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生备课”之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着30年教育经验的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深深吸引了前来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邻校的一位教师请教他说,“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的回答却出乎人的意料,“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对这个故事,可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感想,都会做出自己的解释。于我而言,这个故事的深刻和震撼之处,不仅仅在于一个老师用一辈子准备一堂课,而在于如何才能用自己的一生去备好课。
语文是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甚至是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这其实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毕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于漪、钱梦龙、贾志敏这样的语文大家。所以,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除了广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爱好,并且持之以恒地去锤炼与提升。说得学术化一点,就是语文教师除了打好各方面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必须在本学科内部有一两个自己的学术兴奋点,一两个自己不断深入挖掘、开拓,最终融入自己的气质与精神、文化与品德的学术生长点,让自己能够从这一两个点出发走向高远广阔之处。
语文的世界太浩瀚了。我辈绝不是什么博闻强记的天才,可以在每个方面都表现优秀。但我们可以从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出发,反复锤炼自己,形成自己的一点特色。这就是我的一生备课之道。在我看来,这种方式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够跳出单纯的针对某篇课文的备课模式,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集中的学术研究取向。二是符合一般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集中研究某部著作、某种课型、某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更深入,更有实际的成果;三是能够由点及面、辐射全局,通过某种专业的阅读、思考、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最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
二、红楼之上梦如蝶
最能调动起我的阅读激情,不断促使我品味、思考和探索的经典,是《红楼梦》。因此,我的策略是精研《红楼梦》,用红楼来带动和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品质。
讲到这里有些老师可能惊讶。语文课文繁复多样、千变万化,《红楼梦》在整个中学阶段也不过是选入了两篇课文(人教版),仅凭一本《红楼梦》,焉能应对无限广阔的语文世界?
当然能够,关键在于你怎么去读,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探索。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总结,我玩味多年,一直觉得非常精辟:
“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间寻绎脉络,至少须由三大方面来思考:一、《红楼梦》一部书,综括融汇了中华文化的几大‘亮点’:德、才、智、慧、情、文、风、采。这在小说著作中,別无第二部可与伦比。二、作者借此巨著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思维方法:能分析、能综合;由整而析,析亦“归元”,不是“为析而析”,“以析得越细为越高”,中华的“析”不等于支离破碎、彼此无关。三、书之大旨,作者自谓是“谈情”,实质是追寻人类生命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生命生活最真、最善、最美?”
按照周汝昌等红学专家的意见,《红楼梦》内在的文化属性,具有非常丰富的层面,在每一个层面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是世界级的大经典。一是语言和文学层面。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这一点有目共睹,毋庸赘言;二是文化和思想层面。《红楼梦》应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大百科全书,而且是对古典文化的某种总结与反思,其广度与深度,是其他著作所不能比拟的;三是精神和生命层面。《红楼梦》写出了生命的大欢喜、大梦想与大孤独、大悲哀,对于人的精神丰富性的刻画,对于生命的充满悲悯的深切反思与关照,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试问,《红楼梦》三个层面和它的经典品质,是不是差不多和语文教学的广阔世界相等?能够热爱《红楼梦》,持之以恒地阅读《红楼梦》、钻研《红楼梦》,是不是能够非常全面地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
笔者自少年时代便迷上了《红楼梦》,反复阅读揣摩,深觉趣味无穷。年轻时记忆力好,随便说出《红楼》中的某个情节、某个经典语句。中年以来,兴趣进一步深化,除了阅读原典,还注意阅读多种有影响的红学著作,浏览多种专题研究的红学文章。自己思而不解之处,常常在前贤的著作中得到很多启发。
