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根,城市亦有源,城市化建设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延续历史文脉,否则城市便缺少了独一无二的灵性。社区幼儿园的创建是国家城市化建设浪潮的必然产物,承载着传承当地社区文化、学前教育的重要责任。浙江省杭州市夏衍幼儿园地处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夏衍先生故居附近,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弘扬和传承夏公文化精神,故幼儿园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夏衍幼儿园创办于2010年9月,至今已具有一园三址、共36個教学班的办园规模,其中两个园区已创建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所处街道曾是杭州近郊生态自然的大型“菜篮子”基地,现已拆建为现代化的城东新城,长三角重要的铁路枢纽杭州东站就建于此地。
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作为课程的资源被高度重视,基于儿童立场的环境创设也被幼儿园高度关注并付诸实践。对于空间有限的城市新建园来说,若想绿化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均达标,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既兼顾绿化,又保障幼儿的活动,打破空间的局限,进行“生态、自然、童趣”的园所环境创设,让幼儿园的“绿色”环境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幼儿园的“绿”,可以变得更美
合理的绿化设计能让幼儿园逐步回归自然,精心的绿化管理能促进幼儿园环境保持健康的生态式发展,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保障。
(一)立体规划,合理布局
1.设计代表幼儿园文化的植物形象——爬山虎。藤本植物爬山虎,虽朴实无华却生命力旺盛,契合夏衍先生著名散文《野草》的主题精神;清纯质朴、活泼无邪的特征,象征着夏衍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个性、灵动;信念坚定、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契合夏幼人用心施教、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此,我园多区域、大面积栽种了寓意深刻的爬山虎。
2.协调园内与园外环境的关系——闹中取静。我园的三个园区均地处交通要道,门前车水马龙,环境喧闹。为了防尘隔噪,我们赶在园内二次装修进场前的春季,沿幼儿园的内墙栽种了厚实的绿篱和小竹林,确保尽早复绿。东宁路园区在南北面靠近围墙处,分别搭建了30米花廊、葡萄架等,有助于深度防尘降噪。在大型游戏沙坑上搭建长势迅猛、四季常绿的油麻藤棚架,晴天防晒、雨天挡雨。对户外场地正中心的大樟树进行游戏化环境改创,采用草皮、原木等材料个性化营造富有童趣的“树屋”,形成一个幼儿“小小CS”游戏区域。在幼儿园主体建筑外立面栽种爬山虎,形成大面积攀爬的态势。每班活动室阳台栽种的常春藤,爬满了阳台顶面,四季常青,颇有童话森林的气息。通过干预凌霄花缠绕的办法,让其有序呈现在园区围墙栏杆上,形成烂漫景观……通过全面营造“生态、自然、童趣”的园区环境,为幼儿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天然的“绿伞”。
3.规划园区建筑物中的绿化分布——全方位、园林化。走进莲花桥园区大门,笔直的100米园中大道,宽约8米,左边是100米长的文化墙,胶片样制作的大幅幼儿体验剧亲子剧照掩映在茂密的爬山虎下,地面由1米高的灌木女贞形成一条长长的、笔直的绿化带,绿化景观上下映衬,墙面主题脱颖而出;右边是20米长的“钱潮浪”形草本花卉墙,太阳花、小雏菊等主题系列四季更迭。进入门厅,200平方米的中庭四周,从四楼平台悬垂下来的常春藤和爬山虎,交织似一道壮观而美丽的绿色瀑布。爬山虎藤蔓因季节的不同会自然产生色调的变幻,俨然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顶楼平台拥有一块近500平方米的“阳光农场”,整齐地开辟出20块面积各为4平方米的菜地,沿菜地栅栏有序摆放了立体种植箱,屋檐下投放了自动管培架,一年四季瓜果蔬菜更迭种植,轮番上鲜。农场四周的天鹅绒草坪上,沿栏杆一周遍栽四季花卉,迎春花、金银花、杜鹃花、鸢尾花和月季花依次开放。正东面建有一个30平方米的紫藤花架,葡萄、猕猴桃交织共生。沿着屋顶女儿墙的墙根一圈,种的就是形成中庭“绿瀑”的爬山虎及厚实的防虫薄荷草。改创后的绿化分布自上而下、由里到外、从东到西,疏密有致、色彩缤纷、曲折有序。
