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技校语文改革力度不大,语文教学过多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脱离就业实际,已成为技校语文教学不容回避的事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技校语文教学必须改革。
一、加强“以就业为导向”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技校主要培养的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用工机制不断改变,企业对熟练技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用工单位不仅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学生主体的特殊性
技校教育是“完成式”教育,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
没有普通高中的升学压力,课时也相对要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降低对知识方面的教学要求,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功能。
二、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对技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语文教学内容应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
我校部分专业采用2 1的教学模式,第三年为实习期。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我们看到他们普遍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满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认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较差,有些学生连个人总结、建议等普通的应用文都不会写,希望学生加强说写能力的培养。
我校选用的语文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3个模块。3个模块是一个整体,但教材内容各有侧重: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职业模块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鲜明的职教色彩。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三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
(二)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21世纪,我们学什么和怎样学》中提到学生必须会四种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职业教育只培养学生技能是不够的,应该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语文老师在这种时代要求下,应改变旧的教学理念:从以完成教材和教学任务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从教材的繁难偏深转变为实用、实效。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恰当的评语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学生相互启发、一起探索。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学做三者合一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种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即“做”,真正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三、践行“以就业为导向”,开辟语文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技校语文教师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开辟,它是第一课堂的延展和补充。
职业学校的第二课堂应侧重体现职教特色,如设计模拟应聘、营销、商业谈判等场面,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组织实地参观,写实习专题调查或实习小论文等,通过与专业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用技能,促进智能的提高,又使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技校语文第二课堂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绝不是多上几节课或开几次讲座就能达到目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创业个性和心理品质。语文学科正可以利用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相关活动。如通过模拟营销,商业谈判,培养学生的创业经营意识,通过对社会上一些创业有成就者的采访、座谈,使他们感受创业成功的乐趣,激发创业意向。
怎样交谈,怎样答问,怎样讲演、讨论、辩论、打电话、登门拜访等等,这些具体活动我们曾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现在,则是在模拟实践中有目的地应用,既检验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技工学校。
一、加强“以就业为导向”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技校主要培养的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用工机制不断改变,企业对熟练技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用工单位不仅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学生主体的特殊性
技校教育是“完成式”教育,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
没有普通高中的升学压力,课时也相对要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降低对知识方面的教学要求,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功能。
二、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对技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语文教学内容应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
我校部分专业采用2 1的教学模式,第三年为实习期。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我们看到他们普遍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满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认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较差,有些学生连个人总结、建议等普通的应用文都不会写,希望学生加强说写能力的培养。
我校选用的语文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3个模块。3个模块是一个整体,但教材内容各有侧重: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职业模块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鲜明的职教色彩。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三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
(二)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21世纪,我们学什么和怎样学》中提到学生必须会四种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职业教育只培养学生技能是不够的,应该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语文老师在这种时代要求下,应改变旧的教学理念:从以完成教材和教学任务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从教材的繁难偏深转变为实用、实效。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恰当的评语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学生相互启发、一起探索。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学做三者合一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种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即“做”,真正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三、践行“以就业为导向”,开辟语文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技校语文教师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开辟,它是第一课堂的延展和补充。
职业学校的第二课堂应侧重体现职教特色,如设计模拟应聘、营销、商业谈判等场面,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组织实地参观,写实习专题调查或实习小论文等,通过与专业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用技能,促进智能的提高,又使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技校语文第二课堂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绝不是多上几节课或开几次讲座就能达到目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创业个性和心理品质。语文学科正可以利用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相关活动。如通过模拟营销,商业谈判,培养学生的创业经营意识,通过对社会上一些创业有成就者的采访、座谈,使他们感受创业成功的乐趣,激发创业意向。
怎样交谈,怎样答问,怎样讲演、讨论、辩论、打电话、登门拜访等等,这些具体活动我们曾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现在,则是在模拟实践中有目的地应用,既检验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