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两汉以后,中州地区因为先进的生产方式、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优先于南方及塞上民族,华夏风俗处于正宗的地位。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乡里,使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渐渗透于民间的家庭生活之中。中州士人在任职边远地区时,常能在守地崇办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推广中州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大批任职郡县的中州士在东汉统一文化过程中,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贡献甚著,有力地推动了“六合同风”。
关键词:东汉 中州士 六合同风 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州地区是华夏部族的起源地和汉族的中心区,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汇、冲突、杂居和融合同化的重要地区。在先秦时期,中州地区所居为诸夏,诸夏周边民族泛称为夷狄戎蛮。夏商周三代,上古民族中的华夏族、东夷族、西羌族在河洛地区杂居融合,逐渐成为一体,东夷的商族、西羌的周族都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春秋时期中州境内已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中州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进入。这些杂居于中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在饮食衣服、货币、语言方面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性,与华夏族有着鲜明的不同,保留着蛮夷风俗。春秋以后,华夏族因为生产方式的先进,与地理环境的相对优越,在政治经济力量上逐渐占了优势,从而在文化上有了改造蛮夷风的要求与可能。齐桓、晋文以后,华夏民族在中州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提出了用夏变夷的口号。
一 秦及西汉时期对“六合同风”之尝试
秦以夷狄进入中国后,秦风也融入了华夏之风。秦未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有了整齐风俗的尝试。《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语书》载秦南郡守腾教民遵守法令,“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去除不利于国家稳定以及不利于社会安定的习俗与风气,以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王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以地域划分居民,打破了先秦以血缘划分的部落方国的藩篱,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华夏族融合了进入中州地区的戎、蛮、夷、狄,各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渐趋同一,最终形成汉民族。
秦王朝在文化方面实现了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字。但是,对于“行同伦”,即统一行为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秦王朝尚未进行全面规划。作为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并未完成整齐天下风俗的任务,这样的历史任务自然落到了新兴的汉王朝的身上。
进入两汉以后,中州地区因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样式优先于南方民族,华夏风俗处于正宗的地位。作为与中州地区风俗相对立的蛮夷风俗,也成为必须改造和变更的对象。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三编《风俗文化区》中云:“如果撇去分野不管,将《汉书·地理志》篇末的风俗地理资料加以重新组合,我们可以把西汉疆域由北到南分成三大风俗区域,即:塞上塞外风俗区域,黄河中下游风俗区域,淮汉以南风俗区域。”根据各地的风俗地域差异,可将西汉各郡国分为三大风俗地域:黄河中下游地域是华夏风俗,塞上边郡是以华风为基础而习染胡俗,淮汉以南大体上还是偏向蛮夷风俗。如何以华夏风俗改造南方及塞上的蛮夷风俗,是汉代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汉武帝时,终军在上对中已提出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整齐天下风俗的理想。汉宣帝时,具有儒家思想的王吉提出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移风易俗的教化工作,以期使整个天下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行同伦的局面。《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中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西汉中后期起,整齐风俗的行动已在中州地区次第展开,但是只有在南方个别地区如蜀地引起一些反响,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另外,在北边诸郡也没有大的变化。在中州地区以及蜀地,一些儒生出身的地方守令就以移风易俗为己任,使守地得到了大治,其中以文翁、韩延寿、黄霸、龚遂等人为代表。但西汉时期,因为儒生出身的地方官吏的数量有限,因而西汉郡国守相、县令敦行教化者尚属少数。
