孩子怎样求出瓶子的容积那,孩子就开始思考,水很满,倒立没有用呀,小组内就选派一人先喝掉一部分水,孩子的兴趣就来了,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接下来由于活动内容增加了思维的难度,改变了以往教师先示范、讲解、演示的做法,而是让孩子操作探索在前,让孩子学得更加深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求知、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培养孩子多维角度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各种教学方案,引导孩子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法。
二、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引导孩子思维的发展。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孩子的抽象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必须是建立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数学知识结构相互间的联系,增加思考的角度,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促进孩子多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1、引导孩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活动是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即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去把握和理解被感知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自己的内在联系。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诱导孩子发现数学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着关系,然后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在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让孩子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2、建立实物--数字之间的联系。孩子思维特点是直觉性、形象性向抽象性思维发展的。而数学知识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孩子建立实物—表象—数字之间的联系,使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例如:在进行加减运算等教学中,我们让孩子先进行具体实物的分合操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看图编应用题,最后进行符号层次的运算,即书写出内在联系的,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算式。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联系性强,又能扩大孩子的思维活动。
三、活动体验,鼓励探索,开发孩子思维的潜力。
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创造性的操作材料,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亲手感知、亲自体验,自我探索,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1、巧用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国物理学家铎尔说过:“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察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就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这句话说明了想象与科学创造的关系。一切创造性活动离开了想象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活动中唤起孩子的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2、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师为孩子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孩子主动探索,找出操作材料的特征,然后根据材料特征进行操作,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数学游戏”,你能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两个学生钻过去吗?让学生大胆尝试,剪不出来没关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神奇和有趣。
3、进行操作比较,提升孩子思维的发展。
操作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孩子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操作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在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操作比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4、引导知识的迁移,挖掘思维的深度。
孩子认识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我们要让孩子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要把静态的、平面的知识,变成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的认知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一方面,把这一类数学问题迁移到另一类数学问题。如“自行车里的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激发孩子兴趣入手,把握住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知识结构间的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体验活动,扩大孩子的思维角度,唤起孩子的想象,才能激发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
关键字:数学活动 孩子思维 培养
【正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中介来实现,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过去侧重在数学知识的准备,忽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对孩子的后续学习不利,因此在低年級数学活动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数字运算,而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因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一、置情设疑,激发兴趣,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
孩子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由于数学是抽象性知识,缺乏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有利条件,数学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如果选择不恰当,容易造成活动气氛枯燥乏味的现象,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首先要“投其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孩子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孩子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前让孩子准备一瓶矿泉水,提问孩子怎样求出瓶子的容积那,孩子就开始思考,水很满,倒立没有用呀,小组内就选派一人先喝掉一部分水,孩子的兴趣就来了,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接下来由于活动内容增加了思维的难度,改变了以往教师先示范、讲解、演示的做法,而是让孩子操作探索在前,让孩子学得更加深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求知、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培养孩子多维角度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各种教学方案,引导孩子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法。
二、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引导孩子思维的发展。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孩子的抽象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必须是建立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数学知识结构相互间的联系,增加思考的角度,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促进孩子多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1、引导孩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活动是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即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去把握和理解被感知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自己的内在联系。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诱导孩子发现数学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着关系,然后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在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让孩子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2、建立实物--数字之间的联系。孩子思维特点是直觉性、形象性向抽象性思维发展的。而数学知识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孩子建立实物—表象—数字之间的联系,使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例如:在进行加减运算等教学中,我们让孩子先进行具体实物的分合操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看图编应用题,最后进行符号层次的运算,即书写出内在联系的,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算式。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联系性强,又能扩大孩子的思维活动。
三、活动体验,鼓励探索,开发孩子思维的潜力。
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创造性的操作材料,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亲手感知、亲自体验,自我探索,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1、巧用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国物理学家铎尔说过:“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察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就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这句话说明了想象与科学创造的关系。一切创造性活动离开了想象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活动中唤起孩子的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2、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师为孩子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孩子主动探索,找出操作材料的特征,然后根据材料特征进行操作,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数学游戏”,你能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两个学生钻过去吗?让学生大胆尝试,剪不出来没关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神奇和有趣。
3、进行操作比较,提升孩子思维的发展。
操作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孩子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操作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在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操作比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4、引导知识的迁移,挖掘思维的深度。
孩子认识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我们要让孩子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要把静态的、平面的知识,变成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的认知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一方面,把这一类数学问题迁移到另一类数学问题。如“自行车里的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激发孩子兴趣入手,把握住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知识结构间的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体验活动,扩大孩子的思维角度,唤起孩子的想象,才能激发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