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作品既是静止的,又是自然界运动美的体现,蕴涵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物质运动说原理。美术教学以辩证的动静说为指导,注重动静的有机搭配,师生的适时互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较好地完成了“美”与“术”两个层面上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物质运动说 美术教学 应用
一、问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是画者将自然界的美加以发现、挖掘与浓缩,创造性地凝固在画布上的艺术。它是静止的,又是自然界运动美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蕴涵着朴素的辩证物质运动说原理,与美术教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明末哲学家王夫之在物质运动问题上,认识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他说:“天下之变万千,而要归于两端。”“两端”就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比如阴和阳、刚和柔、动和静、聚和散等。他认为静与动的关系是辩证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方动即静,方静施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即河水川流不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讲的也是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这些精辟的论断,为我们实施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依据。
二、物质运动说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领域,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视性的特点。它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感悟,二是从“术”的技术层面去表现和创造美。准确的表现和创造,来源于深刻的感悟与体验,技术层面的东西必须通过动脑与亲自动手方能完成。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以辩证的动静说为指导,注重动静的有机搭配,师生的适时互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方能较好地完成“美”与“术”两个层面上的教学任务。
1.动静搭配,激趣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方能乐学。运用猜谜、听音乐、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先声夺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陶器欣赏》单元,我首先出示甲骨文的“陶”字(见图) 这里是一个图片这里是一个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字。有人猜“雕”,也有人猜“撬”,最后我提示这是泥土经过烧制后的一种器皿——陶,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我播放江南名曲“茉莉花”,在沁人心脾的乐曲声中引入花卉的新课,别有一番情趣。看广告进入《标志设计》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有趣的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希腊传说中有不少关于美术的故事: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是两个杰出的画家,他们互相钦慕,却从未见过对方的作品。一次,德甫克西斯去拜访阿尔贝列斯,主人带他进入画室,德甫克西斯伸手想撩开挂帘,但却摸到了冰冷的墙壁━━原来“帘”是阿尔贝列斯画上去的。德甫克西斯真诚邀请对方到他的画室去。主人端出一碟鲜艳欲滴的葡萄招待,谁承想碟子里“葡萄”也是画上去的,故事显示了画家出神入化的技艺;脍炙人口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告诉学生,画静物画时,就应该像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那样,做到形象生动;学画时应该象达芬奇那样,深入其内部结构,扎实地练好基本功。教师讲学生听,动静之间,不经意中,给人以启迪,催人上进。
2.师生互动,探究创新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而不管这种想象力将施用于何处。”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美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教师传授方式为主,由于师资、教材内容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多数教学停留在单纯的临摹上。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使学生个性的张扬受到压抑,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了纸上谈兵。
本文所强调的动与静,实际上讲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一直是影响自身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的一把标尺,也存在着动与静的两端。美术中的“术”,好似一种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技术与技能。而“美”则是一种内在的积累与沉淀,是心灵的感悟,更多的需要“入静”和用脑。动与静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水面波翻浪涌,但数丈之下却悄无声息;地球表面平静如水,地壳内却涌动着炙热的岩浆,即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创造性美术教学是指通过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手段,产生新颖独特的、超越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有社会价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如色彩是动的也是静的,画布上的色彩是凝固的、静止的,绘画时色彩的有机组合与搭配比例是动态的,生活中的色彩更是千变万化的。讲到色彩的感悟与联想时,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通过举一反三的师生交互,学生掌握了色彩的一般规律,并领悟了色彩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创意装饰,在过程中领悟着美的真谛。
3.点拨引导,讨论争辩
《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同一幅作品,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鉴赏也是一种创造。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的人面对美景,视而不见;还有的人,面对一幅作品,只会感叹她的美,却说不出究竟美在何处。关键是我们应该具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慧眼,在美术作品静止的画面上,洞察其富有生命力的内在美。
“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有“动”和“静”的两大教学组合,“动”为讨论及至争论,“静”为独立思维、“个性张扬”,整个过程拓宽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叉参与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山水画”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点拨,从透视角度、构图要点入手,让学生将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相比较。为此,选择了太仓四王的“山水画”与西方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作为对照的范画。学生们见仁见智,讨论异常热烈。我适时做了总结,指出中西方的美术文化既有共性、相通之处,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是中西方美术的共性,也是两种文化融合的基础。但对风景画的理解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习惯于将人加以自然化,而欧洲思维则倾向于将自然加以人化。学生纷纷反映,美术鉴赏课太有劲了,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方寸之地,动静之间,是美术教师施展才能的宽广舞台,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课堂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教育资料,2008,(5).
