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朗读教学的冷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然而,冷静地审视朗读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缺乏总体的把握和科学的调控,朗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或“浮光掠影”,或“越俎代庖”,或“滥竽充数”……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误区一:浮于表面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空壳子”
  【案例呈现】《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看到小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着人呢,作者惊讶不惊讶?
  生:惊讶。
  师:那就把作者当时吃惊的语气读出来。
  (生齐读)
  师:感到惊讶,声音就要高一些,再读。
  (生再次齐读)
  师: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动,所以读的时候速度要越来越……
  生:快。
  师:对,越来越惊讶,越来越快。
  (生齐读)
  【诊断与反思】审视现在的朗读教学,诸如此案例中停留于“外显”层面的朗读指导屡见不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儿要读得“重(轻)一些”,那儿要读得“慢(快)一点”,“把高兴(难过……)的语气读出来”等等。这样“越俎代庖”式的指导,使朗读教学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无内在感悟的“空壳子”。长此以往,学生也许会机械地“习得”一些朗读的技巧,但对于如何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内蕴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仍如“雾里看花”,其理解感悟能力和言语表达技能也将无法得到发展。朗读教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导练一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点拨作用,精心设计各种训练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帮助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例如,笔者在教《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老天鹅破冰的壮烈场面的语段时,引导学生先抓住“腾空而起”“沉重的一击” “像石头似的”等关键词句来读出自己的体悟;接着,让学生动作演示“沉重的一击”来感受老天鹅击打坚冰的勇敢;再启发学生抓住句末的省略号,想象老天鹅一次次忍痛破冰的感人画面;最后,在感情诵读中升华对“破冰勇士”的敬佩之情。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由内容感悟到朗读呈现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内化了文本语言,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感悟画面的朗读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误区二:冷落语言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背台词”
  【案例呈现】《母亲的恩情》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好好读读这一句,看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缝补衣服很辛苦。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得很轻柔)
  师: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呢?
  生:夜里很轻很静,别人都睡觉了。
  师:可是母亲……
  生:(齐读)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是啊,夜已经很深了,可母亲有没有休息啊?(没有)谁读一读?
  (生读)
  师:油灯那么昏暗,母亲却不知疲倦,也不怕辛苦。谁来读?
  (生读)
  师:为了孩子,母亲就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啊!让我们带着感动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动情地齐读)
  【诊断与反思】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触摸语言的肌肤、字词的冷暖,读出自己的感动,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形式,寓思想陶冶于“言语表达”的过程之中。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这句话,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恩情之外,还应在怎样表达上多留一个心眼儿。是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式,或是想象说话等训练形式来体悟语言的表现力,进而在朗读中加以传达和体现呢?如让学生思考把“还”字去掉,这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从“一针针一线线”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从而让言语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扎扎实实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误区三:忽视学情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乱弹琴”
  【案例呈现】《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看谁最能读出彭德怀当时的心情?
  (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火气”很大,要是你,能喝下这碗肉汤吗?
  生:不能。
  师:我们来演一演。(师扮演警卫员,来到一位学生的跟前,递上“一碗肉汤”)团长,您喝汤。
  (生读“我吃不下,端开”,声音特别大)
  师:虽然肉汤的香味足以令人垂涎,但彭德怀根本喝不下,因为他心里非常……
  生:难过。
  师:难过的时候还能读得这样轻松吗?
  生:不能。
  师:那你再来读读。
  (生读,速度明显慢了,声音也低了些)
  【诊断与反思】在此案例中,教师选取了描写彭德怀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作为朗读训练点。为了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但这样的朗读教学是否真正有效还值得探讨。首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朗读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无需教师多作点拨,也能读出这样简洁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即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和不得不舍弃大黑骡子的痛。其次,教者指导朗读的方式和评价的语言也较低龄化。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纷繁多样,齐读、个别读、范读、引读、角色表演读、激发想象读……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信手拈来,而应在考虑学情和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有所获。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排比句时,首先采用自主想象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换句式的方法,在引读中完成填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改写的句子跟原句进行比较读,思考文中的短句式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短小、整齐的句式更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这样精心设计的有梯度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以悟促读,以读见悟,层层深入,朗读指导有机而又无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占鳌头’。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真正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一定能让有效的朗读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说到作业,大多数学生、老师都头疼。究其原因,还是和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有关:作业太多,学生没有情趣;作业中的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长期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怕写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作业,精心思考,多方位设计作业,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设计差异
近年来,本院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半开放改道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4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尤其重要,在实践训练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换一换    换,就是语言转换训练。在学习课文语言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改变评阅的表达形式,变课文语言表达的单一形式为多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转换词语、句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在《雾凇》中有这样一句:“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教学中,可以引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乙醇)、阳性对照组(40μg.L-1顺铂
目的:阐明氯化甲基汞(MMC)致脑发育损伤与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MC致脑发育损伤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个MMC剂量实验组和1个对照
问题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做一个称职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怎样才能让课标的这些理念走进课堂,并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呢?   案例反思  案例一 自读
介绍了基层少数地方在畜禽养殖技术培训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学生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究竟是什么使本应“童言无忌”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教师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慢慢思考了吗?你的提问学生乐于回答了吗?你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激励了吗?你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呢?笔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