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的误区及其解决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表达真情实感”、“感情真挚健康”,现实中学生作文却多有虚假,难觅真情,近几年来已成为作文的顽症。其固然有社会功利风气对学生认知的干扰,学生对写作目的的认识陷入了误区,更有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试从阅读中语言积累方面谈谈如何获取真情实感。
  《中国教育报》上钟能文老师的文章《语文学习应积累什么》提出了语文学习应该“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习惯”。其中“积累习惯”深受触动。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固然是潜移默化又至关重要,但良好的积累习惯同样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当下的学生又是如何来进行语文学科的积累?翻开学生的摘录本,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不是好词佳句,就是优美片段;不是名言警句,就是古代诗词。但真正写作时,要么是平时的积累调动不起来;要么是华辞丽句堆砌,却少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的积累存在一些误区。
  一、对美文美句的认识狭窄
  “美文美句”顾名思义是优美的文句,什么样的文句才称得上真正的“优美”。绚丽多姿是一种美,平淡质朴也是一种美。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基于认识上的偏差,错误地认为那些拥有散文化的笔调,朦胧的意境,唯美的格调的文章才是“美文”,那些名人名言和华丽的句子,主要是精彩的修辞句才是“美句”。如下面这些话:
  一个清辉的夜晚,秋风在空气中微微的流动,预示着最后的离别即将到来,泛黄的树叶紧紧的簇拥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失散在了海角天涯。连高空上的明月,也不忍心看到这最后的离别,情不自禁的唤一朵最近的云朵,遮住她那朦胧的视线。
  而对那些平淡不奇却发自内心,真情流露的文句置之不理,更不会用心去感受,用情去共鸣。如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这样直接袒露自己的情感: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通俗而纯净的语言流露出简明而亲切的感情。老舍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道出了自己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说不出”“要落泪了”这些词句真是看似平常最奇崛。
  二、对美文美句的内化不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积累美文美句的过程中只为摘记,很少考虑把知识咀嚼、消化、吸收,乃至运用。要知道积累不等于摘记,“积累”是知识、能力的凝聚,是各种智能因素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是有“得”而积,即对所学材料有所感悟,有所把握、内化。更有学生为了让自己写出的文章也能文采斐然,不惜花大功夫死记硬背这些美文美句,在写作时“见缝插针”,能用就用,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文章,更不论是不是属于自己的真情体会。其实这违背了心理学的记忆原理。心理学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内部联系,也清楚新旧知识的关系。”积累是一种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美文美句的背后是作者审美的眼光与情感的流露,甚或人生的真实体悟。没有这些共鸣,你的积累只是一潭死水,不可能得到激活,焕发出勃勃生机。死记硬背得来的所谓“好词好句”应该怎样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学生仅仅是拼凑一些华丽的句子,再加上几个名人名言,却没有学生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他自己明确的观点,写出的是人云亦云,支离破碎的拾人牙慧之作,那肯定是让人嗤之以鼻的。
  诚然学生也认识到自己语言积累的薄弱,渴望有所提升,也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但学生对语言认识狭窄,教师又缺乏引导,只关注量的积累。从而出现运用时徒有形式,无真情实感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认识语言的多样化特点
  优秀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各有自己的优点。即使就教材而言也是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在课堂内外我们可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有些词语运用很有特点,富有表现力。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杨绛《老王》),“镶嵌”一词本用在没有生命力的事物中,但此语境中却用来修饰老王站立在门口,一个受病痛折磨,生存艰辛的下层百姓跃然面前,充满辛酸,更包含作者对其的怜悯之情。有蕴含哲理的句子,如“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有朴实而真诚的体验,如“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等。这些句子没有运用怎样的修辞,却能调动阅读者的生活体验,引起强烈的共鸣,耐人寻味。
  对于这些词语、句子甚或语段平时要鼓励诵读,在诵读时从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到聚零为整、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整体,领会其布局谋篇。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中领会汉语语汇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完成积累到运用的迁移
  语言只有积累没有运用,是无用的消极语言,缺少了整合外化,只能是为“积累”而积累,学而无用。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能够“凭吞吐”、“任翕张”的积累才是真实有效的,只有这样的积累才切实丰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鲜活地与学生的生命一同成长。否则,学生说起话写起作文来总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而实现以读文会意的语言积累到实际运用的飞跃,需要一个活化的过程。就此尝试分三步走:
  1、克服积累的无序,有明确的主题目标。翻开学生的积累本,往往是杂乱无序的,没有有意识的分类。这导致平时的积累也没有明确的方向,遇到有价值的语言也不能及时纳入。所以有效的积累首先要围绕一定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期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积累计划,确定每个学期的积累主题,每个主题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积累什么方面的内容,应达到什么目标。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有明确的积累方向,有针对性地看书,也可以反馈积累情况。
  2、根据具体的情境,能精确传神的运用。语言都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如内容上的要求、体式上的要求等等,脱离这些不能正确理解语言内蕴。同样语言积累要有效,不仅仅在积累时要结合语境感受语言,在揣摩、辨别、理解和品味中积累语言。更在于在运用时要根据情境,精确传神的运用。惟其如此,积累的语言才能在运用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印象深刻。作为教师,我们更加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帮助学生活化语言,以期达到积累的有效。
