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然而,冷静地审视朗读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缺乏总体的把握和科学的调控,朗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或“浮光掠影”,或“越俎代庖”,或“滥竽充数”……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误区一:浮于表面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空壳子”
【案例呈现】《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看到小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着人呢,作者惊讶不惊讶?
生:惊讶。
师:那就把作者当时吃惊的语气读出来。
(生齐读)
师:感到惊讶,声音就要高一些,再读。
(生再次齐读)
师: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动,所以读的时候速度要越来越……
生:快。
师:对,越来越惊讶,越来越快。
(生齐读)
【诊断与反思】审视现在的朗读教学,诸如此案例中停留于“外显”层面的朗读指导屡见不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儿要读得“重(轻)一些”,那儿要读得“慢(快)一点”,“把高兴(难过……)的语气读出来”等等。这样“越俎代庖”式的指导,使朗读教学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无内在感悟的“空壳子”。长此以往,学生也许会机械地“习得”一些朗读的技巧,但对于如何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内蕴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仍如“雾里看花”,其理解感悟能力和言语表达技能也将无法得到发展。朗读教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导练一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点拨作用,精心设计各种训练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帮助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例如,笔者在教《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老天鹅破冰的壮烈场面的语段时,引导学生先抓住“腾空而起”“沉重的一击” “像石头似的”等关键词句来读出自己的体悟;接着,让学生动作演示“沉重的一击”来感受老天鹅击打坚冰的勇敢;再启发学生抓住句末的省略号,想象老天鹅一次次忍痛破冰的感人画面;最后,在感情诵读中升华对“破冰勇士”的敬佩之情。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由内容感悟到朗读呈现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内化了文本语言,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感悟画面的朗读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误区二:冷落语言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背台词”
【案例呈现】《母亲的恩情》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好好读读这一句,看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缝补衣服很辛苦。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得很轻柔)
师: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呢?
生:夜里很轻很静,别人都睡觉了。
师:可是母亲……
生:(齐读)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是啊,夜已经很深了,可母亲有没有休息啊?(没有)谁读一读?
(生读)
师:油灯那么昏暗,母亲却不知疲倦,也不怕辛苦。谁来读?
(生读)
师:为了孩子,母亲就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啊!让我们带着感动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动情地齐读)
【诊断与反思】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触摸语言的肌肤、字词的冷暖,读出自己的感动,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形式,寓思想陶冶于“言语表达”的过程之中。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这句话,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恩情之外,还应在怎样表达上多留一个心眼儿。是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式,或是想象说话等训练形式来体悟语言的表现力,进而在朗读中加以传达和体现呢?如让学生思考把“还”字去掉,这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从“一针针一线线”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从而让言语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扎扎实实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误区三:忽视学情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乱弹琴”
【案例呈现】《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看谁最能读出彭德怀当时的心情?
(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火气”很大,要是你,能喝下这碗肉汤吗?
生:不能。
师:我们来演一演。(师扮演警卫员,来到一位学生的跟前,递上“一碗肉汤”)团长,您喝汤。
(生读“我吃不下,端开”,声音特别大)
师:虽然肉汤的香味足以令人垂涎,但彭德怀根本喝不下,因为他心里非常……
生:难过。
师:难过的时候还能读得这样轻松吗?
生:不能。
师:那你再来读读。
(生读,速度明显慢了,声音也低了些)
【诊断与反思】在此案例中,教师选取了描写彭德怀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作为朗读训练点。为了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但这样的朗读教学是否真正有效还值得探讨。首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朗读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无需教师多作点拨,也能读出这样简洁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即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和不得不舍弃大黑骡子的痛。其次,教者指导朗读的方式和评价的语言也较低龄化。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纷繁多样,齐读、个别读、范读、引读、角色表演读、激发想象读……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信手拈来,而应在考虑学情和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有所获。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排比句时,首先采用自主想象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换句式的方法,在引读中完成填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改写的句子跟原句进行比较读,思考文中的短句式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短小、整齐的句式更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这样精心设计的有梯度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以悟促读,以读见悟,层层深入,朗读指导有机而又无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占鳌头’。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真正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一定能让有效的朗读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责编侯艳星)
误区一:浮于表面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空壳子”
【案例呈现】《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看到小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着人呢,作者惊讶不惊讶?
