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懂得如何区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加以选择、概括和再创造,塑造出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其中人物的行为、命运和种种生活图景,必然会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产生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悲惨的或可喜的感觉等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或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对审美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审美教育这一神圣使命。审美教育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具有审美指向的“阅读—分析—欣赏”过程,激发学生的一系列审美心理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想像、理想、体验、情感协调等。审美感受力的核心是“感知”,它通常在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心理功能,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概括、理解、同情;同时感知又与想像、理解、体验、情感协调相互联系、互相渗透,构成完整的美感的心理过程。高明的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这一系列心理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像,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情感所蕴含的理性;通过设置与审美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氛围或情境,使学生通过各个感官体验美、感受美,并将这种通过想像、理解、体验而得来的零碎的审美感受集中、升华、凝聚为一种较鲜明而概括的审美感受,以达到作品的把握与领悟,从而完成一次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师是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者和审美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从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入手,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力和鉴赏能力
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如《陌上桑》中所刻画的秦罗敷的形象感人至深,她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具有美丽的人格,作者正是通过她的外貌描写、侧面衬托以及语言描写来表现她的美好形象的。在分析这篇作品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罗敷这一艺术形象的人格美,学习她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和不贪图富贵的可贵品质。
二、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入手。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契诃夫说:“凡是使我们陶醉而且被我们叫做永久不朽的,或者简单地称为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标志:他们在往一个什么地方走,而且召唤着‘您也往那边走’。”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剖析作品中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学生,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者于一个夏日的夜晚,独自漫步于清华园的荷塘边。那月下的荷塘和荷塘。兰的月色素淡朦胧而又和谐宁静,而与之不和谐的却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以及作者所发出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此时此刻,作者孤独、彷徨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应通过对这里由景人情的分析,让学生对身处白色恐怖中的作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在情感上和作者形成共鸣,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从分析作品的语言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自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佳作,作者借助于语言的音韵来摹描乐音,同时兼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音乐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有形有状的文字,其传神美感令人叫绝。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想像、仔细品味语言优美飞扬的乐感和神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语文教师是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者和审美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从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入手,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力和鉴赏能力
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如《陌上桑》中所刻画的秦罗敷的形象感人至深,她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具有美丽的人格,作者正是通过她的外貌描写、侧面衬托以及语言描写来表现她的美好形象的。在分析这篇作品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罗敷这一艺术形象的人格美,学习她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和不贪图富贵的可贵品质。
二、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入手。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契诃夫说:“凡是使我们陶醉而且被我们叫做永久不朽的,或者简单地称为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标志:他们在往一个什么地方走,而且召唤着‘您也往那边走’。”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剖析作品中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学生,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者于一个夏日的夜晚,独自漫步于清华园的荷塘边。那月下的荷塘和荷塘。兰的月色素淡朦胧而又和谐宁静,而与之不和谐的却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以及作者所发出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此时此刻,作者孤独、彷徨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应通过对这里由景人情的分析,让学生对身处白色恐怖中的作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在情感上和作者形成共鸣,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从分析作品的语言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自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佳作,作者借助于语言的音韵来摹描乐音,同时兼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音乐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有形有状的文字,其传神美感令人叫绝。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想像、仔细品味语言优美飞扬的乐感和神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