(二)注重管理,低本高质
1.统筹经费,分期落实。“量入而出”是我园绿化经费使用的总原则。基于绿化发展整体规划,我们通过预算年度物业经费投入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两条路径,统筹安排和合理使用。采取“预算总金额,分期分批投入,达成阶段目标”的策略逐步推进实施。在常规养护基础上,经费主要用于:一是根据办园交付时原有绿化现状,确保其品质的基本养护;二是根据幼儿活动场域的实际需要,对原有绿化环境进行调整性移栽的改创;三是根据新增绿化项目的可行性方案,逐步实施分期投入。办园10年来,获得区教育局技术中心“智慧教育”立项的经费,用于“阳光农场智慧微农园”远程控制喷淋灌溉的技术改造等;获得市、区绿色学校奖励的经费,用于绿化改创和常态维护等。
2.领导重视,分层管理。重视常态养护,因三个园区均有大面积、多区域的绿化环境创设,我们在与绿化养护公司签约时,必须由园长和后勤园长、总务主任及绿化项目管理员组成的团队一起,和公司负责人面谈,结合我园环境特点,对接重难点工作,提出具体养护要求。加强常态监管,结合我园项目管理工作,每园区均设有负责绿化项目的管理员(老师),协助巡视察看,在定期消杀的基础上,一旦发现绿化病虫害现象,直接报告总务处联系防治。除“四害”灭蚊虫,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全体教职员工定期全面深度清洁环境卫生,防控“登革热”疫情发生。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故是绿化管理的重要工作,为防控野猫、蛇、鼠入园,我们将全体教职员工每日下班是否关好门窗纳入行政考核,要求驻园保安加强园区内整体环境巡视。园丁杨爷爷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在承担三个园区日常种植区工作的同时,会协助常态绿化维护,对养护公司来不及处置的枯枝烂叶等进行及时处置。
3.融合活动,促进共赢。我们将幼儿活动与绿化管理紧密关联。在最有种植优势的楼顶“阳光农场”,不仅莲花桥园区的幼儿能亲历种植全过程,其他两个园区的幼儿也能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智慧微农园”,与农场发生深度互动,这是全园幼儿共享的一片乐土。伴随季复一季、年复一年的种植,农场水土逐渐开始流失。杨爷爷告诉小朋友:泥土太少,种不出好的蔬菜和庄稼,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师幼共商决定,三个园区的小朋友一起为阳光农场运土。那么,什么土最适合种菜?什么是熟土?到哪里找熟土?用什么工具运土?哪条运土路线最近、最安全?怎么搬到楼顶上?……基于问题的项目活动“我为农场来运土”应运而生,既为幼儿带来了有意义的学习,又对农场进行了一次深度添土养护,是促进幼儿学习与绿化管理的共赢。 幼儿园的“绿”,不仅仅是美
生态自然的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发现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更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不竭课程资源。幼儿在与环境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增强生态意识,逐步懂得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一)让幼儿初步了解自然的秘密
