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和谐政治观与当代社会构建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战国晚期出现的杂家学派,其思想集中体现于先秦末最后一部政治巨著《吕氏春秋》之中。它兼综融合了先秦以来各家学说,为即将统一的秦帝国描画蓝图“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①。其政治智慧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为政治哲学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学而知之”的认识论和重情顺性的人生观。二为治国论,即把哲学思想运用到社会政治上,形成了围绕德治、无为、军事、农业、礼乐、大一统等各方面治国思想的一个新理论体系。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民族精神文化家园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吕氏春秋》;和谐政治;社会构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30-04
  
  战国末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之一统趋势明朗,而学术的争鸣则渐趋没落。《吕氏春秋》正是顺应时代趋势,完成了对儒、道、墨、法等诸家思想精要一统之文化硕果,全书涉猎的内容极广:天文、地理、历史、军事、伦理等无一不及,不但给我们研究先秦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大量史料,而且对于一个大一统国家应奉行的政治观念和采取的施政方针等有关阐述极为系统、珍贵,是先秦不可多见的政论综合著作,对后来的中国政治亦产生了深刻影响,直到今天仍给予我们丰富的理论营养。由于这部宏著是当时众多来自稷下学宫的诸子传人对百家理论总结、继承、批判和创新基础上的文化集成②,所以它并不是传统观点中所谓吕不韦的个人作品,而是这一个时期百家学说融合的理论结晶。
  《吕氏春秋》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编者自称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故名《吕氏春秋》,被誉为先秦杂家的代表作③。其篇章架构有着严密的体系,体现了编者欲超越诸子、完成文化一统的强烈愿望。关于成书时间,《吕氏春秋•序意》自云:“维秦八年,岁在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然而,有关“维秦八年”和“岁在滩”的具体时间史界始终说法不一。但对于20余万字的巨著而言,显然其成书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且从内容、材料、文字等各方面综合考证,应是多年陆续编成。重温这部著作,可以深刻体会到它从文章体系到理论论证,自始至终都在为架构一个和谐的政治坐标而努力,含有丰富的和谐政治理论和实践路径。
  
  一、《吕氏春秋》“天人同道”的和谐政治理论
  
  和所有杂家著作的宗旨一样,《吕氏春秋》试图通过阴阳五行和以天道推人道的思维模式,树立“天、地、人”一体的观念,从而构建出一个从天到人、从人到事的和谐政治理论体系,其指导思想就包含了宇宙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生观四个部分。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是哲学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吕氏春秋》继承、发展了“天圆地方”说,又吸收了“太一”和“精气”说,认为宇宙即“天”是由精气构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④。这“气”是原始状态的混沌之气。精气一上一下的运动形成了“天道”循环往复的运动,并呈现出规律性,所谓:“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⑤。那么,人和宇宙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呢?《吕氏春秋》积极倡导了当时哲学思考最高成就的道家自然主义思想“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建构了一个天人同道的和谐宇宙观:以四季配五行,将音乐、色调、方位、祭祀、政令、人事、物候等搭配起来,建立起一个标准的天、人、自然、社会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天”与“人”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2.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既然宇宙的运动呈现出规律性,作为宇宙的产物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发展的。《吕氏春秋》用变化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故也……故审知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以知后,古今前后一也。”⑦它认为人类社会最古的时候没有君王,亦无礼义上下之别及文明器物,君王的出现⑧才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它还总结了历史上国家兴灭的经验教训,认为君道是关键“自上世以来,天下亡国多矣,而君道不废者,天下之利也”,君道思想贯通全书,并指明了君臣和君民关系的本质是官天下、民为本。应该说,这种历史观是进步的。但是,《吕氏春秋》却又汲取了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用“五德终始”说对历史规律进行探寻,这又导致了它历史观的局限。
  3.“学而知之”的认识论
  《吕氏春秋》肯定事物是可知的,主张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是从学习中得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尊师》篇云:“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耳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又进一步认为事物是不可穷尽的,认识没有止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道”,它虚而无形、宏大无际, “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⑨,不能被耳目等感官直接感知,而要通过理性思维的冷静思考才能准确把握。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去掉主观偏见,站在客观立场,端正态度,“去宥”和“去尤”,即打扫内心,去掉一切主观成见和私欲杂念,不但倡导了学习的重要性,还指明了如何学习的实践方法论。
