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数学课堂讲究“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数学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不管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都需要教师关注。只有包含充分互动的数学课堂,才算是成功的数学课堂,那么,要如何增加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呢?
增强师生互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
其一,互动学习中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方面,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在课堂学习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时刻谨记角色的转换,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互动过程中多引导、多启发,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灌输。
其二,互动学习中习惯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互动学习很重要,但也不能流于形式,否则效率将大打折扣,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特别重要。一切学习都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和前提的,互动学习也不例外。当教师进行互动时,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过,就不可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師在设计互动学习时,要时刻关注抛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学生进行过独立思考,再积极地参与互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说到“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不可少,但其实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课堂中,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并非认真关注,当教师问:“还有其他想法吗?”这部分没有倾听的学生不会积极思考其他想法,可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那么这样的互动就是无效的,很难有所收获,而且不能引发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明白除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认真听别人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学习他人所长,另一方面能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
其三,互动学习中时机的选择。互动这么重要,那么是不是无时无刻都需要互动?显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什么时候互动很重要,教师需要把握好时机。首先,需要探究时互动。在数学课堂中,经常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这时组织有效的互动非常有必要。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学习的,思维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此时让他们进行探讨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其次,需要帮助时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有困难时,应给予及时的互动,这时候教师不要一对一解决,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一起思考,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生生互动学习,更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再次,在出现争论时互动。很多时候,数学课堂的互动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当不同小组意见不同时,可以让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互相辩论。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思维的活跃度达到了顶峰。
增强生生互动
第一,提供话题,组织生生互动。在教学《2~5的分与合》这一课的“试一试”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再交流。学生交流完后,我出示书本图片,问学生:“小明认为5可以分成1和4,而小红认为5可以分成4和1,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在学生之间讨论完后,作为代表的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想法也更完善,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
第二,小组合作,促进生生互动。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我提供了表格、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摸一摸、记一记来统计活动结果,还要进行数据汇总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讨论后汇报结果。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能有效合作交流,能充分感受到从袋中摸出来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
第三,转换评价,激励生生互动。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但设想一下,如果评价来自其他学生,那么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是一对一的,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而如果引导其他学生给出评价,那么其他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学习的参与度比较高。例如,在课堂上,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另一名学生思考:“对他的观点有什么想法?怎样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评价时要多方面、多维度,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增强师生互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
其一,互动学习中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方面,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在课堂学习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时刻谨记角色的转换,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互动过程中多引导、多启发,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灌输。
其二,互动学习中习惯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互动学习很重要,但也不能流于形式,否则效率将大打折扣,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特别重要。一切学习都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和前提的,互动学习也不例外。当教师进行互动时,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过,就不可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師在设计互动学习时,要时刻关注抛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学生进行过独立思考,再积极地参与互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说到“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不可少,但其实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课堂中,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并非认真关注,当教师问:“还有其他想法吗?”这部分没有倾听的学生不会积极思考其他想法,可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那么这样的互动就是无效的,很难有所收获,而且不能引发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明白除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认真听别人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学习他人所长,另一方面能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
其三,互动学习中时机的选择。互动这么重要,那么是不是无时无刻都需要互动?显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什么时候互动很重要,教师需要把握好时机。首先,需要探究时互动。在数学课堂中,经常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这时组织有效的互动非常有必要。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学习的,思维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此时让他们进行探讨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其次,需要帮助时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有困难时,应给予及时的互动,这时候教师不要一对一解决,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一起思考,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生生互动学习,更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再次,在出现争论时互动。很多时候,数学课堂的互动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当不同小组意见不同时,可以让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互相辩论。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思维的活跃度达到了顶峰。
增强生生互动
第一,提供话题,组织生生互动。在教学《2~5的分与合》这一课的“试一试”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再交流。学生交流完后,我出示书本图片,问学生:“小明认为5可以分成1和4,而小红认为5可以分成4和1,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在学生之间讨论完后,作为代表的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想法也更完善,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
第二,小组合作,促进生生互动。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我提供了表格、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摸一摸、记一记来统计活动结果,还要进行数据汇总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讨论后汇报结果。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能有效合作交流,能充分感受到从袋中摸出来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
第三,转换评价,激励生生互动。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但设想一下,如果评价来自其他学生,那么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是一对一的,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而如果引导其他学生给出评价,那么其他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学习的参与度比较高。例如,在课堂上,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另一名学生思考:“对他的观点有什么想法?怎样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评价时要多方面、多维度,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