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思维表达能力。特别是面对当前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形势和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老师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寓教于乐、教会学生轻松识字的方法:
1、实物识字。对于一些仅从字面上解释,学生很难理解的名词,可借助于实物,使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激发了兴趣。比如,在教学“禾”时,我拿了一株稻穗,并讲解了“禾”这个字的演变,这样一讲,学生对“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就记住了“禾”字。
2、表演识字。对于动作的词,可以用动作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中理解字义,比如,在教学“拍”时,我请几位学生拍皮球,这时,教室里的气氛活跃,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充满了乐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好奇心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短。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根据教材和儿童的特点,把兴趣放在首位,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切忌生搬硬套。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思维表达能力。特别是面对当前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形势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将进一步回归到其基础综合人文工具的本来面目。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开放阅读的重要作用,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开放阅读,不断扩大语言材料阅读量和材料积累量,有效提高自学能力和水平。我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简略归纳为两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
2、在记叙过程时,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只用了一堂课,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
二、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來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培养出一我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了知识后天天实践。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二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主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那么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关,培养写作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写写。“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有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中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改革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写作量一大,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一定要改革。我的方法是:一是亲自“下水”二是认真记录;三是面批面改;四是加强评讲。亲自“下水”:教师跟学生一起作文,是无声的战鼓,最能激励、启发学生。同时能发现写作时,可运用哪些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加以指导;能发现写作时的重、难点加以帮助。认真记录:学生初稿我都认真记录下优缺点,便于面批,评讲时用。当面批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我见缝插针,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且批改效果好。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识字、阅读、作文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必要途径。我们要不断提升和总结教学经验,让广大学生得到营养均衡的知识素养,满足其各方面发育需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进程,开创新局面,收获新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著:《小学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老师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寓教于乐、教会学生轻松识字的方法:
1、实物识字。对于一些仅从字面上解释,学生很难理解的名词,可借助于实物,使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激发了兴趣。比如,在教学“禾”时,我拿了一株稻穗,并讲解了“禾”这个字的演变,这样一讲,学生对“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就记住了“禾”字。
2、表演识字。对于动作的词,可以用动作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中理解字义,比如,在教学“拍”时,我请几位学生拍皮球,这时,教室里的气氛活跃,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充满了乐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好奇心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短。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根据教材和儿童的特点,把兴趣放在首位,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切忌生搬硬套。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思维表达能力。特别是面对当前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形势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将进一步回归到其基础综合人文工具的本来面目。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开放阅读的重要作用,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开放阅读,不断扩大语言材料阅读量和材料积累量,有效提高自学能力和水平。我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简略归纳为两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
2、在记叙过程时,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只用了一堂课,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
二、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來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培养出一我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了知识后天天实践。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二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主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那么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关,培养写作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写写。“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有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中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改革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写作量一大,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一定要改革。我的方法是:一是亲自“下水”二是认真记录;三是面批面改;四是加强评讲。亲自“下水”:教师跟学生一起作文,是无声的战鼓,最能激励、启发学生。同时能发现写作时,可运用哪些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加以指导;能发现写作时的重、难点加以帮助。认真记录:学生初稿我都认真记录下优缺点,便于面批,评讲时用。当面批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我见缝插针,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且批改效果好。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识字、阅读、作文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必要途径。我们要不断提升和总结教学经验,让广大学生得到营养均衡的知识素养,满足其各方面发育需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进程,开创新局面,收获新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著:《小学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