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呈现的是“订牛奶”的数学问题情境,接着展现的是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的设计意图显而易见——倡导“算法多样化”。这样做,既尊重、激发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又呈现了不同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原生态思维。教师要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引导学生比较、感悟、提取有价值的计算方法,达到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目的。如何引领学生经历从算法“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经历“发散”与“聚焦”的历练过程。
1 “发散”亦需精心预设,恰当取舍
出现多样化算法的基础是自主探索。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他们才可能逬发出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在让学生估算了订一份牛奶一年所需要的费用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验证:“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自然有要“算一算”的欲望。“想一想可以怎样算?把你想的过程写出来吧!”这时,教师的建议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到“发散”的自主探索的世界。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促成了多样化的算法。但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并不是不可预测,相仿的年龄、相似的知识储备也让他们存在着共性。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储备。所以,教师可预设计算28×12,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①用加法计算:28+28+28+……+28=336;②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28×6=168,168×2=336:③先算l0个月和2个月各要多少钱,再合起来:28x10=280,28x2=56,280+56=336;④列竖式计算:(见列式)。备课时,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教案”,更要预设“学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迅速捕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教学资源,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呈现多样化算法的途径是交流整理。学生经过自主探索的环节,只是明确了自己的算法,而对他人的解法一无所知,只有通过全班性的交流,才能使多种算法得以呈现。“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跃跃欲试。在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的脉搏。如果学生提出了“28×10=280,28×2=56,280+56=336”的算法、并能讲清其中的道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否把这三步合起来写在一个式子里呢?由此引出竖式计算,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竖计算的算理埋一下伏笔。在交流中,学生提出的多种算法,教师要择其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出来,为他们下一步比较算理,开拓思路,进而为优化算法作孕伏。这里,教师要视算法的呈现情况而发问,不能无原则地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过度地追求多样化,只能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当前水平”,而得不到应有的提升。课堂上热闹浮华,其实是在浪费教学时间,致使后面的教学重点得不到落实。
2 “聚焦”亦需适时比较,多中选优
在学生经历了算法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环节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呈现的每种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归类,引导学生由较低层次思维向较高层次思维转化,从而认可并接受一般性算法。这里,有效引导学生“聚焦”——提取并掌握一般的竖式计算方法是关键之所在。
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两个环节:①比较方法:方法(4)和方法(3)有没有联系?实际上,两种方法的算理是相通的:竖式中,个位上的“2”与“28”相乘所得的积,即是订2个月牛奶所花的钱;十位上的“l”与“28”相乘所得的积,即是订10个月牛奶所花的钱,两者合起来就是一年的订奶费用。通过比较,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竖式的算理;二是便于学生掌握竖式的书写规则。②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欣赏哪个同学的方法?为什么?由于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竖式计算。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思考他人的算法,反思自己的思维,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优化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共同深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 “聚焦”亦需加强引领,择优而用
对于师生共同提炼出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在例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地选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而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需要明确地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经过一组题目的练习,达到掌握笔算方法的目的。
课的最后,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五一快到了,学校要安排48位学生去南京参加演出,由3位老师带队,准备乘火车出发,(上铺81元,中铺85元,下铺88元)你能帮学校设计一种购票方案吗?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算算购票一共花多少钱?”这样,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为学校出谋划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动脑思考,讨论交流,制订购票方案,计算出行费用。这是学生熟练笔算方法的过程,是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过程,更是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过程。在应用中,让学生再次感悟和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有人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自觉“优化”的过程,正是”发散”与“聚焦”的充分体现,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修正与提升。
1 “发散”亦需精心预设,恰当取舍
出现多样化算法的基础是自主探索。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他们才可能逬发出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在让学生估算了订一份牛奶一年所需要的费用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验证:“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自然有要“算一算”的欲望。“想一想可以怎样算?把你想的过程写出来吧!”这时,教师的建议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到“发散”的自主探索的世界。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促成了多样化的算法。但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并不是不可预测,相仿的年龄、相似的知识储备也让他们存在着共性。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储备。所以,教师可预设计算28×12,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①用加法计算:28+28+28+……+28=336;②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28×6=168,168×2=336:③先算l0个月和2个月各要多少钱,再合起来:28x10=280,28x2=56,280+56=336;④列竖式计算:(见列式)。备课时,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教案”,更要预设“学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迅速捕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教学资源,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呈现多样化算法的途径是交流整理。学生经过自主探索的环节,只是明确了自己的算法,而对他人的解法一无所知,只有通过全班性的交流,才能使多种算法得以呈现。“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跃跃欲试。在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的脉搏。如果学生提出了“28×10=280,28×2=56,280+56=336”的算法、并能讲清其中的道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否把这三步合起来写在一个式子里呢?由此引出竖式计算,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竖计算的算理埋一下伏笔。在交流中,学生提出的多种算法,教师要择其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出来,为他们下一步比较算理,开拓思路,进而为优化算法作孕伏。这里,教师要视算法的呈现情况而发问,不能无原则地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过度地追求多样化,只能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当前水平”,而得不到应有的提升。课堂上热闹浮华,其实是在浪费教学时间,致使后面的教学重点得不到落实。
2 “聚焦”亦需适时比较,多中选优
在学生经历了算法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环节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呈现的每种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归类,引导学生由较低层次思维向较高层次思维转化,从而认可并接受一般性算法。这里,有效引导学生“聚焦”——提取并掌握一般的竖式计算方法是关键之所在。
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两个环节:①比较方法:方法(4)和方法(3)有没有联系?实际上,两种方法的算理是相通的:竖式中,个位上的“2”与“28”相乘所得的积,即是订2个月牛奶所花的钱;十位上的“l”与“28”相乘所得的积,即是订10个月牛奶所花的钱,两者合起来就是一年的订奶费用。通过比较,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竖式的算理;二是便于学生掌握竖式的书写规则。②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欣赏哪个同学的方法?为什么?由于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竖式计算。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思考他人的算法,反思自己的思维,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优化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共同深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 “聚焦”亦需加强引领,择优而用
对于师生共同提炼出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在例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地选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而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需要明确地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经过一组题目的练习,达到掌握笔算方法的目的。
课的最后,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五一快到了,学校要安排48位学生去南京参加演出,由3位老师带队,准备乘火车出发,(上铺81元,中铺85元,下铺88元)你能帮学校设计一种购票方案吗?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算算购票一共花多少钱?”这样,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为学校出谋划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动脑思考,讨论交流,制订购票方案,计算出行费用。这是学生熟练笔算方法的过程,是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过程,更是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过程。在应用中,让学生再次感悟和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有人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自觉“优化”的过程,正是”发散”与“聚焦”的充分体现,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修正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