  3、提供交流的平台,共享重构鲜活语言。语言完成积累到运用的过程并不是积累的终结点,还可运用多种方式交流探讨,使学生共享他人的语言创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和理解是认识主体建构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而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为此要通过合作和讨论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见解。学习者正是在与他人对话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并通过检验与别人相左的观念加以重新建构,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所以共享能让学生在感受运用语言时,对于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得到提高。
  以上对语言积累中的几点思考,主要是想克服语言空有形式,没有实在情感的问题,当学生真正认识了语言的“优点”,并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在具体的写作情境中,自然能“言为心声”,而不是虚情假意。
  范文杰,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在语言运用中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分成口头语感和书面语感两类。教学中,我为培养学生书面语感作了如下尝试。  一、重视“读”,特别是诵读  课文的思想情味,只有通过诵读品味才能充分感受。以“读”贯穿教学,大致可以分成“通读—解读—品读—背读”等几个环节。使学生读通、读懂、读透、读“化”。  第一步:通读,整体感知。学生
“老师:   我们想问一个问题:只用家庭去衡量一个人对吗?   是这样的,前天放学早,林越溪和金泓序去吃东西回家晚了,让母亲担心,是不对的。安老师知道后,分别批评了他们俩。但安老师当时却对金泓序这样说:他(林越溪)是单亲的孩子,尽量少来往。反正大致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有这个必要去打击我们这一‘类’人吗?   我们相信你,这完全是私人的交流。我和小溪(林越溪)一样,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对于成绩显著的学生给予关注,更要把精力放在学困生上。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抓住了学困生转化这一工作,是实现语文整体成效提升的重要前提,任何教学忽略了学困生群体,都不可能取得语文教学整体成功。学困生转化作为语文教学一项重要和必要的工作,应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广大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开展各项工作。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巧借对比展开叙述,是本文一个非常显著的写作特点,充分体现了莫泊桑独特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创作才能。现就此粗略分析如下。  一、通过对比,巧妙揭示作品主题  关于《项链》的主题,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有“虚荣说”,有“命运说”。但无论哪种说法,我们都不难发现,作者是巧借人物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来揭示作品主题,展现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巴黎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图景的。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翁。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典范加以传颂,但我们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并仔细研读文本,从不同角度来看刘兰芝的情感生活,才发现一个生活中不一样的刘兰芝。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并不幸福,也不美满,而是充满痛苦、心酸与苦涩。其理由如下:  一、奴隶般的家庭劳动  少女时代的刘兰芝可以说是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的,她像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聪颖而娴静。“十三能织素
文章是一个整体,脱离了整体,文章只能是词汇的堆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把文章肢解后让学生去理解,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理解,但不够全面。新课标中一再强调阅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以整体的思想去看待文本。整体阅读所强调的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整体理解,把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理清文章的内容关系,从宏观角度去领会文
同学们:课堂的主角是你们,我今天只是一个主持人,作为主持人,我宣布高一3班《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书汇报会现在开始。   根据标题关键词“万方多难”“成就”“诗圣”,我们已商定读完本文后汇报6个方面的内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坎坷铸就不朽人生、沉郁顿挫终成诗史、人格魅力光照千古、生命姿态凄美史册、深情回眸再诵经典。   一、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1、教师导语:你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给炎黄子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因为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多种素养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其突出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然而,不管是上作文课还是向学生布置作文时,老师们常常为没有合适的作文素材而苦恼,“写什么”已成为教师指导作文时遇到的最伤脑筋的问题。“今天写什么”也同时困扰着我们的学生,是学生作文时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造成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要解决学生写作
“《生死疲劳》打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如果说我的作品都是高密东北乡版图上的建筑,那《生死疲劳》应该是标志性的建筑。”2006年3月15日,莫言做客新浪读书名人堂谈《生死疲劳》时如是说。作为“标志性建筑”,《生死疲劳》这部49万字的长篇小说,着重叙述了高密东北乡西门屯地主西门闹一家和长工蓝脸一家50年间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从1950年到2000年年底,通过“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着重写了邹忌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喻,劝说齐王接纳民意,兴利除弊,利国图治的故事。全文仅三百多字,却取得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一、虚实相生的构思美  全文前半部分是“虚处实写”,后半部分是“实处虚写”。文章前面部分作者非常高明,他把邹忌“窥镜”、比美和他从妻、妾、客献媚的包围圈中钻出来,以及以家事引出国事规劝齐王等虚构的细节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煞有介事地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