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往往对习作有害怕和厌恶心理,如何才能让学生从不会习作、怕习作,到乐意习作、喜欢习作,甚至写好作文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讲述生活。
  一、重积累,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我们应当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1.捕捉生活的瞬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我们可以用相机拍摄下生活中一些比较典型的事物,例如:清洁工人起早贪黑为城市清洁、交警不畏严寒酷暑指挥交通、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白衣天使细心照顾病患、小学生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到福利院看望孤儿等事情,再如雪雨风霜、日月星辰、鸟兽虫鱼、山川河流,雪山草原等神奇的大自然景象,通过媒体的一一重现,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又可以积累习作素材,陶冶情操。
  2.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为使学生写好某一类作文,我们还应当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例如:要让学生写好“辩论会”,我们在写之前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辩论会,先以小组为单位分好正反方,然后在赛前正反方小组各自查找资料,再由正反方各推选出4位辩手上台进行辩论,台上的辩手唇枪舌剑,台下的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来几声喝彩,整场辩论会精彩纷呈。为使教师指导得更加到位,为使学生在写的时候重温比赛场面,我们将辩论会中最精彩的片段利用摄像机拍摄了下来。在上作文指导课时,教师播放了辩论赛的场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辩论会的过程,学生兴趣很大,讲得头头是道,还有学生不断地加以补充,整堂习作指导课孩子学习气氛活跃,虽然老师拍摄活动场面辛苦了一点,但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还是很值得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方面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为学生习作积累了素材,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重激励,激发情感
  情景交融,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曾经观摩过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学内容是通过观看三位同学劝阻不文明行为的现场表演写一篇作文。课始,老师没有直接切题,而是通过设问:“同学们,碰到不文明的行为,你敢不敢站出来批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接着表演了一个学生上去劝阻随地扔纸的小品,这样通过情景交融,使学生先前的情感在小品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避免了写空话、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端。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在习作教学中,应对学生的习作采取赏识指导:在评比习作时,无论是优美的语句、新颖的立意,还是巧妙的构思,只要发现学生的一点闪光点都要加以肯定和称赞,在讲评习作时,对习作水平虽然只有一点儿提高的同学也应当加以表扬,对优秀的篇章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习作的内在动力。这样既有利于优秀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又能激发中差生的写作热情,使全体学生都能逐步喜欢上习作,降低畏难情绪,从而逐步提高习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体验是习作的生命。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习作,张扬了个性,又从习作中学会了做人,品味了人生,习作的灵感也将势必会如活水一般源源不断,习作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新教材中口语交际比旧教材中听说的要求更高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口语基础。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口语交际,由此可见从低年级起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经过探究,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期刊
学生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天真顽皮,对生活充满憧憬与幻想。学生作文就是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知所感,放飞自己纯真的心灵,体会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让学生快乐地作文,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调动快乐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作文,只有通过其本身的积极主动参与、消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应着力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积极提供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乐
期刊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课如何在评价中既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又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过程性评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本人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关于过程性评价,目前国内文献阐述的或
期刊
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首先被看作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教材中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还可以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
期刊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激发探究欲望,尽可能地提供探究机会,确保自主探究的时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猜想、验证、想像、创新的过程。但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究任务,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一、精心诱导,激发探究动机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探究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
期刊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地球村的人们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共同的发展和进步。于是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现在学校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是升入初中后,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是提高了,反而降低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到越来越难,甚至有一些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每年,学校的英语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全校优秀的学生比例在上升,后1/3学生的人数也在上升,中游的学生的成绩则呈现下滑的趋势。学校
期刊
大部分科目,如外语、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甚至包括化学,学习时相当大部分的智力活动是记忆。其实物理学习也需要记忆,而且记忆在物理学习中也很重要。事实上,各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只不过是不同学科对记忆的要求有所不同。目前,一些高中生把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真正搞清它们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这就说明,记住物理知识不等于学会物理。还有一种情况,
期刊
数学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都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但是,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喜欢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习的热情降低,上数学课表现出消极情绪。下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现状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并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写出来供各位同仁商榷。  一、外部特征  1.不知所措型  这类学生内心有着一种强烈的学好数学的决心,但由于长期
期刊
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偏重于直叙,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特别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初中生来说年龄尚小,注意力又不易稳定集中,往往是凭兴趣认识事物。学习新知识,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有的干脆不学。  在教学中,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方面,本人做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在编写教案中体现出兴趣性  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一是多方查找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为此,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让学生“会学”比只要学生“学会”重要得多。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加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要学习的其他科目越来越多,自习课辅导时间也随之减少,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不会学习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将来,所以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