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发展阶段:教师的学习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教师发展的“高原期”及创造期。“高原期”就是所谓教师发展的倦怠期,而教师职业发展的倦怠期是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在这个阶段教师往往表现出在工作中体力、精力和能力上无法适应教育教学中的要求,产生对工作中身心耗竭状态,是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厌倦和畏惧的一种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产生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整,不愿尝试新的东西,不做科学的、批判性的反思,封闭自我,只凭经验去工作,这样不仅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周围的教师,最严重的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分析教师职业发展倦怠期 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性找出度过职业倦怠期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仅以自己的思考,就对以上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职业发展的倦怠期产生的原因:
1、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和学校内部的压力。规律的职业特质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太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无数遍的同一个课堂教学,很容易熄灭工作热情,对工作产生乏味感。教师职称评定和竞聘上岗制度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更为明显。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领导的“家长式”作风势必会极大的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2、社会舆论和家长的误解。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要求教师是一个“完人”,不允许教师有一丁点错误发生,而社会上个别教师的错误往往又会对全体教师产生错误的批判,这样会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加到教师身上,而一些家长的不良态度和对教师的误解、误会也会加大教师心理和生理负担,直接导致教师对职业产生失望感。
3、教师的心理因素和对新课改的困惑。教师对使命和责任、自信和自卑、压力和困惑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变化,以及教师职业本身的封闭性会对教师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暗示作用,使教师在潜意识中自我定位为一个牺牲者,这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教师职业精神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而身边的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也会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加上教师对新课改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的不适应,会加深教师对职业朝不保夕的危机心理。
二、针对以上教师职业倦怠期产生的原因分析,现制定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重新定位、科学规划。处在职业发展倦怠期的教师其实大部分都是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育教学中往往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因此在发挥好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充电,把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层次,制定5至10年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由经验型教师转化成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专家型名师,寻找自己职业生涯中崭新的太阳。
2.摆正自己的心态,用“爱”去做教育。摆正自己的心态首先就是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一生本身不是惊天伟业,而是像一盏灯,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自己。转换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做工作,把教育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其次工作中要有“爱”、要有“”情、要有“心”,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把学生的心身发展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用爱来诠释教育;做一个有情义的老师,用海洋般深沉去拥抱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热情、激情感染孩子;做一个用心的老师,工作中十分注重方法,一次学生矛盾的及时化解、一个待进生的转化提高、一个重要概念的反复强调,都是对教师用心的回报。
3.生活要有色彩,要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一个幸福的教师决不能把工作当做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工作“狂”,除了工作也应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善于忙里偷闲,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听听音乐、练练书法、跑跑步,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积极改善心态,培养良好情绪,增加自身正能量。
总之,教师要面对现实,积极地应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倦怠期,调整心态,合理规划工作生活,迅速度过职业发展瓶颈,努力使自己走向名师!
一、教师职业发展的倦怠期产生的原因:
1、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和学校内部的压力。规律的职业特质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太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无数遍的同一个课堂教学,很容易熄灭工作热情,对工作产生乏味感。教师职称评定和竞聘上岗制度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更为明显。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领导的“家长式”作风势必会极大的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2、社会舆论和家长的误解。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要求教师是一个“完人”,不允许教师有一丁点错误发生,而社会上个别教师的错误往往又会对全体教师产生错误的批判,这样会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加到教师身上,而一些家长的不良态度和对教师的误解、误会也会加大教师心理和生理负担,直接导致教师对职业产生失望感。
3、教师的心理因素和对新课改的困惑。教师对使命和责任、自信和自卑、压力和困惑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变化,以及教师职业本身的封闭性会对教师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暗示作用,使教师在潜意识中自我定位为一个牺牲者,这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教师职业精神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而身边的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也会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加上教师对新课改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的不适应,会加深教师对职业朝不保夕的危机心理。
二、针对以上教师职业倦怠期产生的原因分析,现制定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重新定位、科学规划。处在职业发展倦怠期的教师其实大部分都是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育教学中往往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因此在发挥好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充电,把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层次,制定5至10年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由经验型教师转化成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专家型名师,寻找自己职业生涯中崭新的太阳。
2.摆正自己的心态,用“爱”去做教育。摆正自己的心态首先就是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一生本身不是惊天伟业,而是像一盏灯,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自己。转换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做工作,把教育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其次工作中要有“爱”、要有“”情、要有“心”,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把学生的心身发展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用爱来诠释教育;做一个有情义的老师,用海洋般深沉去拥抱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热情、激情感染孩子;做一个用心的老师,工作中十分注重方法,一次学生矛盾的及时化解、一个待进生的转化提高、一个重要概念的反复强调,都是对教师用心的回报。
3.生活要有色彩,要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一个幸福的教师决不能把工作当做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工作“狂”,除了工作也应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善于忙里偷闲,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听听音乐、练练书法、跑跑步,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积极改善心态,培养良好情绪,增加自身正能量。
总之,教师要面对现实,积极地应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倦怠期,调整心态,合理规划工作生活,迅速度过职业发展瓶颈,努力使自己走向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