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馆藏景德镇窑民国瓷器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景德镇是闻名遐迩的制瓷重镇、瓷艺之都,其景德镇窑烧造的瓷器制作工艺精湛,地域特色鲜明,艺术成就辉煌。早在汉代景德镇已出现了冶陶业,宋代创烧的青白瓷便已闻名全国。而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珠山御器厂,当时就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其烧制的宫廷用瓷及皇帝的赏赐用瓷,代表着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成就。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月圆会”。他们致力于新粉彩瓷的研究与探索,挖掘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追求诗情画意的高尚品位,不仅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表现的新天地,而且使得景德镇窑民国瓷器在华夏陶瓷艺术发展史上,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笔者曾经有幸参观了《千年瓷都——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景德镇古代瓷器精品展》,对其中展出的部分景德镇窑民国瓷器印象颇深,叹为观止。这些展品器型多、品种繁、釉色丰、工艺精,代表了民国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特点,似向人们诉说其灿烂辉煌的历史,展现她们华美绚丽的风采。为了让大家领略江西人民所创瓷器文化的无穷魅力,感悟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笔者精选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景德镇窑民国瓷若干介绍,以飨读者。
  景德镇瓷民国传奇
  清咸丰至光绪年(1851-1908年),以画瓷名家程门、文人派画瓷先驱金品卿、著名陶瓷艺术家王少维为代表的皖南新安派画家,创造了类似于浅绛山水画的瓷上浅绛彩,将文人画的表现技法和审美旨趣引进瓷器彩绘。此种文人画家自觉参与陶瓷艺术创作行为之举,不仅提高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品味,而且对当时景德镇瓷艺界亦产生了极度的震撼与巨大的冲击,在中国陶瓷史上可谓首开先河。但“瓷上浅绛彩”仅仅是一种画瓷工艺中浅尝辄止的尝试,终究为文人画家求便就简的行为,艺术上的创新并未与工艺革新相配合,故到了民国初年便日渐衰微、偃旗息鼓。不过浅绛彩瓷画家们在瓷艺创作上的表现形式、品位、格调和艺术追求,却被后来的“珠山八友”及其同仁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民国十一年(1922年),景德镇成立了以吴霭生任社长,王琦、汪晓棠任副社长的“瓷业美术研究社”。该社以改良和振兴瓷业为宗旨,兴办陶业教育,吸引了大批艺人与画瓷高手。其中的汪晓棠、潘匋宇还创立了“新粉彩”,改革了风行半个世纪的“浅绛彩”。而“珠山八友”中的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和刘雨岑等人,还都是两人门下的得意高徒。虽然该社仅存在了短短数年,但其艺术活动和创新精神,为日后“珠山八友”创立“月圆会”树立了楷模,同时对当时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改良和陶瓷美术的创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木纹釉开光粉彩花鸟纹瓶(图1)
  高33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厘米。
  敞口,束颈,圆腹下收,圈足外撇。胎体轻薄,口沿描金。器表施仿木纹釉,上绘折枝花卉纹,腹部三个圆形开光,内绘花鸟。器内口颈部和器底施绿釉,底“居仁堂制”红料方框篆款。木纹釉为清代创制,先以红赭、褐色在器表上绘出木材的年轮纹理,再施以透明釉烧制形成,足以乱真。底款中的居仁堂原名“海晏堂”,为袁世凯攫取民国政权后居住办公之地。
  胭脂红地轧道开光粉彩山水纹双耳瓶(图2)
  高40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1.3厘米。
  撇口,长颈,圆腹,圈足。颈部堆塑两夔龙耳。除腹部两个圆形开光内为白地粉彩山水纹外,器表均为胭脂红地上轧道粉彩花蝶纹。胭脂红釉为金红釉的一种,是以金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清康熙末年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故又称洋红。而轧道是瓷器制作的雕地工艺,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则称为“耙花”。
  古铜彩地开光粉彩松鹿纹双耳尊(图3)
  高18.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8.5厘米。
