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评类作文虽也是材料型作文的一种,但又明显不同于一般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它引用的作文材料多是反映时代的新闻事件,这样的时事不仅是写作的出发点,更是贯穿全文的支撑点和收束全文的归结点。
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是不加区分,只把材料当作引出话题的依据,后文则丢下材料而旁征博引其它材料来论证观点;二是不会剖析,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深入透彻,只是泛泛而论、平平而过,没有抓住事件的核心问题;三是不能拓展,只局限在原材料中,不能多方关联类似的事实材料,难以辐射延伸形成磅礴的说服力。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减少失误写好时评类作文呢?笔者以一个时评类作文题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標题自拟。
首先要分析材料,辨别类型,认识时评类作文的基本特征。时评类作文的材料更多在于就事说事,而非就事说理。就事说事就要把事情的是非曲直说透彻,并且推而广之,辅之以更多的事实来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让大家从这一类事件中获得更深的启发和更多的省悟。而寓言故事类材料主要在于就事说理,材料只是引出观点的依据,后文只需围绕观点来组织材料即可,基本可以抛开原材料,而无需再涉及凸显原材料了。上面所给的“黑衣男”脚踢“吐痰男”的材料就需要就事说事,要从这一新闻事件中深入挖掘“以暴治陋”的问题,全文都要关联这个事件,而不仅仅是开头的一个引子而已。
其次要巧引材料,提炼论点,深入分析材料的主要问题。时评类作文开头要巧引材料,不可照搬材料,做到简明扼要、干脆直接,让论点能够紧随材料之后,迅速准确地直击要害,树立旗帜鲜明的个人观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引”和“点”,这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要完成,既不可以拖泥带水、不亮观点,也不可以指东道西、繁琐分析。到了第二段就要深入分析材料的关键问题,从现象挖掘本质,指明其症结所在和解决之道,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必要性,这是弥合材料和论点的重要环节,否则观点就显得突兀勉强,难以服人。比如上面的作文题就可以这样开头和分析:
上海地铁上演的这幕以暴治陋的闹剧,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治理陋习的尴尬和无奈,劝说无果,脚踢有效,“黑衣男”踢向“吐痰男”的那一脚,竟然获得多数人的认可。这种做法和现象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实不可取,因为以暴治陋贻害无穷。(引用不必求全,只引你要论证的角度,然后快速点出论点)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像吐痰男这样言行粗鲁、公德缺失的人着实让人痛恨,但即便是恨铁不成钢,也不能拳脚相加、诉诸暴力。尽管踢出的这脚比多数人的劝诫还有效果,也不可成为我们制止陋习的良方。暴力只能解决一时,不能消除陋习的根源,而且还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实在是得不偿失。(分析要从现象中抓住关键,切中要害,引起人们的重视)
“黑衣男”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确实应该受到赞扬,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有这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但是劝诫或制止应该以法律为基石,以公民权利为前提,否则陋习虽然压制住了,而人权和法律却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暴力的滥用和失控会摧毁一切文明的成果,暴力是文明社会的毒瘤。(肯定对的地方,指出错的地方,一分为二,突出容易忽略的危害性)
再次要延伸材料,串联论据,充分体现观点的广泛普遍。有了第二段的深入分析之后,论点基本已树立起来了,但还没有形成磅礴的说服力。这就需要在后文中由此及彼,多方列举类似材料,指出其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从而凭借丰富的论据,产生强大的说服力。举例时尽可能采用事实清楚的新闻事件,而不宜用寓言故事来作支撑性材料。做到边举例、边分析,成为论点的多方面支撑,大大拓展了观点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使其具有了不可辨驳的说服力。仍以上面的作文题为例:
一个文明的社会绝不允许暴力横行,哪怕拥有善意的出发点。前不久,中国熊孩子在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打闹,邻座的乘客制止孩子未果,却遭到孩子父母的殴打,飞机降落洛杉矶后,警方将一家三口控制,并以伤害罪拒绝一家人入境,第二天凌晨将他们遣返回国。对于这种不文明行为,美国警方行动迅速、处置有力,彰显了对陋习的不手软,对暴力的零容忍。
在暴力拆迁的事件中,也有上海“最牛钉子屋”挺立14年后开始主动搬迁的佳话,成为暴力拆迁中为数不多的坚守者。拆迁户维护了宪法赋予的权利,动迁方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双方依照法规,坚守原则,体现了法治社会的规范运作,这的确引人深思,也给了我们社会治理的最佳范式。没有暴力的参与,拆迁的双方都收获了自己的权益,一旦诉诸暴力,各种惨痛的悲剧就会不断上演。暴力只能制造更大的裂痕和仇恨,不利于文明社会的建成。(联系更多典型的事实,多方面论证暴力解决争端的危害性之大)
面对各种陋习应该消除暴力思维,需要积极培育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主动履行公民应有的权责。良言相劝无效,可以向管理部门举报,做自己该做能做的事情,绝不因为要伸张正义、阻止陋习而以身试法、突破法律的底线。当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完善相关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劝阻无效的人进行必要的惩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各行其权、加强综合治理,文明的社会才能最终形成。(提出解决类似事件的合理方案,有理有据,层次清楚)
最后要回归材料,重申论点,全面展现脉络的连贯统一。有了文章前几段的充分论述,结尾似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但是还得要回归材料,突出论述的针对性,做到材料贯穿全文,论述紧紧围绕核心。从材料中出发,再回到材料中去,既能在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贯通文章的脉络,又能在主题上凝聚力量,深化论点,引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深思。这样的结尾对于时评类作文来说不仅必不可少,更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例如上面作文可以这样结尾:
“黑衣男”的行事方式应该受到谴责,以暴治陋绝不容褒奖,以暴治陋是野蛮社会的丛林法则,只有以理以法治陋,文明社会的根基才会越发牢固。(回归材料,总结深化,重申论点,收束有力)
总之,时评类作文应该遵循其形式和内容的基本要求,将其和其它材料型作文区别对待,努力做到巧引材料贯穿全文,延伸辅射精巧构思。
[作者通联:陕西山阳中学]
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是不加区分,只把材料当作引出话题的依据,后文则丢下材料而旁征博引其它材料来论证观点;二是不会剖析,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深入透彻,只是泛泛而论、平平而过,没有抓住事件的核心问题;三是不能拓展,只局限在原材料中,不能多方关联类似的事实材料,难以辐射延伸形成磅礴的说服力。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减少失误写好时评类作文呢?笔者以一个时评类作文题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標题自拟。
首先要分析材料,辨别类型,认识时评类作文的基本特征。时评类作文的材料更多在于就事说事,而非就事说理。就事说事就要把事情的是非曲直说透彻,并且推而广之,辅之以更多的事实来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让大家从这一类事件中获得更深的启发和更多的省悟。而寓言故事类材料主要在于就事说理,材料只是引出观点的依据,后文只需围绕观点来组织材料即可,基本可以抛开原材料,而无需再涉及凸显原材料了。上面所给的“黑衣男”脚踢“吐痰男”的材料就需要就事说事,要从这一新闻事件中深入挖掘“以暴治陋”的问题,全文都要关联这个事件,而不仅仅是开头的一个引子而已。
其次要巧引材料,提炼论点,深入分析材料的主要问题。时评类作文开头要巧引材料,不可照搬材料,做到简明扼要、干脆直接,让论点能够紧随材料之后,迅速准确地直击要害,树立旗帜鲜明的个人观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引”和“点”,这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要完成,既不可以拖泥带水、不亮观点,也不可以指东道西、繁琐分析。到了第二段就要深入分析材料的关键问题,从现象挖掘本质,指明其症结所在和解决之道,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必要性,这是弥合材料和论点的重要环节,否则观点就显得突兀勉强,难以服人。比如上面的作文题就可以这样开头和分析:
上海地铁上演的这幕以暴治陋的闹剧,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治理陋习的尴尬和无奈,劝说无果,脚踢有效,“黑衣男”踢向“吐痰男”的那一脚,竟然获得多数人的认可。这种做法和现象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实不可取,因为以暴治陋贻害无穷。(引用不必求全,只引你要论证的角度,然后快速点出论点)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像吐痰男这样言行粗鲁、公德缺失的人着实让人痛恨,但即便是恨铁不成钢,也不能拳脚相加、诉诸暴力。尽管踢出的这脚比多数人的劝诫还有效果,也不可成为我们制止陋习的良方。暴力只能解决一时,不能消除陋习的根源,而且还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实在是得不偿失。(分析要从现象中抓住关键,切中要害,引起人们的重视)
“黑衣男”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确实应该受到赞扬,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有这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但是劝诫或制止应该以法律为基石,以公民权利为前提,否则陋习虽然压制住了,而人权和法律却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暴力的滥用和失控会摧毁一切文明的成果,暴力是文明社会的毒瘤。(肯定对的地方,指出错的地方,一分为二,突出容易忽略的危害性)
再次要延伸材料,串联论据,充分体现观点的广泛普遍。有了第二段的深入分析之后,论点基本已树立起来了,但还没有形成磅礴的说服力。这就需要在后文中由此及彼,多方列举类似材料,指出其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从而凭借丰富的论据,产生强大的说服力。举例时尽可能采用事实清楚的新闻事件,而不宜用寓言故事来作支撑性材料。做到边举例、边分析,成为论点的多方面支撑,大大拓展了观点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使其具有了不可辨驳的说服力。仍以上面的作文题为例:
一个文明的社会绝不允许暴力横行,哪怕拥有善意的出发点。前不久,中国熊孩子在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打闹,邻座的乘客制止孩子未果,却遭到孩子父母的殴打,飞机降落洛杉矶后,警方将一家三口控制,并以伤害罪拒绝一家人入境,第二天凌晨将他们遣返回国。对于这种不文明行为,美国警方行动迅速、处置有力,彰显了对陋习的不手软,对暴力的零容忍。
在暴力拆迁的事件中,也有上海“最牛钉子屋”挺立14年后开始主动搬迁的佳话,成为暴力拆迁中为数不多的坚守者。拆迁户维护了宪法赋予的权利,动迁方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双方依照法规,坚守原则,体现了法治社会的规范运作,这的确引人深思,也给了我们社会治理的最佳范式。没有暴力的参与,拆迁的双方都收获了自己的权益,一旦诉诸暴力,各种惨痛的悲剧就会不断上演。暴力只能制造更大的裂痕和仇恨,不利于文明社会的建成。(联系更多典型的事实,多方面论证暴力解决争端的危害性之大)
面对各种陋习应该消除暴力思维,需要积极培育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主动履行公民应有的权责。良言相劝无效,可以向管理部门举报,做自己该做能做的事情,绝不因为要伸张正义、阻止陋习而以身试法、突破法律的底线。当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完善相关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劝阻无效的人进行必要的惩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各行其权、加强综合治理,文明的社会才能最终形成。(提出解决类似事件的合理方案,有理有据,层次清楚)
最后要回归材料,重申论点,全面展现脉络的连贯统一。有了文章前几段的充分论述,结尾似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但是还得要回归材料,突出论述的针对性,做到材料贯穿全文,论述紧紧围绕核心。从材料中出发,再回到材料中去,既能在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贯通文章的脉络,又能在主题上凝聚力量,深化论点,引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深思。这样的结尾对于时评类作文来说不仅必不可少,更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例如上面作文可以这样结尾:
“黑衣男”的行事方式应该受到谴责,以暴治陋绝不容褒奖,以暴治陋是野蛮社会的丛林法则,只有以理以法治陋,文明社会的根基才会越发牢固。(回归材料,总结深化,重申论点,收束有力)
总之,时评类作文应该遵循其形式和内容的基本要求,将其和其它材料型作文区别对待,努力做到巧引材料贯穿全文,延伸辅射精巧构思。
[作者通联:陕西山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