  4.重情顺性的人生观
  《吕氏春秋》将哲学具体到个体人时,主要吸收了道家的因顺思想和儒家的政治伦理,提倡养生之学“夫治身与治国,一礼之数也”⑩和仁义之说 “通乎性命之情”,正如《大乐》中所言:“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辟。欲与恶,所受砖天也,人不得与焉,不可变,不可易”。又综合了墨家的“节用”“节葬”“兼爱”思想,提出音乐源于自然的观点,大力倡导音乐的功用:“夫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悦也。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B11。关于乐论的系统分析和阐述是《吕氏春秋》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
  
  二、《吕氏春秋》“大一统”的治国实践策略
  
  本着文化一统为政治一统服务的目的,《吕氏春秋》将政治哲学的理念运用到治国上,就形成了一个大一统国家必须涉及的所有治国需求,从君到臣,从德治到法治,从礼乐到农业,从民族到宗教,等等,全面而系统。
  1.君道思想
  所谓“君道”,就是为君之道,以及与此“道”相适应的国家官僚制度如何建立和运行。《吕氏春秋》书汲取法家思想,肯定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首先正名审分, 上下贵贱之别不可废,因此还要建设与之配套的封建等级、分封制。但不仅于此,它又含有丰富的反君主专制思想,认为君王不能以天下为私实行独裁统治,必须去私贵公。这种思想与丞相吕不韦当时的政治愿望相符,却与秦王嬴政的极端专制诉求相左,因此导致了在政治博弈中吕的个人悲剧性结局。
  2.德治思想
  先秦有关“德”的理论起源很早,主要有两种认识,一为自然规律,所谓“春之德风”“夏之德暑”;一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运用到政治上就形成所谓“德治”思想,它经过了西周数百年的政治实践,已经非常系统,因而诸子对此都有论及。《吕氏春秋》书受儒、道影响较深,将自然无为的道家观点主要应用于人之德,用儒家“以宽使民”非“以威使民”思想应用于政之德,又吸收了其他各家观点,因此它的德治内容十分宽广,包括了个人修身、人臣德政、君王用贤等多方面,提出“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把“德治”视为治国最高境界。在《吕氏春秋》书看来,作为个体人,应具有仁、义、公、信、忠、孝、廉、勇等等道德品性,“仁于他物,不忙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B12;作为人臣,则应当贤而不愚,公而不私,直而不阿,还要讲义气“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B13;作为君王,须高度重视人才,任贤使能,因为“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B14。针对如何对待贤人,它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尚贤、察贤、用贤、礼贤”等一整套实践论。
  3.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本是道家的核心治国论。《吕氏春秋》针对当时各诸侯国内刑外兵、欲治而愈乱的现实,也积极倡导这一治国方法,告诫统治者要顺应自然,不要轻举妄动。但是它的“无为”内涵已非道家之“无为”,而是君无为、臣有为,所谓“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尤其主张有为之人臣必须“立公去利”,方可真正做到国家“无为而无不为”B15。
  4.改革思想
  《吕氏春秋》在政治上反对泥古,主张因势变化来调整管理制度。“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B16,表明了治理国家必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一套完善的规范体系,使任何事情有法可依;另则是这些规范体系都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同上)。这一积极有为的变易思想主要吸收了《周易》的理论精粹。
  5.军事思想
  《吕氏春秋》在兵家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认为战争起源于人的天性和治理天下的需要,“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B17。战争有正义与否之分,而无废弃之理,提出了“义兵”说,“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B18,“兵诚义,以诛暴君而振苦民”B19。认为征兵打仗必须在“义”的基础上军心统一,军令严明,以“义兵”统一天下然后君主垂拱于上,臣僚分职于下,农工商各务本业,国家可治。
  农业思想先秦是我国农业社会的上升期,农业为民生之本、立国之基。《吕氏春秋》书吸收了农家主要理论,表现出浓厚的重农思想,主要阐述于《上农》等篇中。它从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出发论述重农要旨,明确标举重农为一国之策,使百姓安土定居、淳朴易使,“古先圣王之所以异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尤其认为重农不仅是生产的需要,也在于陶冶百姓之心志,以稳固社会秩序,“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农业管理的政策主张,对我们今天进行可持续农业发展很有启发。
  6.忧患意识
  忧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易传•系辞下》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吕氏春秋》也十分强调社会管理者应时常存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慎大》提出国家越强大,“贤主”就越应该有恐惧感。因为,国家的强大是靠剥削邻国、克敌制胜得来的,被战胜国的怨恨是极大的潜在隐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因而须时时保持“若临深渊、若履薄冰”的治国心态。
  7.礼乐思想
