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体会。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進学生主动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可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还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比和比例”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车合运77吨货物,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甲、乙两车各运多少吨货物?要求学生先分析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应用题,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当大部分学生都把它归入分数应用题来解答后,提醒学生能否从其他思路去思考。学生经过分析,概括出这是一道“把一个总量分成两个部分量”的题目,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答。接着要求学生说出按比例分配题目的特点,即“已知总量和两个部分量的比,求两个部分量”,让学生根据“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得出“甲车与乙车所运货物的比是(1+3)∶3”,从而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答。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或12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或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并加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促进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形成。
例如,在引导学生概括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的思维得出以下的计算方法:圆柱体的表面积=一个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即S=ch+2πr2)。这时,可鼓励学生:“能不能概括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一些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后将圆柱体的一个底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知道一个底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两个底面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恰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又正好是圆柱底面的半径,从而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cr。因为圆柱的侧面积是ch,因此,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S=c(h+r)。接着,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后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独创性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与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進学生主动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可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还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比和比例”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车合运77吨货物,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甲、乙两车各运多少吨货物?要求学生先分析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应用题,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当大部分学生都把它归入分数应用题来解答后,提醒学生能否从其他思路去思考。学生经过分析,概括出这是一道“把一个总量分成两个部分量”的题目,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答。接着要求学生说出按比例分配题目的特点,即“已知总量和两个部分量的比,求两个部分量”,让学生根据“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得出“甲车与乙车所运货物的比是(1+3)∶3”,从而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答。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或12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或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并加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促进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形成。
例如,在引导学生概括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的思维得出以下的计算方法:圆柱体的表面积=一个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即S=ch+2πr2)。这时,可鼓励学生:“能不能概括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一些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后将圆柱体的一个底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知道一个底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两个底面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恰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又正好是圆柱底面的半径,从而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cr。因为圆柱的侧面积是ch,因此,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S=c(h+r)。接着,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后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独创性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与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