二 东汉时期中州士在“六合同风”中之贡献
到了东汉时期,朝廷对移风易俗日益重视起来。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移风易俗便加速进行。《后汉书》卷九十七《祭祀志上》中云:“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移风易俗”“进贤劝功”“显善劝义”在东汉已成为各级行政长官的重要职责。《后汉书》卷一百一十《百官志五·州郡条》中云:“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又云:“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大批任职郡县的中州士对促进汉文化传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贡献甚著,有力地推动了“六合同风”。
1 中州地区的整齐风俗行动
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为儒生出身,在任期间多能兴办学校,推行教化,普及儒家学说。随着儒学的社会普及化、私学的迅猛发展、士人数量的激增,使中州大地讲道论德成风,民众的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州地区的风俗渐渐趋向一致,内部的地域差异逐渐消解。寇恂、刘宽、何敞、秦彭诸人在中州地区任职期间,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豪强地主,发展教育事业,广泛推行儒家教化政策。《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贾彪传》载新息人民因为生活贫困,生下子女后多不赡养。贾彪任新息长时,对于这种陋风进行了打击,禁止父母杀子,树立起儒家家庭和睦的风气,使儒家的家庭伦理道德推广于民间。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乡里,使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渐渗透于民间的家庭生活之中,移风易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 任职中州士对当地风俗的改易
中州士人在北方边郡或南方地区任职时,看到北方边郡和南方地区明显地存在与中原礼俗不同的习俗,就自觉地把改变胡俗或蛮夷风俗视为己任。中州士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对于当地的一些陋习进行了变更。《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载太原郡旧俗一月寒食,不敢生火做饭,而老人和小孩身体瘦弱,吃冷食以致生病,每年有许多死于此事的。周举任并州刺史时,认为一月寒食非贤者之意,使百姓食用温食,风俗颇革。《后汉书》卷五十七《栾巴传》载豫章郡土多山川鬼怪,百姓常破产来祈祷求福,迷信风气十分严重。栾巴任豫章太守时,能役使鬼神,毁坏房祀,剪理奸巫,破除了当地的迷信风气,使百姓生活安乐,社会稳定。《后汉书》卷四十一《宋均传》载宋均二十余岁任辰阳长时,该地信巫鬼,于是他破除迷信,设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后来,宋均担任九江太守时,浚遒县有唐、后二山,山上有山神,百姓都要祭祀它们。每年众巫娶百姓儿女为公妪去祭祀山神,使百姓不敢嫁娶。宋均下令娶巫家儿女为公妪去祭祀山神,不得骚扰百姓,一改陋俗,此风遂绝。《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载李膺出补蜀郡太守时,兴修学校,设立法规教令,申明法令,采取恩威并行的方式治理蜀郡。《后汉书》卷五十六《种传》种任职益州刺史三年期间,向远夷宣教汉室恩德,移风易俗,岷山地区杂居之人都归服汉之大德。其中白狼、木、槃、唐、邛、各国,自从前刺史朱辅去世后便断绝与汉朝交往。种来到益州后,他们又全部归顺。中州士大夫周举在太原郡,栾巴在豫章郡,宋均在辰阳、九江,李膺在蜀郡、青州,种在益州、凉州,均能立制度,破除迷信,废止陋俗,发展经济,兴建学校,推广教化,倡导儒学,使中州文化强力地推行至周边地区。 3 任职中州士对中州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推广
中州士人在北方边郡或南方任职时,注意将中州地区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推广到该地,进而使该地的文化和风俗发生变化。《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传》中云:“光武中兴,锡光为交,阯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九真地区俗以射猎为业,不知农业生产,常向交告籴阯,生活困乏。任延任九真太守期间,令铸作田器,教九真百姓耕田方法,使九真田土开辟,百姓生活充裕。另外,九真盛行族外群婚,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经过任延的改革,九真实现了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转变。《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任延传》中云:“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史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徭役。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郡遂有儒雅之士。”任延为武威太守时,因河西过去缺雨,于是设立主管水利的官员,负责修建水沟渠道,百姓都得到了益处。任延又兴建学校,派官员管理,自掾史以下官员的子孙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免去他们的徭役。通晓经义的一概任用,使其荣显。遂使武威这样的北方边郡有了儒雅之士。《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仇览传》中云:“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仇览在任蒲亭长期间,鼓励人们从事各种产业,为他们制订法令,规定瓜果蔬菜的种植范围、鸡和猪的养殖数目。农事结束以后,就要青少年集中住在一起,到学校里学习,那些剽悍放纵游手好闲的人,都让他们种田养蚕,给他们规定严厉的处罚。仇览并且亲自参加百姓的丧礼,给有丧事的人家提供帮助,救济穷困守寡的人家,使蒲亭一年大治。
