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更需要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适应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本文将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 研究性 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组织能力。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教育科学、人体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好体育技术,以及为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抗御疾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切实地理解并懂得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与体育教学范畴-方法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并深入理解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全面照顾、因材施教,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刻苦学习和锻炼[1]。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既是各学科教学的一个部分,首先应该属于教学。按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原理分析,教学则是第一本位,是“属”,是最能反映体育教学的属概念;而“教育”是“种”,属于第二本位。因此我们把体育教学的属概念框定为“教学”,但按逻辑原理,定义概念中不能出现被定义概念中相同的词语,因此,需把“教学”这一属概念细化为——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双边活动。体育教学的种差是什么?体育教学区别与其它学科教学的种差有很多:户外环境为主;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非生产性;运动知识技能传习,有比较频繁的身体接触性人际交往;侧重于发展学生身体时空感觉、运动智力;需要机体自我操作与体验等。而在这些特征中,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运动技术传习。这个特征既可区别其它学科教学,如物理、数学、化学、音乐、美术、劳动等,又能体现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2]。因此可以把“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为:“以运动技术传习为媒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体育课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体育课的概念,按教育大词典上理解,“课”的含义应是“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划分的科目,如公共课、英语课、语文课等”。因此,体育课应是学校教育各科目之一,像英语课、语文课一样,体育课是一种科目的名称。其次,按课的性质来划分可把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又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综合课;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可把体育课分为排球课、篮球课、乒乓球课、素质锻炼课、运动战术课等。因此体育课可理解为:“各种体育类型的课型”。
二、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普遍都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多年来课堂组织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因此,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欠缺创新能力。
(一)认知目标
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原理、技术环节与要领;技能目标——特指运动技能目标,包括该课、该单元具体的运动技术;情感目标——包含心理学、社会学两个方面的指标,即个体的兴趣、积极性、情绪状态与集体的合作、交流;体能目标——这个体育学科特有的目标,运动直指身体方面的效应,主要包含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3]。
(二)教学方法的配备
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示游戏竞赛法、纠错法、合作学习法、启发法等。
(三)教学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学校的场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大小与学校的规模有关;器材则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关,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器材的要求不一,有的教学内容本身需要一定的器材,如单杠双杠、球类活动、跳箱等,但是在一些不需要器材的项目,同样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如跳远教学,可以设胃低箱或橡皮筋帮助学生提高腾空高度,可以在空中设置橡皮筋或气球帮助学生顶头立腰等;在快速跑中可以运用标枪、线条、橡皮筋作为标志物等等。
(四)教学组织形式
简称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按组织结构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两种形式。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教学效率的研究
体育工作者一直关注这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做到既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上体育课,又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想达到体育有效教学的目标,克服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不利因素,找出有效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关键是要研究教学效率问题。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的效果与学生学的效果。这种效果使学生能学练到体育终身受用的知识,发展终身受用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对体育的态度、兴趣、动机、意志、习惯);这里所说的精力投入是指学生在学练时间所投入的时间与脑力[4]。
(二)有效教学要正当性
高职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职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评价
1.真实的学练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好到更好的学练变化。
2.科学的学练方式。实事求是,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讲究实效,本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精神,从教学时间、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到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运动技能的掌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方面全面考虑。
3.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体现在:(1)技能;(2)组织艺术;(3)引导艺术;(4)激励艺术;(5)语言艺术;(6)练习设计艺术;(7)示范艺术;(8)场地器材设计艺术等[5]。
4.全面的教学设计。一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思想领先,技能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2)教学过程的生成性;(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5.明确的学习主体。(1)学生的参与广度、深度、水平、能力。(2)学生的参与状态。(3)学生的交流状态。(4)学习目标达成状态。
6.运动负荷的预计。运动负荷的预计与课后达成情况对照。在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做出的判断。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一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修补与完善,是一种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情况。
四、结论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流程与空间形态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时间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安排序列上,空间形态的构建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课堂教学结构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贯穿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方式的时空载体和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牛英群,谢永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145-146.
[2] 王建忠.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人才.2013.06:32-33.
[3] 王军波.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研究[J].小说评论.2013.S1:334-336.
[4] 余波.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05:140-141.
[5] 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教论坛.2012.14:30-32.
