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对考生考核的目标与要求之一,体现这一类能力考查的试题在高考历史模拟卷及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包括: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体现这一类能力考查的试题按难度来分,可分成“中低档”题(即问题是直接针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考生只要根据所提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即可作答)和“高档”题(即考生需要对所提问题进行适当转换才能正确作答)。“调动和运用知识”类“高档”题历来是高三历史模拟卷及高考试卷中最难得分的题目,下面以2010届苏南四市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和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卷)中的两题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变式教学,突破解题瓶颈。
一、典型例题展示与错误答案呈现
例1:(2010届苏南四市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测试第21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略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3分)
参考答案: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但许多考生却围绕着“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等等”来组织答案。
例2:(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卷】第10题)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D,从我们本届高三学生(2011届)做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的情况来看,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了A,更多学生选择了B、C、D,且选择三者的比例差不多,这与2009年江苏高考结束后,权威部门公布的对此题抽样分析的数据几乎相同。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两道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会暴露如此多的问题呢?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2011年的高三历史迎考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才会使得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呢?
二、问题归因与解决途径
这两道例题都属于“调动和运用知识”类的“高档”题。少部分考生在作答例1时之所以会组织起“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等不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范围的不符合要求的答案,在做例2时之所以会选择A,究其原因是对历史史实发生的时间把握不准。而更多考生在作答例1时会写出“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等答案,做例2时会选择B或C,则是因为把握不住两个题目的要义,即通常所讲的“揣摩不透出题者的意图、看不懂题目的要求”。那么,面对此类问题,高三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变难题为易题,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呢?笔者认为,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变式”法。什么是“变式”法?针对实际情况该如何运用呢?
所谓“变式”,即“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从而使事物的表现形式成为人们熟悉的形式”。“变式”法在历史解题中的一类运用就是“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从而使事物的表现形式成为人们熟悉的形式”。
拿例1来说,如果考生能根据问题解读材料一时紧扣“全球史观”,就会把问题“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变更为“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而“全球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问题就变更为“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这样,这道题就转变成一道考查“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问题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即途径”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之一。一道看上去非常陌生的问题,通过“变式”法的运用,就成功变更成大家熟悉的表现形式了。
例2解决途径与例1相似。把“小农经济、合作社、人民公社”变更成“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在以前高考中曾经出现,并作为高考样题长时间出现在《考试说明》上,高三老师在进入二轮后的小专题复习时肯定会重点讲解,考生对这个知识点准备得很充分,问题的解决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综上所述,考生在遇到高三历史复习中“调动和运用知识”类的“高档”题,如果能熟练运用“变式”法,就能突破解题瓶颈,使难题迎刃而解。
考生一种方法的熟练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老师的正确引导。高三历史老师在复习中如能熟练运用“变式”法,不但有利于考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种方法,还会取得更多的效果。
三、运用变式教学的意义
1.运用变式教学手段,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变式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钻研,积极思考,可以克服惰性,培养思维主动积极性,变重复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解题过程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新观点,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使学生广泛建立联系,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打破“一种说法”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开动脑筋,串联有关知识,养成灵活的思维习惯。
2.运用变式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复习课,师生往往会陷入传统的“题海战术”之中难以自拔。这种“沙里淘金”的办法不但使师生倍加疲劳,且效果不尽如人意。变式教学在这里却有着它的独到功效,因为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复习中,老师应立足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教材,精选典型例题,充分运用各种变式进行挖掘、延伸、改造,注重剖析破题思路,优化课堂结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充分暴露思维障碍,展示知识的形成、演变过程,提高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实践证明,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突破一类题的解题瓶颈。(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典型例题展示与错误答案呈现
例1:(2010届苏南四市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测试第21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略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3分)
参考答案: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但许多考生却围绕着“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等等”来组织答案。
例2:(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卷】第10题)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D,从我们本届高三学生(2011届)做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的情况来看,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了A,更多学生选择了B、C、D,且选择三者的比例差不多,这与2009年江苏高考结束后,权威部门公布的对此题抽样分析的数据几乎相同。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两道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会暴露如此多的问题呢?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2011年的高三历史迎考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才会使得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呢?
二、问题归因与解决途径
这两道例题都属于“调动和运用知识”类的“高档”题。少部分考生在作答例1时之所以会组织起“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等不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范围的不符合要求的答案,在做例2时之所以会选择A,究其原因是对历史史实发生的时间把握不准。而更多考生在作答例1时会写出“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等答案,做例2时会选择B或C,则是因为把握不住两个题目的要义,即通常所讲的“揣摩不透出题者的意图、看不懂题目的要求”。那么,面对此类问题,高三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变难题为易题,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呢?笔者认为,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变式”法。什么是“变式”法?针对实际情况该如何运用呢?
所谓“变式”,即“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从而使事物的表现形式成为人们熟悉的形式”。“变式”法在历史解题中的一类运用就是“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从而使事物的表现形式成为人们熟悉的形式”。
拿例1来说,如果考生能根据问题解读材料一时紧扣“全球史观”,就会把问题“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变更为“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而“全球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问题就变更为“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这样,这道题就转变成一道考查“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问题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即途径”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之一。一道看上去非常陌生的问题,通过“变式”法的运用,就成功变更成大家熟悉的表现形式了。
例2解决途径与例1相似。把“小农经济、合作社、人民公社”变更成“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在以前高考中曾经出现,并作为高考样题长时间出现在《考试说明》上,高三老师在进入二轮后的小专题复习时肯定会重点讲解,考生对这个知识点准备得很充分,问题的解决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综上所述,考生在遇到高三历史复习中“调动和运用知识”类的“高档”题,如果能熟练运用“变式”法,就能突破解题瓶颈,使难题迎刃而解。
考生一种方法的熟练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老师的正确引导。高三历史老师在复习中如能熟练运用“变式”法,不但有利于考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种方法,还会取得更多的效果。
三、运用变式教学的意义
1.运用变式教学手段,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变式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钻研,积极思考,可以克服惰性,培养思维主动积极性,变重复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解题过程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新观点,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使学生广泛建立联系,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打破“一种说法”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开动脑筋,串联有关知识,养成灵活的思维习惯。
2.运用变式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复习课,师生往往会陷入传统的“题海战术”之中难以自拔。这种“沙里淘金”的办法不但使师生倍加疲劳,且效果不尽如人意。变式教学在这里却有着它的独到功效,因为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复习中,老师应立足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教材,精选典型例题,充分运用各种变式进行挖掘、延伸、改造,注重剖析破题思路,优化课堂结构,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充分暴露思维障碍,展示知识的形成、演变过程,提高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实践证明,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突破一类题的解题瓶颈。(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