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实践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育规律表明:“做中学”是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手段。开展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可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并在“小创客”培养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沟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无论是从个体角度看当代學校教育有关个人健康、幸福人生导引问题,还是从社会角度看民族文化的培根导引问题,都可以归到更为综合和以时间为维度的一个新问题——现代与传统纠缠中的文化发展的未来导引问题。现代与传统的纠缠是今日中国文化生境中十分突出和独特的一个景观。传统源自于历史的积淀,不仅有凝固的历史态,还有存活于当下的现实态。在社会常态稳定发展时期,文化更多呈现的是传统的承继与发现、局部更新。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思考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学校是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繁衍纵向沟通的最重要的机制,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参与当代新文化的创造,是学校作为社会存在之必要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由民办或办学机构提倡和掀起一股“国学”热。这是值得学校关注的现象,也为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社会条件。但学校新文化的创建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要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的沟通。因此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这是学校面临的文化使命。[1]从这个角度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处理好教育改革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它需要对传统的深究、激活与更新,也需要对现代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面向未来发展的整合与创造。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学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也成了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认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转化与发展,使之更适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二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使之更适于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总体目标,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学校文化,使之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
  (三)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有益尝试
  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确定“培养优雅灵秀、行知合一的‘小创客’”学生培养目标。“小创客”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创客文化,即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二是区别于严格的“创客教育”:“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即学习方式不局限于项目学习,可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学习工具不局限于数字化的工具,也包括传统的手工制作等。小创客教育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为具体和系统的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涵盖了通过学校学习应该掌握的人类文化工具,也包括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胜任力”核心素养,在继承中华文化明德修身、止于至善的精神内核基础上,提倡做中学,学中“玩”,“玩”出品质与内涵。
  教育规律表明:“做中学”是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手段,如开展国学吟诵活动,练习写汉字书法,学习戏曲表演等。而“做中学”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打开了实践之门,如诗词创作、戏曲故事的改编、家庭节庆活动的设计、相关物品的制作等。而“小创客”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做中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开展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可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并在“小创客”培养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式互通融合的实施过程
  在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本着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先后构建学校层面、年级、班级的过程性监管与成果展示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评价、展示机制。
  (一)学校层面:以庙会的形式展示课程成果
  学校层面课程展示与评价方式有多种,东岳宫庙会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将文化艺术节办成庙会的形式。庙会活动既是熟溪小学“毓秀课程”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体验、探究、服务、创新”新学习理念的具体实践。庙会期间举办的各项活动,强调在体验式活动中,发挥师生智慧,激发师生科技、艺术文化兴趣和爱好,提高我校师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组织庙会活动的另一宗旨,总结现阶段课程改革成果,呈现以“药·茶·剧——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小创客启蒙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夯实“钟灵毓秀”办学理念,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和谐发展。   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跨年民俗文化庙会——东岳宫庙会,庙会分观赏区、体验区、探究区、美食区、展演区五大区块,包含了许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全部由学校里的书法、美术、铜管乐、舞蹈、手工艺、茶文化、天文、美食等50余个“小社团”成员主持开展。另外,还有县司法局、红十字会、疾控中心、图书馆等社区小社团联系单位组织的法制宣传、应急救护培训、卫生健康知识大赛等活动。
  在玩的过程中,重在知识的运用。在天文社团摊位前,社团成员将相关科学知识编成百条问答题,参与的同学每答对一题可获得一个“毓秀币”(校内虚拟货币),而且还可以通过天文望遠镜观测太阳黑子。不但增强了同学们运用课堂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们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完成活动任务,都很有成就感。
  在“美食一条街”摆摊的同学,都是六年级的美食社团成员。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各种武义小吃的美食琳琅满目,麻糍、切糖、芋饺、煎饺、切糕、红薯条、彩色汤圆应有尽有。孩子用活动中赚来的“毓秀币”购买自己喜爱的美食……
  这次庙会,堪称是熟溪小学开展“小社团”建设以来一次成功的现场展示,展现了“小社团”蓬勃的生命力和缤纷夺目的光彩。
  (二)年级层面:整合课程实施的各项资源
  学校拓展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课程安排上,根据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高年级和低年级两类,在学习内容上,以其丰富的学习样式和趣味性的学习内容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故而不同的年级学习任务不同。
  如三年级开设的《创意生活》,就是试图从生活入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教育养料,通过开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生活与交往技能,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该课程属于创意课程类,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
