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雨滴”“紫色的雪”和“三根紫葡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圈圈雨滴;紫色的雪;三根紫葡萄
  相互渗透就是不同的课程领域之间产生有机联系,就是实现课程的整合。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陈鹤琴老先生就把幼儿园课程中健康、语文、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活动称为五指活动,他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个手指,同生于一掌,血脉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而语言和科学作为幼儿园的两大重要领域,其课程的实施亦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下面我从小班语言活动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通过分析与讨论,试图寻找一些规律,探索语言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的方法。
  一、 树立科学的渗透理念,把握机会进行随机教育
  “圈圈雨滴”
  源于开展的第一个儿歌教学活动中。由于儿歌本身不是很难,活动各个环节我也已烂熟于心,本想活动会按预计的顺利进行。可没想到在进行到游戏这一环节时,天空暗了下来,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黑压压的天空所吸引。“要下雨啦!”“打雷拉!”“要下雨啦!”这下所有的孩子都向窗外望去。我一时不知所措,可转念一想,既然孩子们的兴趣都不在儿歌上,那何不索性去看雨?于是,就带着孩子们来到窗边。孩子们看着雨越下越大,开心极了。更有孩子发现阳台上的玻璃天花板上有新秘密,“快来看!一圈一圈的!”原来是雨滴落在玻璃上,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水纹,形成了好看的圈圈雨滴。平常都只有在地上、水面上见过,而现在却出现在了天花板上。很多孩子闻声赶来,挤在一起看了起来。
  本次活动中,下雨这个纯属偶然的事件打断了语言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当下,我的反应是顺从孩子们的意愿,去观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聆听,发现了下雨的许多小秘密,比如雨声“哗啦啦”,雷声“轰隆隆”,先打雷后下雨,落在天花板上出现“圈圈雨滴”等等。现在想来,当时所进行的随机教育并不是很到位,在孩子们观察后,不应仅仅简单讲述,更应增加一个整理、总述的环节,从而提升孩子们的经验,丰富他们相应的科学知识。
  当然并不是说在语言活动中遇到类似事件都要放弃预设的活动,在我看来,树立科学的渗透理念更为重要。小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又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对一些自然现象如打雷、下雨、下雪、開花、发芽等等都想一探究竟。若是教师没有渗透意识,一味遏制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那么不仅仅是本次活动的目标达不成,更严重的是打击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现象,获取科学经验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们不得不向教师的权威低头,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这与《纲要》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实为不可行之举。
  二、 灵活应对,保护科学思维
  “紫色的雪”
  源于语言活动:故事《冬爷爷的礼物》。由于孩子们有过玩雪的经验,我信心满满地认为对于雪是什么颜色,他们肯定已了然于心。然而当我问:“雪是什么颜色的?”时候,有孩子说道:“雪是紫色的!”当下,我愣住了,这是完全出乎我预料之外的答案,该如何回应?当时活动正在进行,容不得我思前想后,第一反应就是让另一个孩子回答,希望他能答出:“雪是白色的!”可这个孩子却回答说:“雪是绿色的!”这下,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红色的!”“橘色的!”“粉色的!”要是强制让他们停下来,效果肯定不佳,于是我索性让他们讨论了起来:“为什么你看到的雪是彩色的?”原来是“灯光”,灯光让雪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让雪变得五彩缤纷。
  语言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案例中的情况,真实的活动与死板的教案完全是两回事,是一个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战场”。孩子们会在你自信满满的时候,不经意丢出一个“难题”,让你愕然,不知所措。然而在这样的“战场”中,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我看来,这样的小难题,正是孩子们科学思维的稚嫩萌芽。小班孩子对雪的认知经验不是很多,而有孩子会回答说是“紫色的”,说明他见到过,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们能把生活中见到的现象迁移到活动中,推翻常规答案,提出异议,这恰恰体现了孩子们的怀疑精神。怀疑——多么难能可贵的科学思维啊!一切创新及发明都从怀疑开始,有了怀疑,才会去验证,才有可能成功。
  本次活动中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没有遏制,而是加以引导,探讨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然而如何灵活应对孩子们抛出的各种“难题”,保护他们稚嫩的科学思维萌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比孩子们更广阔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引导,语言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三、 研究教学内容,寻找合理的科学渗透点
  “三根紫葡萄”
  源于语言活动《毛毛虫》,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让孩子们跟着讲述。第一天,毛毛虫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对于量词“个”的运用,孩子们基本都能掌握。第二天,毛毛虫找到了两“根”香蕉,对于“根”的运用,只有极少数孩子知道,于是我提示孩子们香蕉要用“根”这个量词来描述。第三天,毛毛虫找到了三“颗”紫葡萄,本来想考考孩子们,没想到很多孩子脱口而出:“三根葡萄!”我忙道:“葡萄该用哪个量词呀?还是用‘根’吗?”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第四天……
  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隐藏着科学方面的知识,它们有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案例中量词的运用及水果数量与第×天的一一对应等,而很多时候,科学知识则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藏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找到隐藏的科学知识。