1.在自然環境中自主探究。中庭“绿瀑”是幼儿日常最爱去散步的地方。一天,幼儿发现爬山虎叶子上出现了许多白白、黏黏的点,他们经过资料查询得知,这是蚜虫,是一种害虫。那为什么杀虫后还有黑黑细细的点点在叶片上呢?有的幼儿说是小时候的蚜虫,有的说是蚜虫变老了,也有的说是死了的蚜虫。小宝说可能是另一种虫,是益虫。我们发现,幼儿聚焦观察时特别仔细认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各抒己见,不受同伴的观点所左右。此后,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爬山虎的叶片上又有很多白白灰灰的东西,根据前面的经验他们猜这又是蚜虫,天天却说这些不是蚜虫,是鸟粪,幼儿发生了争执。于是教师摘下叶子引导他们对鸟粪与蚜虫仔细比对观察。随着探讨的深入,有的幼儿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小鸟来过却有鸟粪?为什么我们在中庭看不到小鸟?”……发现、猜测、验证,生态自然的环境不断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2.初步了解自然的规律。园区后院一颗杨梅树盛产时,中班小朋友曾摘下了近10斤鲜甜多汁的杨梅。第二年,幼儿期盼中的盛产现象不见了,他们想方设法去了解原因,通过问询、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果树产果有大年和小年之分,若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第二年就不多结果,甚至完全不结果了。晨晨说:“我奶奶说果树也要休息的。”小薇说:“杨爷爷告诉我们,阳光农场的土地也是要休息的,所以上次就不种萝卜了。”吉米说:“等它们都休息好了,就都可以再长出更多的杨梅和种出更多的萝卜了!”幼儿在探究自然的秘密中,不断获得对作物生长规律和生长习性的认知。
(二)让幼儿爱上自主种植
1.初步懂得“我”与自然的关系。发现作物的生长变化、参与管理和劳动、体验收获,对幼儿来说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围绕“阳光农场种什么好”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继晨说:“我在乡下看到一大片油菜花,好漂亮啊!奶奶说,等油菜花谢了,结出的菜籽可以榨油炒菜吃。”于是“种油菜”最终被锁定,幼儿自认“责任田”,积极参与播种、浇水、施肥、捉虫,油菜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谁种的油菜长得高”“我和油菜谁长得更快”等测量活动引得幼儿在菜地间忙碌着。油菜花开时,幼儿自制邀请函呼朋唤友前来观赏,老师买来榨油机让他们了解菜籽是如何变成油的。幼儿分享着用自己劳动所得的菜籽油烹饪的菜肴时,都说“真好吃”!项目活动“萝卜哆来咪”中,幼儿在霜降时节自发给地里的萝卜铺上塑料布,拿来自己小时候的婴儿服,给露出地面的白萝卜穿“衣”保暖……参与种植让幼儿与作物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2.初步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自然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小鸟在园区安家落户。小鸟们清脆婉转的叫声给园区凭添了几分灵动和诗意,但鸟粪给保育老师的清洁工作带来了麻烦,可她们不舍得赶跑小鸟,说:“有了鸟儿才是真正的鸟语花香的儿童乐园。”幼儿则给小鸟垒窝、喂食,帮助照看鸟宝宝,主动履行生命对生命的承诺与守候。楼顶阳光农场种植的麦子成熟了,引来无数鸟儿前来觅食。小朋友们急了,种麦的杨爷爷却说:“小鸟吃一点没关系,它们没有食物会饿死的,没有了小鸟,菜地里的虫子会把我们辛苦种的蔬菜吃光的。”幼儿从中了解了食物链的初步知识,体会到了动物与环境之间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三)发现“我”与自然的价值
1.以“果”为媒,亲子情浓。无花果、桃、梨成熟的时节一般接近暑假,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暑期返校日”,组织亲子到园采摘,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场的金银花、枇杷成熟了,老师们顶着烈日采摘下来,精心包装后无接触送到幼儿手上。当幼儿为妈妈泡上清香的茶,递上鲜甜的枇杷时说:“妈妈,您辛苦了!”家长们都非常感动。
2.因“花”结缘,向善向美。主题活动“油菜花开”中,幼儿收获的油菜籽最终榨得16斤菜籽油,我们用义卖获得的收入购买了100多本绘本,以“星星点灯”送温暖的方式,捐献给了新疆阿克苏多浪街道第一幼儿园,对方也回赠了他们特有的奥斯曼草种子,我们把种子播种在了阳光农场。两园幼儿因花结缘,幼儿不但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成果,还感受到了各民族一家亲的特殊意义。