  敞口,溜肩,圆垂腹,矮圈足。颈腹部的耳饰丰富多彩,先是堆塑两“S”形如意耳,其下是以绳索串起的万字形、双鱼、如意云头、蝉四种贴塑装饰,均为寓意“如意万代”的吉祥物。腹部正面开光内绘松鹿,有一“潘”朱文方印,背面开光内绘牧童骑牛吹笛图,旁题“庸秉”,下钤“秉印”,底部为“乾隆年制”蓝色堆料双方框款。
  粉彩花鸟纹薄胎碗(图4)
  高9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7.5厘米。
  敞口,深腹,浅圈足。胎体极薄,几为脱胎器。口沿描金,其下内外各有一周如意云头纹。碗心画衔枝香草龙,碗外壁画有红、蓝、紫各色牡丹,一对白头翁栖于枝头,另外画有桃和石榴纹,寓意富贵白头,福寿双全。题识“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仁作”椭圆压首印,下有“世”“宁”朱文篆印,底有“乾隆年制”双框蓝色堆料款。此为民国仿乾隆画珐琅瓷。
  珠山八友 共谱华章
  尽管民国时期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但景德镇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出类拔萃的民间瓷艺家却异军突起,在困境中力揽狂澜,其影响超越了整个二十世纪且延续至今,其弟子和后代至今仍活跃在陶瓷艺坛。他们在粉彩、青花、古彩、新彩等多方面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以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不懈的追求,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精美雅致的新粉彩瓷艺佳作。同时各展所长、共谱华章,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珠山八友”最早以“月圆会”形式结社,农历每月十五雅集。他们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处,题诗作画、品评画理、切磋技艺、以会聚友,开拓了一片艺术表现的新天地。虽称“八友”,实则有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邓碧珊,以及田鹤仙、刘雨岑、徐仲南、程意亭、何许人共十人。他们用胎作纸,以瓷入画,创造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同时汲取中国画的营养,作品的笔法、墨韵和色彩,与时下的海上画派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所绘花卉走兽、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光彩传神。
  王琦粉彩人物纹兽耳瓶(图5)
  高23.5厘米,口径6.1×5.3厘米,底径8.5×7.1厘米。
  唇口,短颈,丰肩,扁圆下敛,圈足先外撇后内收,肩上堆塑两兽耳。口沿以蓝彩绘回纹和如意云头纹,胫部和圈足上以蓝彩绘变形莲瓣纹和连续回纹。双兽耳也饰蓝彩,腹部两面均以粉彩描绘。正面绘秋林落叶纷纷。昏鸦栖于枯枝上,一派萧条苍凉之感,背面绘一罗汉正在蒲团上打坐。正反两面均有题记。底有“陶陶斋”印款。   汪野亭粉彩山水纹瓶(图6)
  高59厘米,口径16.7厘米,底径16厘米。
  喇叭口,长颈,溜肩,长圆腹,矮圈足。瓶腹部通景画有山水图。构图参差错落,疏朗有致,设色雅致。肩部题“相逢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已五年。石谷子大意于珠山草堂之西窗,翥山垂钓子汪平写”。钤有“野亭”朱文方印。构图和画风深受“清初四王”之王晕(即题记中的王石谷)的影响。
  汪野亭百花地开光山水纹瓶(图7)
  高35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8.6厘米。
  撇口,长颈,长圆腹,底内凹。除腹部两个圆形开光外,全器均为酱紫地上绘粉彩百花纹,前面开光内饰汪野亭所绘粉彩山水纹,题“馀江归渡。传芳居士野亭汪平”。后面开光内墨书篆体“大富贵亦寿考”、“花好月圆人寿”、“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底“平山”朱文方印。
  毕伯涛粉彩花鸟纹卓屏(一套四屏,图8)
  各长19厘米,高12厘米。
  四幅组成一套卓屏。从左至右,分别绘“飞花有意能留客,啼鸟多情解唤人”,“日高未能鸟呼梦,春晚不归花笑人”,“秋风吹的黄花放,金鸡喜唱太平歌”,“寒汀雁落,芦苇清疏。”
  刘雨岑粉彩花鸟纹挂盘(图9)
  、
  高2.1厘米,口径21.8厘米,底径12.7厘米。1948年作。
  盘内绘倦鸟双栖于纤细的树枝上,顾盼回首,含情脉脉。以细腻生动的笔法,将蓬松的鸟羽、茂叶繁花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设色雅致,情趣盎然。
  田鹤仙粉彩梅纹文具(一套十件,图1 0)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十件文具尺寸分别为
  1.四足鼎式熏炉:通高10.8厘米,口边6.6×4.6厘米;
  2.印章盒:高7.5厘米,底径6×6厘米;
  3.方形笔筒:高11.6厘米,口径5.9×5.9厘米;
  4.四方水盂:高6.5厘米,口径2.7厘米,底径2.7厘米;
  5.瓜棱形香瓶:高6.5厘米,底径2.3厘米;
  6.山形笔架:高2.6厘米,长9.8厘米,宽2.8厘米;
  7.曲形墨床:高2.6厘米,长9.8厘米;
