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陵少年
余光中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
我的水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
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卖行的橱窗里挂着
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
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
于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
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重伤风能造成英雄的幻觉
当咳嗽从蛙鸣进步到狼嗥
肋骨播响疯人院的铁栅
一阵龙卷风便自肺中拔起
没关系,我起码再三杯!
末班巴士的幽灵在作祟
雨衣!我的雨衣呢?六席的
榻榻米上,失眠在等我
等我闯六条无灯的长街
不要扶,我没醉!
余光中(1928-),福建省永春县人,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上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这首诗,题目为“五陵少年”,其典故出自哪里。指的是哪些人呢?咸阳原9座汉家陵阙中的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惠帝安陵以及汉昭帝平陵并称“五陵”,故而成阳原也称为“五陵原”。在汉代,帝王陵墓旁常常会迁居一些居民,负责陵墓的保护和维护,陵园附近设有中央直辖县邑即陵邑。迁入全国各地的富豪贵族居住。因为种种因素,使得汉家陵阙诸陵邑成为大富巨贾的聚集之地和朝廷选拔官吏的地方,西汉朝廷的许多官,员都出自这些陵邑。使五陵原成为社会特别势力的衍生地。这时候的“五陵少年”是指居住在陵邑的年轻人,他们仗着有钱有势,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鱼肉乡里。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时,“五陵少年”就成了纨绔子弟的特称。
以“任侠”、“纨绔”为特色的“五陵少年”,逐渐成为后世文学中一个被恒久歌咏感叹的对象。唐诗中常有关于五陵少年的描写。如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真可谓纨绔子们放浪形骸生活的逼真写照。
但余光中却常常称自己为称“五陵少年”,这是为什么呢?余光中难道认为自己也是纨绔子弟,他难道不怕自毁形象?看来余先生的“五陵少年”是另有所指。从“黄河”、“家谱”、“燧人氏”、“大禹”等意象可以感受到作者身上散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治水、逐鹿中原、后羿射日、抗击匈奴,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中华民族的传说典故。“千金裘”、“五花马”的意象出自李白的古风《将进酒》,此诗中的侠士形象意气风发,豪气干云,视金钱如粪土。反复品读《五陵少年》的这些意象,我们渐渐悟出这个称谓的象征意义。所谓的“五陵少年”,既是作者余光中自我的化身。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化身。
遥想汉代,金戈铁马,一群群富于进取精神意气风发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缔造了数不尽的传奇。盛世唐朝,激情澎湃,英气勃发的中国人擂响了最昂扬激越的鼓点,成为中华民族震撼世界的最强音。盛唐雄风,泱泱中华,世界第一,中国人曾经拥有多少荣光!余光中在诗篇《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中李白的形象其实就是豪迈中国人形象的生动写照。但是1960年的中国,尤其是台湾,却让作者余光中感到揪心失望。当时作者由内地迁往台湾不久。当时的台湾。已经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到处是日本文化、西方文化、世界文化的印记。面对台湾与祖国的分离。面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尴尬地位。面对异族文化的渗透入侵,作者痛心疾首,但又无可奈何。曾经意气风发的“五陵少年”,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病夫醉汉。“关节炎”、“重伤风”、“咳嗽”、“失眠”,“五陵少年”老迈苍苍,青春不再,令人叹惋。“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五陵少年”如今只能借着酒精向店小二撒泼吆喝来发泄豪气,借着酒精来麻醉自己。但酒入愁肠愁更愁,一时的麻醉总有清醒的时候。酒把诗篇推向高潮,沦落的“五陵少年”形象让人顿生悲悯。阅读诗篇中“五陵少年”颓废的言行举止,我们感受到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寂寥。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孤寂。“五陵少年”风光不再。泱泱中华风光不再,作者内心的苦闷、忧愁、失落,也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升起。
《五陵少年》这首诗汪洋恣肆,奔放不羁,字里行间澎湃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在诗中就形成了句式错落参差、笔法变化莫测的特点。其次。诗歌对双关、象征等写作手法运用非常成功,整首诗意象迭出,想象丰富,诗意隽永,诗风瑰丽雄奇,如天马行空,不同凡响。
余光中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
我的水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
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
千金裘在拍卖行的橱窗里挂着
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
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
于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
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
重伤风能造成英雄的幻觉
当咳嗽从蛙鸣进步到狼嗥
肋骨播响疯人院的铁栅
一阵龙卷风便自肺中拔起
没关系,我起码再三杯!