生态自然的“绿”文化环境创设,弥补了城市化推进中现代与自然割裂的缺憾,通过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夏衍幼儿园既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又承担着当下生态教育的责任,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让幼儿园的每片绿都有课程意义。
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作为课程的资源被高度重视,基于儿童立场的环境创设也被幼儿园高度关注并付诸实践。对于空间有限的城市新建园来说,若想绿化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均达标,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既兼顾绿化,又保障幼儿的活动,打破空间的局限,进行“生态、自然、童趣”的园所环境创设,让幼儿园的“绿色”环境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幼儿园的“绿”,可以变得更美
合理的绿化设计能让幼儿园逐步回归自然,精心的绿化管理能促进幼儿园环境保持健康的生态式发展,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保障。
(一)立体规划,合理布局
1.设计代表幼儿园文化的植物形象——爬山虎。藤本植物爬山虎,虽朴实无华却生命力旺盛,契合夏衍先生著名散文《野草》的主题精神;清纯质朴、活泼无邪的特征,象征着夏衍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个性、灵动;信念坚定、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契合夏幼人用心施教、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此,我园多区域、大面积栽种了寓意深刻的爬山虎。
2.协调园内与园外环境的关系——闹中取静。我园的三个园区均地处交通要道,门前车水马龙,环境喧闹。为了防尘隔噪,我们赶在园内二次装修进场前的春季,沿幼儿园的内墙栽种了厚实的绿篱和小竹林,确保尽早复绿。东宁路园区在南北面靠近围墙处,分别搭建了30米花廊、葡萄架等,有助于深度防尘降噪。在大型游戏沙坑上搭建长势迅猛、四季常绿的油麻藤棚架,晴天防晒、雨天挡雨。对户外场地正中心的大樟树进行游戏化环境改创,采用草皮、原木等材料个性化营造富有童趣的“树屋”,形成一个幼儿“小小CS”游戏区域。在幼儿园主体建筑外立面栽种爬山虎,形成大面积攀爬的态势。每班活动室阳台栽种的常春藤,爬满了阳台顶面,四季常青,颇有童话森林的气息。通过干预凌霄花缠绕的办法,让其有序呈现在园区围墙栏杆上,形成烂漫景观……通过全面营造“生态、自然、童趣”的园区环境,为幼儿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天然的“绿伞”。
3.规划园区建筑物中的绿化分布——全方位、园林化。走进莲花桥园区大门,笔直的100米园中大道,宽约8米,左边是100米长的文化墙,胶片样制作的大幅幼儿体验剧亲子剧照掩映在茂密的爬山虎下,地面由1米高的灌木女贞形成一条长长的、笔直的绿化带,绿化景观上下映衬,墙面主题脱颖而出;右边是20米长的“钱潮浪”形草本花卉墙,太阳花、小雏菊等主题系列四季更迭。进入门厅,200平方米的中庭四周,从四楼平台悬垂下来的常春藤和爬山虎,交织似一道壮观而美丽的绿色瀑布。爬山虎藤蔓因季节的不同会自然产生色调的变幻,俨然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顶楼平台拥有一块近500平方米的“阳光农场”,整齐地开辟出20块面积各为4平方米的菜地,沿菜地栅栏有序摆放了立体种植箱,屋檐下投放了自动管培架,一年四季瓜果蔬菜更迭种植,轮番上鲜。农场四周的天鹅绒草坪上,沿栏杆一周遍栽四季花卉,迎春花、金银花、杜鹃花、鸢尾花和月季花依次开放。正东面建有一个30平方米的紫藤花架,葡萄、猕猴桃交织共生。沿着屋顶女儿墙的墙根一圈,种的就是形成中庭“绿瀑”的爬山虎及厚实的防虫薄荷草。改创后的绿化分布自上而下、由里到外、从东到西,疏密有致、色彩缤纷、曲折有序。
(二)注重管理,低本高质
