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探索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trai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的。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自主探索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告诉”为“引导”,变“讲解”为“探索”,学生要变“接受”为“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儿童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欲望,看到一样新奇的东西,就会不断把玩、不断尝试,于是一步步走来,他们便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人类文明的推进又何尝不是一个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
  一般来说,每个数学问题,一般有一个到几个关键性的思想属于需要探究思维的部分,而其他部分,则属于常规的复现思维的部分。现在数学教学的失误,常常在于把探究部分轻易转化为复现部分,使之失去思维教育的意义。探究思维的部分需要学生的“猜想”、“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时教师就要变“告诉”为“引导”,学生要变“接受”为“发现”,教学要变“讲解”为“探索”,让学生在探求中困惑,在困惑中醒悟,在醒悟中提高。
  一、外部思维材料:变“告诉”为“发现”
  “教材是个例子”,作为教师要对教材文本有足够的尊重;“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现成的知识结论、规律编制成让学生探索发现的素材,使知识获得的过程更具探索性。
  1.材料的问题化处理
  疑是知之始,疑是智之始。问题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困惑、迷茫、沉思的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问题串,从而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美,“用数学”的美。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纵横交叉,让学生触类旁通。
  2.材料的选择性处理
  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学习材料就是“原料”,这个原料很多时候是由教材提供的,而有些时候我们不妨借鉴超市的自由选择性,让学生自行选择有意义的、可探索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上路。
  3.材料的活动化处理
  这里的活动化是指把教材中的结论隐去,把教材中原来供教师讲解、分析的素材转变为供学生讨论和探索的材料,让知识蒙上面纱,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活动去揭开面纱。
  二、内部探索过程:从示范到独行
  教师的教最终就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材教法改革最终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探索式教学要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就不教,即便学生表面上不能自己学,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能探索。
  1.“下水”示范探索
  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展现解法,展现思路,展现思路的寻找过程。教师的教学很多时候是一种展现思路的教学,很少有展现思路的寻找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看到教师思维过程中探索、受阻、突破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教师可以展示自己陷入困境、摸索前进、冲出重围的过程,也可以在黑板前写写、画画(特别是应用题教学和图形教学里面尤为需要,因为图示本身不仅揭示了题目中的隐蔽条件,也鲜明形象地反映出解题思路)、算算、涂涂,让学生看到你寻找思路的过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借鉴,用自己现身说法式的探索教会学生学会探索。
  2.启发引导探索
  不管是对结论、规律的探索,还是对方法、策略的探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数学教师课堂上教学的能力往往体现为对学生引导、启发的能力。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难以模拟和复制的,但教师试图把思维过程传授给学生,数学本身是一种可传讯的语言,于是容易产生一种把思维过程也变成可传讯的数学式语言的愿望,但是,创造性思维一经传授就失去了创造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学生目标明确后的思维探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句拨乱反正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提示、一个有层次的操作设计,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引领,而教師教学中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便是启发引导探索的能力。
  3.自行独立探索
  略懂一些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抱着走的孩子和独立行走的孩子,最后达到的人生高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具备一定能力基础上的探索又何尝不需要教师的放手呢?教师的放,或许会带来学生的迷茫、摔跤、碰壁,但是失败的经验、错误的结论会让学生在摸索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我们需要冷静观察,观察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的探索过程。即使学生探索而来的知识不够完整,不够严谨,但这是学生思维的体现,教师应该要正确看到成人跟儿童之间的知识经验的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诠释对数学的理解,保护好学生愿意去思维的原始动力,这也是让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的法宝。即使学生探索未果,他们也获得了探索能力的锻炼,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数学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是为人类美好生活服务是充满人情味的;数学是很美的,充满了哲学的对立统一美,充满了简洁和对称美,充满了有章可循的规律美;数学的探索和应用更体现了数学启迪智慧与塑造灵魂的功能。我们要把“自主探索”作为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心智建构和品格养成,真正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探索者,老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他文献
厌学情绪是中小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它的滋生和蔓延,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而且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心理、品德、能力、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在中小学校中由厌学情绪而引发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中小学恐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学校与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  什么是厌学情绪呢?《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中解释为: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认识不到学习的必要性,体验不到学习
目的 对比分析药物流产术、镇痛人流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2例预行终止早期妊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摘 要: “任务驱动型课堂”,是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大创新。这种课堂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极大地参与到互动中来。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影响这种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前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并且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只有师生有效配合,这种课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教学模式;创新;任务驱动;优化  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迫切要求。与之
非语言沟通是指利用表情、手势或眼神等动作进行沟通的方法 ,通过这些动作,护理人员能够表达出自身对于患者的关切,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情感和思想交流,使二者产生共鸣.在儿科护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作文教学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关注学生的阅读和积累。根据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结合数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的理念下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  作文命题一旦确定,就直接涉及到选材。为便于学生选材,作文命题应力求做到:  (1)要有导向性。教师在给学生自由创作天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就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  关键词: 观察能力;要领;习作个性  小学作文起步
目的 探讨孕妇采用个体化中医护理及孕期营养干预对改善其分娩结果 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孕妇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复方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132例住院的儿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目的 分析新产程结合无痛分娩对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升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分娩初产妇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无痛分娩,对照组应用Friedman产程
目的 探讨长期输血和去铁治疗对依从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60例的诊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