我把《红楼梦》带进了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多年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整本书阅读的体系。我所教班级,人手一本《红楼梦》,人人阅读《红楼梦》,反反复复读,变成了常态。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写信与我交流阅读心得,并让我不断给他们推荐精彩的红学书籍。《语文教学通讯》等业内刊物,省市的不少报刊,曾对我的这一教学特色做过专题通讯报道。我自己也撰写了一些研究《红楼梦》或总结自己推动《红楼梦》阅读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带领学生共读红楼,我为此感到十分幸福。总结自己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有这么几点启示,特别值得一提。
1.作为意蕴深邃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的阅读,必须是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仅有课外阅读,或者是教师简单指导下的课外阅读,都无法真正带领学生深入红楼的广阔世界。同时,仅有课内精读也不行。课内精读在方式、范围、课时等方面,都无法满足阅读《红楼梦》的需求。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其方式必须多种多样,才能有效带动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2.“红学”研究成果是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深度阅读的必要拐杖。在《红楼梦》教学探索的初期,我对学生估计较低,主要停留在阅读原著的范围内,没有将精彩的“红学”研究带入《红楼梦》教学。学生对《红楼梦》的思考与感悟,基本上停留在感性的印象层面。在深度阅读方面,力有不足、难以推进。学生时间有限、积累有限,难以阅读红学专著,但是,师生共读“红学”经典长篇论文,每周一篇,加以简单的探讨和点拨,对于深化学生的思维及认识,有巨大的作用。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形式多样,相互促进。阅读《红楼梦》的每一阶段,都应该与写作相结合,体现出写作的层次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感性的印象写作一步一步提升到理性的分析、归纳与探究,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写作的持续进步,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发现的喜悦。我带的每一届学生都留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赏析文章。不少文章感情充沛、思路明晰、分析深刻,偶尔翻出来重温,总能使人想起学生们阅读《红楼梦》时热情而专注的样子。
关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于漪先生曾有一段名言,我非常喜欢:“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好一个“生命的化妆”!无比丰富和浩瀚的《红楼梦》,成为我一生备课的重要支点,她首先进入了我的生命,最为改变自我的一种最为重要的“精神的化妆”和“生命的化妆”,然后,则必然进入了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并成为突出的一道风景。
三、如何教《林黛玉进贾府》
2016年上半年,因为参选长沙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必须为评委、专家上一堂语文课。我原本上过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开课,如诗歌写作、《红楼梦》人物赏读等等,但权衡再三,我还是放弃了,没有选用这些已有现成模板的公开课。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教《林黛玉进贾府》,我觉得,这最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风格。
教育界流传一句名言:“你就是你的教育学”。教师自身应该成为就是自己学科和教学的化身,言谈举止之间,俯仰思虑之际,用一种生命实践的方式,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学。这是从整个教育着眼。循此思路来看阅读教学,我最赞同福建语文名师陈日亮先生的一句话:“我的教法就是我的读法”。我们平常自己怎么读书,有什么的好方法、好心得,就怎么去教我们的学生。这句话很精彩,也很深刻,仔细剖析起来有三点值得重点强调:一是现在很多教师都是用自己平常根本不会使用的阅读方法在教学生。试想,教师自己都没有兴趣去按照某种方法读书、分析课文,能期待学生会按照这种方法读书并有所收获吗?二是教师应该自己读书,并且读原典,读后还能思考,能总结,能归纳出一些好的心得体会及方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内容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不热爱唐诗宋词的老师肯定教不好唐诗宋词,一个冷漠于《红楼梦》和鲁迅的老师,肯定也教不好《红楼梦》和鲁迅。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更不可能成为学生的。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与自己阅读、思考和实践融为一体,只有這样,语文教学才不会是一种外在于自己的工作行为,而会内化成自己的血肉,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一下学期的一篇课文(人教版),因为对《红楼梦》特别的热爱,我每次教这篇课文,课时都会大大超出常规,一般都会教两个星期左右。除了前面的背景介绍和最后的总结拓展,正文部分,我一般都是带着学生一字一句地解读,所以教起来特别慢。我喜欢带领学生反复徘徊在《红楼梦》的字词文本之间,字斟句酌,趣味无穷。说实话,这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独特的教学方法,我的方法,不过就是我自己沉迷于《红楼》文本时的阅读办法——一字一句细细地读,细细地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学生交流,如此而已。这种方式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比较自然,也比较实用。