  如何治世?《周礼》有一整套的礼制规范,《吕氏春秋》书继而主张不但要以礼规范,还要以乐配政。它对音乐的起源、本质、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尤其强调了音乐对人民的教化作用、移俗作用及与社会治乱的关系,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B20,崇尚“和乐”的和谐治国境界。
  8.民族宗教思想
  首先,《吕氏春秋》坚决维护一统思想,即“执一”的观点,“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在一个必然包含了众多民族、宗教的大一统国家内,如何对待各种宗教和民族呢?它主张通过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措施和手段感化安抚,“便民事”,使民众感到君主在为人民谋利,在为人民着想,从而自觉接受统治。其核心就是依靠德治。
  应该说,《吕氏春秋》吸收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观点所形成的治国思想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如果统治者真能这样去做的话,必然会带来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秦也不会短世而亡。
  
  三、《吕氏春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今天积极倡导和践行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它的表现有哪些特征?其实,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一个“和”字,前贤经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尤其是综合了百家学说的《吕氏春秋》,其理论资源极其丰厚,本文仅举一二。
  (1)构建和谐社会要顺性因情,注重天、事、人合一。所谓“天、事、人合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必须遵循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环境,首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要重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我国当前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施行,都应该首先考虑到民情民愿,充分调查研究,在顺民、爱民、利民基础上合理用民,百姓才能乐务其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2)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全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意识和智慧来自于不断的知识积累,用学习武装头脑,用文化启迪心智,才能使我们科学理性地选择合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学习氛围的营建,则需要我们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做真正有文化的建设者,而不是担当文化的破坏者。
  (3)构建和谐社会不能盲目自大,要时刻居安思危。在当今世界政坛风云变幻之际,我们切勿好大喜功,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思种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杜绝隐患;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按照科学程序大力实施改革,并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综合国力和发展现状在世界仍属堪忧,近年灾害频发,人心浮动,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必须时刻保持忧患的心态,提倡勤俭立国与忧心治国。
  (4)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拥有兼综融合、从善如流的文化胸怀。文化时代的来临,世界文化百花齐放,远远超越了古代先秦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奋然崛起实现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拥有包容一切的文化胸怀和世界眼光,不枉然独尊,也不丧失文化自信;既关注身边的传统,又注重身外的文化汲取;既善集诸家之长,又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里,创造多元共赢的局面。
  总之,《吕氏春秋》汇萃先秦诸子之学于一炉,高瞻远瞩,其丰富深刻的和谐政治观念和具有实践性的综合治国策略给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民主、文明的新中国提供了理论滋养,对我们树立健全的文明观、历史观、人性观和生活观,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文化引领发展,共建各族百姓的精神文化家园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元.陈浩《礼记集疏》。
  ②《吕氏春秋•不二》对诸子评价云:“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倪良贵后。”
  ③杂家另一部代表作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
  ④⑨B11B20《吕氏春秋•大乐》。
  ⑤《吕氏春秋•尽数》。
  ⑥《老子》二十五章。
  ⑦《吕氏春秋•长见》。
  ⑧一些学者认为,君主的出现,也就是阶级和国家统治机器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⑩《吕氏春秋•审分》。
  B12《吕氏春秋•爱类》。
  B13《吕氏春秋•无义》。
  B14《吕氏春秋•求人》。
  B15《老子》七十九章。
  B16《吕氏春秋•察今》。
  B17《吕氏春秋•论威》。
  B18《吕氏春秋•无义》。
  B19《吕氏春秋•荡兵》。
其他文献
摘 要: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超越世俗有限的世界,而建立逍遥无限的世界。这个逍遥无限的理想世界主要从万物齐一的生存理想、生死如一的生命理想和与天为一的人格理想这三个方面来建构。诚然,庄子的人生理想充满着虚幻与神秘,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个美好的乌托邦,但在它那种超越、虚幻与神秘的外衣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想;平等;超越;逍遥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