  从下表的课程内容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该课程是基于学生爱好,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学校学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其实施需要充分挖掘身边丰富的资源,挖掘家长、友人的生活资源。
  《创意生活》从2016年秋学期起开始实施,由各班班主任负责,聘请家长、友人为校外辅导员,担任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形式上,主要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情景—质疑”启发式教学法,模拟实践教程的实施。其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展示相结合,过程评价与作品打分相结合,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情感态度与协作精神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
  低年级学生的婺剧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了如下的安排:
  认识婺剧:婺剧发展历史、唱念做打特点、脸谱戏服赏析;动手环节为戏服体验、动作模拟。
  中国地方戏:中国戏曲特点、主要剧种特征、代表人物;动手环节为听音识戏,手绘著名戏曲唱段插图。
  世界戏曲:不同国家戏曲形式、从戏曲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中外交流;动手环节为名作诵读,标识性地理环境认识。
  婺剧堂会:以听婺剧堂会形式,体验相关茶艺、书法、楹联等相关传统技艺;动手环节为体验和动手操作。
  婺剧与美德:用婺剧的不同故事,讲述中华传统美德;环节为电影课,用电影讲故事。
  脸谱识善恶:通过婺剧脸谱,引导孩子认识社会百态,学会适应社会能力;动手环节为给现代社会上的不同行业画脸谱。
  南腔北调说金华:通过婺剧不同唱腔,介绍金华地区的文化交流、历史传承;动手环节为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族谱姓氏,讲自己的故事。
  从上述两个年级创毓课程的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校各年级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课程为学生所喜欢,并富有地方特色,而且能充分利用周边各类资源为“我”所用。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也是由各具特色的各类校外辅导员等“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丰富并形成的。
  (三)班级层面: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教育应当关注人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综合融通。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提供了具体的、特定阶段不可缺少的生命时空、群体与组织关系和实践活动。班级生活是一种综合融通的教育,是与终身教育直接沟通的教育,是直接生成整体的人的教育。[2]在学校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班级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持续开展起来,下面展现的是SX小学一(1)班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概况。
  1.折一折,“玩”出我们的原创红包袋
  他们用红色卡纸做红包袋,写上简练的祝福语、祝福词,绘画加创意剪纸贴画等手法,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红包袋。
  2.改一改,“玩”出自己的小书架
  惠同学在假期整理自己的房间时,发现了一个闲置的置物架,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小书架。
  3.变一变,“变”出了百变书柜
  彤同学用废弃的泡沫箱和彩色胶带纸做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书柜,利用废旧的物品打造出让人惊喜的软装,让生活更加绿色。
  4.绑一绑,“玩”出奶粉罐收纳凳
  随着妹妹的降临,家里奶粉罐多了,玩具也多了,怎样发挥其二次作用呢?欢同学在妈妈的帮助下发明了一款奶粉罐收纳凳,既可以做收纳凳,玩具还可以分类整理在里边,一举两得。
  5.画一画,设计出自己的夏季班服
  班服班帽设计,每个同学先在稿子上设计,然后在衣服上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成功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夏季校服与一款与众不同的帽子。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沟通融合的成效分析
  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融合在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集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一)学生的成长:在文化滋养中开拓创新、优雅灵秀
  1.在积极的探究实践中,培养了小创客群体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学校相关活动的不断开展,两者的结合为学校小创客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近两年,学校的创客氛围越来越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能力的小创客群体正在逐渐形成。如,开展科技节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发明作品以及现场创意比赛作品的质量都比前些年有了较大的提升。
  2.“做中学”,“玩”出科学洞察力
  杜威指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人们如果想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情;他们必须改变环境。”[3]这种方法论的重点不是对环境作出了多少改变,而是从中形成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在创客思维的引领下,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开发,创新思维、复杂性思维获得长效发展。低段的学生把构建班级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假期研究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实践的维度与深度,创生了精彩、丰富的童年,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高段学生把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生活场景做成剧本搬上了舞台。
  (二)教师的成长: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提升教育品质
  1.课程开发与综合融通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锻炼了部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但课程体系建设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领域。而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已经不只是按国家课程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绝对成绩”问题,而是如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来因材施教、提高“相对成绩”的问题,这就要求自始就参与到学校课程构建的每一个环节。以培训项目的形式,教师分层参与了学术报告、方案研讨与论证、拓展性课程开发等环节的工作,实现了上与下、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良好互动。
  2.在学术团体建设中,助推特色课程发展
  为了实现教师助推特色课程的开展与发展,学校首批成立了茶艺、婺剧、中草药、假期活动研究、创客、习作教学研究、智慧数学等7个教师学术团体。各学术团体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婺剧、茶艺、假期活动研究等团体的活动更为丰富,成效更为明显。活动中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专家引领相結合。既利用县里各项培训平台,实现与一些高校专家的对接,也通过各种渠道,与本县各领域的相关专家建立联系,依托他们的专业水准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二是与学生活动相结合。通过学术团体教师的努力,学生茶文化学习与表演,婺剧表演、假日活动等发展态势良好。SX小学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茶艺社学生陶楚珊被评为“中华小茶人”。
  (三)学校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提升教育内涵
  1.立德树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实现课程的价值