但显然,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时间短、任务集中、需要注重技巧的公开课。如何教《林黛玉进贾府》,我需要重新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开始不断收集其他老师的研究及教学实践成果,希望能够从中取到真经。但几天之后,我就失去了信心。
正如孙绍振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的那样:
“林黛玉进贾府”,仅从超星阅读器搜索,自2003年至今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章高达976篇,多数为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对于艺术内涵的理解,滑行于表面,重复率之高,实为罕见。其中对文本,对林黛玉之形象的独特性,唯一性,正面作出稍稍深入之分析者凤毛麟角。个中原由,可能是作者多为第一线老师,对于文本解读,尤其是小说文本解读,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当然,在如此之多的文章中,亦不乏稍有新意者,作者多为大学教师,往往借助西方叙述学之“叙述视角”,“视角聚焦”“叙述功能”话语对文本进行分析。如,以林黛玉为“叙述焦点”,以陌生的眼光观照贾府,“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黛玉作为‘被看’的对象,聚焦了贾府中众多重要人物的视线,在“众人错综视角”中呈现。“作为‘镜子’映照出这些人物的主要性情”“直接叙事和间接叙事”自如地转化,在宏大的排场中让其人物一一登场,同时表现林黛玉“所见所闻”“所思”“所言所行”。但是,西方叙述学对的所谓“视觉聚焦”“视角错综”“看”与“被看”等话语,对小说人物之个案解读,作为理论并不够用。前述国内文章能够解读出林黛玉内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归纳出其“自尊和敏感”,已经属超越叙述学的发挥。
孙绍振先生是文本解读大师,他的意思很明显,现有的各类汗牛充栋的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解读文章缺乏新鲜深入的阅读与发现,而且重复率太高。因为文本解读水平不高,因而难以形成较好的、对学生真正的有启发和触动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法就是我的读法”,《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设计,我只能从自己的经验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四、“二元对比”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参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思考之后,最终,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内容确定为破解全文的“二元对比”结构,并由此透视宝黛的爱情心理,让学生在感受《红楼梦》结构之妙的同时,体会《红楼梦》对人物心理刻画之细、之深,体悟《红楼梦》爱情之独特与神秘。
说起《红楼梦》的二元对比结构,我主要是受了周汝昌先生以及当代结构主义叙述解读学的启发。关于《红楼梦》的整体叙述结构,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李辰冬说是“波纹回互式”、红楼梦研究专家丁淦说是“结网式”,西南大学段启明教授认为是“多线并行式”。还有说是“三维空间立体结构式”、“建章宫千门万户法”的。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成立,但又有各自的缺陷。在我的学术阅读中,最有启发性的还是周汝昌先生的说法。他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大对称”的说法,按这一说法,曹雪芹的《红楼梦》全书应为108回,其中转折线在第54回与55回之间,由此将全书分成了前后两扇。前扇写“兴”,后扇写“衰”。他总结说:
由此一基本对称,才决定了全书的一切相應对称。园子的兴废,物境的今昔,人事的聚散,世态的炎凉,统统有其对称的规律在。一切小对称,皆联系于大对称之间。
我感觉,周汝昌先生的“大对称”、“小对称”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红学界的许多专家也对此颇表赞同。只是,在讨论全书到底是108回还是120回,具体的对称该怎么划分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而西方的结构主义叙事解读学,也可以为这一解读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一般来说,结构主义文论注重采用语言学原理和术语的方法,强调二元对立,往往凭借成对的概念来建构结构,如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等,在结构主义者看来, 二元对立这种基本的二分法不仅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规律,而且也是人类文化活动各个符号系统的规律,例如左右、生死、圣俗等。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依循这二元对立的结构主义思维,对许多经典的文学文本进行了精彩阐释。但我觉得结构主义叙事解读学往往强调“二元对立”,而看不到对立之中的统一,这种表述有其盲点与缺陷。因此,我径自将这种理论修改为“二元对比”,在二元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中,小说对人物刻画、心理描写达到了辩证统一的境界。