1.统筹经费,分期落实。“量入而出”是我园绿化经费使用的总原则。基于绿化发展整体规划,我们通过预算年度物业经费投入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两条路径,统筹安排和合理使用。采取“预算总金额,分期分批投入,达成阶段目标”的策略逐步推进实施。在常规养护基础上,经费主要用于:一是根据办园交付时原有绿化现状,确保其品质的基本养护;二是根据幼儿活动场域的实际需要,对原有绿化环境进行调整性移栽的改创;三是根据新增绿化项目的可行性方案,逐步实施分期投入。办园10年来,获得区教育局技术中心“智慧教育”立项的经费,用于“阳光农场智慧微农园”远程控制喷淋灌溉的技术改造等;获得市、区绿色学校奖励的经费,用于绿化改创和常态维护等。
2.领导重视,分层管理。重视常态养护,因三个园区均有大面积、多区域的绿化环境创设,我们在与绿化养护公司签约时,必须由园长和后勤园长、总务主任及绿化项目管理员组成的团队一起,和公司负责人面谈,结合我园环境特点,对接重难点工作,提出具体养护要求。加强常态监管,结合我园项目管理工作,每园区均设有负责绿化项目的管理员(老师),协助巡视察看,在定期消杀的基础上,一旦发现绿化病虫害现象,直接报告总务处联系防治。除“四害”灭蚊虫,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全体教职员工定期全面深度清洁环境卫生,防控“登革热”疫情发生。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故是绿化管理的重要工作,为防控野猫、蛇、鼠入园,我们将全体教职员工每日下班是否关好门窗纳入行政考核,要求驻园保安加强园区内整体环境巡视。园丁杨爷爷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在承担三个园区日常种植区工作的同时,会协助常态绿化维护,对养护公司来不及处置的枯枝烂叶等进行及时处置。
3.融合活动,促进共赢。我们将幼儿活动与绿化管理紧密关联。在最有种植优势的楼顶“阳光农场”,不仅莲花桥园区的幼儿能亲历种植全过程,其他两个园区的幼儿也能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智慧微农园”,与农场发生深度互动,这是全园幼儿共享的一片乐土。伴随季复一季、年复一年的种植,农场水土逐渐开始流失。杨爷爷告诉小朋友:泥土太少,种不出好的蔬菜和庄稼,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师幼共商决定,三个园区的小朋友一起为阳光农场运土。那么,什么土最适合种菜?什么是熟土?到哪里找熟土?用什么工具运土?哪条运土路线最近、最安全?怎么搬到楼顶上?……基于问题的项目活动“我为农场来运土”应运而生,既为幼儿带来了有意义的学习,又对农场进行了一次深度添土养护,是促进幼儿学习与绿化管理的共赢。 幼儿园的“绿”,不仅仅是美
生态自然的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发现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更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不竭课程资源。幼儿在与环境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增强生态意识,逐步懂得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一)让幼儿初步了解自然的秘密
1.在自然環境中自主探究。中庭“绿瀑”是幼儿日常最爱去散步的地方。一天,幼儿发现爬山虎叶子上出现了许多白白、黏黏的点,他们经过资料查询得知,这是蚜虫,是一种害虫。那为什么杀虫后还有黑黑细细的点点在叶片上呢?有的幼儿说是小时候的蚜虫,有的说是蚜虫变老了,也有的说是死了的蚜虫。小宝说可能是另一种虫,是益虫。我们发现,幼儿聚焦观察时特别仔细认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各抒己见,不受同伴的观点所左右。此后,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爬山虎的叶片上又有很多白白灰灰的东西,根据前面的经验他们猜这又是蚜虫,天天却说这些不是蚜虫,是鸟粪,幼儿发生了争执。于是教师摘下叶子引导他们对鸟粪与蚜虫仔细比对观察。随着探讨的深入,有的幼儿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小鸟来过却有鸟粪?为什么我们在中庭看不到小鸟?”