生:惊讶。
师:那就把作者当时吃惊的语气读出来。
(生齐读)
师:感到惊讶,声音就要高一些,再读。
(生再次齐读)
师: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动,所以读的时候速度要越来越……
生:快。
师:对,越来越惊讶,越来越快。
(生齐读)
【诊断与反思】审视现在的朗读教学,诸如此案例中停留于“外显”层面的朗读指导屡见不鲜。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儿要读得“重(轻)一些”,那儿要读得“慢(快)一点”,“把高兴(难过……)的语气读出来”等等。这样“越俎代庖”式的指导,使朗读教学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无内在感悟的“空壳子”。长此以往,学生也许会机械地“习得”一些朗读的技巧,但对于如何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内蕴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仍如“雾里看花”,其理解感悟能力和言语表达技能也将无法得到发展。朗读教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导练一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点拨作用,精心设计各种训练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帮助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例如,笔者在教《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老天鹅破冰的壮烈场面的语段时,引导学生先抓住“腾空而起”“沉重的一击” “像石头似的”等关键词句来读出自己的体悟;接着,让学生动作演示“沉重的一击”来感受老天鹅击打坚冰的勇敢;再启发学生抓住句末的省略号,想象老天鹅一次次忍痛破冰的感人画面;最后,在感情诵读中升华对“破冰勇士”的敬佩之情。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由内容感悟到朗读呈现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内化了文本语言,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感悟画面的朗读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误区二:冷落语言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背台词”
【案例呈现】《母亲的恩情》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好好读读这一句,看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缝补衣服很辛苦。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得很轻柔)
师: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呢?
生:夜里很轻很静,别人都睡觉了。
师:可是母亲……
生:(齐读)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是啊,夜已经很深了,可母亲有没有休息啊?(没有)谁读一读?
(生读)
师:油灯那么昏暗,母亲却不知疲倦,也不怕辛苦。谁来读?
(生读)
师:为了孩子,母亲就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啊!让我们带着感动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动情地齐读)
【诊断与反思】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触摸语言的肌肤、字词的冷暖,读出自己的感动,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形式,寓思想陶冶于“言语表达”的过程之中。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这句话,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恩情之外,还应在怎样表达上多留一个心眼儿。是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式,或是想象说话等训练形式来体悟语言的表现力,进而在朗读中加以传达和体现呢?如让学生思考把“还”字去掉,这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从“一针针一线线”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从而让言语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扎扎实实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误区三:忽视学情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成了“乱弹琴”
【案例呈现】《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看谁最能读出彭德怀当时的心情?
(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火气”很大,要是你,能喝下这碗肉汤吗?
生:不能。
师:我们来演一演。(师扮演警卫员,来到一位学生的跟前,递上“一碗肉汤”)团长,您喝汤。
(生读“我吃不下,端开”,声音特别大)
师:虽然肉汤的香味足以令人垂涎,但彭德怀根本喝不下,因为他心里非常……
生:难过。
师:难过的时候还能读得这样轻松吗?
生:不能。
师:那你再来读读。
(生读,速度明显慢了,声音也低了些)
【诊断与反思】在此案例中,教师选取了描写彭德怀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作为朗读训练点。为了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但这样的朗读教学是否真正有效还值得探讨。首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朗读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无需教师多作点拨,也能读出这样简洁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即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和不得不舍弃大黑骡子的痛。其次,教者指导朗读的方式和评价的语言也较低龄化。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纷繁多样,齐读、个别读、范读、引读、角色表演读、激发想象读……每种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信手拈来,而应在考虑学情和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有所获。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排比句时,首先采用自主想象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换句式的方法,在引读中完成填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改写的句子跟原句进行比较读,思考文中的短句式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短小、整齐的句式更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这样精心设计的有梯度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以悟促读,以读见悟,层层深入,朗读指导有机而又无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占鳌头’。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真正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一定能让有效的朗读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