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提到,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汉语文,不是观望,而是动手解读,主动尝试体验,积极探究的取向。面对这样的形势,合作学习成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种成功感和一份自信心,为此我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展开学习内容。
关键词: 汉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第一,学习重难点或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时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完成教学环节;如教学“桂花雨”时,我在“导学单”中预设的活动是: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学生在找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时,只是找一些母亲所说过的的对话,而不去想此句对本课的作用,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下,同学们已找到“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从而能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再如:学习《青山不老》一课,找出有关“山野老农都60多岁了,还在坚持植树造林”的句子时,同学们能独立完成,但遇到文章结尾:“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为什么这么说,有个别同学们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回答时,通过小组讨论,争辩,最后达到共识,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还使学生感受到开朗、充满自信的动力所在。
第二,进行类比学习时,同类型的课例,老师完全可以“授之以渔”;如,本册中《大自然的文字》、《灰尘的旅行》的教学中,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要点,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时,教师提供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作用及答题方式,如“据推测,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中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回答方式是首先判断说明方法,(列数字)其次,说出作用时老师指导关键词(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对象)的涵养水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用及特点),有了明确的答题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说明文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1.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把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得具体、形象、生动?2.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它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有哪些危害?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说明方法?等学习任务,从而掌握说明文的一些技巧。
第三,解答开放性问题或是意见有分歧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共存、能综合的问题上进行小组合作;如,教学《灰尘的旅行》时,出示系课文说一说,假如世界上没有灰尘会怎样?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反对,但个别同学表示赞同,此时教师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答案:灰尘功用性以及危害性,从而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使命感。在《狼和鹿的故事》中,像课文中提到的关于鹿和狼的生物链的例子,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时,同学们根据生物课中生物链知识点进行讨论,既复习了生物知识,又拓展语文知识,何乐而不为?
第四,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可以开展互教、互学、互助、互检、互评、互测,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如,进行总复习时,“基础练习”时,对正音、多音字、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书写、缩句、修改病句、口语交际进行小组交流时,组长要合理安排,让学困生先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归纳的方式进行并多鼓励学困生的参与使全组员都动起来是每节课最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活动,组内成员才会人人有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组内成员才会个个进入学习状态。
第五,进行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学生的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如,学习《金色的鱼钩》时,让同学们读一读老班长、“我”、小战士的对话时,个别同学读起来比较生硬,既没感情到位,又没感受到对红军的敬意;此时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草地的资料以及红军生活状况时,有位同学以颤抖的声音朗读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在這位同学的朗读中其他同学们跟着开始读起来,此时的朗读使人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老班长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值得尊重。
第六,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灵活富于激励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的结果各式各样,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必须作评价。灵活而适当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敢说、善说、通力合作、积极交流的有效策略。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多样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有些问题学生理解的角度偏差,所持观点不一致,或对问题的看法模糊不清,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辨正确和错误,找出最佳答案,切不可简单对待。如,在《二泉映月》一课时,欣赏二胡曲,说说听这首曲子的感受,同学们的感受不同,但面对这样多样的问题时,我再出示阿炳当时的生活环境及状况时,这才有了一些同情心,我又一次播放此曲时,同学们开始有了二胡所表达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同情心。
撰写《小组教学活动导论》的米勒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但切忌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和处处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 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关键词: 汉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第一,学习重难点或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时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完成教学环节;如教学“桂花雨”时,我在“导学单”中预设的活动是: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学生在找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时,只是找一些母亲所说过的的对话,而不去想此句对本课的作用,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下,同学们已找到“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从而能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再如:学习《青山不老》一课,找出有关“山野老农都60多岁了,还在坚持植树造林”的句子时,同学们能独立完成,但遇到文章结尾:“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为什么这么说,有个别同学们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回答时,通过小组讨论,争辩,最后达到共识,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还使学生感受到开朗、充满自信的动力所在。
第二,进行类比学习时,同类型的课例,老师完全可以“授之以渔”;如,本册中《大自然的文字》、《灰尘的旅行》的教学中,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要点,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时,教师提供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作用及答题方式,如“据推测,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中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回答方式是首先判断说明方法,(列数字)其次,说出作用时老师指导关键词(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对象)的涵养水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用及特点),有了明确的答题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说明文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1.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把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得具体、形象、生动?2.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它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有哪些危害?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说明方法?等学习任务,从而掌握说明文的一些技巧。
第三,解答开放性问题或是意见有分歧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共存、能综合的问题上进行小组合作;如,教学《灰尘的旅行》时,出示系课文说一说,假如世界上没有灰尘会怎样?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反对,但个别同学表示赞同,此时教师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答案:灰尘功用性以及危害性,从而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使命感。在《狼和鹿的故事》中,像课文中提到的关于鹿和狼的生物链的例子,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时,同学们根据生物课中生物链知识点进行讨论,既复习了生物知识,又拓展语文知识,何乐而不为?
第四,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可以开展互教、互学、互助、互检、互评、互测,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如,进行总复习时,“基础练习”时,对正音、多音字、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书写、缩句、修改病句、口语交际进行小组交流时,组长要合理安排,让学困生先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归纳的方式进行并多鼓励学困生的参与使全组员都动起来是每节课最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活动,组内成员才会人人有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组内成员才会个个进入学习状态。
第五,进行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学生的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如,学习《金色的鱼钩》时,让同学们读一读老班长、“我”、小战士的对话时,个别同学读起来比较生硬,既没感情到位,又没感受到对红军的敬意;此时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草地的资料以及红军生活状况时,有位同学以颤抖的声音朗读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在這位同学的朗读中其他同学们跟着开始读起来,此时的朗读使人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老班长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值得尊重。
第六,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灵活富于激励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的结果各式各样,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必须作评价。灵活而适当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敢说、善说、通力合作、积极交流的有效策略。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多样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有些问题学生理解的角度偏差,所持观点不一致,或对问题的看法模糊不清,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辨正确和错误,找出最佳答案,切不可简单对待。如,在《二泉映月》一课时,欣赏二胡曲,说说听这首曲子的感受,同学们的感受不同,但面对这样多样的问题时,我再出示阿炳当时的生活环境及状况时,这才有了一些同情心,我又一次播放此曲时,同学们开始有了二胡所表达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同情心。
撰写《小组教学活动导论》的米勒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但切忌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和处处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 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