桂阳郡在南方诸郡的风俗革新中最为突出,先后有六任太守在此有明显治绩,其中中州士人卫飒、茨充、栾巴在改造当地风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卫飒传》载桂阳郡在荆州最南部,地跨岭南,岭南的交州地区被看成是越俗的范围。其地与交州接壤,受交州风俗的熏染,不知礼仪。卫飒任桂阳太守时,“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推广礼制婚姻,使得一年后的桂阳在风俗上发生了变化。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卫飒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开辟交通,使得“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耒阳县又有’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卫飒立赋税之制,兴起铁官,罢斥私铸,每年增加收入五百余万。在卫飒的治理下,“视事十年,郡内清理”,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保证教化得以取得成效。卫飒将中州的礼仪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全面地推广到桂阳。南阳人茨充继任桂阳太守时,教导百姓种植桑柘麻纻类的东西,鼓励百姓养蚕织鞋,百姓受益甚厚。《后汉书》卷五十七《栾巴传》载栾巴为桂阳太守时,因桂阳郡地处南部边陲,不懂典训,于是,便为吏民制定了婚丧之礼,并兴立学校,用以鼓励嘉奖他们。即使是能干的官吏或职位很低的,也都命令他们学习读书,按程序进行考核,按能力才干升官授职。栾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提高当地官吏的文化水平和儒学修养。
中州士人在任职边远地区时,常能在守地推广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把儒家文化推广到当地,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他们将中州地区的风俗文化逐渐传播到南方和北方边远的地区去,使蛮夷风逐渐同化于华风。中州士人在东汉统一文化过程中,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贡献甚著,从而推动了“六合同风”。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州士人与东汉文学嬗变”(10BZWO3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作者简介:张雷宇,男,1974—,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关键词:东汉 中州士 六合同风 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州地区是华夏部族的起源地和汉族的中心区,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汇、冲突、杂居和融合同化的重要地区。在先秦时期,中州地区所居为诸夏,诸夏周边民族泛称为夷狄戎蛮。夏商周三代,上古民族中的华夏族、东夷族、西羌族在河洛地区杂居融合,逐渐成为一体,东夷的商族、西羌的周族都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春秋时期中州境内已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中州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进入。这些杂居于中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在饮食衣服、货币、语言方面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性,与华夏族有着鲜明的不同,保留着蛮夷风俗。春秋以后,华夏族因为生产方式的先进,与地理环境的相对优越,在政治经济力量上逐渐占了优势,从而在文化上有了改造蛮夷风的要求与可能。齐桓、晋文以后,华夏民族在中州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提出了用夏变夷的口号。
一 秦及西汉时期对“六合同风”之尝试
秦以夷狄进入中国后,秦风也融入了华夏之风。秦未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有了整齐风俗的尝试。《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语书》载秦南郡守腾教民遵守法令,“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去除不利于国家稳定以及不利于社会安定的习俗与风气,以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王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以地域划分居民,打破了先秦以血缘划分的部落方国的藩篱,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华夏族融合了进入中州地区的戎、蛮、夷、狄,各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渐趋同一,最终形成汉民族。
