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中国最具变革力的民办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郜晏中,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荣获浙江省希望工程20年杰出建设者、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等荣誉。
  中国教师:到杭州育才中学(以下称“育才”)之前,您曾在一所国际学校任教,也算是小有成就,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离开,开始新的创业?在创业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郜晏中:24岁时,我在原来的单位担任常务副校长,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也获得许多掌声。但是,那时年轻,我不甘心止步于此,希望在更大的天地里施展拳脚,寻求更多的挑战和机会。目标是拿来引领方向的,大可以定得高些,一个人如果只满足于现有的些许成绩,就没办法触及自己能力的顶点。
  我很感谢少年时期在农村打柴种地的经历,它极好地磨砺了我的性格,在我选择育才之后,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克服了创业初期的很多艰难险阻。
  至于创业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还是在刚开始办学的那几年。那时,学校一穷二白,是16位老教师给了我莫大的支持。那时,学校“履历”单薄,家长们在明明可以挑选的情况下,选择了弱小的育才,给予了我和育才无比的信任。2003年第一次参加中考,我们就拿下了杭州市第一,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心存梦想,努力践行,一切皆有可能。
  现在,创业初期的激情依然澎湃,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感。那么多家庭选择育才,把最宝贝的儿子、女儿交给育才;这么多年轻人选择育才,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育才。所以我必须不停地赶路,因为我们的身后追随着这么多年轻的生命。
  中国教师:从一所面临倒闭的民办学校到三年后中考成绩各项指标名列各校第一,再到而今的教育集团,十五年您构筑了庞大的民办教育航母。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郜晏中:育才是按着“先打牌子,再造房子”的战略方针建校的。很多民办学校在建校初就斥巨资大兴土木,而投资就意味着要尽快收回成本,收回成本就必须扩大规模,扩大规模就导致降低招生标准,降低招生标准必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如此恶性循环,几个教育周期下来,极大地降低了这些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信誉度,红极一时的学校也就走到了办学的尽头。“先打牌子,再造房子”让育才在15年里,在坚实的土壤里扎下了深根。
  另外,我们充分认识到,杭州的民办学校作为公办教育事业的补充,只能寻找公办学校力量薄弱的部分切入,只有这样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杭州公办高中、小学的力量之强,有目共睹,如果我们介入,充其量也就添了一所二、三流学校,几乎不可能以优质教育的态势出现。初中学校尽管数量多,但由于初、高中分离,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加上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家长的择校愿望比较强烈,所以这个阶段还有那么一线成功的可能,行还是不行,三年后就凭教学质量见分晓。因此,2000年重新恢复招生时,我们决定停办高中,只办初中,集中力量抓好初中,打出初中教育品牌。事实证明,这样的思路为育才的发展找对了方向。
  定好了发展方向,育才开始了第一次招生。当时,到育才报名的家长和学生真的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但我们还是按着严格的标准去甄选优质的生源,这样一来,招生两天,只等来了十个学生。这种窘境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不过我和教师们讲,就算只有这十个同学我们也要按时开学,我们办育才必须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15年来,我们坚持不收一分赞助费,严把招生关,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尊重。
  育才办学15年,慢慢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的规律,学校发展之快需要一大批优质教师资源,“教学六步法”—“三次备课、分层授课、全批全改、个别辅导、阶段测试、分析调整”,给新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教学工作的范本,我们的教师队伍虽然年轻,但是在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敬业、严谨,可圈可点。学生进入育才,第一堂始业教育,讲的就是“学习六步法”—“预习落实、听课认真、作业独立、纠错及时、考试诚实、多想多问”,成了高考状元的制胜法宝,成了育才学子的金科玉律。
  中国教师:从解决学校的生存问题到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实条件的变化,给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郜晏中:15年的时间,育才从寂寂无声到万人教育集团,获得机遇的同时,挑战自然也越来越多。
  比如社会对育才的期待越来越高,教得好已经变成理所当然,家长们在关心孩子学得好的基础上,更关心育才是如何把孩子教好的。
  再比如办好育才中学是理所应当的,家长们更关心锦绣中学怎么样,东南中学怎么样,育才幼儿园、小学怎么样,丽水和常山的育才中学怎么样。
  还有,育才目前的影响力辐射范围还比较小,这是因为中考的地域性而受的限制。育才的发展要想突破瓶颈,必须打通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那么,育才能够扛起高中这面大旗吗?