摘 要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更需要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适应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本文将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 研究性 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组织能力。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教育科学、人体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好体育技术,以及为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抗御疾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切实地理解并懂得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与体育教学范畴-方法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并深入理解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全面照顾、因材施教,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刻苦学习和锻炼[1]。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既是各学科教学的一个部分,首先应该属于教学。按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原理分析,教学则是第一本位,是“属”,是最能反映体育教学的属概念;而“教育”是“种”,属于第二本位。因此我们把体育教学的属概念框定为“教学”,但按逻辑原理,定义概念中不能出现被定义概念中相同的词语,因此,需把“教学”这一属概念细化为——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双边活动。体育教学的种差是什么?体育教学区别与其它学科教学的种差有很多:户外环境为主;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非生产性;运动知识技能传习,有比较频繁的身体接触性人际交往;侧重于发展学生身体时空感觉、运动智力;需要机体自我操作与体验等。而在这些特征中,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运动技术传习。这个特征既可区别其它学科教学,如物理、数学、化学、音乐、美术、劳动等,又能体现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2]。因此可以把“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为:“以运动技术传习为媒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体育课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体育课的概念,按教育大词典上理解,“课”的含义应是“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划分的科目,如公共课、英语课、语文课等”。因此,体育课应是学校教育各科目之一,像英语课、语文课一样,体育课是一种科目的名称。其次,按课的性质来划分可把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又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综合课;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可把体育课分为排球课、篮球课、乒乓球课、素质锻炼课、运动战术课等。因此体育课可理解为:“各种体育类型的课型”。
二、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普遍都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多年来课堂组织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因此,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欠缺创新能力。
(一)认知目标
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原理、技术环节与要领;技能目标——特指运动技能目标,包括该课、该单元具体的运动技术;情感目标——包含心理学、社会学两个方面的指标,即个体的兴趣、积极性、情绪状态与集体的合作、交流;体能目标——这个体育学科特有的目标,运动直指身体方面的效应,主要包含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3]。
(二)教学方法的配备
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示游戏竞赛法、纠错法、合作学习法、启发法等。
(三)教学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学校的场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大小与学校的规模有关;器材则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关,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器材的要求不一,有的教学内容本身需要一定的器材,如单杠双杠、球类活动、跳箱等,但是在一些不需要器材的项目,同样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如跳远教学,可以设胃低箱或橡皮筋帮助学生提高腾空高度,可以在空中设置橡皮筋或气球帮助学生顶头立腰等;在快速跑中可以运用标枪、线条、橡皮筋作为标志物等等。
(四)教学组织形式
简称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按组织结构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两种形式。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教学效率的研究
体育工作者一直关注这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做到既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上体育课,又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想达到体育有效教学的目标,克服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不利因素,找出有效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关键是要研究教学效率问题。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的效果与学生学的效果。这种效果使学生能学练到体育终身受用的知识,发展终身受用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对体育的态度、兴趣、动机、意志、习惯);这里所说的精力投入是指学生在学练时间所投入的时间与脑力[4]。
(二)有效教学要正当性
高职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职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评价
1.真实的学练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好到更好的学练变化。
2.科学的学练方式。实事求是,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讲究实效,本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精神,从教学时间、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到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运动技能的掌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方面全面考虑。
3.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体现在:(1)技能;(2)组织艺术;(3)引导艺术;(4)激励艺术;(5)语言艺术;(6)练习设计艺术;(7)示范艺术;(8)场地器材设计艺术等[5]。
4.全面的教学设计。一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思想领先,技能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2)教学过程的生成性;(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4)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5.明确的学习主体。(1)学生的参与广度、深度、水平、能力。(2)学生的参与状态。(3)学生的交流状态。(4)学习目标达成状态。
6.运动负荷的预计。运动负荷的预计与课后达成情况对照。在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考虑以后所做出的判断。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一节好课,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修补与完善,是一种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情况。
四、结论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流程与空间形态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时间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安排序列上,空间形态的构建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课堂教学结构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贯穿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方式的时空载体和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牛英群,谢永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145-146.
[2] 王建忠.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人才.2013.06:32-33.
[3] 王军波.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研究[J].小说评论.2013.S1:334-336.
[4] 余波.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05:140-141.
[5] 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教论坛.2012.1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