秦王朝在文化方面实现了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字。但是,对于“行同伦”,即统一行为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秦王朝尚未进行全面规划。作为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并未完成整齐天下风俗的任务,这样的历史任务自然落到了新兴的汉王朝的身上。
进入两汉以后,中州地区因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样式优先于南方民族,华夏风俗处于正宗的地位。作为与中州地区风俗相对立的蛮夷风俗,也成为必须改造和变更的对象。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三编《风俗文化区》中云:“如果撇去分野不管,将《汉书·地理志》篇末的风俗地理资料加以重新组合,我们可以把西汉疆域由北到南分成三大风俗区域,即:塞上塞外风俗区域,黄河中下游风俗区域,淮汉以南风俗区域。”根据各地的风俗地域差异,可将西汉各郡国分为三大风俗地域:黄河中下游地域是华夏风俗,塞上边郡是以华风为基础而习染胡俗,淮汉以南大体上还是偏向蛮夷风俗。如何以华夏风俗改造南方及塞上的蛮夷风俗,是汉代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汉武帝时,终军在上对中已提出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整齐天下风俗的理想。汉宣帝时,具有儒家思想的王吉提出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移风易俗的教化工作,以期使整个天下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行同伦的局面。《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中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西汉中后期起,整齐风俗的行动已在中州地区次第展开,但是只有在南方个别地区如蜀地引起一些反响,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另外,在北边诸郡也没有大的变化。在中州地区以及蜀地,一些儒生出身的地方守令就以移风易俗为己任,使守地得到了大治,其中以文翁、韩延寿、黄霸、龚遂等人为代表。但西汉时期,因为儒生出身的地方官吏的数量有限,因而西汉郡国守相、县令敦行教化者尚属少数。
二 东汉时期中州士在“六合同风”中之贡献
到了东汉时期,朝廷对移风易俗日益重视起来。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移风易俗便加速进行。《后汉书》卷九十七《祭祀志上》中云:“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移风易俗”“进贤劝功”“显善劝义”在东汉已成为各级行政长官的重要职责。《后汉书》卷一百一十《百官志五·州郡条》中云:“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又云:“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大批任职郡县的中州士对促进汉文化传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贡献甚著,有力地推动了“六合同风”。
1 中州地区的整齐风俗行动
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为儒生出身,在任期间多能兴办学校,推行教化,普及儒家学说。随着儒学的社会普及化、私学的迅猛发展、士人数量的激增,使中州大地讲道论德成风,民众的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州地区的风俗渐渐趋向一致,内部的地域差异逐渐消解。寇恂、刘宽、何敞、秦彭诸人在中州地区任职期间,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豪强地主,发展教育事业,广泛推行儒家教化政策。《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贾彪传》载新息人民因为生活贫困,生下子女后多不赡养。贾彪任新息长时,对于这种陋风进行了打击,禁止父母杀子,树立起儒家家庭和睦的风气,使儒家的家庭伦理道德推广于民间。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乡里,使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渐渗透于民间的家庭生活之中,移风易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 任职中州士对当地风俗的改易
中州士人在北方边郡或南方地区任职时,看到北方边郡和南方地区明显地存在与中原礼俗不同的习俗,就自觉地把改变胡俗或蛮夷风俗视为己任。中州士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对于当地的一些陋习进行了变更。《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载太原郡旧俗一月寒食,不敢生火做饭,而老人和小孩身体瘦弱,吃冷食以致生病,每年有许多死于此事的。周举任并州刺史时,认为一月寒食非贤者之意,使百姓食用温食,风俗颇革。《后汉书》卷五十七《栾巴传》载豫章郡土多山川鬼怪,百姓常破产来祈祷求福,迷信风气十分严重。栾巴任豫章太守时,能役使鬼神,毁坏房祀,剪理奸巫,破除了当地的迷信风气,使百姓生活安乐,社会稳定。《后汉书》卷四十一《宋均传》载宋均二十余岁任辰阳长时,该地信巫鬼,于是他破除迷信,设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后来,宋均担任九江太守时,浚遒县有唐、后二山,山上有山神,百姓都要祭祀它们。每年众巫娶百姓儿女为公妪去祭祀山神,使百姓不敢嫁娶。宋均下令娶巫家儿女为公妪去祭祀山神,不得骚扰百姓,一改陋俗,此风遂绝。《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载李膺出补蜀郡太守时,兴修学校,设立法规教令,申明法令,采取恩威并行的方式治理蜀郡。《后汉书》卷五十六《种传》种任职益州刺史三年期间,向远夷宣教汉室恩德,移风易俗,岷山地区杂居之人都归服汉之大德。其中白狼、木、槃、唐、邛、各国,自从前刺史朱辅去世后便断绝与汉朝交往。种来到益州后,他们又全部归顺。中州士大夫周举在太原郡,栾巴在豫章郡,宋均在辰阳、九江,李膺在蜀郡、青州,种在益州、凉州,均能立制度,破除迷信,废止陋俗,发展经济,兴建学校,推广教化,倡导儒学,使中州文化强力地推行至周边地区。 3 任职中州士对中州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推广
