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学段的解决应用问题内容是学生今后解决各知识领域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提得出问题,说得出思路,讲得出检验方法,在一年级尝试推行一种新的练习方式——微信说题。借微信,建平台;分组建群,各行其责;选说点,渐推进。说数学问题,说解题思路,说检验方法。有趣的練习形式,自由的表达空间,让改变悄然发生。
  [关键词]微信;说题 ;解决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3-0033-02
  低学段的解决应用问题是学生今后解决各知识领域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们教研组曾两度对一、二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面试,发现了一些普遍问题:会读题,却提不出数学问题;会列式,却说不出解题思路;会解答,却讲不出检验方法。观此现状,与授课教师座谈,寻其根源,发现了一个重要因素——课后练习。常态的练习形式多是学生看题笔答,列出算式,写出结果,而对“提问题,说思路,讲检验”未做重点练习。为此,我们教研组在一年级尝试推行一种新的练习方式——微信说题。
  一、借“微信”,建平台
  1.分组建群
  建班群:班级群的管理员为数学教师,成员是所有学生和数名家长代表,集思广益为班级群取名,如“小小螺号”,鲜亮的名称既显地域特色,又藏目标取向。
  分小组:根据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本着“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原则进行分组,实现组内科学互补、组间合理竞争。每组8至10名学生,推选正副组长各一名,另邀一名家长作为指导专家兼管理员,组内成员可自行结对。小组亦有名,取名尽展其能,显特色、表心声、露情趣。
  2.各行其责
  学生:进行微信说题,一“说”,按照活动的要求,说出问题或是讲出思路等;二“录”,用“荔枝”等软件把要表述的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三“传”,将自己的作品命名后上传到小组群;四“评”,在小组群里听同伴的作品,发表意见,推选出本组最优作品;五“享”,接到教师通知后,进入班级群,欣赏最佳作品。
  教师:(1)发布活动通知,推送图片信息;(2)录制并发布简短的音频或视频,若是内容较多,亦可用录屏软件制作后上传;(3)对各小组所推荐的最佳作品进行审阅后,或点评,或提建议,或助修改,随后推送至班级群共享;(4)适时指引,及时点评,给学生蓄动力;具体指导,助学生明方向。
  家长:(1)技术支持。活动中的些操作,如用“荔枝”软件录制音频、拍摄图片并上传、下载文件、命名存档等,并非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能轻松运用,教师一己之力难帮,群内有能力的家长可及时释疑解难,助人人应用自如。(2)督促指导。各组虽有正副组长,但活动之初,常会少次序,无章法,甚至丢三落四。家长可督促指导、适时提醒,待学生了解程序、运转自如时,家长只需静观欣赏。(3)信息反馈。作为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家长能了解到最真实的信息,收集到最原始的数据,如一项活动中学生用时多长、兴致如何、有无困难等,提供修改完善的依据;每位家长负责的不过一组学生,细细听,发现共性的问题,慢慢品,捕捉个别的困难,即刻反馈、及时跟进。在不定期的交流中,谈所见,议所思,提出活动完善的可行性建议。
  二、选“说点”,渐推进
  1.说数学问题——熟结构
  第一学段解决应用问题中所涉及的题型有“求两数的和”“求部分数”等,虽看似简单,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生需要明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应用规范简洁的语言去描述所发现的问题。“说数学问题”应循序而为:
  (1)图画问题起步:提供连环式的两张图片(如图1),展现故事发展的过程。学生观图——入境,被唤醒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轻松提问。展示被定格的一张画面(如图2),显示故事发生的瞬间。学生品图——想象,如“一枝树杈上站着2只燕子,旁边还有3只燕子正昂首振翅飞向天空”。学生借助想象还原故事场景,明确树杈上原有的燕子数,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
  图文问题跟进:提供信息丰富的画面(如图3),既有鲜活的图像,又有简洁的文字(或有清晰的符号),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了解所述的事件,发现并提取关联信息,明确所求的问题。
  2.说解题思路——明意义
  上述问题中,当问及“为什么用加法?”为数不少的学生回答“一共,所以加起来”,这种草草读题,或凭感觉,或只看关键词,“一共即加”“还剩就减”,已成学生答题的不良习惯。学生需要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寻找数量间的关系,根据加减乘除运算的根本意义选择算法。说解题思路亦有章法,如“广场上原来有10只白鸽,飞走了6只,现在还有多少只?”学生多是简单将题读一遍,如“我知道了广场上原来有10只白鸽,飞走了6只,求的是现在还有多少只。”说解题思路时,不能仅限于说具体的数,而应述其含义“题中告诉了原来白鸽的总数和飞走的只数,要求的是剩下的只数。”显然这是更高层次的说题,是一次深入理解的解读,一次抽象概括的过程,是发现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的关键一步。
  多元表征说思路。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式阐述算法选择的根据,或用视觉化表征,或用语言化表征,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上例中,可以画图用1个圆表示一只白鸽,一共画十个圆,飞走6只即圈起6个圆。亦可先作图,在图的辅助下做出更具体的说明:白鸽总数减去飞走的只数,就是剩下的只数。待体验更为丰富之后,自会有更多学生选择直接用等式表明“白鸽的总数-走的只数=剩下的只数”。
  3.说检验方法——促深化
  检验是反思的开始,却常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学生需要掌握检验的基本方法,养成答题后主动检验的习惯,由检验而知解答的对错,就对错而思解决方法,进而达成“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课标要求。   说检验的过程。如上例,在得出结果“还剩下4只白鸽”以后,指导学生检验:“把飞走的只数和剩下的只数加起来,6加4等于10,正好是原来的只数”或是“从白鸽的总数里面减去剩下的只数,10减4等于6,和飞走的只数相同”。这样检验,既可知对错,又能深刻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说解答的感受。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交流解题心得,或说错因,或说心情,等等。
  起步之初,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说的步骤、内容及技巧,在出示活动任务的同时提供学习单。先详后略:最初让学生观图(如图4),看简短的文字信息,思考应填的内容,进而完整地描述;随后简化(如图5)。先有后无:如图6。
  
  图6的三个“说”的叙述并不轻松,学习单提供了基本范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着描述,渐渐理解、熟悉,直至掌握、运用;感悟快的学生可立足个人理解,依据各自特色有创意地表达。随着体验越多,经验越丰富,学习单可渐渐退出。
  三、观“改变”,正发生
  1.“课后可以这样练了!”——教师的欣喜
  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无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对于“认识数”,可以找身边的数,摆指定的数;对于计算,可以和伙伴对口令,和父母玩扑克牌、做游戏;而学习图形,则可画一画、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那解决问题怎么办?如何设计有效的、有趣的实践性作业?微信说题,让练习的形式更富有趣味性。利用微信说题,在新知学习后教师发布一个明确的活动,让学生眼观、口言、耳听、心思。眼观——学习每种类型的应用问题时,寻找身边类似的问题;口言——将发现的数学问题用口头语言记录下来,把问题解决的过程用清晰话语表达出来,把检验的方法多元化的方式讲述出来;耳听——听教师的示范,听同伴的表达,听众人的评议。其间,思维尽展,那是对课中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是对数学应用的深刻体会。