末班巴士的幽灵在作祟
雨衣!我的雨衣呢?六席的
榻榻米上,失眠在等我
等我闯六条无灯的长街
不要扶,我没醉!
余光中(1928-),福建省永春县人,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上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这首诗,题目为“五陵少年”,其典故出自哪里。指的是哪些人呢?咸阳原9座汉家陵阙中的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惠帝安陵以及汉昭帝平陵并称“五陵”,故而成阳原也称为“五陵原”。在汉代,帝王陵墓旁常常会迁居一些居民,负责陵墓的保护和维护,陵园附近设有中央直辖县邑即陵邑。迁入全国各地的富豪贵族居住。因为种种因素,使得汉家陵阙诸陵邑成为大富巨贾的聚集之地和朝廷选拔官吏的地方,西汉朝廷的许多官,员都出自这些陵邑。使五陵原成为社会特别势力的衍生地。这时候的“五陵少年”是指居住在陵邑的年轻人,他们仗着有钱有势,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鱼肉乡里。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时,“五陵少年”就成了纨绔子弟的特称。
以“任侠”、“纨绔”为特色的“五陵少年”,逐渐成为后世文学中一个被恒久歌咏感叹的对象。唐诗中常有关于五陵少年的描写。如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真可谓纨绔子们放浪形骸生活的逼真写照。
但余光中却常常称自己为称“五陵少年”,这是为什么呢?余光中难道认为自己也是纨绔子弟,他难道不怕自毁形象?看来余先生的“五陵少年”是另有所指。从“黄河”、“家谱”、“燧人氏”、“大禹”等意象可以感受到作者身上散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治水、逐鹿中原、后羿射日、抗击匈奴,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中华民族的传说典故。“千金裘”、“五花马”的意象出自李白的古风《将进酒》,此诗中的侠士形象意气风发,豪气干云,视金钱如粪土。反复品读《五陵少年》的这些意象,我们渐渐悟出这个称谓的象征意义。所谓的“五陵少年”,既是作者余光中自我的化身。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化身。
遥想汉代,金戈铁马,一群群富于进取精神意气风发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缔造了数不尽的传奇。盛世唐朝,激情澎湃,英气勃发的中国人擂响了最昂扬激越的鼓点,成为中华民族震撼世界的最强音。盛唐雄风,泱泱中华,世界第一,中国人曾经拥有多少荣光!余光中在诗篇《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中李白的形象其实就是豪迈中国人形象的生动写照。但是1960年的中国,尤其是台湾,却让作者余光中感到揪心失望。当时作者由内地迁往台湾不久。当时的台湾。已经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到处是日本文化、西方文化、世界文化的印记。面对台湾与祖国的分离。面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尴尬地位。面对异族文化的渗透入侵,作者痛心疾首,但又无可奈何。曾经意气风发的“五陵少年”,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病夫醉汉。“关节炎”、“重伤风”、“咳嗽”、“失眠”,“五陵少年”老迈苍苍,青春不再,令人叹惋。“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来一瓶高粱哪。店小二!”“五陵少年”如今只能借着酒精向店小二撒泼吆喝来发泄豪气,借着酒精来麻醉自己。但酒入愁肠愁更愁,一时的麻醉总有清醒的时候。酒把诗篇推向高潮,沦落的“五陵少年”形象让人顿生悲悯。阅读诗篇中“五陵少年”颓废的言行举止,我们感受到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寂寥。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孤寂。“五陵少年”风光不再。泱泱中华风光不再,作者内心的苦闷、忧愁、失落,也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升起。
《五陵少年》这首诗汪洋恣肆,奔放不羁,字里行间澎湃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在诗中就形成了句式错落参差、笔法变化莫测的特点。其次。诗歌对双关、象征等写作手法运用非常成功,整首诗意象迭出,想象丰富,诗意隽永,诗风瑰丽雄奇,如天马行空,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