期刊
摘 要:面对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针对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被敌人分割的、进行游击战争的农村环境,中共中央和新四军领导人正确制订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新四军战时经济工作指导方针,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供给,改善了群众生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关键词:战时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原则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45-05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以
期刊
摘 要:《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在对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批判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构思的。康德蓄养了近代以来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成就于其批判哲学之中,依据“对象依照知识”这个哲学史上革命性的思路,在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追问逻辑中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状况,深刻地揭示了各自的理论成就及其缺陷,并最终创造性地整合了他们的理论,建立了批判哲学体系,从而开创了哲学史的新
期刊
摘 要:清末民初这几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慈善事业也经历了由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的历史转变。本文就近代慈善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转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清末;慈善;近代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53-03    一、传统慈善的衰落    慈善救助活动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民间的慈善活动随着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也
期刊
摘 要:“感性活动”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批判“抽象的人”的最有力武器,“感性活动”也是哲学语言中最具体的抽象。“现实的生活生产”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现实的生活生产”是历史“交替”的脐带。只有把“感性活动”这个哲学语言理解为“现实的生活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才能被理解。  关键词:“现实的生活生产”;历史的“尺度”;历史唯物主义  文章编号:978-7-
期刊
自从人类在围绕太阳旋转叫地球的星球上诞生以来,地球上大自然之中是人类最佳的栖息地方,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伊甸园;对于人在大自然中如何生存的问题,或者说人与大自然关系问题,即环保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探讨的热点焦点问题。由于大自然中连绵的高山大江的阻隔、传统社会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形成了中西方人对待大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生态文化。西方关于人与大自然关系文化是“天人分殊”的观点,中国人关于人与大自然关系
期刊
闪烁的霓虹灯将庚子年的除夕夜装扮得分外妖娆,林立的高楼外立面不停变幻着的各种新年寄语,让每一位华夏儿女心情愉悦精神抖擞。街道两旁的树上结满了笑脸一样的大红彩灯。天空中五彩斑斓的雷射灯彩光让整个都市都在欢笑。马路上的车流与行人在中国红的喜庆映照中现得更加从容,飞速的车轮与急匆脚步抒写着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责任与重要。  为了这桌盛宴,奶奶天不明就开始忙碌,终于赶在我爸妈下班前将精心制作的美味佳
期刊
摘 要:战国晚期出现的杂家学派,其思想集中体现于先秦末最后一部政治巨著《吕氏春秋》之中。它兼综融合了先秦以来各家学说,为即将统一的秦帝国描画蓝图“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1)。其政治智慧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为政治哲学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学而知之”的认识论和重情顺性的人生观。二为治国论,即把哲学思想运用到社会政治上,形成了围绕德治、无为、军事、农业、礼乐、大一统等各
期刊
摘 要: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王弼;《老子注》;玄学;道儒关系  文章编号:978-7-53
期刊
摘 要:场景是词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唐宋词在表情达意及叙述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场景意识,并且词中的场景有着类型化的特点,这些典型场景不仅揭示了词体产生的特定社会文化氛围,同时也是词之为体的独特美学特质的渊源所在。  关键词:唐宋词;典型场景;美学意蕴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74-03    一、唐宋词的场景意识    词之所以有大量的场景出现,是因为词从某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