中州士人在北方边郡或南方任职时,注意将中州地区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推广到该地,进而使该地的文化和风俗发生变化。《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传》中云:“光武中兴,锡光为交,阯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九真地区俗以射猎为业,不知农业生产,常向交告籴阯,生活困乏。任延任九真太守期间,令铸作田器,教九真百姓耕田方法,使九真田土开辟,百姓生活充裕。另外,九真盛行族外群婚,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经过任延的改革,九真实现了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转变。《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任延传》中云:“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史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徭役。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郡遂有儒雅之士。”任延为武威太守时,因河西过去缺雨,于是设立主管水利的官员,负责修建水沟渠道,百姓都得到了益处。任延又兴建学校,派官员管理,自掾史以下官员的子孙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免去他们的徭役。通晓经义的一概任用,使其荣显。遂使武威这样的北方边郡有了儒雅之士。《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仇览传》中云:“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仇览在任蒲亭长期间,鼓励人们从事各种产业,为他们制订法令,规定瓜果蔬菜的种植范围、鸡和猪的养殖数目。农事结束以后,就要青少年集中住在一起,到学校里学习,那些剽悍放纵游手好闲的人,都让他们种田养蚕,给他们规定严厉的处罚。仇览并且亲自参加百姓的丧礼,给有丧事的人家提供帮助,救济穷困守寡的人家,使蒲亭一年大治。
桂阳郡在南方诸郡的风俗革新中最为突出,先后有六任太守在此有明显治绩,其中中州士人卫飒、茨充、栾巴在改造当地风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卫飒传》载桂阳郡在荆州最南部,地跨岭南,岭南的交州地区被看成是越俗的范围。其地与交州接壤,受交州风俗的熏染,不知礼仪。卫飒任桂阳太守时,“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推广礼制婚姻,使得一年后的桂阳在风俗上发生了变化。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卫飒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开辟交通,使得“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耒阳县又有’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卫飒立赋税之制,兴起铁官,罢斥私铸,每年增加收入五百余万。在卫飒的治理下,“视事十年,郡内清理”,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保证教化得以取得成效。卫飒将中州的礼仪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全面地推广到桂阳。南阳人茨充继任桂阳太守时,教导百姓种植桑柘麻纻类的东西,鼓励百姓养蚕织鞋,百姓受益甚厚。《后汉书》卷五十七《栾巴传》载栾巴为桂阳太守时,因桂阳郡地处南部边陲,不懂典训,于是,便为吏民制定了婚丧之礼,并兴立学校,用以鼓励嘉奖他们。即使是能干的官吏或职位很低的,也都命令他们学习读书,按程序进行考核,按能力才干升官授职。栾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提高当地官吏的文化水平和儒学修养。
中州士人在任职边远地区时,常能在守地推广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把儒家文化推广到当地,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他们将中州地区的风俗文化逐渐传播到南方和北方边远的地区去,使蛮夷风逐渐同化于华风。中州士人在东汉统一文化过程中,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和多民族文化融合贡献甚著,从而推动了“六合同风”。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州士人与东汉文学嬗变”(10BZWO3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作者简介:张雷宇,男,1974—,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南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