  8.书卷形臂搁:高2.5厘米,长7.6厘米,宽9.8厘米;
  9.长方形砚盒:高3.2厘米,长9.8厘米,宽7厘米;
  10.方形印泥盒:高4.5厘米,口径7.2×7.2厘米,底径3.5厘米。
  整套文具均绘梅纹,或红、或白、或绿。梅干遒劲,梅蕊盈闹枝头,配上优美的诗词题记,极富诗情画意之韵味,为案头之雅品。
  珠山同仁 花萼同辉
  虽然“珠山八友”声名显赫,但艺术成就不在八友之下的,还有不少同时代的珠山同仁,如汪大沧、石奇峰、王步、邹文侯,以及徐天梅、王锡良、张志汤和方云峰等瓷画名家。其中的汪大沧较汪野亭犹有过之,擅长粉彩山水,笔法豪放;王步的青花作品,笔触精细,用色浓淡层次分明,是众艺人中擅画青花的唯一画家
  他们运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意境、诗词题跋等手法,大胆、精细、有机地与陶瓷彩绘相结合。同时吸收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瓷上作中国画的艺术形式,继承和发展传统粉彩便于瓷上作画的技艺,从而令绘画风骨和陶瓷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
  汪野亭题汪大沧绘粉彩山水图瓷板(图11)
  高25.3厘米,横38厘米。1928年作。
  瓷板绘天高云淡,山峦延绵,树木葱荣,宽阔江面,几叶渔舟。山坳屋宇一座,桃花盛开,竹丛青青,小道上前为老翁,手持柱杖,后有书童,携琴随从,朝屋缓行。整个画面青绿彩料敷染,勾皴并用,树干淡赭,桃花洋红缀点,一派春光。右上角题有“高山流水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另有绘瓷名家余灶昌敬请汪大沧绘画、恭请汪野亭题跋的长题记述。
  石奇峰粉彩山水纹瓶(一对,图12)
  高33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9厘米。
  撇口,长颈,溜肩,圆腹下收,底足外撇。造型挺拔秀丽。颈部、肩部和近底处以墨彩分别绘璎珞等民国时期常见的辅助纹,腹部通景绘粉彩山水纹。
  王步青花开光粉彩仙佛丛菊纹双耳方瓶(图1 3)
  高32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5厘米。
  此瓶腹部各有长方倭角四面开光,内绘不同粉彩图画:前面半跏跌坐无量寿佛,篆籀题款,下有“王步”印;后面为一僧一士坐于竹林论道,上题“竹溪”款,钤“王步”印;左右两面绘丛菊图,各钤“竹溪”、“王步”印,底部有“长湖”印章款。开光之外,满布青花纹饰。
  邹文侯粉彩山水纹瓶(图14)
  高19.7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6.6厘米。
  撇口,长颈,圆腹,矮圈足。器表绘粉彩山水纹,有浅绛山水的韵味。颈部题“拟石田老人笔,丙戌冬棠渔隐文侯写。”底有“文侯之印”印章款。
  徐天梅粉彩竹里煎茶图瓶(图15)
  高27.1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8.1厘米。1944年作。
  盘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腹部绘竹里煎茶图。整个画面宁静而浪漫,表现了文人雅士悠闲雅致的生活品味。上有题记“竹里煎茶,甲申秋月天梅写于珠山客次。”下有“徐印”白文方印。
  王锡良粉彩琼楼群仙双耳瓶(图16)
  高40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1.3厘米。1947年作。
  敛口,凸唇,长颈,圆折肩,圆腹渐收,高圈足,肩腹部贴塑两兽首衔环。口沿饰墨彩描金回纹及点纹,颈部从上到下依次为蝠纹、折枝花卉、蕉叶和如意云头纹,肩部饰有龟背锦、夔龙、如意云头纹。圈足上饰如意云头纹、变形莲瓣纹、几何点纹和回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唐明皇梦游仙境图,背面留白处有王锡良绘的诗句长题。下钤“锡良”长方印,底有“乐圆”印章款。
  纵观以上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景德镇窑民国古瓷器精品,虽没有充分反映景德镇制瓷的全貌,仅展现了民国瓷器的冰山一角,但它们却为中国陶瓷增添了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韩姗姗)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上的元代,虽然国运不足百年,但它在绘画上却是个成就斐然可观的王朝。其绘画在继承唐、五代、两宋传统基础上,又进一步有了创新和发展。题材上,有山水、竹石、梅兰,尤其山水为主要绘画内容;画格上,突出作品的文学性,强调绘画中的书法趣味与诗、画相结合,融于一体;画风上,重视“古意”和“士气”;理论上,既继承宋代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优秀传统,神似胜于形似,又发展了以简逸为上,把自然景物当作抒发
期刊
初冬微寒,闲坐把玩几件浅绛瓷器,方器、圆器、立器、趴器,凸的、凹的、粗的、细的、溜的、涩的……磕着手的都是说不确切的愉悦。无需与人言说,也无人言说,不自觉、不经意地东摸摸、西转转,亲近着这些来之辽远的“朋友”,真切的沁凉从指头传到神经,奇异的手感触动着一个词蹦出来——“手工”。  手工又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技能,需要师徒传承过程,需要勤勉坚韧的毅力和踏实虔诚的态度,如十年磨一剑的功夫积累,“匍匐”在
