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工具性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课文课程标准 工具性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突出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影响,则应注重语文“人文性”特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注重两者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然而现实中,语文课堂中重人文性、去工具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学校都着重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活动,注重多媒体的使用,注重课堂的拓展延伸,注重老师讲解的时间长不长等指标,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在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下,老师不得不费尽心思,追求感官刺激,进行一些浅层次的表演,课是上得比以前热闹,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听说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写是对语言的再造升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呢?
一、听是学语文的基础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接收,有45%是靠听完成的,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语言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学生不能像阅读时那样能够延迟、反复,而是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信息。因此,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应速度、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等方面,听都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注重对学生倾听这一块的训练。
比如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我们可着重对听训练,因为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我们可通过教师范读、多媒体配乐朗读、学生领读、小组互读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进行评价,感悟韵律的跃动,语言的优美。
二、读是学语文的关键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读书不充分的现象。或者是学生虽然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意象、意境在头脑里“活灵活现”地显现出来。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读书这一环节应多给孩子些时间,老师应抓住文章的脉络主线,有目的地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验、去感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比如我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课文的主线,让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后,看到了、感受到了什么?她外祖母家与别家有哪些不同?”,并把问题细化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
(1)贾府在什么地方,黛玉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
(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3)她在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认真读过课文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自己好像已化身为黛玉,小心翼翼地行进在壁垒森严的贾府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如临其境。
然后我抛出第四个问题:黛玉在贾府内都见了些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学生深入思考,从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文本,读懂作者的内心,理解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其感,思其思,感同身受。
三、说是学语文的重要途径
日常中常见这样的例子: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也就只识得几个字,甚至有些大学毕业生说个话也结结巴巴。讽刺的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爱上语文课,觉得无聊、没用。正是这种功利、短视的心态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语文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语言的实践性学习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
对于小学低中阶段的学生,可在一节课中留二三十分钟时间,让孩子們看看这节课都学了哪些词语、成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让学生仿照本课的特点,运用本课的好的词句,适当进行一些口头训练,或介绍自己的家乡风光、性格爱好,或表达自己的学习计划、理想抱负等,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写是学语文的升华
语文课程是语言学习的载体,它要求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以语言媒体为基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篇章,生动的语句,精妙的修辞,我们老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合适的契机,精心利用好这些素材,让学生深刻地感悟,透彻地领会,会心地仿写,那么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语文,爱上语文。
如我在讲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夜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月亮比喻做白玉盘和瑶台镜,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向孩子讲授本体、喻体、相似点的关系,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说出月亮和白玉盘在颜色、形状、光洁度等方面的相似,并理解月亮和瑶台镜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你还能把月亮比喻成什么?它们有什么相似点?请你写一写。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致,马上拿出本子写了起来,出现了很多精妙的比喻。
五、听说读写,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不仅要围绕“字、词、句、段、篇”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抓住“能力”的核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贴接近语文,学好语文,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中,反映工具性特点的是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技巧,反映人文性特点的是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理想的语文课堂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回归语文的教学本色,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彰显语文的教化功能。
关键词: 课文课程标准 工具性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突出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影响,则应注重语文“人文性”特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注重两者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然而现实中,语文课堂中重人文性、去工具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学校都着重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活动,注重多媒体的使用,注重课堂的拓展延伸,注重老师讲解的时间长不长等指标,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在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下,老师不得不费尽心思,追求感官刺激,进行一些浅层次的表演,课是上得比以前热闹,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听说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读写是对语言的再造升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呢?
一、听是学语文的基础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接收,有45%是靠听完成的,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语言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学生不能像阅读时那样能够延迟、反复,而是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信息。因此,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应速度、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等方面,听都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注重对学生倾听这一块的训练。
比如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我们可着重对听训练,因为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我们可通过教师范读、多媒体配乐朗读、学生领读、小组互读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进行评价,感悟韵律的跃动,语言的优美。
二、读是学语文的关键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读书不充分的现象。或者是学生虽然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意象、意境在头脑里“活灵活现”地显现出来。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读书这一环节应多给孩子些时间,老师应抓住文章的脉络主线,有目的地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验、去感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比如我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课文的主线,让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后,看到了、感受到了什么?她外祖母家与别家有哪些不同?”,并把问题细化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
(1)贾府在什么地方,黛玉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
(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3)她在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认真读过课文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自己好像已化身为黛玉,小心翼翼地行进在壁垒森严的贾府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如临其境。
然后我抛出第四个问题:黛玉在贾府内都见了些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学生深入思考,从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文本,读懂作者的内心,理解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其感,思其思,感同身受。
三、说是学语文的重要途径
日常中常见这样的例子: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也就只识得几个字,甚至有些大学毕业生说个话也结结巴巴。讽刺的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爱上语文课,觉得无聊、没用。正是这种功利、短视的心态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语文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语言的实践性学习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
对于小学低中阶段的学生,可在一节课中留二三十分钟时间,让孩子們看看这节课都学了哪些词语、成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让学生仿照本课的特点,运用本课的好的词句,适当进行一些口头训练,或介绍自己的家乡风光、性格爱好,或表达自己的学习计划、理想抱负等,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写是学语文的升华
语文课程是语言学习的载体,它要求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以语言媒体为基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篇章,生动的语句,精妙的修辞,我们老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合适的契机,精心利用好这些素材,让学生深刻地感悟,透彻地领会,会心地仿写,那么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语文,爱上语文。
如我在讲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夜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月亮比喻做白玉盘和瑶台镜,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向孩子讲授本体、喻体、相似点的关系,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说出月亮和白玉盘在颜色、形状、光洁度等方面的相似,并理解月亮和瑶台镜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你还能把月亮比喻成什么?它们有什么相似点?请你写一写。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致,马上拿出本子写了起来,出现了很多精妙的比喻。
五、听说读写,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不仅要围绕“字、词、句、段、篇”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抓住“能力”的核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贴接近语文,学好语文,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中,反映工具性特点的是文章的结构、语言和技巧,反映人文性特点的是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理想的语文课堂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回归语文的教学本色,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彰显语文的教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