  事实胜于雄辩,目前我们已经在丽水、常山成功复制了育才的办学模式,这给了我们无比的信心,我想育才现在遇到的挑战完全可以转变成发展的机遇。
  中国教师:学校提出“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校训,为什么会提出这一理念?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郜晏中:我是从农村来的,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自以为也没什么过人的聪慧。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做了那些所谓聪明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样样落实,天天坚持”虽然简单、质朴,却蕴含着世间大道,垒土成山、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样样落实”,就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按国家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和心理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每一项具体要求,都要言行一致,落到实处。而“天天坚持”,则是基于坚定的文化信仰而确立的基本习惯、基本规范、基本原则必须时时一样,绝不退让。我希望每一个育才人都能贯通志向与志气,成为一个习惯坚持、规范坚持、原则坚持、信仰坚持的人。   校长能不能把自己所要求的东西,每一样都落实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行政的管,家长的合”中的每一个环节;能不能每天一个样,从学生小学毕业的那一天起,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天。在育才,没有突击,没有临阵磨枪,三年如一日,天天坚持一个标准。教师和学生把它作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的育才精神来信奉和遵守,不少家长感言:校长、干部这样做,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么多普通的教师都具备如此敬业的精神,实在是让人佩服育才校训的感召力。
  中国教师:您提倡创新,目光长远,积极参与发起了C20慕课联盟,全力推进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本土改革。您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郜晏中:传统课堂的效率太低,师生们在课堂上总是做着那些重复简单的劳动。而信息技术融入之后,至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好比在PPT进入课堂之后,教师们的课堂容量变大了,板书的时间被节约了下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现在,我们努力把更多的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堂,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资源大大增加,学生遇到问题后,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的视野将会被无限放宽,而这些能力必将成为现代学生的重要特质。
  我自己是不太懂信息技术这方面的事情,随便哪一个学生都比我厉害。马云的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不会使用支付宝,就享受不到水果店的打折优惠;上下班高峰期,连打车都很难打到。谁也无法在这场信息革命中置身事外,教育也一样。作为拥有百年梦想的育才,自然更要看清形势,勇于尝试。
  其实信息技术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当年电脑刚刚出现在课堂的时候,也有人发出过质疑声,但现在,连农村学校的教室里,都已经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虽然改革的过程必然会引起阵痛,但我相信,集十三个学校的力量,新的技术肯定会在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大大提高师生们教与学的效率。
  西方人已经在之前的两百年中占得教育的话语权了,这个一百年,我们中国人总得做些什么吧。
  中国教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在您的学校表现较为突出。比如您的追求完美和不由分说,您对“有偿家教”和赞助费的态度,您对教师和学生发型的要求等。您认为一位合格的校长尤其是民办教育的校长,应有哪些特质?
  郜晏中:我把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备的特质概括为四个方面:风险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执行力。
  要把一所学校办好真的很不容易,只要一个环节没有做好,万丈高楼也会轰然倒塌。所以,一个优秀的校长首先要有风险意识。我经常在大小会议上和同事们强调要时时刻刻具备风险意识,要用显微镜去看待自己的缺点。学校事务,大大小小,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自己的能力之及,成绩越是多,光环越是大,做事就越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其次要有服务意识。育才的五条价值观之一,就是“服务至上”。为此,育才专门成立了家长服务中心,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直接隶属于校长室管理。其主要职能为:定期与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满意度;重视学生及家长的意见,每一条意见都必须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间,并及时向家长反馈;接待来校家长;处理家长投诉;完成家长要求代办的各项工作。育才的家长来到学校后,教师们首先谈的不是问题,而是一杯清茶。
  当然,在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育才的质量管理是以月为单位,从学生、教师、校长三个层面对教学进行监控。学生主要是考后统计得失分率并和班级数据进行比较,写出考后心得。教师按规定项目统计任教班级的各项数据,填写质量分析表,同时由备课组长汇总本学科数据。校长拟好要求教师发言的提纲,一般提前一天发给各课教师。这样的质量管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相辅相成。
  最后就是执行力了,这需要很多制度方面的东西去制约,学校的管理需要柔性的东西,也需要刚性的东西。我一直和同事们讲,对破坏制度者的姑息就是对循规蹈矩者的不公。每次新生家长会,新初一年级的教师们都要面对所有家长郑重宣读“六不承诺”,新学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六不承诺”的签署仪式环节雷打不动。尤其是承诺中“不做有偿家教”“不接受家长的馈赠和宴请”,让每一个教师都挺直了腰板教书育人。我们做的事业是关系到家和国的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事业,需要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去共同维护和坚守。
  中国教师:教育需要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所追求的是教育本身,他将教育当作一种事业、一种理想。您的理想是什么?
  郜晏中:让每一个育才的孩子因为我们而感到幸福,让每一个育才的教师因为育才而感到幸福。
  我们要让育才幼儿园的小朋友“养得好,长得好”,要让每一个育才小学的孩子“充满梦想”。尤其当自己的孩子进了育才读书之后,家长和校长的双重角色更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这句话的内涵,它不断地提醒我关注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教好孩子还远远不够,我们是在帮家长们养孩子,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我希望育才能为这个社会培养一大批具备广博的学识、出众的能力、强健的体魄、端正的人品、顽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的优秀人才。
  我希望教师们都能够过上一种听雨品茗、倚窗抚琴、踏雪寻梅、坐而论道的雅致的生活。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育才能够成为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世界基础教育的中国样板。
  中国教师:对于中国的教育,关于民办教育,您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郜晏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在国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民办教育将成为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来源,这给育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民办优质教育,这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十五年前,育才初创时期,谁也不可能想到育才会笑傲杭城;十年前,锦绣起步,育才办学模式得以成功复制,结出了第一个发展的果实;五年前,承办丽水育才系列学校,育才迈出了跨地区办学的第一步:育才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万人教育航母。
  所以,我认为中国民办教育的下一步,也是育才的下一步,势必要走国际化的道路,我们不能让洋教育左右了中国的未来,我们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下一代。我期待有一天中国的学生不需要再舍近求远,中国民办教育应该有所担当,育才应该有所担当。
  中国教师:作为“明远教育奖”的获奖者,您有什么要说的话?
