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跑是追求速度的极限运动项目。短跑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最快的速度,短跑训练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目标是不同的。小学阶段的少儿短跑训练,总体目标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基本技术,形成良好的运动能力发展趋势,为运动员以后能提高运动成绩,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奠定基础。
一、专项技术训练是早期短跑训练的核心
1、“专项技术训练是对已有跑姿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运动方式,少儿在自然生长中掌握了跑这一运动形式,但自然形成跑的动作时各不相同的,很多技术不规范或是不正确。所以说,学习正确的短跑技术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改造、完善已有不合理跑姿的过程。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理论,改进一种旧技术比学习一种新技术要困难的多。因此,教练员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短跑技术的正确概念,然后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个人技术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改进,逐渐提高、形成正确合理的跑姿。
2、“专项技术训练应贯穿短跑训练始终”
运动技能的形成理论认为,“一种正确技术的掌握在于多次重复,使之形成动力定型”。如果一个人跑的技术中存在不合理或错误动作,那多次重复形成的强化最终会形成错误技术的动力定型。跑是人的自然运动方式,各人的姿势都有个性的特征,其中动作技术中不合理或错误的成分必然存在,这就使短跑技术训练面临艰巨的任务。少儿正处在身体发育旺盛期,改进、掌握、形成正确合理的短跑技术动作比较快,少儿在训练中教练员应重视动作技术的改进训练,强调正确动作技术的掌握,为今后向更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
3、专项技术训练中新技术、新观念的运用
短跑技术发展至今,在跑的周期动作结构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只是围绕着步长、步频的相应关系,在后蹬和前摆的参数上发生变化,使短跑技术更完善。现代短跑技术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1)快速蹬伸技术,现代短跑技术中出现屈蹬技术,提高了蹬伸速度。(2)摆动腿快摆技术,加快摆动腿的速率,缩短跑的周期,提高了跑的频率。(3)前支撑技术,减少前支撑阻力,缩短前支撑时间,减少损耗,提高跑的速度。在少儿短跑技术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
二、适宜的身体训练是早期短跑训练的生命
1、少儿的短跑专项技术训练是一长期的过程,教练员在安排短跑专项身体练习时应尽力做到与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在专项素质训练中,选择练习手段、确定练习负荷,都应充分考虑专项特点和技术要求。教练员应加强研究,多多挖掘,使专项身体练习与技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使专项素质充分地通过合理技术表现出来,也有助于正确技术的培养和提高。
2、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少儿的短跑训练中,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练习要互相配合、适当地安排。只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不能获得较高的专项成绩;只进行专项身体训练,虽然在短期内能使成绩有所提高,但达到一定成绩后就会由于素质的不足影响成绩进一步的提高。教练员在身体练习安排上要做到,一般身体练习和专项身体练习紧密结合,全面锻炼身体与重点提高相结合。
3、身体训练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练员要针对少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练习,激发运动员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例如:游戏竞赛法、变换条件练习法、评比表扬法等等。
三、战术意识训练是少儿短跑训练的灵魂。
1、战术意识训练与少儿短跑训练的结合
战术意识训练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教练员要重视并加强少儿短跑运动训练的战术意识训练。做到要从小抓、从小培养,教练员在各项训练中给以不断的指导、帮助,提高运动员的分析能力,少儿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的通过自身的体验、摸索、总结、掌握来提高自己的战术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战术思想。少儿短跑训练中渗透战术意识训练,是运动员对短跑训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正确认识和掌握短跑技术的“灵魂”。通过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对今后形成运动员良好的“战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2、战术意识训练与平时练习相结合
在平时的练习中,教练员要有意识的锻炼运动员的“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战术意思。因为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是短跑战术的基础。练习中,教练员有意识的安排不同强度和不同速度指标的练习,锻炼运动员的控制速度能力,提高运动员跑动的节奏意识,加强运动员在跑动中对体力的分配能力。通过长期反复的练习和强化,帮助运动员分析、摸索和总结,形成了大脑中“建构”,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运动员自身的较强的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战术意识,为今后形成良好的战术素养起很大的帮助。
3、战术意识训练与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正确发挥战术、发挥运动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战术意识训练与心理素质培养在训练中同步进行教育效果较好,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很难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各种训练、测验、比赛中去有意识的培养,尤其在测验和模拟比赛中,教练员可根据某个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心理特点,把他与水平相当的对手分为一组,根据自身特点安排战术,同时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心理;把他和强手分为一组时,可培养他们的敢于挑战、勇于竞争的意识;有时还需要有意识的将运动员安排在对手水平较差的一组,帮助运动员找到一种必胜的信心,使他们体验相互获胜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不骄不馁的心理品质。
总之,教练员不仅要把握少儿短跑训练的“核心”、“生命”、“灵魂”问题,还要做到遵循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不间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等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短跑训练,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训练,使好苗子“昙花一现”造成人才损失。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 江苏】