  如何找到隐藏的科学知识?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做足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有渗透意识即可。我们都知道,拿到一个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做的是阅读,通过细细地咀嚼,问一问,这里是不是有科学渗透点?如果有,这个渗透点是不是值得浓墨重彩,拿来作为重难点?因为我们虽然倡导学科渗透,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渗透点,即便有了,如果与孩子们的年龄不相符,或是要断章取义,钻牛角尖的,都不可取。别忘了,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孩子!我们要找的是合理的渗透点,易为孩子们所理解,也无矫揉造作之意,为渗透而渗透的渗透如同干枯的草木,毫无生机可言。
  即便找到了合理的科学渗透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渗透的方式,说到底这是语言活动,科学只是渗透其中,是“宾客”的位置,文学作品本身才是“主人”,我们要做的是稍加提醒或引导幼儿关注作品中的科学知识,淡淡几笔即可,如若喧宾夺主,破坏了作品原有的意境,则万万不可取了。
  作者简介:
  孙艳,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幼儿教育中心园。
其他文献
摘 要: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深入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原理,那么他们就无法透过现象看懂本质问题,也就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在中考中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教学案例,针对生本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希望。  关键词:生本模式;初中化学;案例研究  案例背景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性学科,对数学的概念、基础运算法则、计算法则、公式等有了一个初步的介绍,由于这些都是人们抽象出来的结果,对于学生们来说不一定能很好地掌握它,所以本文笔者通过将直观教学和抽象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一个好的提升,同时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积极指正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改革;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抽象思维  一、 引言  正确的方法是我们做事
摘 要: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用英语的教学,应从汽运专业相关岗位的英语知识能力要求,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点对接及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汽运专业;实用英语;教学  一、 汽运专业相关岗位的英语知识能力要求  汽运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学生主要需要掌握汽车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汽车专业领域具有一
摘 要: 小学阶段的转化学困生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地方。只要本着责任和爱心,即便是冻僵的硬土也能让它吐出新苗。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爱心;责任  特级教师丁有宽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深深地启发了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切身体会到: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以爱为重。  一、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必要而且重要,加强学生心理、认知、习惯的有效衔接,实现初高中数学教与学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
摘 要:卢梭说:“教育即生长。”教育应当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能读懂孩子,才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最好的环境。用睿言智语抚慰孩子的心,用日记中点评引领孩子成长,创设班级语言共同进步,懂得学会“自我”争取的智慧。教育需要教育者去阅读孩子,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找到打开孩子成长的心灵之钥匙,为每个孩子的生长铺设阶梯。  关键词:阅读;言语;引领;给予;生长  卢梭说
摘要: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和谐的氛围,不仅是时代所需,更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的需要。只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要因素。学问必
摘 要:寄宿制学校是学校教育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学生在学校住宿、生活,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照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探索卓有成效的寄宿制学校德育管理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以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为例,对寄宿制学校德育管理的模式进行分析。  關键词:寄宿制学校;德育管理;新模式  随着国家对寄宿制学校的德育
摘要:本文从教育的幸福感开始,分析了幸福课堂教学观的理论基础,以及试着探索了能促进课堂幸福感形成的一些构建因素,对幸福课堂的形成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课堂;生活;幸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孔老夫子两千多年之前讲的,就是教育的幸福感。  然而,我们当下的教育,是单向度的,分数仍是学校生命的主线,学生的学习很容易充满失败。教育本身的幸福感
摘 要:多年来,地理学科对于学生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偏难的学科,由于研究对象过于庞大,概念过于抽象,许多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时都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这也使得地理成为学生不太喜欢学习的科目之一。怎样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地理知识,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地理不再变得恐怖都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地理难点情况总结几种立体、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供广大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