选取“二元对比”作为教学切入点,将周汝昌先生的学术观点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结合起来,具体落实到《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设计之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步骤:
一是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介绍周汝昌等人关于《红楼梦》“大对称”、“小对称”的说法,结合全书内容作简要论述。
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处处存在的“二元对比”(或者说“小对称”)结构。其浅露者如文中出现两个舅舅舅母、黛玉两次回答读过什么书等等,在对比之中呈现出了小说细节描写之精细与深入。
三是集中引导学生由“二元对比”的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宝、黛二人初次见面萌生爱意的潜意识心理,感受曹雪芹文笔之妙、对爱情心理的描写之奇。此处重点分析三个方面:一、宝黛二人初见,分别从各自的眼中看对方,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二元对比”的叙述视角(有学者曾从西方叙述学的所谓“视觉聚焦”“视角错综”“看”与“被看”等话语出发进行分析),在这种相互观看对方的视角之中,更加深入地刻画了彼此的形象。这一点脂砚斋在多处点评中都特别指出过。如文中描写林黛玉外貌这一段,脂砚斋在甲戌本上就有一句非常精彩的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二、从各自的眼中看对方,不仅看到了对方,文字的背后更能看出自己。宝玉看黛玉,看的不是衣裙妆饰等“不屑之物”,恰恰是黛玉独特的气质与神采,这其实正是宝玉自己价值观和爱情心理的一种投射。而与此形成精彩对比的,是黛玉看宝玉时,也注重精神神采的刻画,从众人最开始“祸根孽胎”等评语出发,发现了在“混世魔王”的评语之外,宝玉还有另一种让自己纳罕和惊异的神采。脂砚斋在点评时也早已指出过:“黛玉见宝玉写一‘惊’字,宝玉见黛玉写一‘笑’字,一存于中,一发乎外,可见文于下笔必推敲的准稳,方才用字”,一惊一笑,一内一外,对比之妙,非常有趣。三、从各自眼中看对方,不仅有静态的外貌描写,还有动态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在动态的描写之中,两人初见之后的心情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事实上,已经萌生了爱情的潜意识。如宝黛初见,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形之于言,而黛玉深藏于心。孙绍振先生曾分析说:“不但写黛玉之面,而且是写宝玉之心。更突出的是,宝玉看罢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表面上是活见鬼,实质上是大手笔,大就大在一样是潜意识里的心心相印,在黛玉是放在心里吃惊,而宝玉却是笑着公然说出来。”宝玉因为黛玉没有玉,便狠命摔自己所佩戴的玉,孙绍振先生也曾分析:“初次见面,就闹出这么大的几乎是危险的动作来,这是从外在效果上写一见黛玉(神仙似的)对宝玉心灵的冲击,这种效果,充分显示出人物情感错位的性质,从现实性说是潜意识的强烈作用,从其神秘性说则为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因果。”
上述三个步骤,前两个步骤较为简单,第三个步骤则是重点与高潮。当然,文本解读有一定的边界与规范,但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关键是不断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带领学生不断回到文本进行细读与分析,不断深化学生原有的观点,最终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切的了解与体悟。
我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课堂教学,在这次公开课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现场气氛活跃,学生的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在与原文不断参照的基础上,学生的观点也在不断深化与成熟。虽然当时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上过的课早已飘散在风中,但很多同学却因此对《红楼梦》更有兴趣了,尤其是对宝、黛的爱情心理的变化历程颇感兴趣,常常来问我有什么很好的红学著作可以帮助他们深化认识。我给他们推荐了红学大家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的儿女真情》一书(其中大部分内容曾在《情问红楼》一书中发表),该书内容主要围绕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并侧重爱情心理的展开过程,适当地运用了一些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是一本文字清畅优美、分析深入精湛的佳作。