  郜晏中:顾明远先生是我所敬仰的教育大家,更让人敬佩的是他的谦和、朴实和平易近人。顾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个“爱”字,包含了多少对孩子的真切感情。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一个没有爱的学校,自然也称不上好学校。
  顾老曾在育才留下墨宝—“为了孩子的幸福”,这七个字直接影响了育才“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这一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首先是作为孩子的形象出现的,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在施教的时候,都要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让孩子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在精彩的课堂里、在丰富的活动里获得幸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要去努力追求的。
  以往育才渴望被人知晓,把成绩放在第一位,一度被人戏称为“魔鬼学校”,而现在社会各界通过多彩的学生活动了解育才,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了解育才,通过蓬勃的“两新”党建了解育才,育才成为了最具变革力的学校。
  一个校长本事再大,也没有三头六臂,做不了所有的事情,所以,这份殊荣属于育才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兄弟姐妹。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书籍这一人类文明得以以文字形式保存的载体的重视,更是为了鼓励年轻人积极读书,发现读书的乐趣。四月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被书香浸润的季节。2014年4月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主办、凤凰大学问协办、福务网独家赞助的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文化节开幕式暨“金声玉振”文化论坛温儒敏教授专场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
当前,学校教育走向特色化、校本化既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的确,特色办学为普通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最佳契机。在这种背景下,江海小学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在充分考量学校文化传统、诠释学校文化内涵和挖掘特色项目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温润教育”,即以温柔的情怀润泽心灵,以温暖包容的教育给予学生爱和信心。江海小学围绕“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展开
人们对教育总是充满无限希望,即使在好莱坞影片中,教育也是大导演们极其热衷于阐释的主题,这类影片大都呼唤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破除一成不变的教规教条。而彼得·威尔导演的《死亡诗社》可以算是教育影片中的优秀代表,它呼吁教育须抵达心灵,有其独特且深刻的价值。  当基廷老师呼唤年轻人“Seize the Day”,焕发出青春的激情时;当基廷老师拒绝用理性分解的方式去评价诗歌,而选择用心灵去认真感悟时;当基廷老
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如潺潺细流般流进人们的心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随着岁月的流逝,《论语》、《大学》、《老子》等一批批经典名著的价值逐渐得到彰显,它们是广大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学习、诵读、推广与传承的经典,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寄托与期望。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华诵”经典诵读协会主办、北京经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首
一、高等精英型教育入学机会不均问题凸显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只是服务于社会中的极少数人。随着中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和过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性问题不存在了。当代高等教育并非匀质的系统,其中一部分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社会声誉卓著,毕业生更可能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入学机会平等问
山东省东营区第三中学是一所隐藏在闹市中的学校。因为她的存在,也使所处区域除具有宁静与喧嚣交相混杂的市井气外,还有一些不凡的气质。  “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先进单位”、“东营市教学示范学校”、“市十佳学校”……一块块闪光的奖牌,折射出学校绚烂的风采。  东营区第三中学建校于1987年,伴随着东营这座年轻城市
编者按:文言,古之雅言,记载中华五千年文化,为华夏子孙之瑰宝,亦人类文明之奇葩。“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中华文化传承之径,得力于文言历代传习。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文科实验班师生的文言作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准教师们的文言习作,供广大读者品评与赏鉴。藉此希望我国基础教育从诵习优秀诗文入手,弘扬传统文化,以培育莘莘学子之人品情怀、审美雅趣、言语技能,亦为世界文
琼色 男,藏族,195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完全小学书记,小学高级教师,教龄40年。他从师校毕业后自愿回乡执教,在特殊的环境中,他用牛车驮着帐篷在牧区间流动教书。为了给孩子们取课本,他曾骑马赶了四天四夜的路去县城,学生的事儿在他眼里就是天大的事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地区级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从师校毕业的时候,家乡各方面的条件还很落后,我希望自
谭国强 男,藏族,生于1960年,从教34年,中共党员。数十年扎根山区,用爱育人,用心教学,当地震来临时,在亲人与师生之间,毅然选择后者,组织救援;数十年坚守在教师岗位,所带学校屡夺第一,关注学生安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平凡之人做出不平凡之事,令人敬佩。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34年的教师生涯中,体味着教育的酸甜苦辣,有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欣喜,也有面对恶劣环境的愁苦,更有面对困境的抉择
认识刘老师是我初二的第一堂语文课。教室里走进来一位中年女教师,她没有打开书本,只是指着课本封面的图案就开始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正期待着第二节语文课的到来时,却突然换了老师。后来才知道,她本不教我们,却因走错教室才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遗憾极了:难道我们的缘分只有一节课吗?  山不转水转。再见刘老师,我已是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暑假时回老家,正赶上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我也参加了。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