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领导,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增强。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审计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找茬、触摸别人的伤疤,而始终没有把审计与高层次监督联系起来。
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要靠宣传《审计法》及内部审计工作来解决。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事业内部组织自主性增强的需求,更是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夯实内部审计根基
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是要组建好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1.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准
内总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管理制度、电子信息系统处理等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
2.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要抓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国家财经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新制度和新准则的学习,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
3.转变观念,健全管理
审计人员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队伍的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4.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都要加强沟通,还要加强与政府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培养审计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审计人员不断探索教育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教育审计研究为教育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三、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认真学习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38个审计规范等,学习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法规的实质,做到融会贯通。在使用法规时要注意法规的适用性和时效性,维护法规的严肃性,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其次,吸取国家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规范内容,结合教育系统的行业特色和部门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研究现阶段适合教育行业特色、适合单位自身的管理特点的教育内部审计规范细则。从而推动教育内部审计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不断提高教育内部审计质量保驾护航。
四、转变审计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
审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坚持批判性,是审计工作最基本职责的体现。但是,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者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作为优秀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并不是出现了问题才做出专门的批判,而是要加强事前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做审计实务的称职实施者、审计项目的合格领导者和教育理论的积极研究者。内部审计部门应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教育内部审计是加强内部财经管理,规范经济秩序,推行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
党和国家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为教育内部审计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抓住机遇,铸牢根基,不断完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实现教育内部审计新的飞跃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增强。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审计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找茬、触摸别人的伤疤,而始终没有把审计与高层次监督联系起来。
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要靠宣传《审计法》及内部审计工作来解决。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事业内部组织自主性增强的需求,更是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夯实内部审计根基
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是要组建好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1.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准
内总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管理制度、电子信息系统处理等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
2.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要抓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国家财经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新制度和新准则的学习,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
3.转变观念,健全管理
审计人员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队伍的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4.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都要加强沟通,还要加强与政府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培养审计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审计人员不断探索教育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教育审计研究为教育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三、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认真学习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38个审计规范等,学习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法规的实质,做到融会贯通。在使用法规时要注意法规的适用性和时效性,维护法规的严肃性,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其次,吸取国家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规范内容,结合教育系统的行业特色和部门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研究现阶段适合教育行业特色、适合单位自身的管理特点的教育内部审计规范细则。从而推动教育内部审计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不断提高教育内部审计质量保驾护航。
四、转变审计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
审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坚持批判性,是审计工作最基本职责的体现。但是,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者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作为优秀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并不是出现了问题才做出专门的批判,而是要加强事前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做审计实务的称职实施者、审计项目的合格领导者和教育理论的积极研究者。内部审计部门应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教育内部审计是加强内部财经管理,规范经济秩序,推行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
党和国家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为教育内部审计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抓住机遇,铸牢根基,不断完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实现教育内部审计新的飞跃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