期刊
俑,也叫偶人,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使用极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其最早来源于我国奴隶制时期的人殉制度,而到了封建社会,用人物俑随葬逐渐代替了残酷野蛮的殉人仪式,体现了社会正逐步进入文明时代,使用人偶陪葬也由贵族阶层扩展到一般财力殷实的地主阶层中。从现有资料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关于俑的随葬。俑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陶俑、木俑、石俑、铜俑等,其中以陶俑居多;按照用途可分为仪仗俑、兵马俑、镇墓俑、生肖俑、伎乐
期刊
中国古代文房用具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文房用具大都小巧玲珑,大不盈尺,小不足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淀,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桌案必备之物。其中材质、造型十分繁丰,题材更为广泛,制艺功力深厚,诸多文房精品更是炉火纯青,可谓材精工绝,是工艺与文化的结合。这些案头小品,在文人的使用和欣赏过程中,被演变得各具特色,历来深受人们的青睐。  现借《收藏界》择优精选几件文房雅器珍品与同好品赏:  清代玛瑙灵芝
期刊
清宫珐琅彩瓷分为瓷胎画珐琅和瓷胎洋彩两类,其创烧于康熙朝而发展于雍正朝,至乾隆时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辉煌,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康雍,而且取材种类多样,装饰繁缛华美,反映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本文试图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珐琅彩瓷碗为例,彰显其皇家气派和王者风范。  以下乾隆珐琅彩瓷碗的装饰,一类是在色地上彩绘花卉,并将锦上添花、吉庆有余等吉祥之意寓于其中,具有铜胎画珐琅般的立体效果。而另一类则继
期刊
近年来,古玩艺术品市场持续升温,随之伴生的就是对古玩艺术品鉴定的需求和对古玩艺术品知识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鉴定专家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就当前古玩艺术品鉴定专家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当前古玩艺术品鉴定领域的现状  当前的古玩艺术品鉴定领域,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乱象丛生。首先,缺乏严格的专家管理机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古玩艺术
期刊
多年前,天津杨柳青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文化传承名镇”。《魅力中国·魅力名镇》节目对天津杨柳青这样评价:古老的大运河为这里带来深厚的积淀。运河水早无当年辉煌,但这里仍然是文脉昌盛,一派斯文。这里的年画天下闻名。几百年兴盛,几十年衰落,如今已经全面复兴。文化是这里不灭的灵魂,京师附近的平原小镇,当属中国文化传承名镇——杨柳青……  许多年前去北方出差,过天津时,列车员报站名:“杨柳青到了……”我有
期刊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简介一些青铜容器主要的种类和名称。  鬲(li,音历):形状和鼎相似,侈口、三空足。一般煮饭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  鼎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
期刊
张大千先生在中国书画史上是位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他的后半生与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不解之缘也极富传奇色彩。去年笔者因公务出差台北历史博物馆,不仅瞻仰了这位近现代书画大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楼台后廊,面对植物园、荷塘的大画室,还有幸观赏了该馆收藏之张大千为数可观的书画精品。  在这些精品中,有一套张大千绘画的水墨写意画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专家称该册为《观物之生》。此册绘于1962年,
期刊
宜春市博物馆藏两件石湾窑素胎瓷猴,两猴大小相同,高16.5厘米,形态相似。一件屈膝交脚而坐,头左斜,双眼注视左上方,两唇微张,露齿,似有垂涎欲出;右手置于两膝之间自然而垂,左手手指微弯,放在右侧太阳穴处。另一件屈膝并脚而坐,头略前探,双眼微向前上方注视,左手置于左股外侧,右手微弯,用指盖轻搔右腮。二者通体露胎,呈赭褐色,唯眼白、牙齿施白釉,眼球、指、趾甲施黑釉。露胎处刻划细腻纹理,将猴毛表现得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