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舞蹈对中学生的美育功能
《乐记.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古代学者们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生理上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我们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为中学生创造一个正常的气氛,鼓励男女同学间广泛的交往,有利于他们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欧美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四方舞、小步舞等,这一类舞蹈风格文雅、端庄、步法简单,构图优美。
二、中学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就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就会有许多好作品从手中涌现出来。概括讲,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三)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型像、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撼。
(3)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运用灯光的艺术手段,都是灯光师按照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解决的。
(4)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编导要充份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舞蹈《水》的意竟是充满想象力的。从少女头发的摆动中感受到水的流动,又从水的流动中透视了少女的美;《雀之灵》通过手臂和指尖的形态,塑造出孔雀雍容典雅、端庄高贵的仪态。
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中学舞蹈创作的实践总结
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感受舞蹈教学独特魅力的权利,我在学校中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开设了一些舞蹈选修课,供一些喜欢舞蹈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进行选择。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们都很有兴趣,而且很认真。所以说,在中学中开设舞蹈课是很有必要的。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借鉴了一些成品舞蹈的例子。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所以在编排的过程当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动,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现在看到很多的同行在舞蹈编排中生搬硬套,把整个作品复制下来,没有顾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得整个舞蹈作品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且,中学生现在对于流行的东西很感兴趣,比如说街舞以及现代舞,他们更喜欢。我在舞蹈编排过程当中,适当的加入了这些元素,他们接受的快,同样能够表现得更好。
新时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地变异拓宽,对此我们创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生活库存,去表现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对舞蹈新意识,新观念的出现,创作者需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探索追求,为了祖国的明天,使中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结论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中学生抓起,从中学生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学生的舞蹈创作,也希望我们的舞蹈教育能够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舞蹈对中学生的美育功能
《乐记.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古代学者们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生理上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我们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为中学生创造一个正常的气氛,鼓励男女同学间广泛的交往,有利于他们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欧美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四方舞、小步舞等,这一类舞蹈风格文雅、端庄、步法简单,构图优美。
二、中学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就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就会有许多好作品从手中涌现出来。概括讲,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三)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型像、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撼。
(3)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运用灯光的艺术手段,都是灯光师按照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解决的。
(4)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编导要充份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舞蹈《水》的意竟是充满想象力的。从少女头发的摆动中感受到水的流动,又从水的流动中透视了少女的美;《雀之灵》通过手臂和指尖的形态,塑造出孔雀雍容典雅、端庄高贵的仪态。
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中学舞蹈创作的实践总结
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感受舞蹈教学独特魅力的权利,我在学校中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开设了一些舞蹈选修课,供一些喜欢舞蹈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进行选择。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们都很有兴趣,而且很认真。所以说,在中学中开设舞蹈课是很有必要的。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借鉴了一些成品舞蹈的例子。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所以在编排的过程当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动,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现在看到很多的同行在舞蹈编排中生搬硬套,把整个作品复制下来,没有顾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得整个舞蹈作品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且,中学生现在对于流行的东西很感兴趣,比如说街舞以及现代舞,他们更喜欢。我在舞蹈编排过程当中,适当的加入了这些元素,他们接受的快,同样能够表现得更好。
新时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地变异拓宽,对此我们创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生活库存,去表现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对舞蹈新意识,新观念的出现,创作者需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探索追求,为了祖国的明天,使中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结论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中学生抓起,从中学生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学生的舞蹈创作,也希望我们的舞蹈教育能够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