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外科手术;颈外静脉留置针;低血钾;护理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04—01
  多数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血清钾浓度可在正常范围,经过麻醉、术中及术后用药等,术后患者血清钾浓度常处于正常范围低值,甚至发生低血钾症,对术后胃肠道动力的恢复时间、肌无力、尿瀦留等有明显影响,因此外科术后早期合理补钾在术后ICU的监护中尤为重要。现将外科术后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监测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住32例骨科及脊柱科术后患者,术后28例病人血清钾低于4.5mmol/L,其中骨科手术17例,脊柱外科手术11例。术后急查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轻度低钾15例,中度低钾8例,重度低钾5例。
  2 补钾方法
  钾是组成人体细胞内液主要阳粒子,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mmol/L至4.5mmol/L,钾在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成人每天需0.4mmol/Kg。钾离子的浓度在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心脏的正常活动及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浓度过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兴奋性增强 、过低则陷于麻痹。
  外科手术病人常规放置颈静脉留置针,确定补钾量:补钾量(mmol/L)=(4.5-实际测得值)×体重量(Kg)×0.3+尿中继续丢失钾量,补钾速度为0.3mmol/L~0.5mmol/L,最大补钾量为3g/h。公认的静脉补钾方法浓度限制<0.3%,常需加入大量液体适用于中轻度低钾患者。对于重度低钾患者应用微量泵控制速度一般为0.3mmol/(kg·h) ~0.5 mmol/(kg·h),最快不超过20mmol/L。
  3 结果
  23例病人应用静脉输注含钾液体后血清钾维持正常水平,5例病人应用微量泵进行补钾后血清钾上升明显,基本维持在3.5mmol/L-4.5mmol/L。
  4 讨论
  4.1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优点: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上段表浅,直径可达(0.6±0.2)cm,管径粗,位于颈部外侧皮下,表浅而且较易固定,易于穿刺,操作简便易行,既安全又可迅速刺入靜脉,并发症少。 所以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为外科术后患者大量补液及输注高浓度钾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手术后患者总是难以忍受长时间的被动体位而躁动不安,颈外静脉留置针可随肢体轻轻移动,也不会出现渗液和脱针现象,有利于在ICU的监护[1]。
  4.2低钾原因分析:①外科术后患者经过麻醉、术中及术后用药、术中出血等原因,造成血清钾离子丢失。②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大量补液药量增加造成尿钾丢失过多,而术中未能及时补钾造成术后血清钾离子浓度偏低。
  4.3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优点: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其对血管内膜的刺激使支配血管的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引起局部疼痛,因此静脉补钾一般选择大静脉。国内相关报道提示,经外周大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较中心静脉补钾更为安全,因为钾直接注入心脏是危险的,外周大静脉注入高浓度钾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浓度已经被血液稀释,不会造成瞬时通过心脏的血钾浓度过高。
  4.4补钾安全性的监测和护理:①补钾期间必须严密监测血清钾水平及心电监测,血清钾要求控制在3.5mmol/L-4.5mmol/L,大于5.0mmol/L需停止补钾。②补钾期间监测尿量大于30ml/h,若尿量不足可能为血容量不足应及时扩容使尿量恢复。③如高浓度补钾需严格控制补钾速度,最好用微量泵控制,速度控制在20mmol/L。④严密观察静脉留置针是否通畅,放置液体外渗。⑤注重病人的自我感受:静脉输注硫化钾对血管有刺激性,多数病人输入时有疼痛感,国内报道提示用具有清热收湿、散瘀止痛的中药外敷已达到减轻局部疼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2]。
  参考文献:
  [1] 朱雪春.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ICU室的应用[M]. 北京:中国实用医学,2008:7
  [2] 李蓉.王世平.杨小丽.静脉高浓度快速补钾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9.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针刺与艾灸联合应用于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局部按摩与诱导方式),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刺与艾灸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自行排尿率和使用导尿术排尿率)。结果:护理组护理后8h患者自行排尿率91.7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联合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的不同治疗方式,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科危重病人中进行镇静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的患者64例,以及行镇静治疗但未采取护理措施的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治疗情况比较分析,并对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40.6%,症状缓解率43.8%,死亡率6.3%,并发症发生率9.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28.3%,症状缓解率33.3%,死亡率15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下尿路动力学检查与护理对患者起到的作用。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以及优质护理,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检查以及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临床护理。方法:将28例患支气管咯血者随机分组护理:甲咯血组(14例)与乙咯血组(14例)。对甲咯血组的14例经系列护理(病情监测、止血护理、咯血护理、恢复护理等)。对乙咯血组的14例经常规护理(病情监测、基本护理)。比较甲咯血组和乙咯血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甲咯血组中,7例治愈,5例显效,2例改善,0例无效;在乙咯血组中,2例治愈,4例显效,5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呼吸训练项目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分组:护理训练组、干预训练组。对护理训练组行使基本治疗+常规护理。对干预训练组行使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全面、多项护理)。结果:护理训练组和干预训练组对比,干预训练组中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恢复成效比护理训练组的恢复成效好,P<0.05(含统计学意义)。结论: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
期刊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防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06—01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在夏、秋季节流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婴幼儿最易发病。常在小学校园、幼儿园等场所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5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53例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2例出院时使用轮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
期刊
【摘 要】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而复杂的生理过程,分娩疼痛却是每个做妈妈的女性都害怕的话题, 总结了无痛分娩应用于产程中的护理体会,做好无痛分娩前的健康宣教、心理行为支持、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可以减轻分娩中的应激反应,稳定产妇情绪,减轻了孕产妇的产痛,减少了分娩过程中母婴的一些并发症,降低难产率,提高顺产率,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