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传统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掌握教师“满堂灌”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少创新能力。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规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体会。
一、慎用带有浓重荣誉色彩的评价语言
高帽子的评价语言有一种虚无飘渺,脚不着地的感觉。学生如果乐于为了使老师满意而去“表现”自己,就会努力去揣测老师的意思,而忽视事物的真相,他们的言行就难免有失真实的时候。其实,学生在真实的探究情景中,几乎是进入了一种望我的状态。孩子的言行状态是真实流露的,而不是有目的的“表现”。教师应用这样的评价用语,不仅滞后于学生学习状态,而且还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什么而学?是为了老师的欣赏而学习的吗?有些孩子从幼儿园时的不知红花为何物,到五年级时不奖励红花就没力气做事,似乎学习的快乐不是求知而是求“红花”所代表的荣誉。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应引导学生经历的是:为了探求事实,追求真理而努力的情感,千万不要再要求学生为了老师的表扬而努力了。这样不但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要出问题,而且学生的探究情感也要被污染了。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起不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科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名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能否大胆想象,善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等等。评价要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由于受到旧观念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把关注焦点对准了学习结果,即那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进行学习时往往缺少应有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凡事都从兴趣出发,稍有挫折,就灰心丧气,停滞不前,而且不会与人合作,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共享,即使勉强能够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也总是显得底气不足,开始的想法很好,在实际操作中又觉得漏洞百出,最终造成了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自我评价的方法有激励作用,它以过去的“我”作为评价基础,如果学习中某方面每一天都有进步,就可以说明我是一名不断上进的学生。小组评价既可以激励同学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又能展示各自的特长,可以从“团队精神、探究活动、知识技能”等方面進行评价,教师进行监督。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运用“三句评价法”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一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第二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进行评价,第三句是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偏差。如教学《杠杆》一课时,学生在标注剪刀的“三点”时出现一点偏差,展示时,我用了三句话加以评价:“标注得很认真!”“三点很接近!”“谁还有不同意见?”这三句评价语言看似简单,却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评价的激励性策略。第一个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敢于展示自己学生成果的赞赏,第二个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肯定,第三个评价则是教师在维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巧妙地揭示了答案不正确的信息。
三、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评价,教师一直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要完成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单靠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全面、准确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我们在生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哪些变化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学生提出:“我的手在长大”,“我的个子在长高”,“我的体重在增加”──接着我马上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变化呢?”这时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红印泥拓印、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下来、还可以拍成照片保存下来,可以用尺量,把数据记下来……学生的这些创意不但得到了我的赞扬,我们师生还马上付诸行动,一起设计了一张“我的生长发育记录单”。这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原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不但能使学生自主参与,而且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潜能会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探索出各种各样的的创新方法。教师只有敢于将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不轻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去自行探究,才能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生的不同体验和不同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要维护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慎用带有浓重荣誉色彩的评价语言
高帽子的评价语言有一种虚无飘渺,脚不着地的感觉。学生如果乐于为了使老师满意而去“表现”自己,就会努力去揣测老师的意思,而忽视事物的真相,他们的言行就难免有失真实的时候。其实,学生在真实的探究情景中,几乎是进入了一种望我的状态。孩子的言行状态是真实流露的,而不是有目的的“表现”。教师应用这样的评价用语,不仅滞后于学生学习状态,而且还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什么而学?是为了老师的欣赏而学习的吗?有些孩子从幼儿园时的不知红花为何物,到五年级时不奖励红花就没力气做事,似乎学习的快乐不是求知而是求“红花”所代表的荣誉。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应引导学生经历的是:为了探求事实,追求真理而努力的情感,千万不要再要求学生为了老师的表扬而努力了。这样不但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要出问题,而且学生的探究情感也要被污染了。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起不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科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名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能否大胆想象,善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等等。评价要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相结合。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由于受到旧观念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把关注焦点对准了学习结果,即那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进行学习时往往缺少应有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凡事都从兴趣出发,稍有挫折,就灰心丧气,停滞不前,而且不会与人合作,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共享,即使勉强能够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也总是显得底气不足,开始的想法很好,在实际操作中又觉得漏洞百出,最终造成了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自我评价的方法有激励作用,它以过去的“我”作为评价基础,如果学习中某方面每一天都有进步,就可以说明我是一名不断上进的学生。小组评价既可以激励同学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又能展示各自的特长,可以从“团队精神、探究活动、知识技能”等方面進行评价,教师进行监督。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运用“三句评价法”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一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第二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进行评价,第三句是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偏差。如教学《杠杆》一课时,学生在标注剪刀的“三点”时出现一点偏差,展示时,我用了三句话加以评价:“标注得很认真!”“三点很接近!”“谁还有不同意见?”这三句评价语言看似简单,却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评价的激励性策略。第一个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敢于展示自己学生成果的赞赏,第二个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肯定,第三个评价则是教师在维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巧妙地揭示了答案不正确的信息。
三、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评价,教师一直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要完成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单靠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全面、准确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我们在生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哪些变化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学生提出:“我的手在长大”,“我的个子在长高”,“我的体重在增加”──接着我马上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变化呢?”这时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红印泥拓印、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下来、还可以拍成照片保存下来,可以用尺量,把数据记下来……学生的这些创意不但得到了我的赞扬,我们师生还马上付诸行动,一起设计了一张“我的生长发育记录单”。这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原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不但能使学生自主参与,而且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潜能会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探索出各种各样的的创新方法。教师只有敢于将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不轻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去自行探究,才能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生的不同体验和不同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要维护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