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的实践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内容这样表述:实现客观认识社会,并牢牢把控人类前进的方向,必要条件即为保持社会认知密切关联评价方法,以及两者間的相互作用。本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作为着手点,针对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详细阐述其实践案例。结合实践实际,从哲学角度进一步对理论进行升华,以期对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引价值。
  关键词:社会认知;评价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中国主题已经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仅明确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向共产主义前进过程中的关键、必然环节。结合过往170多年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已经深入骨髓,密不可分。历史实践也最终证明:能实现挽救中国的只有共产党,能实现中国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哲学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一方面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另一方面为历史发展逻辑,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也正是这种辩证统一关系的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在发展中也得以更充分、丰富的展现。在深刻了解初级阶段这一客观实际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实际、尊重人民实践成果并持续奋力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实现经验积累,实践特色极为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无法脱离中国实际,必然无法脱离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其发展也是在与上述两者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得以实现,是在持续的探索创新力求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的,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面参与、强力支持也是其前进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源泉,是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因此,人民立场主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并维护好人民的幸福生活便成为其发展的目标机意义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蕴含着人民的力量,凝聚着人民的智慧,时刻体现着人民的意愿,实践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不但实践特色鲜明,同时还具有诸多显著特征,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对内注重发展的全面均衡与协调
  社会不是一个结晶体,而是一个有机体。这一有机体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要素,同时也涵盖了生态、环境等要素。在这个有机体中,社会构成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影响作用,同时影响生态建设。从而共同推进和衡量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注定为实现社会发展的均衡与协调。但是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作一个过程来看待,这一目标的实现绝非朝夕。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刚刚起步,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水平都不高,亟待完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仍需持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不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从经济角度讲,当今众多社会主义政体的国家中,我国地位较为突出、重要,然而即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杆,但实际上我国仍迈步在初级阶段的道路上,因此在经济制度方面公有制依旧被作为主导,同时推行多种所有制有机结合,推进经济制度全面发展。之所以说公有制作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就在于其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形式与本质,这也与社会化大生产前进趋势相吻合,该经济制度能够确保市场有计划、协调生产的同时,规避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具体的分配形式上,我国推行按劳为主的前提下同时采取多种分配方式,也就是一主体多分支,该分配模式能够有效缩小贫富差距,防止贫富悬殊,并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获取基本生活物资条件的权利,不至于一无所有,且人能在自己的劳动中获得自我存在、尊严感、愉悦感,消除劳动的被压迫心理,变劳动的无奈为积极自愿,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一方面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起到科学调节市场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刺激就业,同时保持市场活力。从总体上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推进经济增长。
  从政体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结合我国实际注定了我国推行人民民主专政,并将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同时也确定了工农联盟为基础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既实现了人民当家的民主,同时也坚持了党的领导及依法治国,在政治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普遍性,而我国的民主还具有更为显著的特征,即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权利始终紧紧掌控在人民手中。在政治制度上,我国实行自上而下的多种政治制度并行,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在此基础上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使也获得了最有力的保障。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国家权力主体的地位;保证人民权利不受侵害,从人民角度出发为民着想;确保依据人民意愿推行国家政策。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受民监督,切实保障好人民权益。在不违法犯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享有最大范围的权利和自由,能够通过正规渠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人生理想等。有利于激发广大人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来承担当家责任,保障人民国家主人的地位。
  从文化建设上来看,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来选择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同时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民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坚实的保障。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正确引导人民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三观,坚定不移的向共产主义奋力前进。有助于我国在人民素质、社会文化上实现双双大提升,并在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大发展,逐步形成家庭美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美好局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特质,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先进文化,在行程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
  从生态文明建设上来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占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战略位置,其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被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突出的一环写进了国家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及遵循自然规律为条件推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绝不因发展经济而使环境有所牺牲。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消除各方矛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机结合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实际,做到经济与生态相互和谐、相互促进,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愚蠢办法。加强推进经济增长转型力度,着力开展环境绿色发展建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前提的绿色友好型社会,保障经济绿色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促进资源科学利用持续再生、环境持续改善。   从党建来看,早在中共十七大时,毛泽东同志表示:“建立联合政府是当下大势所趋,并以其执行解放后的领导职责,实现成立新中国的伟大目标。” [1]为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将理论结合实践、国情融入原理的原则贯穿自身整个建设过程,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贯穿与发展的全过程,并克服了探索过程中的诸多风险与考验。