一堂课的容量毕竟非常有限。所以,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师只是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如果学生已经爱上了《红楼梦》,我这座桥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我可以暂时抽离,并等待着下一批学生来到这个“渡口”。这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着30年教育经验的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深深吸引了前来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邻校的一位教师请教他说,“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的回答却出乎人的意料,“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对这个故事,可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感想,都会做出自己的解释。于我而言,这个故事的深刻和震撼之处,不仅仅在于一个老师用一辈子准备一堂课,而在于如何才能用自己的一生去备好课。
语文是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甚至是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这其实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毕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于漪、钱梦龙、贾志敏这样的语文大家。所以,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除了广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爱好,并且持之以恒地去锤炼与提升。说得学术化一点,就是语文教师除了打好各方面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必须在本学科内部有一两个自己的学术兴奋点,一两个自己不断深入挖掘、开拓,最终融入自己的气质与精神、文化与品德的学术生长点,让自己能够从这一两个点出发走向高远广阔之处。
语文的世界太浩瀚了。我辈绝不是什么博闻强记的天才,可以在每个方面都表现优秀。但我们可以从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出发,反复锤炼自己,形成自己的一点特色。这就是我的一生备课之道。在我看来,这种方式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够跳出单纯的针对某篇课文的备课模式,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较为集中的学术研究取向。二是符合一般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集中研究某部著作、某种课型、某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更深入,更有实际的成果;三是能够由点及面、辐射全局,通过某种专业的阅读、思考、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最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
二、红楼之上梦如蝶
最能调动起我的阅读激情,不断促使我品味、思考和探索的经典,是《红楼梦》。因此,我的策略是精研《红楼梦》,用红楼来带动和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品质。
讲到这里有些老师可能惊讶。语文课文繁复多样、千变万化,《红楼梦》在整个中学阶段也不过是选入了两篇课文(人教版),仅凭一本《红楼梦》,焉能应对无限广阔的语文世界?
当然能够,关键在于你怎么去读,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探索。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总结,我玩味多年,一直觉得非常精辟:
“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间寻绎脉络,至少须由三大方面来思考:一、《红楼梦》一部书,综括融汇了中华文化的几大‘亮点’:德、才、智、慧、情、文、风、采。这在小说著作中,別无第二部可与伦比。二、作者借此巨著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思维方法:能分析、能综合;由整而析,析亦“归元”,不是“为析而析”,“以析得越细为越高”,中华的“析”不等于支离破碎、彼此无关。三、书之大旨,作者自谓是“谈情”,实质是追寻人类生命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生命生活最真、最善、最美?”
按照周汝昌等红学专家的意见,《红楼梦》内在的文化属性,具有非常丰富的层面,在每一个层面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是世界级的大经典。一是语言和文学层面。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这一点有目共睹,毋庸赘言;二是文化和思想层面。《红楼梦》应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大百科全书,而且是对古典文化的某种总结与反思,其广度与深度,是其他著作所不能比拟的;三是精神和生命层面。《红楼梦》写出了生命的大欢喜、大梦想与大孤独、大悲哀,对于人的精神丰富性的刻画,对于生命的充满悲悯的深切反思与关照,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试问,《红楼梦》三个层面和它的经典品质,是不是差不多和语文教学的广阔世界相等?能够热爱《红楼梦》,持之以恒地阅读《红楼梦》、钻研《红楼梦》,是不是能够非常全面地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
笔者自少年时代便迷上了《红楼梦》,反复阅读揣摩,深觉趣味无穷。年轻时记忆力好,随便说出《红楼》中的某个情节、某个经典语句。中年以来,兴趣进一步深化,除了阅读原典,还注意阅读多种有影响的红学著作,浏览多种专题研究的红学文章。自己思而不解之处,常常在前贤的著作中得到很多启发。
