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情况下,一个教师如果担任了同一年级的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上课确实会感觉到很累,但备课则相对轻松,因为只要进度保持一致,那么多个班级的教学只是同一个教案的若干重复罢了。可是这样的简单重复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弊端:一是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忽略了哪怕是同一个年级也有差异的班级素质,机械重复使教学失去了针对性,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年级三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在开学之初,我就告誡自己,教三个班,不仅意味着每节内容可能要重复三遍,更意味着我有更多的机会来修正自己的教法,或者尝试不同的教法。于是,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间时间,及时进行二次备课,总结得失,改正教法,或者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并对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归纳整理出一些经验,期望对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比如对一次测评试卷的讲评,在三个班级的教学空隙,我进行了两次课后备课,先后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是在高三(9)班。由于这次测评的成绩比较低,学生普遍反映试卷难度大,答题没有方法和方向。我深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初步得到了下面两个结论:第一,学生是有感情需求的人。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
于是,在课间的20分钟时间里,我没有跟同事闲聊,而是重新打开备课本,进行二次备课。考虑到上一节课失败的原因,我决定在接下来的11班的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采用与9班的讲授法截然不同的谈话法和讨论法组织教学;同时鼓励自己要克服上节课的不良情绪,以一个很好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首先,我先就本次测试成绩进行了通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把测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总结了一下,还把测试中那些有进步的同学予以了肯定和表扬;不仅分析了成绩,更特别提到了我发现的同学们答卷中让我感到喜出望外的亮点,可以说我的这一段话,既有理性的分析,也不乏感性的成分。很明显,那些受到了表扬的同学热情高涨,而没有被表扬到的同学也受到了触动,开始拿出试卷和笔记本,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我走下讲台,随意走到一个叫林阳的同学身边,看见第一组关于天气现象的选择题他就做对了。于是,我就叫他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跟大家说一下。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那些做错了的同学抬起了头,竖起耳朵,好奇为什么他能做对。林阳信心满满,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清楚的陈述了一遍。我夸他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但是当他讲到“伦敦冬季多雾”的时候,我立刻追问为什么,他思考了一下也没答上来。我转身面向全班,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气氛热烈,有一个同学主动站起来,说“伦敦受暖流影响,水汽充足”,我予以肯定,并继续询问全班,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没有想到同学们回答起来非常积极活跃。最后我综合几位同学的答案,总结道:“伦敦冬季多雾,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汽充足;一方面是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使西风带来的水汽遇到冰冷地表降温,而形成多雾天气”。
显然,这堂课比起上一堂课,要成功得多。这种成功体现在课堂气氛上,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也更加快乐;还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更加全面。正是由于及时的课后备课,调整了教学方法,我才没有把一堂失败的课从9班带到11班。但是这堂课是不是就非常完美了呢?下课后我继续思考,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需要修正的地方。首先,时间把握不到位。根据教学的进度安排,这一套试卷讲评应该在一节课里面完成。接下来是8班。众所周知,8班是文科小班,学生有着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素质。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也有80分。那么我应该像在11班那样采用谈话法组织教学吗?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没有必要。第一,通过分析他们的试卷,我发现了有几组题目他们错得最集中,也就是说大多数同学都做错了,而且都属于知识性的错误。所以,对于这几组题目,我决定自己重点讲解。第二,有些题目,平均就只有四五个同学做错,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在这些题目上花时间了。但是也要解决啊,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决定采用分组讨论法。具体说来,我是这样安排这一堂课的。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加里宁)。在课堂上我是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时候我要求自己充满自信,精神饱满;而在课外,我是学生,要向同事们学习,同时也要向自己的教学过程学习。课后备课,不断向过去的那堂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修正自己,这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年级三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在开学之初,我就告誡自己,教三个班,不仅意味着每节内容可能要重复三遍,更意味着我有更多的机会来修正自己的教法,或者尝试不同的教法。于是,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间时间,及时进行二次备课,总结得失,改正教法,或者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并对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归纳整理出一些经验,期望对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比如对一次测评试卷的讲评,在三个班级的教学空隙,我进行了两次课后备课,先后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是在高三(9)班。由于这次测评的成绩比较低,学生普遍反映试卷难度大,答题没有方法和方向。我深入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初步得到了下面两个结论:第一,学生是有感情需求的人。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
于是,在课间的20分钟时间里,我没有跟同事闲聊,而是重新打开备课本,进行二次备课。考虑到上一节课失败的原因,我决定在接下来的11班的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采用与9班的讲授法截然不同的谈话法和讨论法组织教学;同时鼓励自己要克服上节课的不良情绪,以一个很好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首先,我先就本次测试成绩进行了通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把测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总结了一下,还把测试中那些有进步的同学予以了肯定和表扬;不仅分析了成绩,更特别提到了我发现的同学们答卷中让我感到喜出望外的亮点,可以说我的这一段话,既有理性的分析,也不乏感性的成分。很明显,那些受到了表扬的同学热情高涨,而没有被表扬到的同学也受到了触动,开始拿出试卷和笔记本,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我走下讲台,随意走到一个叫林阳的同学身边,看见第一组关于天气现象的选择题他就做对了。于是,我就叫他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跟大家说一下。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活跃,那些做错了的同学抬起了头,竖起耳朵,好奇为什么他能做对。林阳信心满满,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清楚的陈述了一遍。我夸他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但是当他讲到“伦敦冬季多雾”的时候,我立刻追问为什么,他思考了一下也没答上来。我转身面向全班,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气氛热烈,有一个同学主动站起来,说“伦敦受暖流影响,水汽充足”,我予以肯定,并继续询问全班,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没有想到同学们回答起来非常积极活跃。最后我综合几位同学的答案,总结道:“伦敦冬季多雾,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汽充足;一方面是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使西风带来的水汽遇到冰冷地表降温,而形成多雾天气”。
显然,这堂课比起上一堂课,要成功得多。这种成功体现在课堂气氛上,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也更加快乐;还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更加全面。正是由于及时的课后备课,调整了教学方法,我才没有把一堂失败的课从9班带到11班。但是这堂课是不是就非常完美了呢?下课后我继续思考,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需要修正的地方。首先,时间把握不到位。根据教学的进度安排,这一套试卷讲评应该在一节课里面完成。接下来是8班。众所周知,8班是文科小班,学生有着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素质。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也有80分。那么我应该像在11班那样采用谈话法组织教学吗?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没有必要。第一,通过分析他们的试卷,我发现了有几组题目他们错得最集中,也就是说大多数同学都做错了,而且都属于知识性的错误。所以,对于这几组题目,我决定自己重点讲解。第二,有些题目,平均就只有四五个同学做错,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在这些题目上花时间了。但是也要解决啊,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决定采用分组讨论法。具体说来,我是这样安排这一堂课的。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加里宁)。在课堂上我是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时候我要求自己充满自信,精神饱满;而在课外,我是学生,要向同事们学习,同时也要向自己的教学过程学习。课后备课,不断向过去的那堂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修正自己,这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