  二、从对外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发展道路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其中不乏诸多曲折。当前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更是在不断的进行更深入的调整,国际力量变幻莫测,客观来讲这更是一种制衡动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大有益处。面对当前国际新形势,各种时代特征逐步凸显,总体可归纳为:全球化趋势日渐加深;多极格局成为必然趋势;科技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思想和文化出现交流新形态;全人类面临更严重的安全问题。总体来说,现在的国际局势是稳定的,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发展与和平都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世界的進步和中国的发展是一体的、不可分割,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中国正从各方位全面地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对外联系,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同时,中国还将以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己任,致力于全球文化沟通。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所取得外交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友好外交国家达到了170多个,并先后成为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签署的国际公约达300多份,并与众多国家签订了双方贸易协定,实现了与150多个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中国与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洲、俄罗斯,也成功建立了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的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更是积极参加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2] 国际政治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带动了大国国际关系的变动,这对于国际形式的缓和是有利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自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便成为了中国政府坚持的发展路线,中国始终坚持科学、自主、开放和共同合作的发展理念。中国政府一方面致力于自身发展,推进全球经济进步,另一方面借助自身发展制衡全球权利,以实际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所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而得到的实践真理。在外交政策上,中华依据国际发展经验,科学制定外交方针,并在发展外交的过程中提出以和平为根本、目的的五项原则,并在外交中始终坚持。除此之外,中国还提出了永不称霸的对外政策,以实际行动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诺言。坚守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战斗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和平,并全力推动世界向和平、繁荣发展。加强中俄关系,为彼此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构建中美关系,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坚持睦邻友好,倡导全面合作,形成和睦相处、互惠互利的友好局面。紧紧团结发展中国家,制定战略深入发展合作交流关系。中国选择并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这一道路不仅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也是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力量,是邻国发展进步的机遇,更推动世界发展进入和平阶段。全球人民追求和平、稳定、繁荣新世界的愿望得到进一步实现,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
  三、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社会发展规律也称之为人的活动规律,因为社会发展由人主导,社会由人构成,同样的人实现自身目的的历史便称之为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生活本身出发理解人,从现实社会出发理解人,把人理解为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种人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人,并非固定不变亦非虚幻离群,而是客观存在、有条件发展的人。” [3]因此要推进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即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共产党执政的成绩高低的标准。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胜利,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生态文明以及领导力方面都为广大群众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解放、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致力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全面为民着想、为民谋利、造福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切实落实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9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社,2009:525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重点培育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未来要承担社会中绝大多数的重要岗位和责任。所以,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德育,逐渐成为学工系统和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生活空间内的行为、集体活动的参与,辅导员的评价几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等进行多方面的考评,力求制定出科学的、客观的德育评价方法。  关键词:道德大学生;德育评价  一
期刊
摘 要:为更好地发挥环境监督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本文从多方位比较,以环保机构、企业内部、党机机关以及公众四个层面,按照各种监督在空间和时间的特点比较,充分说明公众监督在环保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为环保工作的及时有效性保驾护航。  关键词:环境监督;环保部门;公众监督  一、环保机构的监督  环境监察、環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三大职能部门,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排头兵。  环境监察、环境管理机
期刊
摘 要:前人对于市场比较法的研究已数不胜数,并且已在各种具体资产评估中应用,对于市场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本文以房地产评估实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市场比较法在其中的应用,并为以后企业进行房地产等单项资产评估时提供具体评估过程依据。  关键词:市场比较法;房地产;资产评估  市场比较法是指将被评估对象与评估基准日近期交易过的相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分析,对这些可比交易房地产的过去成交价格进行
期刊
摘 要:八十年代中国文艺重接五四,开始对人进行关注。《人到中年》提出的中年知识分子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提出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以及对社会问题敏锐的观察度。导演孙羽围绕作为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艺术追求表达了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准确的传递着中年知识分子深层精神世界。本文以小说与电影的对接为主要研究主线,解读《人到中年》的现实性与精神深度。  关键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人才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其毕业后是否能顺利就业,除了与青年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外,还是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密切相关。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大潮下,大学生就业陷入越来越艰难的形势,社会各界不得不开始将促进大学生就业视为当前焦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对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意义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 要:李贽是我国明朝末期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泰州学派”的宗师级人物,李贽一生中重视对历史和传统的重新考虑,集中体现了我国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出现变革的特点。李贽思想中着重体现了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崇尚商贾功绩,反对重农抑商,因而具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李贽思想对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体现的日本政治、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明末李贽思想内容、特点,
期刊
摘 要:傩,是中国戏曲史、中国舞蹈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傩戏表演中,面具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面具在傩祭仪式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时,面具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也更易于达到人与神沟通的效果。笔者试图对傩面具的起源、作用、审美意象和变迁等问题进行耙梳,让人们对傩面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期刊
摘 要:网络作为新兴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与沟通必备的工具,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现今条件下,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充斥着多种价值观和社会观念,这些内容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互联网的出现深受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欢迎,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几年内便
期刊
摘 要:各种色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它们与人类的色彩生理、心理体验相联系。认识色彩除了客观方面还有主观的方面,即有关色彩的视觉心理。我的教学通过项目任务的三个环节对色彩的‘性格’进行讲解。第一、项目分析,从六大知识点进行讲解。第二、项目实施,分解为三个大块进行实施。第三、项目评估,通过三个环节进行。这让学生提高了他们对色彩‘性格’的理解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建立了团队合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之下,高校想要全面的获得发展、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优势、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在实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教师需要及时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引进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然后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的基本模式,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