我把《红楼梦》带进了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多年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整本书阅读的体系。我所教班级,人手一本《红楼梦》,人人阅读《红楼梦》,反反复复读,变成了常态。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写信与我交流阅读心得,并让我不断给他们推荐精彩的红学书籍。《语文教学通讯》等业内刊物,省市的不少报刊,曾对我的这一教学特色做过专题通讯报道。我自己也撰写了一些研究《红楼梦》或总结自己推动《红楼梦》阅读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带领学生共读红楼,我为此感到十分幸福。总结自己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有这么几点启示,特别值得一提。
1.作为意蕴深邃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的阅读,必须是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仅有课外阅读,或者是教师简单指导下的课外阅读,都无法真正带领学生深入红楼的广阔世界。同时,仅有课内精读也不行。课内精读在方式、范围、课时等方面,都无法满足阅读《红楼梦》的需求。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其方式必须多种多样,才能有效带动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2.“红学”研究成果是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深度阅读的必要拐杖。在《红楼梦》教学探索的初期,我对学生估计较低,主要停留在阅读原著的范围内,没有将精彩的“红学”研究带入《红楼梦》教学。学生对《红楼梦》的思考与感悟,基本上停留在感性的印象层面。在深度阅读方面,力有不足、难以推进。学生时间有限、积累有限,难以阅读红学专著,但是,师生共读“红学”经典长篇论文,每周一篇,加以简单的探讨和点拨,对于深化学生的思维及认识,有巨大的作用。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形式多样,相互促进。阅读《红楼梦》的每一阶段,都应该与写作相结合,体现出写作的层次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感性的印象写作一步一步提升到理性的分析、归纳与探究,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写作的持续进步,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发现的喜悦。我带的每一届学生都留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赏析文章。不少文章感情充沛、思路明晰、分析深刻,偶尔翻出来重温,总能使人想起学生们阅读《红楼梦》时热情而专注的样子。
关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于漪先生曾有一段名言,我非常喜欢:“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好一个“生命的化妆”!无比丰富和浩瀚的《红楼梦》,成为我一生备课的重要支点,她首先进入了我的生命,最为改变自我的一种最为重要的“精神的化妆”和“生命的化妆”,然后,则必然进入了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并成为突出的一道风景。
三、如何教《林黛玉进贾府》
2016年上半年,因为参选长沙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必须为评委、专家上一堂语文课。我原本上过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开课,如诗歌写作、《红楼梦》人物赏读等等,但权衡再三,我还是放弃了,没有选用这些已有现成模板的公开课。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教《林黛玉进贾府》,我觉得,这最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风格。
教育界流传一句名言:“你就是你的教育学”。教师自身应该成为就是自己学科和教学的化身,言谈举止之间,俯仰思虑之际,用一种生命实践的方式,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学。这是从整个教育着眼。循此思路来看阅读教学,我最赞同福建语文名师陈日亮先生的一句话:“我的教法就是我的读法”。我们平常自己怎么读书,有什么的好方法、好心得,就怎么去教我们的学生。这句话很精彩,也很深刻,仔细剖析起来有三点值得重点强调:一是现在很多教师都是用自己平常根本不会使用的阅读方法在教学生。试想,教师自己都没有兴趣去按照某种方法读书、分析课文,能期待学生会按照这种方法读书并有所收获吗?二是教师应该自己读书,并且读原典,读后还能思考,能总结,能归纳出一些好的心得体会及方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内容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不热爱唐诗宋词的老师肯定教不好唐诗宋词,一个冷漠于《红楼梦》和鲁迅的老师,肯定也教不好《红楼梦》和鲁迅。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更不可能成为学生的。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与自己阅读、思考和实践融为一体,只有這样,语文教学才不会是一种外在于自己的工作行为,而会内化成自己的血肉,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一下学期的一篇课文(人教版),因为对《红楼梦》特别的热爱,我每次教这篇课文,课时都会大大超出常规,一般都会教两个星期左右。除了前面的背景介绍和最后的总结拓展,正文部分,我一般都是带着学生一字一句地解读,所以教起来特别慢。我喜欢带领学生反复徘徊在《红楼梦》的字词文本之间,字斟句酌,趣味无穷。说实话,这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独特的教学方法,我的方法,不过就是我自己沉迷于《红楼》文本时的阅读办法——一字一句细细地读,细细地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学生交流,如此而已。这种方式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比较自然,也比较实用。