  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SX小学是通过课程实施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首先是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比如婺剧课程,他们没有停留在吹拉弹唱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科整合开发更多的内容。在传统剧目欣赏中体会国家情怀和与人为善的道理;在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创作中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在婺剧表演的眉眼传神中学会优雅灵秀等等。其次是在课程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2018年母亲节前夕,毓秀茶艺班的学生担任了全校其他班级的茶艺小导师,向其他同学传授绿茶与红茶的冲泡技艺。学校少先队适合开展了我为母亲敬杯茶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小创客启蒙教育的导向,保证了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体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2.弘扬发展:整合活动资源,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营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具身德育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校园活动设计中,有意识融入“药·茶·剧”系列拓展性课程元素,既整合了课程活动资源,同时又提高了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相关媒体报道学校开展的分会场活动,学校部分家长和学生为与会嘉宾制作养生茶点和养生汤,与会代表纷纷留言点赞。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研究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以考察探索、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广泛开展以中医药养生文化、茶文化、婺剧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开展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创客启蒙教育,在发展与创新中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叶澜等.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李家成.学生暑期生活与学期初生活怎样过[J].教育视界, 2016,(17): 4-5.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93
  责任编辑 吴晶晶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土文化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角色游戏因其扮演性特征成为易于被学龄前儿童接受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舞蹈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以身体语言来呈现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身体语言的运用在某些层面来说也是扮演性的一种呈现。因此,将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资源进行提炼加工运用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民族认同、身心健康等的发展。  [关键词] 本土文化
[摘 要]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帮助学生进行行为养成以及价值观塑造等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没能与学校工作很好地结合。本文以新余市暨阳学校为分析个案,介绍一些德育课程与学校工作有效结合的经验以及评估反思。  [关键词]德育课程;学校管理;教评  我国历来有重视德育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更是被放在首位明确写在教育方针中。“立德为上”已成为全社会的
[摘 要] 一个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优质教育呈现的关键,关注课堂教学的研究才能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师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思考,更需要教师做一个研究者,不断地精研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持续的研究中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一个独特的“自己”,让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课堂。  [关键词] 教师成长;反思  每个教师希望自己更为优秀,而这个过
[摘 要] 就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而言,“学习进阶”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一般认为“学习进阶是对一段时期内,儿童学习或者探究某主题时,其思维方式的连续且不断精致发展的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课的复习课教学,就可以运用到学习进阶式的思维教学,教师可通过设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对思维结构的分析思考,从而获得高效的复习方法并在认知能力上得到不断进阶。  [关键词] 学习进阶;复习课;教学设计;《亚洲
[摘 要] 2011版数学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程式课堂就是借助學程单让学生体验并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整合提炼—实践运用”的学习历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互动分享,形成对知识的梳理、提升,最终自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学程单;合作学习;自主建构
[摘要] STEM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等活动,完成主题项目,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以基于STEM理念的项目式学习“点亮红绿灯”为例,由实际问题出发,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科学探究、工程设计与制作为基础,不断地利用问题推动课堂教学。  [关键词]
[摘 要] 国内经济领域文本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负载词因其独特性,在翻译中的问题不断突显。本文通过对文化负载词成因的分析,结合《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翻译,通过引用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而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功能对等理论  一、经济文本特点  经济领域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特色,以《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为例:  1.涉及内容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诸多教育研究学者纷纷投入到关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研究当中。经研究发现,语文学科与绘画艺术元素有着较强的联系性,诸多精美的文章当中都会插入一些极为符合文章意境的插画。这些插画的出现,不仅能够使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语文当中的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极大地
[摘 要] 政治认同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它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学生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当前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当下政治教师依赖强制性的灌输、说教和单纯的知识讲授,缺乏必要的情感价值的体验,远远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赞同和认可,难以实现对政治认同学科素养的建构。  [关键词]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师生探疑;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 要] 教育部最新研制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对传统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凝练出了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要素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学校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关键是教师,即对广大一线英语教师而言,落实落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需要以新课标倡导的英语课程体系为载体,整合课内外相关主题资源,探索“教师能操作、学生易接受、教学有效果、实践可迁移”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