[关键词] 物质运动说 美术教学 应用
一、问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是画者将自然界的美加以发现、挖掘与浓缩,创造性地凝固在画布上的艺术。它是静止的,又是自然界运动美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蕴涵着朴素的辩证物质运动说原理,与美术教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明末哲学家王夫之在物质运动问题上,认识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他说:“天下之变万千,而要归于两端。”“两端”就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比如阴和阳、刚和柔、动和静、聚和散等。他认为静与动的关系是辩证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方动即静,方静施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即河水川流不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讲的也是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这些精辟的论断,为我们实施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依据。
二、物质运动说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领域,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视性的特点。它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感悟,二是从“术”的技术层面去表现和创造美。准确的表现和创造,来源于深刻的感悟与体验,技术层面的东西必须通过动脑与亲自动手方能完成。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以辩证的动静说为指导,注重动静的有机搭配,师生的适时互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方能较好地完成“美”与“术”两个层面上的教学任务。
1.动静搭配,激趣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方能乐学。运用猜谜、听音乐、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先声夺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陶器欣赏》单元,我首先出示甲骨文的“陶”字(见图) 这里是一个图片这里是一个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字。有人猜“雕”,也有人猜“撬”,最后我提示这是泥土经过烧制后的一种器皿——陶,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我播放江南名曲“茉莉花”,在沁人心脾的乐曲声中引入花卉的新课,别有一番情趣。看广告进入《标志设计》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有趣的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希腊传说中有不少关于美术的故事: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是两个杰出的画家,他们互相钦慕,却从未见过对方的作品。一次,德甫克西斯去拜访阿尔贝列斯,主人带他进入画室,德甫克西斯伸手想撩开挂帘,但却摸到了冰冷的墙壁━━原来“帘”是阿尔贝列斯画上去的。德甫克西斯真诚邀请对方到他的画室去。主人端出一碟鲜艳欲滴的葡萄招待,谁承想碟子里“葡萄”也是画上去的,故事显示了画家出神入化的技艺;脍炙人口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告诉学生,画静物画时,就应该像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那样,做到形象生动;学画时应该象达芬奇那样,深入其内部结构,扎实地练好基本功。教师讲学生听,动静之间,不经意中,给人以启迪,催人上进。
2.师生互动,探究创新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而不管这种想象力将施用于何处。”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美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教师传授方式为主,由于师资、教材内容等条件的种种制约,多数教学停留在单纯的临摹上。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使学生个性的张扬受到压抑,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了纸上谈兵。
本文所强调的动与静,实际上讲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一直是影响自身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的一把标尺,也存在着动与静的两端。美术中的“术”,好似一种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技术与技能。而“美”则是一种内在的积累与沉淀,是心灵的感悟,更多的需要“入静”和用脑。动与静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水面波翻浪涌,但数丈之下却悄无声息;地球表面平静如水,地壳内却涌动着炙热的岩浆,即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创造性美术教学是指通过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手段,产生新颖独特的、超越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有社会价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如色彩是动的也是静的,画布上的色彩是凝固的、静止的,绘画时色彩的有机组合与搭配比例是动态的,生活中的色彩更是千变万化的。讲到色彩的感悟与联想时,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通过举一反三的师生交互,学生掌握了色彩的一般规律,并领悟了色彩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创意装饰,在过程中领悟着美的真谛。
3.点拨引导,讨论争辩
《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同一幅作品,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鉴赏也是一种创造。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的人面对美景,视而不见;还有的人,面对一幅作品,只会感叹她的美,却说不出究竟美在何处。关键是我们应该具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慧眼,在美术作品静止的画面上,洞察其富有生命力的内在美。
“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有“动”和“静”的两大教学组合,“动”为讨论及至争论,“静”为独立思维、“个性张扬”,整个过程拓宽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叉参与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山水画”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点拨,从透视角度、构图要点入手,让学生将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相比较。为此,选择了太仓四王的“山水画”与西方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作为对照的范画。学生们见仁见智,讨论异常热烈。我适时做了总结,指出中西方的美术文化既有共性、相通之处,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是中西方美术的共性,也是两种文化融合的基础。但对风景画的理解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习惯于将人加以自然化,而欧洲思维则倾向于将自然加以人化。学生纷纷反映,美术鉴赏课太有劲了,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方寸之地,动静之间,是美术教师施展才能的宽广舞台,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课堂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教育资料,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