但显然,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时间短、任务集中、需要注重技巧的公开课。如何教《林黛玉进贾府》,我需要重新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开始不断收集其他老师的研究及教学实践成果,希望能够从中取到真经。但几天之后,我就失去了信心。
正如孙绍振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的那样:
“林黛玉进贾府”,仅从超星阅读器搜索,自2003年至今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章高达976篇,多数为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对于艺术内涵的理解,滑行于表面,重复率之高,实为罕见。其中对文本,对林黛玉之形象的独特性,唯一性,正面作出稍稍深入之分析者凤毛麟角。个中原由,可能是作者多为第一线老师,对于文本解读,尤其是小说文本解读,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当然,在如此之多的文章中,亦不乏稍有新意者,作者多为大学教师,往往借助西方叙述学之“叙述视角”,“视角聚焦”“叙述功能”话语对文本进行分析。如,以林黛玉为“叙述焦点”,以陌生的眼光观照贾府,“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黛玉作为‘被看’的对象,聚焦了贾府中众多重要人物的视线,在“众人错综视角”中呈现。“作为‘镜子’映照出这些人物的主要性情”“直接叙事和间接叙事”自如地转化,在宏大的排场中让其人物一一登场,同时表现林黛玉“所见所闻”“所思”“所言所行”。但是,西方叙述学对的所谓“视觉聚焦”“视角错综”“看”与“被看”等话语,对小说人物之个案解读,作为理论并不够用。前述国内文章能够解读出林黛玉内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归纳出其“自尊和敏感”,已经属超越叙述学的发挥。
孙绍振先生是文本解读大师,他的意思很明显,现有的各类汗牛充栋的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解读文章缺乏新鲜深入的阅读与发现,而且重复率太高。因为文本解读水平不高,因而难以形成较好的、对学生真正的有启发和触动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法就是我的读法”,《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设计,我只能从自己的经验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四、“二元对比”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参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思考之后,最终,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内容确定为破解全文的“二元对比”结构,并由此透视宝黛的爱情心理,让学生在感受《红楼梦》结构之妙的同时,体会《红楼梦》对人物心理刻画之细、之深,体悟《红楼梦》爱情之独特与神秘。
说起《红楼梦》的二元对比结构,我主要是受了周汝昌先生以及当代结构主义叙述解读学的启发。关于《红楼梦》的整体叙述结构,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李辰冬说是“波纹回互式”、红楼梦研究专家丁淦说是“结网式”,西南大学段启明教授认为是“多线并行式”。还有说是“三维空间立体结构式”、“建章宫千门万户法”的。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成立,但又有各自的缺陷。在我的学术阅读中,最有启发性的还是周汝昌先生的说法。他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大对称”的说法,按这一说法,曹雪芹的《红楼梦》全书应为108回,其中转折线在第54回与55回之间,由此将全书分成了前后两扇。前扇写“兴”,后扇写“衰”。他总结说:
由此一基本对称,才决定了全书的一切相應对称。园子的兴废,物境的今昔,人事的聚散,世态的炎凉,统统有其对称的规律在。一切小对称,皆联系于大对称之间。
我感觉,周汝昌先生的“大对称”、“小对称”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红学界的许多专家也对此颇表赞同。只是,在讨论全书到底是108回还是120回,具体的对称该怎么划分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而西方的结构主义叙事解读学,也可以为这一解读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一般来说,结构主义文论注重采用语言学原理和术语的方法,强调二元对立,往往凭借成对的概念来建构结构,如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等,在结构主义者看来, 二元对立这种基本的二分法不仅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规律,而且也是人类文化活动各个符号系统的规律,例如左右、生死、圣俗等。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依循这二元对立的结构主义思维,对许多经典的文学文本进行了精彩阐释。但我觉得结构主义叙事解读学往往强调“二元对立”,而看不到对立之中的统一,这种表述有其盲点与缺陷。因此,我径自将这种理论修改为“二元对比”,在二元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中,小说对人物刻画、心理描写达到了辩证统一的境界。