……发现、猜测、验证,生态自然的环境不断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2.初步了解自然的规律。园区后院一颗杨梅树盛产时,中班小朋友曾摘下了近10斤鲜甜多汁的杨梅。第二年,幼儿期盼中的盛产现象不见了,他们想方设法去了解原因,通过问询、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果树产果有大年和小年之分,若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第二年就不多结果,甚至完全不结果了。晨晨说:“我奶奶说果树也要休息的。”小薇说:“杨爷爷告诉我们,阳光农场的土地也是要休息的,所以上次就不种萝卜了。”吉米说:“等它们都休息好了,就都可以再长出更多的杨梅和种出更多的萝卜了!”幼儿在探究自然的秘密中,不断获得对作物生长规律和生长习性的认知。
(二)让幼儿爱上自主种植
1.初步懂得“我”与自然的关系。发现作物的生长变化、参与管理和劳动、体验收获,对幼儿来说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围绕“阳光农场种什么好”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继晨说:“我在乡下看到一大片油菜花,好漂亮啊!奶奶说,等油菜花谢了,结出的菜籽可以榨油炒菜吃。”于是“种油菜”最终被锁定,幼儿自认“责任田”,积极参与播种、浇水、施肥、捉虫,油菜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谁种的油菜长得高”“我和油菜谁长得更快”等测量活动引得幼儿在菜地间忙碌着。油菜花开时,幼儿自制邀请函呼朋唤友前来观赏,老师买来榨油机让他们了解菜籽是如何变成油的。幼儿分享着用自己劳动所得的菜籽油烹饪的菜肴时,都说“真好吃”!项目活动“萝卜哆来咪”中,幼儿在霜降时节自发给地里的萝卜铺上塑料布,拿来自己小时候的婴儿服,给露出地面的白萝卜穿“衣”保暖……参与种植让幼儿与作物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2.初步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自然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小鸟在园区安家落户。小鸟们清脆婉转的叫声给园区凭添了几分灵动和诗意,但鸟粪给保育老师的清洁工作带来了麻烦,可她们不舍得赶跑小鸟,说:“有了鸟儿才是真正的鸟语花香的儿童乐园。”幼儿则给小鸟垒窝、喂食,帮助照看鸟宝宝,主动履行生命对生命的承诺与守候。楼顶阳光农场种植的麦子成熟了,引来无数鸟儿前来觅食。小朋友们急了,种麦的杨爷爷却说:“小鸟吃一点没关系,它们没有食物会饿死的,没有了小鸟,菜地里的虫子会把我们辛苦种的蔬菜吃光的。”幼儿从中了解了食物链的初步知识,体会到了动物与环境之间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三)发现“我”与自然的价值
1.以“果”为媒,亲子情浓。无花果、桃、梨成熟的时节一般接近暑假,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暑期返校日”,组织亲子到园采摘,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场的金银花、枇杷成熟了,老师们顶着烈日采摘下来,精心包装后无接触送到幼儿手上。当幼儿为妈妈泡上清香的茶,递上鲜甜的枇杷时说:“妈妈,您辛苦了!”家长们都非常感动。
2.因“花”结缘,向善向美。主题活动“油菜花开”中,幼儿收获的油菜籽最终榨得16斤菜籽油,我们用义卖获得的收入购买了100多本绘本,以“星星点灯”送温暖的方式,捐献给了新疆阿克苏多浪街道第一幼儿园,对方也回赠了他们特有的奥斯曼草种子,我们把种子播种在了阳光农场。两园幼儿因花结缘,幼儿不但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成果,还感受到了各民族一家亲的特殊意义。
生态自然的“绿”文化环境创设,弥补了城市化推进中现代与自然割裂的缺憾,通过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夏衍幼儿园既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又承担着当下生态教育的责任,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让幼儿园的每片绿都有课程意义。