  2.“我敢表达了!”——学生的变化
  “我也想完整地说出问题,表达出思路,但是担心说不对,同学笑话,担心表达不完整,老师批评。”这是很多学生的共同心声,怯于表达,保持沉默,静静地做着观众,日渐久之,表达渐渐成为难以跨越的坎。微信说题,让学生的表达愿望强烈起来。学生在录音频时,能听到自己的声音,那种感觉无比美妙,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与同伴的比较,知道了自己的语气是否恰当,节奏是否流畅,语言是否完整,表达是否规范。于是为了展现更好的自己,他们会多次修改,一遍遍地说,一次次地录,一回回地听。悄然不察中,他们敢说了,会说了,也爱说了。自信在萌发,能力在增长,回到课堂时,自然会积极表现,尽情绽放。
  3.“成了一个数学小问号!”——家长的发现
  通过微信说题,家长会发现,学生成了善于探寻的“数学小问号”,能够在生活中捕捉到数学的身影,发现数学问题。如去超市买一袋旺仔牛奶糖,付给营业员阿姨10元,一个问题会冒出來“阿姨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和父母旅游坐缆车,前面有9个人在排队,每辆车最多可坐4个人,会主动思考“第几辆车就轮上我们了?”
  就这样,当学会了微信说题,之前出现的“问题提不出,思路说不出,检验方法讲不出”的问题也就会在这不一样的练习中悄然不见了 !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复习课的教学为例,对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四缺”现象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难点“找落点”,串珠成链“构网络”的优化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优化教学;大数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70-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重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学困生,与普通的学生相比,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细心、理解、尊重,“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可能在表达中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帮助学困生更迅速地成长,与其他同学一起健康长大,勇敢地展现自我。 
[摘要]“找规律”一课突出“探索过程”,更加强调“体会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客观世界中各式各样的规律,体会探索的过程,学会通过数学思考去把握千变万化的现象中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规律探索过程一一对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76-02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设计理念]
[摘 要]在学生已经预学了新知的前提下,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借助操作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使学生触及数学本质。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本质;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61-03  如果学生已经预学了新知,那教师在课堂上还教吗?怎么教?教什么?把新授课上成复习课?把新授课
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按章节整理教材知识,串联每一个知识点,为学生搭建框架;第二轮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注重突破难点、重点、关键点。尤其是处在高三阶段的理科学生,要抓住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巩固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战胜每一个难点,借此提高整个时期的复习效果。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使用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帮助展开第二轮复习。  
[摘 要]方程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文章深入挖掘教材,将方程的形式化表征与其蕴含的思想内涵有机融合,突出等量关系在列方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凸显方程本质,建构方程概念。  [关键词]方程本质;等量关系;建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67-02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
[摘要]推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内隐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包括直觉性的合情推理和逻辑性的演绎推理,其中合情推理又是学生推理的主要方式。教学“面积单位进率”时,通过鼓励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计算等活动,在情境中诱发合情推理,在多元表征中发展演绎思维,在拓展中合演互动,不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关键词]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摘 要]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既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今后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电子白板 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
以“数字编码”为例,其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师生通过对话讲解,知道身份证号各个数字及位置所表达的意义;另一种是通过创编探究,让学生“编”出身份证号。现分别简介如下:  案例1:教师提供一个身份证号码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身份证号码各部分所隐含的信息。过程中,学生除了对“出生日期”这部分号码比较熟悉外,对其他部分号码所表示的信息都很难说明。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补全身份证号码各部
曾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总是和你对着干。你叫他向东,他偏偏就向西。比如:上课时,总有一些小朋友在下面窃窃私语,当你停下了来寻找,却又发现不了是谁在讲话。当你继续开讲,下面马上又有声音传出。当你叫肃静,安静不到两分钟,又重新出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作为一名教师,你是为此而大发雷霆呢?还是用高明的方法、策略来扭转课堂秩序呢?今天,笔者就结合三十六计中的三点计谋,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