一、专项技术训练是早期短跑训练的核心
1、“专项技术训练是对已有跑姿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运动方式,少儿在自然生长中掌握了跑这一运动形式,但自然形成跑的动作时各不相同的,很多技术不规范或是不正确。所以说,学习正确的短跑技术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改造、完善已有不合理跑姿的过程。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理论,改进一种旧技术比学习一种新技术要困难的多。因此,教练员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短跑技术的正确概念,然后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个人技术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改进,逐渐提高、形成正确合理的跑姿。
2、“专项技术训练应贯穿短跑训练始终”
运动技能的形成理论认为,“一种正确技术的掌握在于多次重复,使之形成动力定型”。如果一个人跑的技术中存在不合理或错误动作,那多次重复形成的强化最终会形成错误技术的动力定型。跑是人的自然运动方式,各人的姿势都有个性的特征,其中动作技术中不合理或错误的成分必然存在,这就使短跑技术训练面临艰巨的任务。少儿正处在身体发育旺盛期,改进、掌握、形成正确合理的短跑技术动作比较快,少儿在训练中教练员应重视动作技术的改进训练,强调正确动作技术的掌握,为今后向更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
3、专项技术训练中新技术、新观念的运用
短跑技术发展至今,在跑的周期动作结构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只是围绕着步长、步频的相应关系,在后蹬和前摆的参数上发生变化,使短跑技术更完善。现代短跑技术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1)快速蹬伸技术,现代短跑技术中出现屈蹬技术,提高了蹬伸速度。(2)摆动腿快摆技术,加快摆动腿的速率,缩短跑的周期,提高了跑的频率。(3)前支撑技术,减少前支撑阻力,缩短前支撑时间,减少损耗,提高跑的速度。在少儿短跑技术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
二、适宜的身体训练是早期短跑训练的生命
1、少儿的短跑专项技术训练是一长期的过程,教练员在安排短跑专项身体练习时应尽力做到与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在专项素质训练中,选择练习手段、确定练习负荷,都应充分考虑专项特点和技术要求。教练员应加强研究,多多挖掘,使专项身体练习与技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使专项素质充分地通过合理技术表现出来,也有助于正确技术的培养和提高。
2、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少儿的短跑训练中,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练习要互相配合、适当地安排。只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不能获得较高的专项成绩;只进行专项身体训练,虽然在短期内能使成绩有所提高,但达到一定成绩后就会由于素质的不足影响成绩进一步的提高。教练员在身体练习安排上要做到,一般身体练习和专项身体练习紧密结合,全面锻炼身体与重点提高相结合。
3、身体训练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练员要针对少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练习,激发运动员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例如:游戏竞赛法、变换条件练习法、评比表扬法等等。
三、战术意识训练是少儿短跑训练的灵魂。
1、战术意识训练与少儿短跑训练的结合
战术意识训练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教练员要重视并加强少儿短跑运动训练的战术意识训练。做到要从小抓、从小培养,教练员在各项训练中给以不断的指导、帮助,提高运动员的分析能力,少儿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的通过自身的体验、摸索、总结、掌握来提高自己的战术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战术思想。少儿短跑训练中渗透战术意识训练,是运动员对短跑训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正确认识和掌握短跑技术的“灵魂”。通过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对今后形成运动员良好的“战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2、战术意识训练与平时练习相结合
在平时的练习中,教练员要有意识的锻炼运动员的“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战术意思。因为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是短跑战术的基础。练习中,教练员有意识的安排不同强度和不同速度指标的练习,锻炼运动员的控制速度能力,提高运动员跑动的节奏意识,加强运动员在跑动中对体力的分配能力。通过长期反复的练习和强化,帮助运动员分析、摸索和总结,形成了大脑中“建构”,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运动员自身的较强的节奏意识和体力分配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战术意识,为今后形成良好的战术素养起很大的帮助。
3、战术意识训练与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战术意识与心理素质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正确发挥战术、发挥运动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战术意识训练与心理素质培养在训练中同步进行教育效果较好,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很难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各种训练、测验、比赛中去有意识的培养,尤其在测验和模拟比赛中,教练员可根据某个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心理特点,把他与水平相当的对手分为一组,根据自身特点安排战术,同时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心理;把他和强手分为一组时,可培养他们的敢于挑战、勇于竞争的意识;有时还需要有意识的将运动员安排在对手水平较差的一组,帮助运动员找到一种必胜的信心,使他们体验相互获胜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不骄不馁的心理品质。
总之,教练员不仅要把握少儿短跑训练的“核心”、“生命”、“灵魂”问题,还要做到遵循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不间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等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短跑训练,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训练,使好苗子“昙花一现”造成人才损失。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