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与文化自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这种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并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加强大学生对文化自觉的认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中提出来的。文化自觉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文化中生活的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现状和发展有着明确的认识,并能够通过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出适应当今社会格局发展趋势需要的杰出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转型。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其文化自觉的培养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任务。本文将从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
一、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的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并在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辩证的看待外来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积极主动的以科学的方式迎接新时代带来的文化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其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1]。
(一)促进文化觉醒
文化自觉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能够把抽象的社会先进思想具体化,从而使不同水平的社会人群都能有效的理解、接受,以达到促进文化觉醒的目的。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展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文化自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反思,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行为动力,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觉醒。
(二)增强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对学生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个体进行正确的抉择。文化自觉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效,使其不再是简单的文化教育,还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觉表达出对各种社会形态的判断与态度。因此,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
(三)推进文化创建
学校一般是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和举办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的教育,但这种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且活动的形式较少,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文化自觉,促进其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所具有的生动性、感染性的特点入手,发掘出隐性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环境的渲染下,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都能有效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将学生耳濡目染、喜闻乐见的文化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并通过其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在自觉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文化自觉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罗万象,从诗歌、小说等各种方面凸显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更热衷于阅读速成、通俗的快餐式文化,并不注重文化的内涵价值。这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忽视,且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造成其急于求成、盲目跟风恶习的养成[2]。
(二)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加大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许多外国的技术、文化随之传入国内,但传入进来的并不都是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知识。现今,随着一些低俗文化、网络文化的泛滥,人们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普遍具有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开始盲目追求外来文化。例如现在大部分的学生流行过外国的节日,还有许多痴迷日韩娱乐文化而出现的疯狂追星族,同时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看韩剧、美剧中,着重关注其中人物的穿搭配饰,着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轻视文化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新对国家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应该自觉肩负起文化创新的重任。当下,许多大学生没有走出校门去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其思维方式过于单纯,仍使用机械化的方式思考问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文化创新的理念也没有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很多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丰富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大学生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自觉的进行学术研究,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文化创新的重视,忽略了自己應承担的责任。
三、文化自觉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时期是学生道德意识发展、成熟的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高校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其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3]。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传统文化使我们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大学生要坚定不移的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之发扬光大。培育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主动探索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被动灌输,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内部觉醒为重点。除了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知识外,学校辅导员还可以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向学院提出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方案,为大学生学习、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平台,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批判意识进行文化反思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一直缺乏较高的文化批判意识,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容易被不良文化迷惑。因此,大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批判意识的教育,辅导员可以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流中,通过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思考,提出不同意见,进行思想碰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反思,思考外来文化的价值,理性、正确的对待不同文化。如与学生讨论当今社会中“追星”的现象,让学生充分思考,讲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批判意识的提高。
(三)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是对文化进行创新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并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结论:在强调文化自觉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学校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式,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促进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波.文化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8):43-44.
[2]庞润宇.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林区教学,2016(08):68-69.
[3]周剑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92-93.
作者简介
席晓博(1985-),女,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中提出来的。文化自觉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文化中生活的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现状和发展有着明确的认识,并能够通过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出适应当今社会格局发展趋势需要的杰出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转型。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其文化自觉的培养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任务。本文将从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
一、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的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并在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辩证的看待外来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积极主动的以科学的方式迎接新时代带来的文化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其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1]。
(一)促进文化觉醒
文化自觉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能够把抽象的社会先进思想具体化,从而使不同水平的社会人群都能有效的理解、接受,以达到促进文化觉醒的目的。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展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文化自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反思,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行为动力,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觉醒。
(二)增强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对学生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个体进行正确的抉择。文化自觉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效,使其不再是简单的文化教育,还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觉表达出对各种社会形态的判断与态度。因此,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
(三)推进文化创建
学校一般是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和举办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的教育,但这种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且活动的形式较少,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文化自觉,促进其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所具有的生动性、感染性的特点入手,发掘出隐性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环境的渲染下,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都能有效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将学生耳濡目染、喜闻乐见的文化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并通过其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在自觉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文化自觉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罗万象,从诗歌、小说等各种方面凸显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更热衷于阅读速成、通俗的快餐式文化,并不注重文化的内涵价值。这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忽视,且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造成其急于求成、盲目跟风恶习的养成[2]。
(二)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加大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许多外国的技术、文化随之传入国内,但传入进来的并不都是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知识。现今,随着一些低俗文化、网络文化的泛滥,人们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普遍具有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开始盲目追求外来文化。例如现在大部分的学生流行过外国的节日,还有许多痴迷日韩娱乐文化而出现的疯狂追星族,同时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看韩剧、美剧中,着重关注其中人物的穿搭配饰,着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轻视文化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新对国家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应该自觉肩负起文化创新的重任。当下,许多大学生没有走出校门去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其思维方式过于单纯,仍使用机械化的方式思考问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文化创新的理念也没有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很多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丰富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大学生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自觉的进行学术研究,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文化创新的重视,忽略了自己應承担的责任。
三、文化自觉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时期是学生道德意识发展、成熟的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高校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其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3]。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传统文化使我们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大学生要坚定不移的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之发扬光大。培育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主动探索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被动灌输,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内部觉醒为重点。除了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知识外,学校辅导员还可以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向学院提出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方案,为大学生学习、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平台,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批判意识进行文化反思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一直缺乏较高的文化批判意识,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容易被不良文化迷惑。因此,大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批判意识的教育,辅导员可以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流中,通过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思考,提出不同意见,进行思想碰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反思,思考外来文化的价值,理性、正确的对待不同文化。如与学生讨论当今社会中“追星”的现象,让学生充分思考,讲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批判意识的提高。
(三)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是对文化进行创新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并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结论:在强调文化自觉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学校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式,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促进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波.文化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8):43-44.
[2]庞润宇.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林区教学,2016(08):68-69.
[3]周剑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92-93.
作者简介
席晓博(1985-),女,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