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收效甚微。毋庸置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学语文,要提高语文素养谈何容易?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教师操控着,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说的机会,没有实践的过程,难怪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总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服务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表达,有所收获。在教学中我坚持尝试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做到边读边思考,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胳为抓手,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
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就是通过设疑、解疑这个过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在解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提问。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一系列提问,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第一段课文时,抓住“大娘失去唯一的親人”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娘为什么先背伤员脱险才救自己的小孙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大娘爱不爱自己的小孙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大娘既然爱自己的小孙孙,为什么当敌机轰炸时她先背志愿军伤员脱险?这样提问,学生可以在对事物的判断、推理中受到思维训练。在讲第二段课文时,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小金花为什么会在志愿军面前流下眼泪,设计了这样提问:小金花爱自己的妈妈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金花的妈妈死了,她为什么不哭?为什么和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样的提问,学生在对事物的分析比较中受到了思维训练。在讲课文第三段时,引导学生理解大嫂为了志愿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什么是代价?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怎样认识大嫂付出的代价?这样的提问,学生就在认识事物中受到了思维训练。新课程改革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是考试成绩多么优秀,课本知识掌握得多么牢固,而是注重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看他提出问题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师有效训练中得到真正提高。
三、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改变学习方式。建立探究型学习方式是今后语文教学过程必须要解决好问题。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探究的实质就是创新,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这个途径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首先要敢于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敢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樊笼,引导学生破除重书本、轻实践;重统一标准、轻个性发展;重知识积累、轻知识迁移;重继承、轻探究的传统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怀疑书本,不依循于常规,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发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创新的机会,及时捕捉学生探究、创新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能从自己探究、创新的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跳水》一课时,我一方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又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时围绕“船长命令儿子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展开讨论,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提出质疑:“船长命令儿子跳水,这不等于逼一个不谙水性的孩子走绝路吗?”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想想看有没有比船长这办法更好的办法?”这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说把船帆赶快升上去,让孩子顺着船帆滑下来。有的说让水手们扯起鱼网,让孩子跳到鱼网上。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去分析、判断究竟谁的办法好。让全班学生带着悬念和强烈的求知欲去读书。当读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等语句时,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事情发展到现在,时间就是孩子的生命。我又及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孩子脱险?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跳水”最好。进而引导学生探询思维的过程,让他们说出自己想法的全过程。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升船帆”更加重了桅杆的摇晃,不但不能救孩子,还会使孩子更快地掉下来。这些办法都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使孩子化险为夷。这样,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又把问题解决了。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走进课堂,要么把教学内容全盘托出,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全倒给学生;要么捧着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乱侃一通。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心身俱疲,教与学的过程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收效甚微。毋庸置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学语文,要提高语文素养谈何容易?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教师操控着,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说的机会,没有实践的过程,难怪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总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服务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表达,有所收获。在教学中我坚持尝试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做到边读边思考,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胳为抓手,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
二、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就是通过设疑、解疑这个过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在解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提问。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一系列提问,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第一段课文时,抓住“大娘失去唯一的親人”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娘为什么先背伤员脱险才救自己的小孙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大娘爱不爱自己的小孙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大娘既然爱自己的小孙孙,为什么当敌机轰炸时她先背志愿军伤员脱险?这样提问,学生可以在对事物的判断、推理中受到思维训练。在讲第二段课文时,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小金花为什么会在志愿军面前流下眼泪,设计了这样提问:小金花爱自己的妈妈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金花的妈妈死了,她为什么不哭?为什么和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样的提问,学生在对事物的分析比较中受到了思维训练。在讲课文第三段时,引导学生理解大嫂为了志愿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什么是代价?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怎样认识大嫂付出的代价?这样的提问,学生就在认识事物中受到了思维训练。新课程改革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是考试成绩多么优秀,课本知识掌握得多么牢固,而是注重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看他提出问题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师有效训练中得到真正提高。
三、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改变学习方式。建立探究型学习方式是今后语文教学过程必须要解决好问题。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探究的实质就是创新,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这个途径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首先要敢于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敢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樊笼,引导学生破除重书本、轻实践;重统一标准、轻个性发展;重知识积累、轻知识迁移;重继承、轻探究的传统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怀疑书本,不依循于常规,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发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创新的机会,及时捕捉学生探究、创新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能从自己探究、创新的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跳水》一课时,我一方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又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时围绕“船长命令儿子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展开讨论,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提出质疑:“船长命令儿子跳水,这不等于逼一个不谙水性的孩子走绝路吗?”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想想看有没有比船长这办法更好的办法?”这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说把船帆赶快升上去,让孩子顺着船帆滑下来。有的说让水手们扯起鱼网,让孩子跳到鱼网上。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去分析、判断究竟谁的办法好。让全班学生带着悬念和强烈的求知欲去读书。当读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等语句时,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事情发展到现在,时间就是孩子的生命。我又及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孩子脱险?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跳水”最好。进而引导学生探询思维的过程,让他们说出自己想法的全过程。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升船帆”更加重了桅杆的摇晃,不但不能救孩子,还会使孩子更快地掉下来。这些办法都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使孩子化险为夷。这样,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又把问题解决了。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