选取“二元对比”作为教学切入点,将周汝昌先生的学术观点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结合起来,具体落实到《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设计之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步骤:
一是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介绍周汝昌等人关于《红楼梦》“大对称”、“小对称”的说法,结合全书内容作简要论述。
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处处存在的“二元对比”(或者说“小对称”)结构。其浅露者如文中出现两个舅舅舅母、黛玉两次回答读过什么书等等,在对比之中呈现出了小说细节描写之精细与深入。
三是集中引导学生由“二元对比”的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宝、黛二人初次见面萌生爱意的潜意识心理,感受曹雪芹文笔之妙、对爱情心理的描写之奇。此处重点分析三个方面:一、宝黛二人初见,分别从各自的眼中看对方,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二元对比”的叙述视角(有学者曾从西方叙述学的所谓“视觉聚焦”“视角错综”“看”与“被看”等话语出发进行分析),在这种相互观看对方的视角之中,更加深入地刻画了彼此的形象。这一点脂砚斋在多处点评中都特别指出过。如文中描写林黛玉外貌这一段,脂砚斋在甲戌本上就有一句非常精彩的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二、从各自的眼中看对方,不仅看到了对方,文字的背后更能看出自己。宝玉看黛玉,看的不是衣裙妆饰等“不屑之物”,恰恰是黛玉独特的气质与神采,这其实正是宝玉自己价值观和爱情心理的一种投射。而与此形成精彩对比的,是黛玉看宝玉时,也注重精神神采的刻画,从众人最开始“祸根孽胎”等评语出发,发现了在“混世魔王”的评语之外,宝玉还有另一种让自己纳罕和惊异的神采。脂砚斋在点评时也早已指出过:“黛玉见宝玉写一‘惊’字,宝玉见黛玉写一‘笑’字,一存于中,一发乎外,可见文于下笔必推敲的准稳,方才用字”,一惊一笑,一内一外,对比之妙,非常有趣。三、从各自眼中看对方,不仅有静态的外貌描写,还有动态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在动态的描写之中,两人初见之后的心情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事实上,已经萌生了爱情的潜意识。如宝黛初见,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形之于言,而黛玉深藏于心。孙绍振先生曾分析说:“不但写黛玉之面,而且是写宝玉之心。更突出的是,宝玉看罢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表面上是活见鬼,实质上是大手笔,大就大在一样是潜意识里的心心相印,在黛玉是放在心里吃惊,而宝玉却是笑着公然说出来。”宝玉因为黛玉没有玉,便狠命摔自己所佩戴的玉,孙绍振先生也曾分析:“初次见面,就闹出这么大的几乎是危险的动作来,这是从外在效果上写一见黛玉(神仙似的)对宝玉心灵的冲击,这种效果,充分显示出人物情感错位的性质,从现实性说是潜意识的强烈作用,从其神秘性说则为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因果。”
上述三个步骤,前两个步骤较为简单,第三个步骤则是重点与高潮。当然,文本解读有一定的边界与规范,但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关键是不断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带领学生不断回到文本进行细读与分析,不断深化学生原有的观点,最终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切的了解与体悟。
我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课堂教学,在这次公开课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现场气氛活跃,学生的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在与原文不断参照的基础上,学生的观点也在不断深化与成熟。虽然当时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上过的课早已飘散在风中,但很多同学却因此对《红楼梦》更有兴趣了,尤其是对宝、黛的爱情心理的变化历程颇感兴趣,常常来问我有什么很好的红学著作可以帮助他们深化认识。我给他们推荐了红学大家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的儿女真情》一书(其中大部分内容曾在《情问红楼》一书中发表),该书内容主要围绕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并侧重爱情心理的展开过程,适当地运用了一些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是一本文字清畅优美、分析深入精湛的佳作。
一堂课的容量毕竟非常有限。所以,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师只是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如果学生已经爱上了《红楼梦》,我这座桥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我可以暂时抽离,并等待着下一批学生来到这个“渡口”。这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